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军方提出罪恶计划,肯尼迪听不下去直接否决,不料招来可怕后果

2024-07-20历史

1961年1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肯尼迪就古巴问题,首次与军方、CIA等势力召开会议。CIA局长艾伦·杜勒斯非常笃定地向总统保证:只要让他的部门主导接下来的行动,只需略施小计,管叫那卡斯特罗老儿拱手而降,古巴不战自溃。

安插间谍,收买内奸,扶持反对势力乃至傀儡政权,最终推翻一个国家的合法政府 ——这是神通广大的美国中央情报局最引以为傲的伎俩。

别看这几招如今看来说不上有多高明,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不知有多少国家,好端端地就毁在了美国人手里。

见总统依旧举棋不定,时任美国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陆军上将莱曼·兰尼兹尔赶紧站出来帮腔作势,称方案通过了评估,可行度极高。

肯尼迪终究是招架不住,在文件上签了字,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付出的信任与期待,最终换来的却是一场名为「猪湾行动」的马戏团表演。

「尽管中央情报局要为此次行动失败负主要责任,但肯尼迪总统也不能完全摆脱干系。」——【新闻周刊】

好事的美国媒体一点都不打算给总统留面子,猪湾行动不但让CIA和美国颜面扫地,更是令肯尼迪的政治声望大受折损。您以为对于当时美国高层的利益集团而言,这局面已经是输得不能再输了?实则恰恰相反。

军方大佬脸上阴云密布,心里实则乐开了花:没想到吧,剧本就是这么写的。

于是,美国历史上最大之一的阴谋论就这么诞生了。

如今提起肯尼迪,有不少人挺为这位美国总统感到惋惜的,原因之一在于他年轻有想法,不像过去那些老政客,个个自诩政治老手,做起事来却四平八稳,瞻前顾后束手束脚。

有关肯尼迪的传闻有很多,据说他曾试图从某神秘利益集团手中夺回美联储。

人们相信倘若肯尼迪没有死于刺杀,如今的美国恐怕将大有不同。然而这其中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 有想法并不等同于有能力 ,某种意义上讲,肯尼迪比起苏联末代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其实并好不到哪儿去。

肯尼迪政治生涯的起点很高,本该有不可估量的未来。

肯尼迪家族是美国数得着的名门世家,本身就是传统的统治阶层的一部分;肯尼迪「根正苗红」,在他上台伊始,各大势力给出的姿态是相当积极的。

混政治场的尤其讲求个人情世故,即便嫌弃对方,起码面子上也得过得去,友好地打个招呼,只求对方在自己施政初期不要找麻烦。

肯尼迪的做法却很「低情商」,不但拒绝了右翼政客、军方等势力抛来的橄榄枝,后来更是提出了「公平施政」的口号,实则将这些问题公开化,弄得大佬们灰头土脸,倒是自己赚了个「清高」的美名。

对对对,就你肯尼迪清高,真了不起。

因而从始至终,肯尼迪也没能建立足够稳固的权力根基以支撑他的「宏图伟业」。而另一方面,他所表现出的政治手腕也远没有传闻中那么强大。

我们不妨举个例子。

上世纪50年代末,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下,欧洲各国纷纷实行资本管制,大力囤积美元;而美国为了维持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地位,就不得不想办法保持美元的币值,结果造成了黄金等财富的大量流出。

上述状况使得美国本土经济的低迷,就业率不断上升,而肯尼迪政府则拿出了积极的内外政策,对内颁布【地区再发展法】,依靠联邦政府资金援助高失业率地区;对外联合英法等欧洲国家建立美元防御体系。

这一系列措施的动静着实不小,高举「凯恩斯主义」大旗,豪掷重金,充分展现了联邦政府的决心。结果却相当尴尬:不仅相关问题没能得到明显有效的解决,反倒在降低失业率这一点上,被美国审计总署查出「地区再发展管理局数据造假」的问题,所创造的就业量被夸大了1.28倍。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肯尼迪的能力与他的雄心壮志是不相匹配的。

而在古巴问题上,他一开始的表现也大抵如此:希望用犀利的手段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实则雷声大雨点小,惧怕造成难以控制的后果。

因此,CIA提出的「鬼鬼祟祟」的做法,某种意义上讲是非常符合肯尼迪期待的,只是按照阴谋论的观点,他没有料到这只是「诱饵」。

许多年后,当年的一部分人档案得到解密,有学者从兰尼兹尔亲手写下的报告中发现了令人震惊的内容。

「……(指CIA的行动方案)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值得怀疑。」

也就是说,在军方大佬看来,「猪湾行动」计划是肉眼可见的失败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军方为什么推波助澜,说服肯尼迪去批准一个注定失败的计划呢?

他们想要把「诺斯伍兹」计划搬上台面。

这个名词在资料中出现的频率很低,但据说肯尼迪第一次听说时被吓了一跳,断然拒绝,后来不惜与军方分道扬镳。

那么何为「诺斯伍兹」计划?

