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什么是真正的陕西人?让鬼子闻风丧胆,这才是那赳赳的老秦

2023-12-13历史

带我回家回收听单喜威,大陆专王在西单,西韩承认王海鹏相信力才人英雄们擦亮三亮,三个人杀,末到日寇未入陕。自古勤兵耐苦战,都说战时专柜钉,可抗战中出兵比例居全国各省最高的陕西,却在如今这个盛世被遗忘。

让我们好好看看,究究老秦人是如何让鬼子闻风丧胆的。

三秦大地一马当先

民风彪悍的三秦大地自古就多英雄豪杰,而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更是一马当先。整个抗战期间,总人口仅仅 937 万的陕西,出兵却达 115 万之多,中兵比例更是惊人的 12%,相当于每 8 个陕西人中就有一位出陕抗日。

九一八事变后,完全控制了东北的日军一路南下,到达长城的重要关隘喜峰口。1933 年 3 月 9 号傍晚,日军趁势抢占了关口。第二天早上,当中国军队 29 军所属 37 师赶到时,日军的主力也到达了战场。

于是,双方围绕着喜峰口外的几个高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由于敌我双方装备差距太大,连日的激战, 29 军伤亡很大。就在这时,这群来自陕西的大刀队站了出来。

3 月 12 号夜里,喜峰口皓月当空,连续取胜的日军在皎洁的月光下射得震撼。突然,一对黑影闯了进来,他们一个个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身手矫健。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啾啾老秦的大刀队。

他们迅速解决了日军哨兵,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冲进了日军营房,然后就开启了砍扒切菜。日军的营房瞬间变成了大型屠宰场,他们一个个堪比死神降临,一手提大刀,一手提着装鬼子狗头的口袋。

过了一把瘾之后,大刀队就开始扔手榴弹。接着趁日军混乱之际,在大刀劈杀。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很多人稀里糊涂的就做了刀架之鬼。

日军其他部队听到爆炸声,纷纷赶来增援。飞机大炮发挥不了作用的日军,尽管士兵也都是接受过刺杀训练,但在陕军英勇的大刀队面前,只有挨打的份,毕竟用刀咱们可是他们的祖宗。

之后,大刀队更是在烧毁了日军的辎重粮草,炸毁了脚后的火炮和装甲车之后,全身而退,喜峰口战斗也大获全胜。

侵占东北以后的日军,嚣张狂妄至极,夜里都是脱衣而睡,警备松懈。这一战之后,狗日子再也不敢这样,有的甚至晚上都戴着钢盔睡觉,就怕半夜被神不知鬼不觉地砍了头。而陕军大刀队则是一战成名,相看白日的血,纷纷,死劫从来起。

故勋著名作曲家马新听到捷报传来,连夜创作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脍炙人口的【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也由此而来。

之后的日军更是一听到西北军就顿感勃颈发凉。弟兄们,拼了,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西安事变改变历史

1936 年,就在日寇的铁蹄即将踏遍华夏大地的危急关头,老蒋竟然不顾各方反对,仍然执迷不悟的要出兵剿共。

1936 年 12 月 12 号,就在老蒋自信满满地飞来西安要亲自督战的时候,就在各方都劝阻无效后,陕西蒲城的杨虎城将军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

当天,杨虎城通告全国,宣布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救国主张。

通电之后,在各方的斡旋和压力之下,杨虎城张学良释放了老蒋,促使蒋介石停止了安内攘外的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苏联所期望的抗日统一战线,而杨将军却因此被囚禁了 12 年。

最终在 1949 年 9 月 6 号,杨将军和他的幼子幼女以及秘书宋琦云夫妇和幼子全部被残杀于重庆歌乐山半山坡上的艾公祠,终年 56 岁。

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这是杨将军至死不渝的志向,这也是937万三秦子弟们的志向。

七七事变:啾啾老秦,共赴国难

1937年七七事变中,就在所有地方军队全部撤离时,只有陕西人组成的西北军顶了上去。尽管他们的后勤匮乏,武器落后,但他们那刻在骨子里的坚毅,让他们即使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也依然选择抽出大刀,奋其血战。

哪怕战到最后一人,仍然高呼啾啾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这就是老秦人。

台儿庄战役:生在陕西,死在山东

1937年台儿庄战役爆发,为了阻击日军122师,在王明章的率领下,独守藤县,就是这3000人。

他们穿着草鞋,拿着低劣的武器,在日军飞机、坦克、大炮的钢铁洪流中,硬是在藤县阻挡日军三天半,日军急火猛攻,在城墙上炸开12米宽的口子攻入内城时,还是这3000人。

