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0年,一美国人将数十万遗产送给朱老总,并提出一个特殊的请求

2024-03-03历史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国际友人们的援手如星辰照耀,其中加拿大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故事尤为脍炙人口。

然而,还有位美国友人,她的贡献同样熠熠生辉。与史沫特莱、斯特朗和斯诺并肩被誉为"三S"的她,与朱德元帅和文学巨匠鲁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的名字见证了那段历史中的珍贵情谊。

1950年初,在伦敦病榻上的美国挚友史沫特莱,用最后的笔墨立下感人遗愿:她决定将自己的所有遗产无私地赠予身处远方的朱德。

这份特殊的遗赠背后,隐藏着一段动人故事——1892年,出身于美国矿工家庭的史沫特莱在贫困中挣扎,既要兼顾学业,又得为富裕家庭做女佣,一边哄着哭泣的孩子,一边默默承受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在19世纪的美国,女仆史沫特莱常困惑于社会的不公:为何有人天生贵胄,而有的人挣扎在牛马般的生存线上。当16岁的她面对母亲病逝、父亲逃避责任的残酷现实,生活的重担无情地压在她脆弱的青春肩头。

18岁的那年,不堪忍受的她与烂醉的父亲爆发冲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家出走。这段历程揭示了一个铁律:贫困和压力下的忍耐终将点燃反抗的火花。

她的生活充满了挫折,包括情感的失败,甚至让她在美国警方的指控下,因涉嫌间谍罪被短暂囚禁。然而,这正是命运对她不平等遭遇的回应。

在19世纪的美国,当一名女性警察陷入囹圄,她发现所谓的亲人并未伸出援手,反而选择疏离。这段狱中生活揭示了她对所谓"祖国"、"爱情"与"亲情"的幻灭,让她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有了深刻领悟。

幸运的是,她的困境并未持续太久,便得以重获自由。1927年,史沫特莱的目光被吸引到东方,那片饱受战争摧残的古老土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有人在探索国家振兴的道路,这让她对东方的抗争与希望产生了强烈共鸣。

熊熊革命烈焰席卷全球,驱使史沫特莱踏上探索之旅。1928年,这位特约记者——【法兰克福】及【印度报刊】的常客,跨越国界,踏入中国的热土。

她以敏锐的笔触,以记者的眼光,捕捉这片沸腾土地上壮丽的历史变迁,与中国文坛巨匠如鲁迅、茅盾等人不期而遇,共同书写历史的篇章。

在中国八年的深入体验后,史沫特莱对这片土地的历史演变有了深刻洞察。她的目光被那些致力于挣脱帝国枷锁、打破封建束缚的政党深深吸引。

因此,当1936年杨虎城与张学良以智取的方式发起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时,史沫特莱的专业精神驱使她一丝不苟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通过她的笔触,全世界得以全面审视这次抗日救国的壮举。

这段经历极大地激发了史沫特莱对共产党的好奇心,作为一名来自美国的观察者,她被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利益超越个人情仇的无私精神深深打动。

因此,在1937年初,她在丁玲的引领下,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亲自见到了解放军的最高统帅——朱德。这次会面颠覆了她原有的认知,她原以为朱德会像她所熟知的国民党军官一样,身着华丽,性格刚烈,体格魁梧。

然而,事实让她看到了截然不同的领导风范。

朱德的威严或许源于他的领袖气质,让人不由心生敬仰并接受他的调度。然而,当史沫特莱遇见他时,被他朴素的外表所震惊,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夫。

若非丁玲的肯定与直呼其名,她几乎无法将眼前这位与农民无异的人联想到那位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元帅。

在与朱德的一席深谈后,史沫特莱惊讶地发现,这位看似质朴的农夫竟然是威震四海的兵马统帅,即使作为总司令,她原以为会是粗犷的军人形象。

然而,朱德的简历出乎意料:他曾游学德国,精通德语和英语,更是一位军事奇才,言谈举止充满非凡魅力。他的深刻思想和渊博学识让史沫特莱深深折服。

于是,她有了一个创新的提议——为这位解放军最高指挥官创作一部详尽的个人传记。

朱德深思后欣然接纳了她的提议,从此,史沫特莱以新四军的身份,紧密随行朱德,无论前线烽火,她始终如影随形。

她不仅专访朱德,更借此机会深度挖掘和报道战事实况。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新闻态度,使她在国际新闻史上镌刻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史沫特莱紧紧追随朱德,白天并肩作战,夜晚则投身于信息整理,如同亲历者般记录点滴。闲暇时,他们深入交流,朱德讲述的贫困童年让史沫特莱感同身受,仿佛触及了她母亲的经历。

朱德坚信,无产阶级是全球一家,这让她对他的敬仰日益加深。见证共产党为共产主义的理想坚韧奋斗,即使自身尚需解决温饱,却怀揣着崇高愿景,这令史沫特莱深受感动。

作为纪实作家,她在撰写朱德传记时,描绘出一个既有质朴农民的善良,又有运筹帷幄的军事天才的领袖形象。在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抗争中,最终迎来了抗战与二战的胜利。

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中,史沫特莱满载对朱德英勇事迹的深刻记忆回到美国,她决心将这段东方传奇的人生故事公之于众,让全球见证一个坚韧不屈的东方国度和她的伟大领袖——那位传奇的总司令。

然而,她的著作即将问世时,却遭遇了美国麦卡锡主义的反共浪潮,身为资深的共产主义记者,她不幸被打上了「红色烙印」。

在这场无妄之灾面前,史沫特莱深感力不从心,只能黯然离开美国,流浪至欧洲,继续她的创作之路。

在新四军的驻地,史沫特莱终于从美国政治的喧嚣中抽身,全情投入到朱德传记的筹备工作中。然而,生活的无常却在此刻无情地降临,她不幸罹患了无法治愈的疾病。

在生命垂危之际,她的愿望清晰而坚定,那就是回归中国,回归那个由穷苦人民构筑的家园,那里是她心灵的归宿,唯有在那里,她方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曾经与新四军卫训班学员共照的史沫特莱,如今却身陷无法回归中国的困境。她病重至极,面临一项低成功率的胃部切除手术,面临着生命的严峻挑战。

在手术前,她理智地预见到可能的结果,因此立下遗愿,将自己的所有稿费及传记收益,无私地赠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凭他全权处置。

在告别信中,她深情期盼,若手术未果,希望朋友能将她的骨灰转交朱德将军,恳请他将她安葬在中国的土地上,如果能在入土为安时,有人以中文国歌为她送行,她将心怀感激。

这份深情与决心,凝聚在每一个字句之间。

史沫特莱以炽热的心愿,期许她的精神与中国的革命烽火共存。1956年5月6日,这位坚韧的斗士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遵照她的遗愿,德国底兹出版社将她的遗产——数十万马克及后续版权收益,通过外交途径转交给了中国,朱德将军作为接收到这一消息的关键人物。

面对这份跨越大洋的情谊,朱德将军深感悲痛又庄重,他决定用这笔资金维系中德友谊的桥梁。史沫特莱的骨灰安放在了八宝山,朱德亲自为她撰碑,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其灵魂送行,表达了他对这位美国朋友的崇高敬意。

铭记那些赋予我们援助之手的史沫特莱女士,她的精神将永存;对那些试图压迫我们的力量,我们誓将坚韧抵抗,直至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