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荣立一等功的女英雄,深藏功与名16年,因住院欠债曝光身份

2024-07-20历史

立志参军

1932年,解秀梅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的于堤村,是个农民的孩子。小时候家里贫穷得很,条件艰苦,吃饱穿暖都不是容易的事,更不用说她还是个女孩。因此她也没有什么说得上来的愉快童年,从小就很懂事地在帮忙做家务。

日寇野心勃勃,占领东北后并不安分,国民政府在中原大战之后元气大伤,因此无力顾及华北的经济和民生。解秀梅虽然年龄小,却也知道家里情况之所以是这样,和打仗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她对掀起战争打乱自己家人生活的日本军队没什么好感。

1937的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因为国民党军队指挥作战上的疏忽大意,华北地区落入敌手,解秀梅和家人的日子也是越发的不好过了。熟悉的乡亲们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解秀梅的父母带着她到处躲藏,整日担惊受怕,颠沛流离。他们渴望救世主的出现,整个劳苦大众都在渴望救世主的出现。

这时八路军游击队到来,将解秀梅的家乡作为革命根据地之一。他们说,自己是「老百姓的队伍」。解秀梅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向往,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解秀梅发现他们和以前见过的军队都不一样。以前的军人说是军人,却经常会做一些偷鸡摸狗、欺压百姓的事情,带兵的长官要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看不见,要么根本就是直接指使人。而八路军却是制定了军规不能扰民,不能随意拿群众的财物,必须有借有还,还会帮老百姓挑水、搬东西或者修补房屋等。一家人开始跟着军队,生活终于得到了一些保障。

解秀梅想要为这个能够保护他们的军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也想让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就申请加入八路军的组织。不过因为解秀梅当时只有9岁,部队向她表示感谢后拒绝了她。但解秀梅之后一直都没有放弃申请,部队见她聪明伶俐又意志坚定,实在拗不过就让她做了一名通讯员,主要负责站岗、放哨、送信之类的。解秀梅作为通讯员完成任务十分出色,一是个人能力和熟悉家乡的地形,二就是日军和汉奸伪政府也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个女孩竟然是八路军的「卧底」,对她并不设防,甚至稀里糊涂地跟着她走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而解秀梅的通讯员生涯也持续了很多年,一直到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解秀梅紧跟共产党军队的步伐,参与到了解放战争中。虽然还不是正式的共产党军人,但解秀梅一直以军人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多年战火的磨练让她成长,她开始专注于家乡的解放,负责起了一些后勤方面的工作,联络妇女,动员群众,同时努力读书认字。以前家里没有条件,但解秀梅一直认为读书识字才有更多的出路,跟着部队可以增长学问她更加开心。

后来家乡成立了业余剧团,她更是积极参加,踊跃表演。四处奔走演出的日子里,她了解到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她被这个同为女性的英雄所感动,为她「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决心所惊叹,也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像她一样,经受住考验,「生的光荣,死的伟大」,胆识过人,为更多的同胞做好榜样。

时间到1950年2月,已经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了,即将年满18岁的解秀梅正式向组织提交了申请,组织也等待了她很久,所以这次很快就获得了批准。鉴于她之前在家乡剧团的表现,党中央决定让她加入文工团。就这样,解秀梅加入68军202师政治部文工团,正式成为了一名解放军军人,实现了多年的梦想。经受文工团前辈专业的教导之后,解秀梅在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表演也更加打动人心。

奔赴朝鲜战场

同样也是1950年,就在解秀梅正式成为文艺兵的之后不久,与中国接壤的朝鲜爆发了内战。而在世界大战中尝到甜头的美国野心勃勃,联合了几路人马强行发兵介入,朝鲜战争战火进一步蔓延,美国军队的飞机经常在我国的边境线上招摇出现,甚至是对丹东地区进行了无理由的轰炸。唇亡齿寒,休戚相关,侵略者的胃口是无底境的,一旦朝鲜战败,美国的下一个目标势必是与朝鲜接壤的我国,东北地区的和平稳定将会被再一次打破,辽宁、抚顺、鞍山等地的资源会被抢夺。还有台湾方面,美国在攻打朝鲜同时还迅速出兵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用心险恶。为了扬我国威,打乱帝国主义意图发动的新一轮侵华战争,在朝鲜向我国求援后,中央组织了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

1951年,已经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五次战役了,解秀梅所在的68军接受党组织的指示前往朝鲜战场。战争局势瞬息万变,为了更快地到达战场,抢占先机,68军克服种种困难急行军18天。在这18天中,文工团的各位女同志也是和所有的战士一样,在冰天雪地中负重前行,背着自己的行李甚至是乐器,巾帼不让须眉,一点没有抱怨没有掉队。解秀梅更是表现突出,不仅帮无力支撑的战友分担了背包和零碎东西,更是连米面袋子都背到了肩膀上,还能一边走一边为战士们唱歌,鼓舞士气,在第一批踏入朝鲜战场的女兵中做好了开头榜样,被一致评选为「文工队的行军模范」。

