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彭德怀命令63军死守阵地,2万对7万,坚守12昼夜2万多将士战死

2023-12-23历史
1951年5月30日至6月10日,短短12天内,在朝鲜北部城市铁原进行了一场空前激烈的阻击战。铁原危局是我志愿军入朝作战期间所遇到的最为凶险的一次危机,毛泽东感慨:铁原若失,我军休矣!命悬一发之际,第19兵团63军以血肉之躯抵挡规模数倍于我的敌军重装甲部队,最终以付出2万2千余将士的代价,坚守阵地12昼夜,完成阻击任务。
此战,第63军几乎全军覆没,战后统计全军仅剩不足3000人,无一人被俘!为我六十余万志愿军主力争取到一线生机,也让李奇微彻底放弃了与我军决战的企图。铁原阻击战无意间成为了远东朝鲜战争形成最终局面的关键一步棋。
第四次战役结束之后,中朝军队和联合国军之间的争夺又回到了三八线附近,双方在战场上呈现出焦灼态势,并同时都在酝酿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马修·邦克·李奇微,这位在二战中的传奇名将刚一上任就领教到了志愿军的厉害,在第四次战役中不仅丢失了汉城,并且一路溃败。尽管很快他又把被他炸毁的汉城夺了回来,但对于占尽绝对优势的联合国军来说,这根本算不上胜利,冷静而又精明的李奇微对此更是心知肚明。因此,无论是李奇微、麦克阿瑟还是远在白宫的杜鲁门都急需一场大胜,而他们要获得下一次胜利的方式就是重演「仁川登陆」。
麦克阿瑟计划趁志愿军主力大部集中在三八线附近的有利时机,集结重兵在我后方实施登陆突袭,已达到是我军腹背受敌的战略目的。尽管李奇微对麦克阿瑟飞扬跋扈的性格非常不满,但他也认为实施后方登陆作战的确是一个能够收到奇效的作战计划。而此时,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实施这个计划。
图│李奇微
与此同时,彭德怀正和志愿军司令部的将军们一起注视着美军的一举一动,他和远在北京的毛泽东几乎同时都意识到了对手的意图。毛泽东敏锐的注意到,第四次战役后,我军的主力已经部署到了三八线以北的地区。并且在四次战役进行的同时,刚刚入朝的第三、第九兵团和已休整完毕的第十九兵团已经秘密推进至西线战场,如果此时美军在我侧后方突然实施登陆作战,将使我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身处前线的彭德怀比任何人都清楚,志愿军没有空军,更没有海军,对美军的登陆作战根本没有办法阻拦,更无法监控美军到底要在什么地方实施登陆突袭。为了防患于未然,彭德怀向中央军委提出了适时发动第五次战役的申请,目的就是尽快扩大地面战果,打破美军登陆作战的作战意图。
图│第五次战役作战经过要图
而就在这个间隙,联合国军内部却出现了一个不小的变化。杜鲁门再也无法忍受麦克阿瑟的骄横狂傲了,他下令强行剥夺了麦克阿瑟的一切职务,并任命李奇微代替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一职。尽管李奇微之前只是一个兵团司令,但此人确实是一个军事奇才。与麦克阿瑟张杨的性格不同,李奇微更加沉着冷静、善于学习和客观分析。
尽管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一再失利,但他却一直拒绝承认自己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即便失败也不愿低下高傲的头颅。但李奇微不同,第四次战役中他很快就认识到志愿军绝非麦克阿瑟口中的杂牌部队,只在几次短兵相接中李奇微就确定对方是一支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定的部队。并且这支部队的指挥官非常聪明,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据说他在撤离汉城之前在自己即将沦陷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向中国军队指挥官致敬」。
图│麦克阿瑟嚣张的站姿
在发现志愿军实力的同时,细心的李奇微也发觉到了我军的弱点---后勤。我军武器装备的落后还不是致命伤,最致命的短板是我们的后勤保障能力太弱。由于没有空军的掩护,我们的后勤补给线几乎全部暴露于美军轰炸机的瞄准范围之内,损失惨重。这也就导致了前线将士进攻只能保持六七天的时间,补给一旦耗尽就只能撤退防御。