19世纪末期,停靠在古巴哈瓦那港的美国海军重型巡洋舰「缅因」号突然发生爆炸,由于事发突然,舰上官兵来不及反应,最终无一幸免。

经过调查,美国方面坚称这是西班牙人搞的鬼,继而发动了美西战争。1898年10月12日,落败的西班牙不得不在【巴黎合约】上签字,从此以后,古巴、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等地区落入美国掌控之中。

显然,美国赚翻了。

一直以来有学者主张,当年西班牙人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和机会在「缅因」号上搞事,这起惨案其实就是美国人自导自演的;后者的动机,无非想要掠夺利益且做到「师出有名」。

而「诺斯伍兹」计划便是在此基础上做了理论化的总结: 牺牲一小部分「自己人」的利益乃至生命,酿造祸端并栽赃给敌对国家,挑起战争,最终获得巨大的国家利益。

这与我国的「苦肉计」有些类似,区别在于一个不过是做做戏,另一个却是真的草菅人命。

当然,美国政府断然不会承认如此罪恶的东西,该计划是否真实存在,至今仍有争议。

研究者普遍认为,「诺斯伍兹」计划是在艾森豪威尔总统时代基本成型的。

进入60年代,美国社会中的极端反苏思潮趋于消亡,相反,有越来越多的民众认为苏联制度可能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可即便军人出身的艾森豪威尔总统于1961年卸任后,以军方元老为核心的极右翼势力依旧在政坛中呼风唤雨。

他们还暗中组建小团体,自诩「爱国者」,宣称为美国国家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敢再挑起一次世界大战。

1959年初,古巴革命战争接近尾声,由美国一手扶持的巴蒂斯塔政权倒台,古巴一夜染红,如一颗钉子一般直刺资本主义阵营的心脏。相比之下,大洋彼岸的苏联所带来的威胁都变得温和无比。

在做过充分的尝试后,军方大佬一致认为:只有借助美军强大的军事力量,发动大规模战争,彻底摧毁红色政权的生存土壤,古巴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公然入侵一个国家,粗暴地推翻其合法政权,任何一位总统都不敢承担这种行为所带来的风险,而军方索要做的无非两点:其一,为挑动战争找一个合适的借口;其二,逼迫总统下决心。

兰尼兹尔上将与同僚们商定的计划是这样的:在美国本土策划针对平民的军事袭击,造成流血伤亡,伪造成古巴方面制造的恐怖主义活动。

在1961年1月25日那次敲定CIA行动方案的高级会议之前,军方曾隐晦地向肯尼迪讲述了这套方案,而肯尼迪震惊于「拿本国百姓的鲜血换取国家利益」的残暴做法,断然拒绝。

于是,兰尼兹尔配合杜勒斯唱双簧,赶鸭子上架,逼迫肯尼迪批准一份注定失败的行动方案;到时,肯尼迪会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便不得不求助于军方。

果然,「猪湾行动」失败后,指挥权由CIA移交给了美国国防部,后者在短期内制定了许多方案,例如在美国本土制造炸弹袭击,在古巴上空击落美国客机,或者在位于古巴境内的关塔那摩美军基地中制造骚乱等。

然而出乎军方意料的是,肯尼迪马上又不老实了。

1962年2月底,因「行动进展缓慢」,美国军方被要求放弃计划,改为专心收集情报,负责向军方传达这一指示的行动顾问,正是肯尼迪总统的亲弟弟、时任司法部长的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这意味着总统怂了,放弃了对古巴问题的「坚决」立场。

此后,肯尼迪多次驳回了国防部的方案与各种建议,并在3月正面否决了「诺斯伍兹」计划,并直接将兰尼兹尔解职——想要战争?不可能。

这可不单单是得罪了军方,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些举措更可能促使国防部与CIA乃至更多势力结盟。如此一来,肯尼迪的处境便可想而知。

其实客观而言,肯尼迪的做法,客观而言是出于良知与理性的选择,值得被称道,但从政治角度来讲却非常冒失,无异于自绝后路。

另一方面,他也的确撞到了「坏时候」。

上世纪60年代,诸如CIA这样的权力机构正处于迅速膨胀阶段,速度之快连普通民众都肉眼可见。这些部门逐渐脱离了总统的控制,成为国家幕后利益集团的「私军」。

有阴谋论者相信:所谓「诺斯伍兹」计划也是那些真正的决策者提出的,看似势力深厚的美国军方,实际上也只是「发言人」。

单从此事来讲:无论出于良知,还是担心自己的政治声望遭受折损,肯尼迪轻易将计划否决的做法显然冲撞了幕后集团;而纵观其总统生涯,他总是不合时宜地显露强势,更是引起了那些「大人物」的仇视。

你区区美国总统,想凭借一己之力从我们手中夺走对这个国家的掌控权,想什么呢?

无论如何,这种想法一旦产生,肯尼迪日后的悲剧下场便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