行军打仗是个急不得的事情,要看战机看配合,也是个让人精神高度紧张、心力交瘁的事情,因为动不动就有人在流血牺牲。这时候文工团的作用可就显现出来了,行军打仗之外,她们要抓紧一切时间和条件做好宣传和鼓舞工作,辗转各个前线阵地,尽可能地为战士们呈现一场高质量的慰问演出,舒缓战士们的心情。解秀梅和文工团的革命战友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收集整理像刘胡兰一样的英雄事迹编成歌谣或者故事,或演绎或歌唱或舞蹈,还运用了快板等简单利落的乐器,把他们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勇猛坚强的作战事迹在所到之处进行宣传。

但是在前线战场进行宣传演出,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危险,有时甚至会赶上敌人飞机的轰炸,搭好的舞台被炸毁,乐器之类的被炸飞、炸坏。不过文工团也并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在敌机离开后总是能很快地重整旗鼓,甚至可以就地取材,用手边的碗筷、脸盆等物件来充当简单的演奏工具,继续未完成的演出。

解秀梅是个闲不住的人,除去在文工团的宣传演出,要是还有时间,她就会和关系不错的战友一起到前线去帮战地手术所打下手,学习进行一些简单的包扎急救,清洗纱布护理伤员之类的。每天也还要上山砍柴,帮着部队烧火做饭。她和战士们打成一团,有些年纪比较小的战士也把她当成自己的姐姐,经常找她聊聊自己远方的亲人。

当时正值冬天,朝鲜天寒地冻,到了晚上气温可以达到零下三四十度,滴水成冰。紧急征调的志愿军战士来自全国各地,有些根本不适应严寒,而且战时物资不足,军装都不够厚。有的战士腿脚受伤之后,因为天气太过寒冷,血液凝固,衣物都冻在一起,鞋子和袜子根本脱不下来。解秀梅看到这种情况,直接解开外衣,把战士鲜血淋漓的脚包进自己的怀里,等到暖开了,再小心地除去外部的衣物,进行下一步的包扎处理,最后这个战士的伤口也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11月30日的一天下午,敌军的6架轰炸机再次袭击我军阵地,这次的位置接近手术所。交战中手术所附近的房子被敌机击中起火,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刚刚砍柴回来的解秀梅等人被安排马上撤离到最近的防空洞。

转移的过程中,解秀梅发现之前因为负伤严重在手术所休息的605团排长李永华,还没有撤离出来。情势危急,解秀梅没有多做考虑,直接转头就冲回了手术所去寻找李永华,找到之后将其背在自己的背上就是往外冲。背着一个又高又重的成年男子奔跑于火场和废墟间,周围还有炮弹不时的落下,解秀梅撤退的很是艰难。背上的李永华都对她说,感激她回来救他,但这种情况下,能活一个是一个,劝解秀梅放弃自己迅速转移。但解秀梅相当固执,不再说话也不肯放弃。

更是有一枚炸弹在他们身边爆炸,火星溅了两人一身猛地烧起来,解秀梅赶忙放下李永华,在土堆里翻滚几圈扑灭自己身上的火,又扑到李永华身上,为他挡住四周的弹片和石子尘土。一轮轰炸结束后,解秀梅棉袄被打破多处,全身都有擦伤,流血不少,但她迅速脱下棉大衣扇灭李永华身上的火,一刻也不敢耽搁,继续背着李永华往最近的防空洞跑去。最终两人一起到达了安全的地方得到救治。

过后李永华握着解秀梅的手泪流满面,而他们两人之间的这段经历也传遍战场,解秀梅这个年轻的姑娘成了军中老少皆知的英雄人物,每一个人都被解秀梅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所折服。

抗美援朝结束后,所有的志愿军战士都回到了祖国,1951年解秀梅随大部队回来后,事迹上报给总部,党中央为她记「一等军功」。据统计了解,抗美援朝战争虽然持续时间相对来说不是很长,但也总计有154名志愿军战士荣获一等军功,而解秀梅是这其中的唯一一名女性。

解秀梅成为了当时很多人尤其是青年女性的偶像,被好多地方请去作报告。家乡的有关部门为她展开专门的表彰活动,宣传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伟大事迹,更是定做了一块「人民英雄」的牌匾,亲自敲锣打鼓送到解秀梅家。被大家交口称赞,解秀梅自己倒是觉得很害羞,只是觉得终于没有辜负一直以来的理想,成为了合格的军人。之后中央政府举办表彰大会,对志愿者英雄们进行嘉奖,解秀梅更是被授予一等功臣称号,领导们称其为「军中花木兰」。之后解秀梅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1952年5月23日,中央的领导在中南海接见了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归国代表团,解秀梅正是当时的代表之一,做为唯一一名女性,给领导们献花。

