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女权领袖何香凝,孤身营救丈夫廖仲恺,骂的陈炯明抬不起头

2024-07-22历史

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时代,最早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且能够跨越国民党与共产党两个时代,将革命与参战贯穿生命始终的革命女杰,只有何香凝一人。

她是资历最深的革命女杰,周恩来视其为挚友,邓颖超见面都会亲切地称呼她为「妈妈」。

她这一人,让天下豪杰尽失颜色。

追求自由的「叛逆」少女

1878年6月27日,何香凝出生于中国香港。

那个时期,缠足的封建习气仍旧肆虐。何香凝7岁的时候,母亲要为她缠足。

何香凝很愤怒,她从小就爱听太平天国女兵的故事。在她的心里,女子就应该像故事里的女兵一样,上能骑马打仗,下能出谋划策。被缠了足,她连走都走不动,还怎么征战沙场。

虽然年幼的她抵不过父母的力气,双脚在哭闹声中被裹上一层层布条。但是到了晚上,她就立马拿出剪刀,将布条通通剪碎。

被发现后,父母立即将剪刀没收,但是何香凝总有办法再弄到新剪刀。剪了又绑,绑了又剪,面对她坚定的神情,父母只得放任,让她的双脚自由地成长。

在当时繁华的上流社会中,许多女子沉迷于打牌穿戴,一心只想着日后嫁个良人。但是何香凝不同,她比任何人都要痴迷于知识。父亲不送她去私塾,她就天天软磨硬泡。看着哥哥们可以读书,她十分不开心:「凭什么哥哥可以读书,我就不行。」

没有老师,她就自己去书馆买书,时不时还请教兄长。父亲有感她对读书的执着,终于同意送她读书。

真正步入学堂学习后,她才正式接触到许多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宣传的,关于妇女解放的知识。

她从小就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不对劲,读书,放足,本就是女子应有的权利,可她认为的理所应当却往往被世人当做「叛逆」。正是学习了妇女解放的新知识,她才终于明白,男女平等。从此,点燃一腔豪情的何香凝,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和妇女解放事业,成为当时的女权领袖。

夫妻共同奋斗投身革命

因为放足,何香凝的婚事成了家里的难题。

虽然她并不在意,但是父母却为此日日焦愁。

就在这个时候,归国华侨廖仲恺正好准备按照父亲的遗嘱寻找配偶。廖仲恺的父亲廖竹宾在旧金山,侨居多年,深深感受到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建习俗的讥讽,对旅美华侨的歧视,打心里觉得小脚习俗是国家的耻辱。

所以他去世前留下遗嘱,要求廖仲恺娶个不缠足的女子。

不过当时19世纪末,中国的妇女大多绑脚,而不缠足的大家闺秀更是难以找到。

一位是不缠足的心有山河,热爱学习的名门闺秀,一位是思想开放,想找不缠足女子结亲的华侨青年。两人,可谓是天赐的姻缘。

1897年,两人在广州举行婚礼。

婚后两人志趣相投,互为知己。何香凝喜欢读书,汲取新知识,廖仲恺便想方设法搜罗各种书刊给她阅读,教她外语,教导她疑难问题;廖仲恺想留洋学习知识来寻求救国方案,何香凝就变卖嫁妆支持,并随他奔赴海外。

留学期间,过去生活于狭小天地的何香凝,深刻意识到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从而萌发了一腔爱国热忱。

拯救危难之中的祖国,兴复中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成立同盟会。何香凝是最早的一批同盟会成员,她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立志救国,还将丈夫介绍加入同盟会。

从此,这对夫妻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孤身营救丈夫廖仲恺

1909年,清朝统治不得人心,反清斗争越来越激烈,廖仲恺决定回国,参加危险重重的策反工作。

别离之际,何香凝以一首诗相送,「国仇未复心难死」,为了革命事业,「劝君莫惜头颅贵」

她深深思念着丈夫,但是更心忧风雨飘摇中的祖国。为国,不惜热血;为革命,不惜头颅。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爱国志士拼命奋斗来的革命成果。孙中山他们千辛万苦,不好容易推翻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他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还企图复辟帝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何香凝跟随孙中山来到广州,开始革命新征程。

