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6年皮定均做大胆决定遭质疑,多亏他坚持住了,才造福一方百姓

2024-04-16历史

1946年皮定均做大胆决定遭质疑,多亏他坚持住了,才造福一方百姓

1946年,皮定均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突围,率部 佯装主力 ,吸引国民党军队的注意力,遭到国民党重兵追击。

皮定均率领皮旅躲避国军追击期间,曾做出一个大胆决定,

遭到了部下的质疑,认为皮定均之举是在 资敌 。皮定均却坚决执行该决定,最终造福了一方百姓, 不得不说, 他的智慧确实值得所有人钦佩!

向死而生

1946年6月24日,皮定均和徐子荣突然接到一封来自纵队的 特急电报 。电报的内容很简短,命皮定均和徐子荣二人,立刻动身到纵队领新任务,最晚抵达纵队的时间,不得超过当天晚上6点。

纵队司令部的驻地位于泼陂河,两人大概估算了一下时间,不敢有丝毫耽搁,便立刻动身赶了过去。皮定均和徐子荣一路 马不停蹄 ,赶到纵队司令部以后,发现1纵司令员 王树声 和1纵政委 戴季英 早已经在等他们了,而且面容十分严肃。

王树声司令员见皮定均和徐子荣到来,立刻动手从口袋中掏出一封电报,一边递给他们看,一边 语气凝重 地讲述电报大意。

原来,抗日战争虽然胜利了,蒋介石却并不打算就此罢手,他一边搞假和谈,一边暗中调兵遣将,准备向解放区 发起猛攻。

中原解放区地理位置特殊,战略地位重要,是扼制华中重镇武汉、屏障西南的关键所在,令蒋介石如鲠在喉。因此,中原解放区被蒋介石列为重点进攻目标,他整整调集了30万大军,并构筑纵深达10公里的工事,并修筑碉堡多达万余座, 企图将中原解放军牢牢困住。

解放军此刻采用的战法,类似于当年的「铁桶阵」,步步为营,逐步压缩解放军空间,令解放军无法突围,解放区范围 逐渐被蚕食 ,最后竟然被逼到仅剩纵横百余里范围的狭小山区中。

若国民党军继续苦苦相逼,一场殊死之战在所难免,为了避免生灵涂炭,中原军区领导人先后四次与蒋介石谈判,并签订了 停火协定 。然而,蒋介石根本不讲武德,丝毫没有诚信可言,不仅没有按协定停战,反而密令刘峙秘密集结重兵, 准备发起总攻。

显然,此次中原大战避无可避,但解放军却处于完全的劣势,若正面和敌人对战,恐怕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6月23日,侦知敌军意图后, 毛主席急电中原局 ,批准了他们提出的突围计划:

「同意立即突围,越快越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于是,6月24日才有了王树声、戴季英与皮定均、徐子荣见面这一幕。皮、徐二人看了电报内容,又听了王树声的讲述后,清楚了当前局势的紧迫性。

王树声 见状,继续开口向皮、徐二人说明中原军区制定的 突围计划 。蒋介石定下的总攻时间是6月26日,中原军区决定主力部队今天晚上就立刻动身突围,向陕甘宁边区进发。但敌军重兵包围圈如今已经形成,想要直接突围难如登天, 必须有一支部队掩护主力部队才行。

王树声讲到这里,语气已经极为凝重,他之所以急着找皮、徐二人过来,是因为最后定下的掩护部队,正是皮定均麾下的皮旅。他们此次任务是掩护主力部队突围3天,然后再自行选择突围方向。

王树声之所以语气凝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中原解放军的 处境十分危急 ,另一个是此次突围计划,实际上采取的是 「弃车保帅」 之策。

王树声虽然没有明说,但皮定均、徐子荣皆是久经沙场之辈,自然能够轻易看出皮旅此次掩护任务的艰难。不过,皮、徐二人没有丝毫的犹豫,坚定地表示, 一定会完成任务 。皮、徐二人的坚定,令王树声也颇为动容,临别前忍不住 压低声音对他们嘱咐道

