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粟裕晚年感慨地说:毛主席那一封电报,抵得上四五十万大军

2024-04-12历史

所谓「将军打战役,统帅打战争」,战争是分不同等级的,既有数不胜数的小战斗,也有具有相当分量的大战役,它们所起的作用,是对敌有生力量的不断消耗,是一种量的积累。

而那些起着一战定乾坤的大决战,才是战争的最高形态,到了大决战阶段,许多普通战争法则和战术运用都会被彻底颠覆,因此,大决战不是普通的将领所能胜任的,只有统领全局的战略家、军事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在我军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将军,都创下过无数战功,但是要说策划指挥一场扭转乾坤的大决战,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即使是林彪、粟裕、刘伯承这个级别的将帅,也不得不借助于毛主席的伟大战略能力。

以粟裕为例,粟裕堪称天生的军事家,没有上过正规的军校,却能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决胜千里,比如恢弘壮阔的淮海战役,就是他的杰作。

不过,淮海战役在一开始并没有准备打得这么大,可能和粟裕指挥过的苏中、鲁南、豫东、孟良崮战役一样,只是一个具有相当分量的局部战役,而非决定性的大决战,正是毛主席在关键时刻的一封电报,彻底改变了这场战役的规模。

1948年初冬,粟裕指挥的华野部队正在碾庄和国民党精锐黄百韬部队鏖战,还要分兵阻击东进增援的邱清泉、李弥部队,已经非常吃力,稍不留意,战局就可能迅速反转。

然而,就在这时,蒋介石又派得意门生黄维率领第12兵团前来增援解围。

第12兵团是蒋介石为实行重点防御而组建的强大机动兵团,下辖4个军和1个快速纵队,有美式坦克营、榴弹炮营、汽车营及配有火焰喷射器甚至毒气弹的特种部队,总兵力达12万人,是蒋介石最后的战略预备队(救火队),此时的蒋介石,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把这个最后的筹码都押上了。

第12兵团的战斗力确实非常强悍,黄维这个人也是心狠手辣,不仅用飞机大炮坦克火焰喷射器开路,还多次使用毒气弹,我军阻击部队纷纷失守,如果黄维与黄百韬合兵一处,很可能会扭转战局,我军将会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面!

消息传到西柏坡,毛主席立即命令刘邓中原野战军「不分昼夜,不惜疲劳,兼程前进」,阻击黄维兵团,绝不能让黄维的部队进入碾庄!

中原野战军当年千里挺进大别山,肩负着巨大压力,遭受了巨大牺牲,实力已经非常虚弱,没有什么重武器,就算普通枪支的弹药也很少,要正面阻击兵强马壮的黄维兵团,谈何容易?不过,中野部队还是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英勇阻击。

关键时刻,刘伯承、邓小平向毛主席提出转变战略重心的建议,提议接下来的重心应该是消灭黄维兵团为主。

按照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原定计划,战略重心还是要优先考虑消灭碾庄被围的黄百韬兵团和邱李兵团,等取得碾庄胜利之后,再寻找时机消灭黄维兵团。

现在战局瞬息万变,碾庄战役已经进入尾声,很难掀起大的风浪,倒是黄维兵团借助强大的机动和火力,进可速进,退可速逃,已经反客为主,成为亟待消灭的大敌!

因此刘邓建议,华野迅速抽调至少四个纵队支援中野,立即展开一个新的更大规模的决战,如果让黄维逃跑或者等等再说,以后可能就很难收拾了。

此时的毛主席,也在高度关注着战局,思考着如何才能将这场战争引向对我军有利的局面。

毛主席与蒋介石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懂得顺应形势变化,灵活应变,而且积极听取下级的正确建议,绝不包办一切,因此,毛主席经过慎重考虑、不断推演,最终同意了刘邓的建议,将战略重心做出了新的调整。

这个调整看似简单,实际上却需要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坚毅果决的魄力才能做到。

要知道,在此之前,我军一直奉行的是「避实击虚」、「先弱后强」、「集小胜为大胜」这样的稳妥战略,这也是我军长期为质变所做的量的积累,此刻,毛主席敏锐地意识到,等待中的那个「质变」时刻已经到来,应该做出完全不同于以往战略的新思路了!

于是,毛主席给粟裕发去一封电报,要粟裕迅速解决碾庄残敌后,不进行任何休整,立即投入新的战斗,配合中野部队,展开对黄维兵团的围歼。

粟裕原本计划在结束碾庄战役后,部队进行一段时间休整,然后根据情况再寻机进行新的战斗。这样的话,他所指挥的可能就不再是淮海战役,而是与孟良崮战役一样的局部战役,名字可能也就是「碾庄战役」。

但是,毛主席却拿出改天换地的雄大气魄,要求我军发扬「克服困难、连续奋战」的勇气,以60万对决国民党军80万,彻底消灭掉蒋军主力,一战定乾坤!

毛主席的这份电报,极大地触动和鼓舞了粟裕,他听从毛主席的命令,迅速解决掉黄百韬残敌后,立即抽调精兵强将,携带缴获的大批重武器,与中野会合,围歼黄维兵团。

这的确是一步险棋,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我军要想歼灭国民党80万大军,最少也得准备160万大军,而且还要积蓄充足的物资,但是,华野刚刚经历过一场血战,疲惫已极,根本没有时间休整,就要立即投入下一场更加惨烈的战斗,谈何容易!

也只有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才能有这个勇气和魄力!

最终,在毛主席的伟大战略下,华野与中野联手取得了一场空前的胜利,从此,国民党军再也没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战役了。

很多年后,粟裕将军感慨地说:「毛主席那一封电报,抵得上四五十万大军!」

(参考资料:【解放战争】【淮海战役】【战场上的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