1922年6月16日凌晨2点多,天空还是一片漆黑,几点星星点缀。极为宁静的城中,总统府突然一声炮响,砖石碎裂,房屋一片黑烟,陈炯明叛变了。

陈炯明秘密逮捕了廖仲恺,因为廖仲恺是财政部次长,担任理财的工作。他认为抓住了廖仲恺,就揪住了孙中山的钱袋子。

那天得知陈炯明炮轰总统府的消息后,何香凝冒着生命危险,急忙赶到,却没有看到孙中山夫妇。

她调动所有人脉,全力寻找,终于确定孙中山暂时安全。

之后,疲惫不堪的何香凝又听到,陈炯明打算枪杀廖仲恺的消息。

她日夜奔波,寻找拯救丈夫的办法,却因为过度的疲劳而生病。当时丈夫危在旦夕,而她却无能为力,在这重重精神压力和不眠不休地奔波下,何香凝一度崩溃,痛哭流涕,甚至想过自杀。

但是何香凝,还是那个勇敢顽强,天不怕地不怕的女豪杰。她还是坚强地站起来,为营救丈夫而努力。

经过不懈的努力打听,她终于知道陈炯明在哪里。

8月17日,陈炯明在白云山召开会议,何香凝冒着倾盆大雨,孤身闯进了会场。

陈炯明短暂震惊后,大声怒喝,扬言要对付她。

何香凝瞪着他,怒极而笑:「我何香凝连死都不怕,还会怕这个。」

陈炯明怕事情闹大,立即假惺惺地问候:「看嫂夫人这淋的一身的雨,还是先去喝杯热茶,去去寒,再换件衣服吧!」

何香凝心里知晓他的打算,怒吼道:「衣服湿了怕什么,我今天做好了流血的准备。」

她又接着说:「好你个陈炯明,你扣押廖仲恺,不就是记恨他之前一直为孙中山先生革命筹款。」

她死盯着陈炯明,痛斥道:「你也不想想,当初你管理的军队缺钱,战士们闹起了饥荒,都快要被解散了,要不是廖仲恺帮忙,为你补缺口,你现在哪还有这官当,你现在倒好,恩将仇报!」

说完她还骂了声「白眼狼」。

陈炯明被这一番话说得抬不起头,旁边的人也都低下头默默不说话。

何香凝接着厉声道:「我既然上了山,就没打算全身而退。现在你给个准话,廖仲恺,你到底是要杀还是要放。你若杀了他,那就把我一起杀了,你若放,现在就让他跟我回家。」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陈炯明脸一阵红一阵白,最后还是咬牙下令,放了廖仲恺。

这场博弈,历时62天,何香凝孤军奋战,终于还是成功营救出了丈夫廖仲恺。

为抗日大骂蒋介石

1925年,这是何香凝人生中最悲伤的时候,所有的伤心之事都齐聚而来。

3月11日,孙中山临终前,气息奄奄地把爱妻托付给她。她亲眼见证了那个带她走上革命道路的前辈的离世。

8月20日,就在广州的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突然一声枪响,何香凝突然看见廖仲恺的胸口涌出鲜血,那鲜艳的红色刺痛了她的眼睛。

廖仲恺当场去世,而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残忍的一幕。

何香凝擦干泪水,勇敢地站了起来。她与丈夫都渴望看到河清海晏,人民和平安好的一天。她强忍悲痛,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曾有一丝动摇。

1935年7月,国民党军官何应钦签订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拱手让华北大部分主权,这一消息一经传播,何香凝怒不可遏。

她曾经与孙中山一起为救国而奋斗,今天却有国民党出卖了祖国山河,这怎么能不令她痛心愤恨。

何香凝知道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后,收拾一条老旧裙子给蒋介石寄过去,裙子上面还题了一首诗怒骂他「枉自称男儿」,说他不抵抗日军的事情是「万世同羞耻」。

8月,何香凝联合宋庆龄等爱国人士,联合在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上面签字,他们呼吁号召全国人民都站起来,放下仇恨,放下利益争端,共同抗日。

1941年1月,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何香凝立即与柳亚子、宋庆龄等爱国人士一起写信给国民党中央与蒋介石,在信件里怒斥他的反共罪行,痛斥他不顾国家安危,为一己私利残杀祖国同胞。

接着何香凝又与宋庆龄等人打电话给蒋介石,盯着他,催促他停止反共,联合抗日。

何香凝与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胜利后,作为国民党元首的何香凝,与李济深一起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响应号召在报纸上面发表声明,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她这次实施国共和平演变,让许多国军跟着放下武器,为国家的和平作出贡献。

作为资历最深的革命女杰,她不仅在女权思想上,在妇女解放运动中为广大女性作出贡献,更是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国家和平作出巨大的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后来,她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副国级领导人之一。

她的前半生,为革命,坚强奋斗,从不妥协。后半生,投身祖国和平建设事业,兢兢业业。

何香凝,不愧为女中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