「你们可以准备一套便服,危急关头可以换装」。

王树声当年经历过惨败,正是凭借化装突围,得以重返延安。此刻,王树声亲口嘱咐皮定均、徐子荣可以准备便装,实乃 肺腑之言 ,也足可见皮旅此次行动的危险程度。皮、徐二人闻言,当时并未答话,骑马返程时却聊起了这件事儿,决定是 「和同志们在一起,不准备便衣」。

皮定均和徐子荣为不肯准备便衣的原因,其实也并不复杂。他们当时已经清楚,此次皮旅想要完成任务,必定是 九死一生 。为了革命献身的觉悟,两个人早就有了,最重要的是,皮旅是皮定均一手打造出来的劲旅,全旅6000多子弟兵,无不以性命相托付。

若皮旅真的难逃全军覆没的厄运,皮定均自然也 不愿意独活 ,唯有与皮旅官兵同生死、共进退,方才能让皮定均觉得问心无愧。

蒋介石制定的进攻时间在26日,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则于25日便撕破敌军包围,一路向东杀了出去。国民党军于26日派出重兵打算「围剿」中原军区主力部队时,皮旅已经在布置好了防线,开始执行阻击任务。

国民党军后知后觉,追击部队与皮旅交火以后,尚且不知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已经突围,误以为坚守50多公里防线的皮旅,就是中原军区的主力部队。国民党军认为,中原军区解放军已经被团团包围, 插翅难飞 ,因此并未在交火之初就集中重兵全力出击。

26日傍晚时分,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又赶上当天乌云密布, 大雨倾盆 ,延缓了敌军的进攻,却给了皮旅改变战阵的机会。皮定均见状,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迅速将分布在50多公里防线中的兵力, 迅速在白雀园聚拢。

皮定均不敢耽误,皮旅官兵全部集结完毕后,迅速分成几路纵队,向主力部队突围的方向,沿着公路急行军十余公里。但皮定均清楚,如果直线突围,即便不眠不休,也难以匹敌国民党军的机动部队。根据当时的情况,皮定均临时决定变换方向,转而向南, 率部消失在雨夜中。

一场大雨过后,皮旅失去踪迹,解放军50余公里的防线空无一人,中原军区主力部队突围而出,令刘峙有些着急了。他立刻下达命令,集结两路兵马,一路追击向西突围的主力部队,另外一路兵马则在白雀园、余家集地区 搜索失去踪迹的皮旅。

此刻,皮旅虽然在刘峙的眼皮子底下失去了踪影,但 「灯下黑」 这样的计谋,对于深陷重围的皮旅而言,显然不能轻易摆脱敌人。 刘峙 判断,皮旅虽然借着雨夜的掩护逃了,却不可能逃远,最多逃到余家集地区,甚至有可能还在白雀园。

刘峙对自己的判断颇为自信,多年的征战,早已让他有了自己的独特判断能力。但这一次,他却有些意外,搜索皮旅的部队接连数日搜索,将白雀园、余家集地区翻了个遍,却始终没能发现皮旅的踪迹。原本插翅难飞的皮旅,居然就这样「消失」了, 令刘峙百思不得其解。

藏兵刘家冲

皮旅有三个团的建制部队,足足有数千人,皮定均究竟 如何将这么大一支部队隐匿起来 ,躲过了敌军的反复搜查呢?其实,刘峙的推测不错,皮旅确实没走远,也走不远,他们就藏在距离白雀园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子里。

该村名为 刘家冲 ,仅有六户人家居住,距离白雀园更是仅有数公里的距离。刘家冲地处深山之中,却并非是极其偏僻之地,它东临潢麻公路、南靠商经公路,敌军的搜查部队,就在这两条公路上来来往往,与皮旅的官兵们擦肩而过。

如此明显的小村子,难道敌军没有搜查吗?事实正相反, 敌军不仅搜查了刘家冲,还搜查得很认真。 但是,皮旅的官兵却技高一筹,偏偏就将这 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军事行动 ,在敌军的搜查下给实现了。