到最后,哪怕他们的子弹打光了,大刀卷刃了,就算剩一口气,也要咬下敌人的一块肉来。他们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他们只在乎敌人能死多少。

但大家只记住了卫国捐躯的王明章市长,却不知道在这3000人里,有一半都是陕西的老秦人,还有驰骋城第31师,还有张寺中的59军,还有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组成这些军队的大多数也是陕西人。

整个台儿庄战役,陕西共出兵19个团,军官及士兵更是30%都是陕西人。看看这张牌儿装的照片,生在陕西,死在山东,这就是揪揪老秦人的风骨。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抗日不流血,何必出潼关?

新河口之战:中华的脊梁

什么是中华的脊梁?世人皆知。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却不知在陕西黄河边的中条山上,有八百愣娃,宁死不降,勇跳黄河。

1938年3月,日军逼近黄河风铃渡企图跨过黄河进攻陕西。就在日军其中几个师团数万兵力在空军炮兵的配合下,对中条山防地进行11次猖狂的进攻时,第4集团军陕西西安孙卫如将军率领3万关中男儿出陕作战。

为了阻挡日军攻入潼关,在中条山与10万日军血战两年,大小战役数百次,有时为一座山头、一个村镇反复争夺,几经一手。

哪怕日军攻势强大,人多势众,哪怕第四集团军整营整连的伤亡,孙卫如将军仍然率领着3万老秦人在中条山灵活出击,来回穿插,利用运动战、突袭战使日军首尾不能相顾,无法整体推进。

但在黄河水长啸,不求马格诺线缓兵之计的六六战役中,这个由1000多名16-17岁的娃娃组成的新兵团,他们入伍仅仅3个月,在这之前,他们大多都是关中的放牛娃,直到打今年15岁。

今年16岁了,这是你儿子叫马勇,马勇今年16岁。如今,这些还未成年的孩子,却要在战场上和身经百战的鬼子们拼杀。是的,他们枪法生疏,他们行动松散,他们弱不惊风。

但在视死如归的胆气面前,这一切都不重要。他们用所有能想到的方式和鬼子战斗。子弹打光了,就用白刃斩,大刀卷刃了,就用石头,甚至抱着鬼子一同跳进滚滚东去的黄河,同归于尽。但他们毕竟还太年轻,一阵激战后,这1000多名娃娃仅剩800人。

而弹尽粮绝的陕西愣娃,在敌人追兵面前,面对黄河的绝境时,誓死不做亡国奴。他们面向三秦大地,深深地叩头之后,就毅然决然地跳入黄河之中,而这也只是三秦子弟抗日的一部分。

孙卫如将军率领第四集团军全体老秦人,在没有支援、没有军需物资的极端情势下,拼死力战,以阵亡21000人的惨重代价,却始终屹立在中条山上。

他们用血肉之躯保卫了关中故土,他们用赤胆忠心证明了中华不会亡,而日寇也始终没能踏入陕西一步。

娘子关战役:陕西人民的贡献

1937年10月的娘子关战役,赵寿山将军率领第17师和教导团与日军血战9昼夜,重创日军。

在新河口之战,以177师的529旅正面防守14天,不管日军发起多么猛烈的进攻,依然坚守阵地,最终歼敌3000余人,3000多人的529旅也死伤2/3。

而陕西的贡献不仅在战斗中,在粮食供应上,丰年才勉强自给自足的陕西,却每年贡献军粮460万担,这都是三秦大地的百姓饿着肚子从自己的口粮中抠出来的救命粮。

陕西人民的英雄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孕育着灿烂的周秦、汉唐,也孕育出铁骨正气的陕西人民。

老话说,关东出文人,关西出武人,一起看看诞生在三秦大地上的英雄。国军中有中将关震林、杜聿明、张耀明、董辅、邓玉峰、马步芳、马鸿逵、张灵甫等,在解放军中更是有63名开国将军来自陕西。

在这贫瘠的黄土高坡,在这蜂窝的关中平原,在这巍峨的秦岭山脉,至今仍然可以听到那跨越时空的怒吼。揪揪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这样的陕西人,这样的陕西军,值得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