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真实的夷陵之战中,蜀汉损失有多大?看看这些战死的主将就明白了

2024-01-04历史

前言

夷陵之战,是三国后期由汉昭烈帝刘备发起的一场伐吴战役。其号称举大兵七十万,以为义弟关羽报仇的名号,打通三峡,进军夷陵,直接威胁吴国刚到手没多久的荆州。

然而在东吴大都督陆逊的奇谋之下,刘备惨败,被火烧连营,仓皇逃至白帝城,并在战后次年忧愤而死,死前托孤诸葛亮,蜀汉完成权力交接,后三国时代正式开启。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这一段故事应该不太陌生,但演义对于夷陵之战的历史意义并未写明,把着重点放在刘备的兄弟义气上,而忽略了夷陵之战对于三国形式走向的重要性。

事实上,夷陵之败,蜀汉损失惨重,人才直接断档,如无诸葛亮后期的殚精竭虑,蜀汉后期连一战之力都不可能有。

一、失败战略下的意气之争!

实际上,这仗未打之前,蜀汉朝廷就已经有大量的反对意见,其中就包括刘备的老部下赵云。因为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弃曹魏而打东吴,就是一个不管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彻头彻尾的战略错手。

当时天下,曹操已死,其继位者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昭告天下天命所归。刘备在蜀中为争天命,诈称汉献帝已死,在群臣拥护下,继承汉朝大统,与曹丕的魏统争名。

按照正常的政治思维,应该是按照继位时为汉献帝报仇的名头,起兵伐魏,趁曹丕刚刚篡位,民心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同时以此昭告天下,显示汉嗣未绝,收拢人心,这样大业未可不期。

而且三国鼎立,魏国最强,蜀吴都只占一州之地,勉强自保,二者只有联合起来,加上地利才有和魏国的一战之力。如今反过来和吴国兵戈相向,就给了魏国一统天下的可乘之机。

这是政治上的考量,而从军事上来说,刘备阵营本身就损失了关羽这一员虎将,在开战前,谋主法正,老将黄忠病死,之前襄樊之战士兵也损失不少,根本不适合跨江和东吴打消耗战。

相比于和魏国打陆战,还有后勤的补给优势,和东吴在夷陵打登陆战,消耗战,就相当于在赌能够一战而胜,能够用剩余精锐兵力逼迫吴国弃城投降,将荆州拱手送回。

这种战略设想无异于痴人说梦,在法正去世之后,以刘备的战略指挥水平,几乎就不可能撑得起这样一场豪赌。

打魏和打吴这两个买卖,一算就知道哪边正确。刘备戎马半生,真的看不出这里面的弯弯道道吗?

事实上,刘备作为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当然会算这笔账,甚至于我们上面所列的伐吴种种不利,都是当时蜀汉众臣在朝堂上说明的了。

但刘备还是一意孤行,决心伐吴,这是为什么呢?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刘备是因为关羽被孙权背刺,失了性命,因为兄弟情深,为弟报仇,才不顾大局,一心伐吴的。

事实真有这么简单吗?刘备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元首,真的会因情而动,意气用事?

在笔者看来,刘备伐吴,关羽的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来说,是因为孙吴之前的背刺,政治影响太过恶劣,导致刘备不敢抛开孙吴直接北伐,如果像襄樊那样再来一刀,蜀汉是受不住的。

换句话说,手是孙权先动的,而且在动手之后还屡屡叫嚣,甚至将周泰封为了汉中太守,当时汉中可是蜀汉重镇,其中意味,昭然若揭。

如果不动手敲打,怕是孙吴要先下手为强。

此外,刘备打的也是一个政治仗,他在赌曹魏出兵,与蜀汉两面夹击,逼迫孙权不得不与自己联合,共同抗曹,这样才能把战争的主动权留在自己这边。

可无论刘备想的有多好,伐吴的种种问题还在。而且曹魏出兵不可能按刘备所想的那样适可而止,在两家已经背盟的前提之下,曹魏军队甚至有可能逐个击破,提前结束三国。

但刘备当时年逾六十,也顾不得那么多,关羽的去世的确给了这位老人很大的打击,再加上孙权不断叫嚣,刘备忍无可忍,就做出了在我们今天看来完全错误的决定!

二、作壁上观的曹魏

做出了战略决定之后,刘备很快全军动员,部署兵力,开始向东吴发兵,可刚刚将动员令下发,这边就接到了张飞被部下范疆张达给刺杀的消息。

原来是因为张飞常常鞭打士卒,为范疆、张达所记恨。刚好刘备要攻打孙权,张飞所在之地离孙权不远,二人刺杀了张飞就直接带着头颅顺江而下,过去投靠。

战前又失一员猛将,且为自己的手足兄弟,这无疑为刘备老迈的心上又戳一刀,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刘备只得重整阵脚,带领士卒挥师南下。

面对刘备大军临境,孙权终于怕了,他赶忙修书请和,但刘备已然发兵,怎么会因为一封和书就低头让步。孙权无奈,一边派陆逊领兵阻击刘备,另一边则向曹丕那边发去了低头称藩的上表。

这一手低头称藩实际上只是缓兵之计,因为孙权只是发去了一个口头认怂的降表,什么表示都没有。目的很明显,就是害怕曹丕趁机出兵和刘备两面夹击,灭了东吴。

孙权这一手段其实并不高明,甚至于说魏国朝廷据此漫天要价,他也讲不出什么理来,少不得得吐出些好东西来。

但魏主曹丕刚刚上位,竟然信了这套鬼把戏。和蜀国群臣都劝谏刘备不要伐吴一样,魏国众臣都一边倒的支持曹丕伐吴。

目下所面临的时机过于巧妙,孙吴平时依据长江天险,守势严密,难以进攻,如今刘备主动撕下一个口子,刚好就是灭了东吴的最佳时机,孙权这一个降表刚好暴露了他虚弱的本性,刚好趁他病要他命!