李奇微将我军这种作战特点称之为「礼拜攻势」,因此在第四次战役中,他采取扬长避短的策略,在开战初期主动撤退避免与我军短兵相接。待我军补给消耗殆尽之时再突然发动猛烈反扑,这种新型战法给我军造成了巨大损害,第三十八军和第五十军在汉江防线上竟然损失过半。李奇微把自己这种新型作战方式称之为「磁性战术」,即敌进我退、敌退我追,再加之美军强大的摩托机动能力和优势火力,让彭德怀也深深的意识到,李奇微是一个比麦克阿瑟更难对付的对手。
4月22日,彭德怀下令发起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以进攻西线为主,以三个主力兵团11个军的兵力齐头并进对敌发动快速攻击。彭德怀部署正面由王近山指挥第三兵团第12、15、60军猛攻美军第三师,正面突破涟川。杨得志的第十九兵团在右翼突破临津江并进一步扩大战果,左翼则是宋时轮率领的第十九兵团第20、26、27军以及第40军,强行突破到沐洞地区切断左侧敌军与其主力兵团之间的联系。
此时联合国军的主力仍旧是美军第八兵团,指挥官是接替李奇微的范佛里特,一个崇尚重火力进攻的指挥官。面对志愿军突然发起的进攻,范佛里特仓促应战,美军遭受了一定损失。暴躁的范佛里特向李奇微请求支援,希望能够增加更加强大的火力拯救他那些被围困的士兵,并把中共军队打回鸭绿江。
坐在东京联合国军指挥部里的李奇微此时非常冷静,他命令范佛里特立刻撤退,避免和志愿军部队交火,坚决贯彻自己的磁性战术。在战斗开始的前几天,志愿军的进攻出奇的顺利,除了第一天遇到点像样的抵抗之外,后面几天无论是韩国军队还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几乎是一触即溃,一路奔逃。奈何人家是机械化部队,只要跳上汽车,一天就可以跑到一百公里之外,而志愿军战士仅靠两条腿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的。
对于这种顺利战况,彭德怀以及志愿军司令部的高级参谋们都觉察到了异样。彭德怀断定李奇微不是在逃,而是目的地在撤退,和上次一样李奇微的目的就是等我们的补给耗尽,一旦我们的粮食弹药用完,他就会立即发动疯狂的反扑。至4月28日,联合国军已全部快速撤退至汉江、昭阳江以南,并巩固防御阵地。
截至28日,我军以开战6天,所携带的补给几乎耗尽,敌军主力部队未遭重大损失,并且已占据有利防御阵地,因此我军大规模歼敌的战略机遇已失。29日,志愿军司令部下令停止进攻,各部队就地休整并修筑防御工事,准备迎接敌人战略反扑。
为了避免进入战略僵持并防止李奇微的反扑,彭德怀决定调第三、第九兵团秘密向东线移动,计划在东线对美军发动猛烈进攻,并在西线有计划的实施局部进攻,牵制敌军。
5月16日,志愿军在东线发动进攻,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我军接连攻破敌军防线,对敌造成巨大伤亡。但由于李奇微已判断出我军有突袭东线的战略意图,因此提前做了准备,使我军东西夹击的战略意图没有达到。至5月21日,我军补给耗尽,东线进攻结束。
我军两次发动大规模进攻,都在七天以内匆忙结束,这也正好印证了李奇微对礼拜攻势诠释。李奇微敏锐的意识到,他反攻的机会到来了。与此同时,正在为后勤补给跟不上而焦躁的彭德怀又得到一个坏消息。根据洪学智的报告,第二阶段作战以来,美空军对我后勤补给线的轰炸频率增加了一倍,并且实施24小时不间断轰炸,导致我军后勤补给线几乎中断。这个噩耗让彭德怀意识到了危险的存在,于是下令前线部队立即开始有组织的后撤。
此时的李奇微早已飞到了前线,他要亲自指挥这次战略反攻。如果说麦克阿瑟是一头狂妄的猛虎,那李奇微就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否定了范佛里特直接进攻中共军队防御阵地的计划,因为第四次战役中,拥有强大炮火优势的美军在志愿军组织的梯次防御阵地中吃了大亏。
尽管可以对中共军队造成巨大伤亡,但美军的行进速度被极大限制,这些衣衫褴褛、装备落后的中国军人并不怕死,他们往往会选择全部战死在阵地上。所以这次他选择了一种新的反攻方式,同时也选择了一个更加致命的战略目标。
