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武昌起义能够成功,比中百万大奖还要难

2024-06-01历史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小小的一枝革命火种燃起熊熊大火,彻底点燃了中国推翻清朝统治的燎原之势。世人皆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迅速攻陷武汉三镇,掀起饿殍千里的波涛。然而在这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背后,却暗藏着诸多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细节。武昌之役竟是被当时人视为"绝无胜算"的一场赌局,革命党人为何孤注一掷?是怎样的一系列环境和契机让他们最终获胜?这场起义的成功是否纯属侥幸?对当年的情形还有多少未解之谜?

一、风起云涌,百万雄师压境

1911年前后,中华大地上风云变幻,群雄并起。清王朝已是强弩之末,建立于1644年的满清王朝统治中国近三百年,可谓是一代压迫一代人。清朝王室拥有遍布全国的官兵数十万人,其中包括精锐的北洋新军、镶黄旗军、广东陆军等正规军队。武力雄厚之外,清王室更凭借着根深蒂固的帝制思想,在全国拥有百万吏治体系,张开无数狼爪般的铁腕统治。

面对这股滔天势力,挑战它的革命党人却是卞小小的一撮之力。革命党中坚力量主要由孙中山、黄兴等人领衔的同盟会党人组成,后来加入了一些民主党派和资产阶级团体。但总体上,他们人数稀少,遍布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总数约为万余人。更可怕的是,这万余革命党人中大都贫困潦倒,家无恒产,手无缚鸡之力。他们高喊推翻清王朝的口号,却是一文钱也拮据,枪炮弹药更是南柯一梦。

在当时看来,革命党人要推翻百年根基深扎的清王朝,无异于一支蝼蚁想撬动泰山。曾几何时,总有过激分子在全国各地发动过多次起义,却全军覆没,损失惨重。其中黄花岗起义,彻底摧垮了革命党人的骨干力量,引导者孙中山更是战火重重,含辛茹苦挣扎求存。

面对强敌环伺,革命党决心孤注一掷,再次举起旌旗直捣黄龙。1911年10月,武昌成了这轮新起义的策源地。然而,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看到事情的开端并未如革命党人虔心所愿。

二、惊涛骇浪,一波三折血泪仇

清王朝铁蹄下,汗马无数,革命党人屡战屡败,伤残满目。1911年之前,全国各地已先后爆发过多场为推翻清朝而发动的武装起义,然而这些激流勇进的呐喊,最终尽皆黯然无光。

首先是1907年12月的黄花岗起义,震惊中外的一幕在广州打响。时年孙中山先生倾力号召,集结了党羽武装千余人,与清朝驻军决一死战。不料清军兵多将广,开场不久革命军便溃不成军,骨干尽出,据统计死伤达三百余人。孙中山更是陷于黄花岗血战中,遭受重创,万幸逃脱生天。当时他感慨"吾党菁英,付之一炬",可见革命党心血力破的重创。

此役过后,暂时止住了党人的锐气。但屈辱如泉水,反而激荡出新的浪潮。1910年4月,广东再起哗变,黄祸、杨凤继黄花岗之后,再次呼吁三振河汉推翻满清。不过这次的武装无异纸上谈兵,根本未能打响一枪一砲,便早早宣告夭折。

到了1911年春,气数将尽的清王朝统治当权派气焰仍在。这年4月27日,革命党人被肃清了滥发传单的罪名,驱赶出境并全面取缔,与此同时在广州爆发了一场令人鲜血淋漓的武装暴动。孙中山亲自督阵,选定了中山大学为起义所在,力图突然暴起夺取整座城市。然而迎接党人的,是清军咆哮的野兽。双方激战多日,暴动如入池鱼被彻底扑灭,革命党死伤数百人,损失惨重无比。此战中,革命党的精锐尽出,从此元气大伤。

革命何其艰难,溪水复逆而行,白云又何时可御?但满清王朝虽然强盛,却是从上而下布满了腐朽。积重浮躁,苟且偷生,它正急剧失去民心,到了即将被推下神坛的最后时刻。在这危机时刻,武昌成了革命党临门一脚的首选。

三、胜算渺茫,临危决然一搏

1911年10月,武昌城内一触即发。革命党人在此地重新集结旗帜,决心最后一搏。但是,他们手中根本没有任何翻身仗的资本。

革命党在武昌只剩下区区二十余人,大多贫苦潦倒,身无分文。他们唯一的资金来源,就是孙中山从美国募捐的三万余元。面对满门兵将临窗的清王朝,这点可怜的银钱根本无力购置足够的枪炮弹药。而更为致命的是,武昌城中扎根已久的清军却是万人遥遥领先,他们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和大量军火储备。

在这种明显力量失衡的情况下,革命党的号召很快陷入了冷场。他们曾想发动群众,却无人理睬。毕竟在当时,武昌城中的大多数老百姓并不理解推翻清朝的急迫性,对这场"革命"更是无动于衷。面对如此艰难的形势,革命党最初准备的种种行动无一成功。

就在革命党万分彷徨之际,一场爆炸却为他们带来了意外的转机。1911年9月,武昌起义的先锋队成员在秘密制造炸药时不慎引发了爆炸事故,声响传遍全城。清军很快将具体作案者一锅端,并顺藤摸瓜扫平了革命党的所有基地,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党员名册等极为关键的资料。

这无疑是当头一棒,全盘皆输。革命党的机密行动尽数暴露在阳光之下,情况看似万分危急。但反过来看,这一系列事件也为革命党"逼上梁山"——地步。身无分文、群众冷漠、清军压境,他们别无选择,唯有拼死一搏。历史赐予他们与清朝一决生死的机会,也给了他们最后的背水一战机会。

革命党的武装力量究竟源自何处?此前没人预料到,一小股军队的加入竟然成为了武昌起义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起义爆发前夕,一支驻武昌的新军连队摇身一变,加入了革命党的阵营。这不仅为革命党补充了近500名军人,更重要的是他们为起义提供了大量枪支弹药。在这个急转直下的关键时刻,革命党人终于扳回了一局。虽然形势依旧严峻,但他们已不再是赤手空拳、寡不敌众。是啊,起义的江山易改,本领祖宗难求,幸好有这支新军加入,否则革命党连打响第一枪的勇气都会被彻底扼杀。

但是,缘何这支旅顺口新军要与革命党联手?断然不是他们对革命理念的认同,而是被清政府逼到了绝境...