抗美援朝后期,国内也曾组织慰问团前往朝鲜前线,当中便有国内的著名作家巴金。他跟随慰问团走访前线,一路采访一路记录所有人的故事,普通士兵、部队军官、后勤炊事员、医护人员等等,感慨良多。回国后巴金想要将这些历史写成一本书,告诉国内的人乃至后人一些沉重又不屈的真相。细心打磨七八年之后,中篇小说【团圆】问世。

小说风靡一时,连当时的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夏衍都在关注。拜读过作品后,他生出了将这边作品拍成电影的念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导演武兆听说了这件事,担下了这个重任。他找来曾参与过朝鲜战争的毛烽作为一同构思的帮手,开始打磨电影。而故事的女主角王芳,创作的主要原型之一也正是解秀梅。

甘当无名英雄

战争尘埃落定之后,国内发展欣欣向荣,党中央开始安排共产党军人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解秀梅被派往早些年解放军军团开设的一所学校。当时的这种学校普遍为速成班,学期一般是两年,讲述的内容却很多,涵盖普通学校初高中的所有课程,底子太差的根本跟不上。解秀梅自学过文化知识,入门并不难,但是她并不是一门子死读书的人,上课之余还要抽时间去了解外界的社会情况,因此留给她的时间就更短了,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两年之后解秀梅顺利学完所有课程回到部队。

在部队呆了一段时间后解秀梅转业到地方,1956年的时候她被委派成了团委的高级领导,单位是江苏省徐州市的鼓楼区。工作还是那样的认真负责,成了劳动模范。70年又被派到了山东临沂的国棉八厂,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工作。

后来解秀梅结婚了,她的丈夫也曾参与抗美援朝,也是一名志愿军。他们为这份共同的经历所自豪,也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在外奔波多年也累了,解秀梅决定回乡,因为丈夫的老家是石家庄,所以她最终选择了在石家庄定居。丈夫的工作单位在交通局,解秀梅则是在当地的印刷厂做了副厂长,继续进行劳动,直到病情严重无法继续工作为止。

解秀梅很是低调,对于平静的生活感到很满足,【英雄儿女】上映之时,她也只是在心中感念还有人记得她,很少主动和别人讲述自己当年的经历,从来没有张扬过自己的身份,关于一等军功那些荣誉更是只字未提,不用说街坊同事,连儿女们也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曾有那样一段辉煌过往,最多只知道父母都曾是志愿军战士。

多年积劳成疾,年纪越来越大的解秀梅患上了脑血栓和老年期呆症,这种病现在对老年人来说都是大杀器,更不用说在90年代那会儿的医疗条件下,无法根治只能疗养。解秀梅从工作岗位退了下来住进医院,但是住院之后一直没有太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下,最终欠下了医院不少债务。尽管解秀梅多年来一直担任领导,但她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家里并没有这么多的积蓄,儿女已经想尽办法,到最后已经无计可施,无人可借钱。再这样下去,医院一停药,更是回天无力。

1994年正值「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解放军生活】杂志的主编尚芳准备开展专题栏目,访问爱国影片的故事原型人物,向大众显示更多的历史,也了解一下老兵们的生活现状。到【英雄儿女】这部影片的时候,确定了故事原型是解秀梅,她还去联络了当年饰演电影女主角王芳的演员一同前往看望。这就是文章开头医院里出现的那两个人。

尚芳了解到解秀梅病情严重,并且因为家里积蓄不足,欠了医院三万多元的债务即将停药,震惊之余立刻帮忙进行了报到。后续又有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的记者来到医院进行了核实,制作了专门的访谈节目。

节目播放后引起了社会反响强烈,人们纷纷感叹,一位获得如此重大荣誉的老兵,一位当年是如何勇敢奉献的老兵,在最后却是病痛缠身,生活窘迫。电视台接到了不少电话,说是愿意为这位老人支付医药费,社会各界也打算组织专项的捐款对解秀梅进行救助。河北军区的多位领导都陆续赶往了医院,对解秀梅及其家人进行了慰问。尽管解秀芳已经病得无法起身,也认不出他们,他们还是紧紧握住了她消瘦的双手。政府补足了解秀芳在医院的欠款,之后更是安排他前往白求恩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大医院进行救治,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出于对老英雄的尊重,这些医院都免除了解秀梅的医药费。

但由于身体条件的不可逆,治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老人的病情还是越来越重了。1996年的1月30日,曾经的「军中花木兰」解秀梅与世长辞,享年64岁。最后解秀梅被安葬于双凤山革命公墓,相关部门给老人开了专门的追悼会。

小结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安康和平的年代里,但必须时刻谨记这份岁月静好是之前无数的英雄儿女出生入死挣来的,解秀梅只有一个,「老兵」却不是只有一个,经历过那一段烟火弥漫的壮烈时代,后来的他们大部分都是在继续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充当着那些「螺丝钉」的角色。感谢众多英雄的奉献,我们要铭记历史,向英雄们致敬,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