很显然彭德怀对于第五次战役的战果是不满意的,尽管部队占领了很多区域,但并未对美军造成重大伤亡,敌人的有生力量依旧非常强大。我军的后勤补给线这个致命弱点被李奇微死死地捏住,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后边的仗更难打。此时他又接到了一个令他愤怒和震惊的消息,第60军180师被敌军团团包围,突围时指挥失误,损失惨重,一万余人的部队,只有不到四千人成功突围,几乎全军覆没。
彭德怀再也压不住自己的怒火,在司令部里骂了起来,叫嚷着要毙了60军军长韦杰。一个整编制的师被敌人围歼,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是整个志愿军的耻辱。同时,彭德怀也意识到了一个让他感到害怕的问题。180师并不是排在主力部队最后的军队,并且范佛里特围歼180师之后并没有巩固阵地,而是继续快速地向北推进,即便遇上志愿军攻击部队,也只是象征性的交火,随后立刻脱离接触立即加速北进。
志愿军副总司令邓华和参谋长解方也对范佛里特的举动感到费解,第八军团共计不到20万人,而我军有近70万人,他怎么敢一头扎进来,并且还跑到我们的前面,还是在他后面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彭德怀仔细观察着范佛里特的进军轨迹,这个家伙到底想要干什么?他要去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着急?突然,彭德怀一拳砸在地图上,「不好!他要去的地方是铁原!」
「铁原」这个在朝鲜籍籍无名的小地方,因为范佛里特的快速突袭而成为了整个朝鲜战争的关键节点。铁原是一座小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健全,也因为地处后方,所以被洪学智选为志愿军后勤补给中转站。
由国内运入朝鲜的物资、装备和兵员都要再此中转,志愿军的大部分补给都储存在这里,可以说铁原就是中朝联军的心脏。但由于铁原地处后方,远离前线,平时主要的战斗任务就是防空,所以此地并没有驻扎主力部队。志愿军入朝作战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后勤,李奇微的目的就是要掐断这条生命线,而铁原正是这条生命线上的咽喉。
当彭德怀断定范佛里特的目标是铁原后,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一旦美军此时攻占铁原,我志愿军将在朝鲜战场上全军覆没。此时的毛泽东也已是坐立难安,铁原若失,我军休矣!战场就是如此,局势瞬息万变,一路凯歌、势如破竹的我军,转眼间已经身处生死危局的边缘。
5月29日范佛里特率领四个主力部队美骑一师、二十五师、英28旅、29旅共计五万余人已先行抵达距铁原以南二十公里处,据空中侦查报告,铁原并没有中共主力部队驻守。在第八兵团的身后,还有英法韩等十国13个步兵师正在向铁原行进。范佛里特信誓旦旦地向李奇微保证,只需要一天时间他就能占领铁原城,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
彭德怀此时已是焦头烂额,铁原附近没有部队,最近的部队从前线撤回来也要七天的时间,但现在铁原一天也等不了。志愿军司令部的电台疯了一样拼命发报,不停地筛查铁原附近是否还有部队。洪学智建议,如果铁原守不住就必须立即将存储在铁原的大量物资全部焚毁,并且立即安排撤退,志愿军指挥部也要安排撤退,这里距铁原不足100公里。
千钧一发之际,邓华发现第19兵团63军即将到达铁原,这绝对是一个惊喜,彭德怀看到了一线生机。六十三军开赴铁原并不是收到了驻守铁原的任务,而是因为在西线作战的时候损失比较严重,与兄弟部队交接阵地之后,奉命撤回到铁原补充休整。因此,六十三军守铁原是机缘巧合,在这之前无论是志愿军司令部还是范佛里特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支主力部队已经接近铁原。接到命令时,六十三军已抵达铁原城外五公里处,他们也不知道在短短的十五公里之外,范佛里特的部队正在做进攻准备。
十万火急,命悬一发,彭德怀立即接通了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的电话:「杨得志,我要你的六十三军在铁原城外挡住范佛里特,要守十五到二十天,能不能做到?」杨得志立即查问了六十三军的情况,随即回复彭德怀,六十三军人困马乏,减员严重,并且粮食和弹药也不多了,很难挡住美军的猛烈进攻,怕是守不住!
