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邓小平惋忆三陈:痛惜陈赓,心疼陈再道,裁军牺牲大

2024-02-03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战事逐渐平息,许多将军开始转变工作方向,例如体育事业的奠基人贺龙元帅和主动申请当校长的刘伯承元帅。

此外,还有很多将军改变了职位。随着动荡的结束,以邓公为中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始执政。许多革命时期的将军年纪较大,甚至有一部分已经遗憾离世。

邓公在晚年时,时常回想起他所欣赏的三位名将,他们分别是陈赓、陈再道和陈锡联。这三位将军在战争时期都是赫赫有名的猛将,曾在邓公的手下立下过汗马功劳。

陈赓将军,以其勇猛善战的才能赢得了邓公的赞赏,他曾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许多赫赫战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陈再道将军,作为邓公的得力干将,他曾在抗日战争中多次立下战功,他的英勇和智谋赢得了邓公的尊重和信任。陈锡联将军,他曾在抗日战争中担任重要职务,他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战略让邓公深感钦佩。

在晚年间,邓公时常感叹三位将军的英勇和智勇,他深知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对陈赓将军感叹道:「你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你的英勇和智谋让我深深地敬佩。」

他对陈再道将军感叹道:「你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你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战略让我不禁感到敬佩。」他对陈锡联将军感叹道:「你是一位伟大的军事战略家,你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战略让我不禁感到敬佩。」

邓公的这些感叹,不仅是对他所欣赏的三位将军的肯定,也是对他们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肯定。这三位将军的故事和邓公的感叹,都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敬仰的。

从这一刻起,邓公与各位将军的合作日益紧密。在这三位将军中,陈赓将军的军衔最高,他出生于1903年,13岁便投身革命,一生都在战斗中度过,无论是军阀混战,国共对立,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援助越南,朝鲜战争,都有他的身影。

陈赓将军个性鲜明,活泼幽默,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在军队中极少有人能镇住他。更为独特的是,作为共产党的优秀将领,他竟然还救过蒋介石的命。

这是他生涯中的传奇故事之一。

1925年,陈赓将军在黄埔军校求学期间,也参加了东征行动。在一次战斗中,他成功营救了蒋介石,这使后者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由于政治理念的差异,两人的关系最终走向了破裂。 1933年,国民党在上海追捕共产党。陈赓将军不幸被捕,被关押在监狱中。

蒋介石感激陈赓的救命之恩,并深知其才华横溢,于是想要劝他改变立场,投向国民党。一天,蒋介石找到了陈赓,表情严肃地对他说:「陈赓啊,你看起来似乎瘦了不少。」

陈赓并未被蒋介石的威胁所动,而是以冷静的口吻回应道:「我的身体虽然瘦弱,但天下却愈发地繁荣。这种精神,不是您所教导我们的吗?

今天,我发现您也瘦了很多,可是您的天下,却似乎变得愈发地贫瘠,这又是为什么呢?」

蒋介石对陈赓将军劝降并提供更好的前途,但陈赓坚决不从,被关押两个月后成功逃脱并回到共产党继续革命。陈赓将军受到蒋介石和法国将领的高度评价。

1950年初,中央领导指派他去越南援助胡志明。陈赓将军抵达越南,精心准备一个月,带领越南军队在东溪取得大捷,并成功歼灭法军九个营。

陈赓将军的战役智慧让法国最高长官惊叹,他感叹道:「我的上帝,原来是陈赓在指挥这场战争,越南军队在一夜之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只是换了个指挥人。」

陈赓将军的传奇故事数不胜数,他还曾在战场上用一个大胆而有趣的计谋,差一点丢了性命。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陈赓将军跟随队伍征战,他当时在前卫队伍中,是最早与敌人进行肉搏的。

恶战中,陈赓将军的膝盖和脚腕骨都受了重伤。

他的行走能力几乎被战争夺去,这场战斗进展不顺。在敌人搜索战斗时,他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危险的计策。陈赓将军脱掉外衣,装作被缴获装备的样子,滚一身泥掉进一个小沟里,全身是血和泥,闭眼屏息不动。

敌人走到近前,以为遇到死人,踢了下见他无反应便离开。陈赓将军因这个惊险的计谋而幸免于难。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参加了多次战斗。