皮旅从白雀园出发以后,向西虚晃一枪后,就迅速调转方向,钻进了刘家冲。刘家冲的面积很小,但其中居住的 六户人家 ,却并非是普通农户,均是地主建造的大院,不仅高墙深宅,门楼前甚至还有水池和古树,在隐蔽的深山中也别有一番风味。

皮旅进入刘家冲时, 地主们早已经离开了这里 ,经过打土豪、分田地后,这些大院成为当地朴实农民的居所。不过,皮旅官兵没时间欣赏地主家的「豪宅」,也没有躲进这些院子,毕竟藏在此地,只需要敌兵随便探查一番,就肯定会暴露无遗了。

因此,皮定均和徐子荣等人商量后,决定率兵潜入刘家冲旁边的一片 黑松林 中。该黑松林紧邻刘家冲,面积大概有两平方公里,面积虽然不大,但黑松林 十分茂密 ,无论山峦沟坎,全都被覆盖,地理位置也隐蔽,足够隐藏皮旅这么大一支队伍。

黑松林固然是一处藏身的好地方,由于地形险峻,敌军也确实不会轻易下来探查。但这么大一支军队,想要藏身黑松林而不被敌人发现并容易,只要有一匹马叫、一个人发出声音、一杆枪意外走火, 全都有可能成为皮旅全军覆没的导火索。

但皮定均偏偏创造了军事奇迹,率领皮旅藏身黑松林,整整一天一夜的时间里,面对敌军的数次搜查,就是没有暴露踪迹, 皮旅如何做到的呢?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其一 ,皮定均将皮旅的官兵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部队驻进刘家冲附近的黑松林,另外两部分部队则驻进刘家山、刘庄一带的 黑松林

其二 ,为了避免意外暴露行踪,皮定均几乎注意到了每一个细节。他命令部队,关闭了所有的电台,将所有人的枪中子弹全部退出,防止走火。同时,部队中的马匹,也全都被饲养员堵住了嘴,又 用绳子将马嘴缠住;

其三 ,再完美的隐蔽,也难免会被反反复复的搜查发现蛛丝马迹。所以,皮定均命皮旅1团3营派出7个火力侦察小分队,又命各连 安排战斗小组 ,向各个方向的山头发起进攻,造成皮旅即将火力突围的假象,令敌人顿时方寸大乱,一时间竟然不知如何是好。

即便如此,此次皮旅藏兵刘家冲之举,仍然是险象环生。曾有敌军搜查藏兵的黑松林时,虽然没能发现皮旅踪迹,却胡乱向黑松林中疯狂扫射,许多藏在黑松林中的战士,被敌人的流弹击中,却硬是紧咬牙关, 一声不吭 ,这才避免了被敌人发现。

正是凭借着皮定均的决断和皮旅官兵上下一心的团结一致,皮旅才得以创造了在敌人包围圈中隐匿踪迹的壮举。完成掩护任务以后, 皮旅则开始了一段更加惊心动魄的突围,进入中原突围的后半段。

留下粮库给敌人

皮旅离开藏身地以后,迅速突围至位于大别山腹地的 吴家店 。吴家店是皮定均的老家,他曾在吴家店给大户人家放过牛,也是在吴家店参军,一晃已经过去17年,再次返回时已经是旅长了。

重返家乡的皮定均固然心中感慨万千,却并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因为此时的吴家店已经有敌人把控,皮旅又处于疲惫之际。想要摆脱追兵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免和敌人发生大规模冲突,并在吴家店得到休整、补给,在不暴露的情况下悄然完成这一切。

7月3日,皮定均率部进入吴家店之前,就已经了解到吴家店并未驻扎敌军的情报,却并未急着进军。而是组织两个侦察班, 伪装成敌军特务 ,悄无声息的掌控了吴家店乡公所。

皮定均对当地情况十分了解,知道 吴家店南面有两个乡 ,与吴家店的距离很近,交往密切。一旦吴家店有什么变故,这两个乡必然会知晓,届时皮旅的行踪,将完全暴露给敌军,处境将极其不利。