听到杨得志的回复彭德怀压不住火,直接冲着电话吼了起来:「守不住也得守,就算把六十三军打光,也至少给老子守上十五天。六十三军打光了,老子亲自带警卫团上!」杨得志咬了咬牙,向六十三军傅崇碧下令,全军调头,立即进入防御阵地构筑工事,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坚守十五天。随后杨得志在兵团司令部警卫部队中抽调出500名身经百战的老兵,派他们立即赶赴六十三军阵地增援。
六十三军军长傅崇碧接到杨得志的命令之后,立即安排部署阻击阵地,不久彭德怀的电话也打到了军部。彭德怀咱三叮嘱傅崇碧,此战关系到志愿军七十万主力部队的生死存亡,务必守住铁原。此时的傅崇碧也已经意识到了局势十分的危险,他向彭德怀保证,就算打到最后一人,也绝不撤出阵地。
此时六十三军的情况也确实不容乐观,在西线作战时部队减员近万人,现在能够参加作战的部队只有两万六千人,并且已是疲惫之师,粮食弹药也快耗尽了。六十三军全军只有一个军直属炮团,火炮两百四十门,外加一个火箭炮营,弹药储备不多。而对面美军的人数已陆续增加至七万人,火炮1600余门,坦克300辆,还有不计其数的轰炸机也会准时出现在上空。但是军令如山,傅崇碧决心让六十三军以命相搏、死守铁原。
六十三军此时只有187师、188师和189师可以调动,总兵力两万四千人。傅崇碧判断美军是机械化部队,他们的目的是快速攻入铁原,因此会像往常一样沿公路前进。因此,傅崇碧命令兵员最多,装备最好的187师防守东侧的涟川公路,阻击敌军的机械化部队;同时命令蔡长元防守西侧的种子山,这里是铁原南侧唯一可以依靠地形优势防守的阵地。188师在之前的战斗中减员严重,能够参加战斗的部队不足两个团,因此作为预备队驻守后方。
如此一来,六十三军就构筑了涟川公路和种子山东西两个主要阵地,而这两个地方也是美军要进入铁原的必经之路。但是,范佛里特的作战计划却和傅崇碧想的不一样。李奇微在深入研究了志愿军战术之后发现,志愿军的优势是灵活机动,擅长利用复杂地形进行梯次防御。而现在的美军则严重依赖公路,一旦装甲部队离开了公路就好像不会打仗了一样。
因此,李奇微在第五次战役时命令部队,进攻时必须占领公路两旁的高地和要点,并且尽可能的进行野战,脱离公路。因为在公路上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将成为中共部队冷枪冷炮的活靶子。所以,范佛里特这次进攻铁原把重点放在了西侧的种子山高地,而担任防守种子山的正是蔡长元的189师。
189师当时能够参加战斗的兵员只有9400人,没有大口径火炮,如果构筑正面防御工事,根本无法抵挡美军的炮火。种子山名字是山,其实就是地势较高的丘陵地带,如果正面防线被突破,美军的坦克部队就能长驱直入。蔡长元是一名老红军,人送绰号「蔡石头」,打仗出了名的凶悍。身经百战的蔡长元十分清楚自己和对手的差距,并且入朝之后与美军数次交手,他也渐渐地摸到了对手打仗的一个规律。
美军作战讲究稳重、安全,进攻时务必将正面阵地全部拿下,并且要绝对保证自己侧翼和后方的安全,如果有据点没有拿下,大部队就必须停下将阵地扫除干净,确保安全后才会继续前进,这很符合西方军事教材的要求。
蔡长元根据美军这一特点,制定了一个打破常规的阻击战法。他将全师9400人以排、连为单位排成200多个小型阵地,分散安插在从龙潭洞、沙子洞、凫村、新浦洞到釜谷里的20多公里战线上,梯次阻击敌人。同时,这也是一种自杀式的阻击模式,因为每个阵地上只有几十到一两百人,没有重火力支援,没有空中支援,这也就意味着阵地上的将士不是溃逃就是被美军全部歼灭。蔡长元非常清楚这种战法的后果,但他没有其他选择,他也相信这支由红军团发展来的部队,有坚定的战斗意志,一定能够坚持到底。
范佛里特也看不懂蔡长元到底布的是什么迷魂阵,他是一个只崇尚火力覆盖的指挥官。因此美军的进攻战术非常简单,先期用炮火和轰炸机对阵地进行无盲区不间断的狂轰滥炸,然后再用坦克掩护步兵冲锋,美军从头到尾就是这么一个打法。战斗开始后,范佛里特命令炮兵准备比美军标准高五倍的炮弹供应,并且要把炮弹以最快的速度打光,他曾对炮兵指挥官说:「美利坚不缺炮弹」。
志愿军早已习惯了美军炮火覆盖的前奏,敌人轰炸时就地隐蔽,待敌人冲锋时再与敌军短兵相接。蔡长元的战斗果然奏效了,当美军步兵部队拼命攻下一个阵地时发现这里只有几十个人且全部战死。然后他们通知坦克以及后续部队跟进,但大部队没走多远又遭到了阵地阻击,并且这些阵地分布非常分散,各个方向都有,大部队就只好停下作战,无法持续前进。