面对这泼天的富贵,曹丕竟然犹豫了,他向群臣提出的一个理由是:「人称臣降而伐之,是疑天下欲来着之心。」意思就是孙权投降我再攻伐他,这不是寒了以后要投降我的人的心嘛。

可实际上,天下除了孙刘两家,哪里还有曹魏需要放在眼里的势力,刘备这边是绝对不可能投降的,那曹丕这样一个示好的举动,又是给谁去看的呢?

曹丕这边,就因为不能疑天下欲来着之心这个扯淡理由,封了孙权大魏吴王,加九锡,然后整个夷陵之战,就作壁上观。刘备那边都等得急死了,曹丕还是悠哉悠哉。

从后续,刘备夷陵战败,曹丕发兵伐吴这个举动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因为疑天下欲来者之心,而是摸不准能不能打赢,所以想让双方两败俱伤再出手。

可他挑的时机也是不对,刘备和陆逊夷陵相持半年,双方都疲惫的时候他不动,等到刘备兵败,吴军士气正盛的时候,他动了,这时候便直接被陆逊赶回了北边,错失了灭杀东吴的时机。

可以说,曹丕和他父亲曹操的战略眼光,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此次拖延,导致东吴并未伤筋动骨,蜀汉又有诸葛丞相稳住后方,他除了接收来自刘备这边的降兵,几乎什么便宜都没占到。

三、夷陵之战

讲了半天,终于说回了这场战役本身,但夷陵之战本身挺简单的,基本上就是一场消耗战,拼的就是后勤和对于地形和气候的熟悉程度,本地人陆逊就凭借着这些优势,在僵持半年后,给了刘备一个惊喜。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起兵伐吴,用半年时间打通了三峡,蜀将吴班陈式攻破夷陵,布下滩头据点。

然而刘备并未从夷陵登陆,而是从长江南岸绕道,进入夷道猇亭。并派马良深入山中,安抚各路蛮夷。夷陵方向,由黄权领兵镇守。

刘备如此用兵是何用意呢?第一个原因是防备夷陵北岸的曹丕,因为北岸是曹吴的势力分界点,将大军驻扎在北岸,一旦曹丕发兵,就会出现腹背受敌的局面。

另一方面,刘备未在北岸布重兵,也是给了曹丕一个空档,他已经将夷陵打下,给曹丕军撕开了一个口子,只要曹丕愿意,就可以按着这个口子南下进军,两面夹击吴军。

只可惜曹丕没有他父亲曹操的战略眼光,无法和刘备打出这一漂亮的配合来。

陆逊也明白刘备的用途,他分兵两路,一大半兵力镇守夷陵,防备曹军南下,另一半兵力镇守夷道,因为夷道是山地,陆军优势很难显现,他可以凭借地形优势和刘备耗下去。

刘备依据地形,将军队连营五十里,陆逊则是根据刘备兵力部署,依次布置兵力防守,但东吴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制水权,陆逊派兵卡住了三峡水流湍急地带,以东吴精锐水兵镇守。

这使得刘备军难以在水路上展开优势,只能在陆路进攻,制水权的存在也为陆逊后期渡江烧营提供了极大便利。

而在排兵布阵做好之后,陆逊就是一个招—拖!此举引发了东吴诸将的强烈不满,但陆逊仍不动如山,他知道刘备军此刻刚渡江南下,锐气正盛,必须等待时机才能一举击溃。

然而,这一等就等到了第二年的六月,梅雨季节过去,江南暑期来了,陆逊知道他的机会也来了。

经过了半年的疲兵战术,刘备的军士一个个躁动不安,陆逊适时送上香饵—东吴宗室孙桓。他让孙桓主动出击,吸引刘备主力,孙桓领命,结果出城之后就被刘备军打的大败。

陆逊看到孙桓败了反而大喜,再派一路军队去袭营,也被刘备击溃。这一下直接将刘备的警惕心打消了,他认为这一队袭营人马是为了营救孙桓这个宗室,于是全军出击攻打孙桓。

陆逊一看,时机一到,派奇兵手持茅草顺江而下,夜晚袭击刘备后方营寨,刘备四十余营尽皆被陆逊用火攻烧毁,刘备带领残兵仓皇逃窜,被陆逊一路追击,直至白帝城,幸有赵云救驾才免得一死。

而北岸黄权被陆逊派兵追击,见势只得北上投魏。

此战,刘备损失马良,黄权,冯习,张南,沙摩柯等良将,蜀汉人才一朝尽散,给诸葛亮留下了一个超级大的烂摊子。

可以说,刘备一个错误战略直接葬送了蜀汉的复兴之路,也逼得诸葛亮后期不得不五伐中原,以求喘息。

但如果刘备不顾孙权,直接伐魏,谁又能说得准孙权不会再次背刺呢?只能说,在当时的情形下,刘备也没得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