因此,皮定均打算智取,命吴家店的乡长给这两个乡的乡长送去消息, 谎称国军前来运粮 ,由于吴家店的存粮不足,需要这两个乡立刻送粮过来。同时,国军长官有重要任务布置,需要当面交代,两个乡的乡长也必须到场。

国军催粮的情况时有发生,命令又是吴家店乡长亲自传达,这两个乡长不疑有他,遂急匆匆地搜集粮食后,马不停蹄的亲自押送到吴家店。他们刚到吴家店,就立刻被皮定均派人控制起来, 防止泄密。

完成保密工作以后,皮定均便开始着手皮旅的休整、补给工作,虽然吴家店和两个乡长送来一些粮食,但这些粮食对于皮旅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由于皮定均是从吴家店走出去的,这里的乡亲们对他非常拥护,很快就有人主动站出来, 领着他们去找粮食了。

距离吴家店不远的地方,有一个 特别大的粮库 ,这是国民党军设置在这里的一个粮库,平时周边搜刮来的粮食,全都囤积在这里, 粮食储备很大 。皮定均占领该粮库以后,命全旅官兵都将粮袋补满。

每个人都准备了5天的口粮,也只消耗掉粮库的很少一部分。见状,皮定均又下令 开仓放粮 ,给吴家店的乡亲们分粮食,令饱受国民党军搜刮的吴家店百姓,得以吃上几顿难得的饱饭。

除此以外,在吴家店乡亲们的帮助下,皮旅官兵又每人做了 两双草鞋 ,还将多余的口粮袋,改制成了布鞋。对于物资贫瘠,连日来赶路已经磨破双脚的战士们而言,这样的布鞋、草鞋,无疑是当时最珍贵的礼物。

皮旅临行前,皮定均又下令让队伍中的重伤员留下来,到信得过的老乡家中隐蔽起来,等身体养好了再追赶部队。彼时,吴家店在国民党的势力范围之内,照顾解放军伤员风险很大,但他们得知消息后,却争着要 收留伤员 ,毫无惧色。

皮定均深知家乡父老的恩情,分配好伤员以后,就准备率部继续突围了。就在皮定均准备下达出发命令时,皮定均突然听说一个消息,皮旅的供给部部长范惠下令, 将那个粮食储备极多的国民党大粮库全部焚毁。

皮定均听到消息以后,立刻派人去追范惠,让他停止焚毁粮库的行动,马上离开吴家店,开始突围。范惠被拦住以后,对皮定均的做法十分不解,这么大一个粮库,如果不及时焚毁,后续追兵必然会通过粮库进行补给, 非常不利于皮旅突围。

范惠与皮定均见面以后,准备说服皮定均同意他焚毁粮库,他没想到的是,皮定均却坚决不同意。范惠很尊重皮定均,但 皮定均此刻却坚持要将粮食储存量如此大的粮库留给敌人 ,还是让他心生不满。

因此,范惠与皮定均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皮定均却在此时,向范惠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看没看到,吴家店的百姓在饿肚子?」 范惠闻言,情绪更加激动,他反问皮定均: 「难道不烧粮库,百姓就能吃到粮食?我宁可烧了,让敌人也吃不到!」

皮定均继续问道: 「敌人没粮食吃,会怎么做?」 话说到这里,范惠也有些明白了,敌人失去了粮库以后,肯定会变本加厉继续盘剥百姓,甚至可能会搜刮他们保命的口粮。最终,范惠沉默不语,皮定均则坚决反对焚毁粮库,要将这个大粮库留给敌人。

事实上,焚毁粮库后,后方追击而来的敌军必然会因为补给问题而延缓追击速度,即便强行征收,也肯定要耽误不少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 焚毁粮库对皮旅突围有着非常明显的好处。

但皮定均却选择将粮库留给敌军,这样虽然将皮旅置于险境,却能间接保护吴家店一带的百姓,让他们 免遭敌军的迫害。

从皮定均的这个决定来看, 不得不佩服皮定均将军的智慧,更加佩服他的仁心。 幸运的是,心怀百姓的皮定均将军,最终得以从绝境中寻得生机, 成功突围 ,在中国军事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