美军一线部队的指挥官向范佛里特报告,我们在种子山就像进入了沼泽,我们到处寻找目标,但目标好像无处不在,又好像永远除不尽,拔掉一个,又出现一个,让我们深深的陷在这里,进退不得。
这种战法有效地迟滞了美军的进程,但同时189师损失惨重,一个阵地的丢失就意味着这个阵地上的战士全军覆没。美军的火力确实太过强大,种子山主阵地被美军拿下,蔡长元就组织敢死队在深夜发动突袭,把阵地又重新夺回来,双方反复争夺数次。
189师在种子山阵地浴血奋战阻击敌人6昼夜,6月4日,188师接替189师继续阻击敌人。188师只有不到两个团的兵力,并且种子山主阵地已失,他们必须以少战多,顶住敌人的进攻。他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灵活战术,利用坑道和敌人打地道战,抽调神枪手梯次狙击敌人,563团8连连长郭恩志率领40余名战士击溃敌军一个加强团的进攻,歼敌800余人,创造了朝鲜战场上的奇迹。564团在坚守内外加高地时炸开了上游水库,使美军重装甲部队陷入一片泥沼之中,有效迟滞了敌军的进程。但敌我力量悬殊,很快188师也几乎耗尽。
一直驻守西侧的187师此时也面临巨大压力,师长徐信手中的兵力不多了,但是距离彭总要求至少阻击15天的日期还没有到,如果再这么被动的打下去,肯定无法完成阻击任务 。关键时刻,徐信找到傅崇碧,说出了他的想法。这么多天以来,我军损失惨重,范佛里特肯定不会想到我们还能对他们的装甲部队发动反击。咱们手上不是还有一个炮团和一个喀秋莎火箭炮营吗?
与其一点点地给美国鬼子挠痒痒,还不如集中到一起打一次反击,最后这点家当了,现在不用更待何时啊?傅崇碧咬了咬牙,那就赌一把,打一次反击。6月10日凌晨,187师师长徐信命令将全军所有火炮集中到一起,根据射程前沿依次部署迫击炮、山炮、榴弹炮,后方部署一个喀秋莎火箭炮营。
夜间,美军为防止我军突击队夜袭,将坦克和战车围成环形阵地,中间是步兵临时营房,如此处于中央的步兵就能安全地休息。凌晨两点,一颗明亮的迫击炮黄色信号弹照亮夜空,徐信命令打光所有炮弹,随即数千发炮弹瞬间落在了美军阵地上。突然遭到猛烈炮击的联合国军损失惨重,炮击过后187师突击队向惊慌失措的敌军发起冲锋,双方短兵相接战斗异常激烈。
这次反击让联合国军损失惨重,李奇微得到情报中共主力部队大部已陆续撤回铁原以北,并构筑起坚固防线,此后,李奇微下令停止大规模进攻。当范佛里特和李奇微进入铁原城之后发现,志愿军没有给他们留下一颗子弹、一粒粮食,甚至连仓库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李奇微不禁感叹他们走的非常从容,没有一点慌忙的样子。
6月12日,六十三军接到命令:你部已圆满完成阻击任务,现命令你们立即撤出阵地!铁原一战,六十三军付出了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为志愿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争取到了胜利的希望。
彭德怀不顾被敌军轰炸的风险,亲自来到六十三军的阵地上,此时的傅崇碧已身负重伤被抬下战场。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的战士们,彭德怀忍不住老泪纵横,甚至哽咽到说不出话。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三军入朝是五万三千余人,至第五次战役时余三万六千人,参加铁原阻击战时剩两万四千余人。至1951年6月12日撤出铁原阻击阵地时,参战人员仅剩两千余人。六十三军多为四川籍将士,据说傅崇碧将军此后再未回到过家乡,数万四川子弟的英魂留在了朝鲜,他心中始终觉得无颜再见家乡父老!
铁原阻击战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最为惨烈、最为凶险的一战,使我军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同时,这场阻击战也让李奇微以及白宫彻底放弃了歼灭志愿军主力的计划,为朝鲜停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