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80年,黄克诚说:把建国后一切错误推到毛主席身上,这太不公平

2024-02-27历史

1980年,黄克诚说:把建国后一切错误推到毛主席身上,这太不公平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不幸逝世,开国元勋黄克诚得知消息后,深感痛心。尽管他曾在庐山会议上受到不公正的批评,但他对毛泽东仍心存敬意。黄克诚曾言: "尽管我曾受到庐山会议的冤屈,但我们这一代人对他的感情远超个人恩怨。他是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者之一,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为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奉献了一切。他功成身退,成为党和国家的领袖,受到全民敬爱,是一位英雄。"

1977年12月,黄克诚被任命为中央军委顾问。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被增补为中央委员,并担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开始参与整顿工作。

在整顿阶段,一些干部,尤其是在政治运动中受挫的领导干部,借机宣泄不满,诋毁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黄克诚对此深感不安,他认为,如何正确看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

1980年11月14日至29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了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三次座谈会。会议由中纪委副书记王鹤寿主持,共有1000多人参加。黄克诚因病未能出席,也未准备发言。然而,11月26日清晨,他却告诉秘书:「请给鹤寿同志打电话,我要参加会议,并发表讲话。」

11月27日上午,黄克诚出现在会场上,出乎与会者意料。会议开始后,王鹤寿宣布:「今天黄克诚同志来参加会议,现在请他讲话!」至于黄克诚将讲些什么,王鹤寿事前并不知情。

黄克诚略微挪了一下身子,神情严肃地开口说道:

诸位同志,身体欠佳,与干部和群众的接触也已经很少,本来并未准备讲话。但我一向是心有所言就会说出来的人。今天,有几件事情我想在会议上向诸位同志们谈谈。首先是对毛主席的态度问题,其次是党风、思想僵化以及经济问题。

听到黄克诚这番言论,与会人员都神经紧绷,大家都渴望知晓他对毛泽东的评价,因为众所周知,黄克诚是「左」倾错误的重要受害者之一。

当时,黄克诚已经完全失明,他的讲话没有提纲,也没有稿子,全凭记忆,连续讲了两个多小时,始终流畅自如,毫无迟疑。与会人员都非常认真地倾听着,就连有人急需上厕所也是小跑着去,生怕错过任何重要内容。

黄克诚首先回顾了毛泽东的不朽功绩,从我党我军创建之初开始,阐述了毛泽东在危机时刻挽救革命的重要作用,以及毛泽东受排斥后中国革命所遭受的损失。对毛泽东的历史贡献,黄克诚给予了高度评价:

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奠基人,多次在危机中挽救了革命,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若硬要说有人比毛主席更高明、更有功绩,那简直是对历史的嘲弄!

对毛泽东晚年犯下的错误,黄克诚也做出了公正评价,他认为不能把所有错误都归咎于毛泽东一人。黄克诚说道:

现今我们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却将所有错误归咎于毛主席一人,仿佛我们毫无责任一般,这是不公平的……毛主席晚年时中央做出的决策,哪一次不是通过中央全会得以通过的?如果中央委员会多数同志不支持,各级领导干部也不支持,那么毛主席一人又如何能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呢?当然,毛主席必须承担主要领导责任,但我们也要对执行过程承担一定责任!

黄克诚在讲话结束时强调了必须继续坚持、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将其作为光辉旗帜,书写新的篇章。对于一些党内存在的对毛泽东思想模糊的认识,黄克诚发出批评:

"现在有人想要抛弃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甚至拿毛主席的正确思想和言论来加以批判。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危险的,是会吃亏的,是会受到重伤的!"

黄克诚的讲话结束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持续了数分钟,许多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有人表示,很久没有听到这么有见地的讲话了;还有人称赞,很久没有见到过高级领导人如此直率的表态了。

第二天,有人送来了黄克诚讲话的录音稿,并建议他发表,黄克诚却谦虚地表示:「这仅仅是我个人的发言,如果要发表,务必请中央同志审阅。」

这份讲话稿被送到邓小平处,邓小平审阅后批示道:「可以发表,请乔木同志对文字进行审核。」

不久后,黄克诚的讲话在北京各大报刊上发表,迅速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热烈反响。许多党员干部阅读后纷纷给黄克诚写信,称赞他敢于实事求是、勇于说真话的高尚品德。黄克诚的秘书挑选了一些来自群众的赞扬信件,准备念给他听,但黄克诚却笑着说:「那些夸赞的信不必念了,我不相信会都是一边倒的称赞,肯定也会有反对的声音。」

事实上,秘书已经挑选了四封谩骂信,但由于言辞过于激烈,一开始没有提出。当黄克诚得知这些信后,他笑着说:「快拿来读给我听听,骂我的话也没关系。」

秘书读完这几封信后,黄克诚欣喜地表示:「有意思,非常精彩!可惜我不知道这些来信者是何人,我很想和他们交流一番。是否能够找到他们,并以我个人的名义邀请他们来,先款待一顿饭,再好好地谈一谈?我相信可以达成共识。」

但就在秘书准备联系相关部门寻找这些来信者时,黄克诚又补充道:「我仔细考虑后觉得不能这样做。如果通过政府部门去找,他们可能会误解,以为是他们的来信给我造成了麻烦,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于是,这个想法便被搁置了。

这就是黄克诚,他一生都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说真话,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