四、狡兔三窟,背水一战救赎

面对清军压境,革命党原本一钱难守。而在这最后关头,一支陆军新式旅顺营竟加入革命队伍,成为革命党意外的救星。事情还要从1911年9月说起。

当月,清政府为了检阅驻扎武昌的部队,特地从北京调来了一批钦差大臣。其中权力最为骄横的,莫过于奉命视察旅顺营的冯子云和冯子材两兄弟。他们一来武昌城,便对新军百般打击报复,处处挑衅。

旅顺营原是清政府训练有素的新式陆军,由德国军官耗费多年心血亲自训练,是一支实力颇强的部队。可在冯子云、冯子材的胁迫下,旅顺营受尽了摧残和凌辱。清政府为了征服这支倔强部队,不惜使尽了种种手段。

首先是限制新军的活动,不准他们离开营区,不准夜间外出。一旦有违反者,必遭到毒打和监禁。其次是对他们断绝全部经济来源,拖欠军饷数月不发。旅顺营不过是一支新式部队,根本无法自给自足。清政府的手段别有用心,就是要将这支兵力削弱到毫无战斗力。

连绵的折磨下,旅顺营营长李永祥决定卧薪尝胆、翻身反抗。他暗中联络革命党,期望革命党一旦爆发武装起义,自己就可以乘隙带领部队脱离清政府的控制,加入革命军的阵营。

1911年10月初,天时地利终于到来。李永祥获报,革命党已准备就绪,随时可发动起义。10月9日深夜,他先行率领一小股亲信武装闯出营房,攻打武昌城中清军的武器库,为革命军开辟一条生路。第二天拂晓,武昌全城震动,四面响起炮声隆隆。这时,革命党吹响了反攻的号角,旅顺营随即全体加入了起义的行列。

双方自10日拂晓开始激战,鏖战在武昌城内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

革命党占据了武汉的制高点,清军则死命凭垒作战。双方往来炮火,枪林弹雨,直至10月13日,革命党最终控制了武昌城的全境。这场鲜血淋漓的大战,给清朝的实力狠狠一击。西北方向的皖军李鸿章恐吓不从,也因此使得革命军获得了宝贵喘息机会。起义的火种就这样从武昌城燎原,迅速夺取了武汉三镇。

旅顺营临危决然,与革命党合力一击将清政府逐出武昌城,从而为辛亥革命扫清了最大障碍,这不啻为创立中华民国发轫的关键一役。武昌起义虽为全国反清斗争掀开序幕,但能否最终一统天下?革命党人还有更多艰苦卓绝的战役等待着。

五、浴火重生,风雨同舟惊心动魄

武昌起义虽然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但要彻底推翻清朝这座拥立近300年的钢铁政权,仍任重道远。革命党在激战过后只控制了武汉三镇,清军在全国其他各省仍大量驻扎,气焰尤在。要啃下这顽固骨头,革命党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就在武昌城中一片狼烟四起之际,华北地区的军阀彭家驹已闻风而动。他率领万余清军火速向武昌逼近,意欲付之一炬。陷入重围的革命党情势危急,正当决死一战的准备之际,湖北地区的督军张绍曾和安徽大户臧式毅出人意料,双双倒戈相向。

张绍曾本为清军重臣,统帅湖北八路军数万大军。他借机拥兵自重,号召臭旗下全线清兵易帜为民,并迅速控制了武汉三镇。稳坐大权之后,他主动与孙中山等革命党联手,为攻打清廷提供了坚实威慑力。

至于臧式毅,其家族世代为安徽绅商,掌控浙皖一带的经济命脉。他见形势所迫,将巨资悉数拨给了革命党,支持了武昌起义。有了臧氏富甲的鼎力支持,孙中山方可集中全力进行军事斗争,不用过多分心向各地孤军募捐。

军阀和豪商的突然加盟,无疑是革命党一大助力。然而,仅凭这点还远远不够。清廷虽然元气大伤,但全国各省仍部署重兵把守,再加上遍布全国的御林军等精锐部队,决计不能掉以轻心。为连接各路革命势力,革命党于是积极扩张范围,号召全国各地响应。好在武昌城破天荒的胜利,给中国百姓民心里注入了不少革命热火。江苏、安徽、四川等地民众接力群起响应,掀起规模空前的推翻清廷运动。

此时满清王朝已溃不成军,上下层层叛变。但清帝爱新觉罗溥仪仍不愿接受事实,囚守在紫禁城内强撑最后的统治。他奋力调遣各地驻军,进犯陕甘、直逼广州、包抄东三省,意图以武力重新镇压。双方于是在全国多路交火对峙,你来我往,难分难解。

就在军事僵局难解的关键时刻,许多无奈目睹乱世的文人墨客挺身而出,奔走呼吁和平谈判。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人士更是不远千里,屡次请命画野驴,企图促成和局。一度陷入两难的双方终于冷静下来,决定摒弃武力化解纷争。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清帝溥仪在离开紫禁城前,正式宣布退位。一段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就此彻底结束。中国近代史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