他是邓公的得力助手,两人的关系亲密无间。邓公非常器重陈赓将军,因为他工作能力强,打仗出色。两人的年龄相近,邓公只比他小一岁。

邓公一直期待着能与陈赓将军保持合作,但遗憾的是,陈赓将军因心脏疾病于1961年在上海病逝,享年58岁。

这个年龄对于老一辈的革命家来说,过早地离开了他们。邓公深感痛惜,因为他相信,如果陈赓将军能得到更多的时间,他肯定能够做出更多的伟大成就。

在"两陈"中,最让邓公感到心痛的是陈再道将军。他认为自己对陈再道将军有着很大的愧疚。陈再道将军出生于1909年,17岁时便投身革命,他是一位资历深厚的革命战士。

陈再道将军邓公在129师担任政委时,陈赓将军是386旅的旅长,而陈再道将军则是286旅的副旅长。这两位将军都是邓公看中的优秀人才,都具备着「急智」。

陈再道将军小时候性格顽皮,自幼生活在叔父家,家境贫寒。他曾在山上砍柴谋生,有一次感到口渴难耐,但附近没有水源。

于是,他找了一块富人家的地,拔出不少萝卜吃。吃后又将萝卜秧埋回土地,假装什么也没发生。几天后,被吃掉的萝卜自然就死了,萝卜秧变黄,主人以为是地里生了虫子,未发现被偷吃。

这两位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聪明才智并不仅仅体现在高深的学识和复杂的思维上,更多的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陈再道将军是个胆大心细的人物,他的行事风格和陈赓将军颇为相似。在红军时期,他背负着500块银圆进行撤退,然而敌军紧追不舍,重物在身使得行动十分困难。

于是,他灵机一动,找准时机假装摔倒,趁势将钱袋扔进了附近的水潭。摆脱负重后的撤退行动明显加快,他也因此成功地逃离了危险。

夜晚,他悄悄返回钱袋落水处,将500块银圆全部找回。陈再道将军非常勇敢,作战能力出众,敢于冲锋陷阵。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了开国上将的头衔。

然而,他的晚年生活并不顺遂。

在1977年9月,陈锡联上将经历了一段闲居时期。然而,正是在这个时期,他的老领导邓公对他重新启用,担任了铁道兵司令的重要职务。

邓公对陈锡联来说是一位老领导,他的回归让陈再道将军十分高兴。然而,邓公曾领导了百万大裁军,铁道兵也在此列。

陈再道将军作战一生,从不求人也不谋私利,但这次他为手下的将军们而犹豫不决,最终还是找到了老领导邓公请求「网开一面」。

陈再道将军深知铁道兵的艰难,他们的贡献不比战争时期的士兵少。

陈再道将军曾多次向邓公请求保留铁道兵,邓公深知这将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测的问题,为了新中国的发展,他只能狠心拒绝陈再道将军。

尽管如此,陈再道将军仍以国家利益为重,没有过多考虑个人得失。1984年,铁道兵最终还是解散了,陈再道将军在看到军旗落下的一刻泣不成声。

他的这一伤疤,也是邓公心中的一道痛。陈再道将军理解邓公的困境,没有过多埋怨。然而,邓公也因此深感愧疚。

1993年4月6日,陈再道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而邓公也已89岁。在得知老战友去世的那一刻,邓公的眼神中充满了哀伤,那份愧疚之情也一直深深地藏在他的心中。

陈锡联将军是「三陈」中最年轻的一位,他与邓公有着频繁的接触。相比于陈赓将军和陈再道将军,邓公对于这位年轻的将军并没有太多的遗憾之情。

陈锡联将军于1915年1月4日出生,15岁时便加入了红军。邓公担任129师政委时,陈锡联将军是385旅769团的团长,当时他只有22岁。

这个职位并不低,对于他来说,可以说是年少有为。邓公非常看重这位年轻将领,并对他进行了多次教导。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建立了许多功勋。

在年轻时,陈锡联将军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导师是徐向前元帅。

在战斗中,陈锡联将军以其聪明好学的精神迅速掌握了军事知识,他在邓公和刘伯承元帅的栽培下迅速成长,最终成为军中的主力,立下了许多战功。

陈锡联将军没有辜负邓公的期望,1938年间便成为了旅长,随后几年里,他更是一路晋升,成为了军分区司令员、纵队司令员,最终成为了第二野战军的兵团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将军继续获得提拔,先后担任了军委炮兵、沈阳军区、北京军区的司令员,还曾担任过重庆的第一书记和中央军委的常务委员。

邓公对陈锡联将军的栽培和器重,使其在晚年间与邓公保持密切联系,从未辜负邓公的期望。邓公对陈再道将军和陈赓将军的怀念,源于他们在129师结识的深厚革命友谊。

然而,陈赓将军英年早逝,陈再道将军也在大裁军中不幸去世。邓公在送走两位战友后,也于1997年离开了人世。

陈锡联将军在邓公病重时多次探望,邓公对他没有太多的遗憾,但对陈再道将军和陈赓将军却始终挂念。陈锡联将军于1999年6月10日因病去世,享年85岁。

尽管他们已逝,但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永存世间,被人们传颂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