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明朝军队中的「指挥」一职浅析

2023-12-16历史

我们在阅读明朝古籍之时,经常见到某将领为指挥。这里的指挥很笼统,实际明朝指挥分析起来,至少有10种含义。都指挥使司事、都指挥使佥书、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卫指挥使司事、卫指挥使佥书、卫指挥使、卫指挥同知、卫指挥佥事。

都指挥使司为明朝地方(省)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按照编制长官有都指挥使1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2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4人(正三品)。行都指挥使司,设官与都指挥使司相同。实际上长官的数量往往是超编的,于是确定一人全权负责掌印,称都指挥使司事,俗称「一把手」。确定两人为都指挥使佥书。作为副手协助司事处理军务(一般分管练兵与屯田)。也就是说,司事与佥书是都指挥使司的实权人物,其他的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均需听从司事或佥书的调遣。

明朝在全国共设置了16个都指挥使司、5个行都指挥使司。21个都司、行都司分别是:浙江都司、辽东都司、山东都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四川都司、四川行都司、广西都司、云南都司、贵州都司、河南都司、湖广都司、湖广行都司、福建都司、福建行都司、江西都司、广东都司、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

洪武时期担任过都指挥使司事的将领有:李荣(陕西)、梅思祖(贵州)、沈仁(福建行都)、宁正(云南)、陈麟(四川)、刘真(陕西行都)、谢贵(山西行都)、徐凯(四川行都)等。

明朝于都指挥使司之下设卫指挥使司,长官有指挥使1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2人、指挥佥事(正四品)4人。同样,也根据实际情况设有掌管实权的司事与佥书。没有实权不担任具体事务的叫做带俸指挥,也就是只拿俸禄不管事。

洪武时期担任过指挥使的军事将领有:张耀(神策卫)、周显(振武卫)、高显(永平卫)、马鉴(绥德卫)、于显(广洋卫)、朱寿(横海卫)、袁洪(成都卫)、秦虎(平凉卫)等。

洪武时期全国曾设置卫547个。每个都(行都)指挥使司统领的卫指挥使司数量不等。如果按现在的军队编制对比,五军(前、后、左、右、中)都督府相当于战区,都指挥使司相当于军,卫指挥使司相当于师。而都指挥相当于军职干部,卫指挥相当于师职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