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兵上校:廖耀湘
廖耀湘可谓是一位杰出的抗日名将,被誉为国军虎将,江湖上有着「东方巴顿」的绰号。他曾领导远征军在抗击日寇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战绩,堪比孙立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后者。
这一点可从二战结束后的事实得以证明,当时大老美曾向国民党将领颁发奖章,其中包括远征军的将领。令人惊讶的是,廖耀湘与李宗仁、卫立煌、陈诚等国军重要将领一样,都被授予「金叶自由勋章」。
在中国远征军中,这可谓是最高荣誉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廖耀湘仅担任师长一职,却与远征军司令卫立煌平起平坐。相比之下,另外两位远征军的代表战将杜聿明和孙立人获得的却是「银叶自由勋章」,略显一级之差。
在解放战争中,廖耀湘能在东北战场,统领着由国军两大王牌,新一军和新六军压阵的西进兵团十二万大军,是一点也不意外。
同时这也能解释了,在辽沈战役中除锦州之战外,就是廖耀湘的「胡家窝棚战斗(吃掉廖耀湘兵团)」,为何会那么关键了。
二、廖耀湘是咋回事?
廖耀湘的军衔无论是作为骑兵上校还是最终的陆军少将,都属于国民党的「正规军衔」。这意味着这些军衔是经过正式认可、发有证书、可查证的,或者说是属于「在编」的。
在1947年8月,廖耀湘接任国军第9兵团司令,从这一时刻起,他持有上校(团长)的军衔,开始履行中将(军长或司令)的职责。关于为何会发生这种离奇情况,必须从国军的军衔制度谈起。
国军的军衔制度本质上是参考了——实际上是直接借鉴了日军的制度。这在当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亚洲地区日军当时是最强大的,而孙中山先生对日本也有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两者文化相似,有时候甚至不需要翻译,可以直接采用。
因此,1912年3月,孙中山先生颁布了【陆军人员补官任职令草案】和【陆军官佐免官免职令草案】,经过袁世凯等人的补充和修正,军衔制度基本定型,分为两类六级,包括将官(上将、中将、少将)和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然而,这个军衔制度后来开始因为军阀混战而膨胀得难以控制。各种封号、晋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直到蒋介石后来名义上一统,军衔制度已经变得难以辨认,甚至马步芳12岁的公子也拥有上校军衔。
因此,蒋介石决定必须改变国军内部冗乱的军衔状况。他将这项任务交给了何应钦,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军事委员会铨叙厅」。
显然,对于何应钦来说,完全推翻这种混乱的军衔制度是不现实的。毕竟当时国军内存在着大小军阀,不给予将官军衔怎么行呢?因此,他只能采取再次修补的方式。于是,「铨叙军衔」应运而生,也就是经过正式认定或者说是在编制中的军衔。
因此,笔者所述的廖耀湘所拥有的骑兵上校和陆军少将军衔,正是这种经过正规认定的铨叙军衔。
三、铨叙军衔和职务军衔
铨叙军衔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上将一级中设立了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蒋介石是唯一的「特级上将」。上将圈子中设置了人数限制,当然其他军衔也有相应的人数限制。
以白崇禧为例,他是在抗战胜利后才晋升为一级上将的。尽管如此,却比薛岳提前了二十多年进入了上将圈子,这使得薛岳在晚年提及此事时颇感不悦。对于像白崇禧、薛岳这样级别的高级将领而言,一级上将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一点无疑是可以理解的,不再赘述。
然而,一旦某人被授予相应军衔,基本上就终身享有,但其职务却可能随时发生调整。例如,如果在某场战争中表现不佳,可能会被免去军长职务或降级,那么原本的军衔也就不再适用了,这该如何处理呢?
于是,「职务军衔」就成为铨叙军衔的一种补充。由于享有相同的待遇,因此后来就成为一种通用的称谓。
举例来说,张灵甫虽然在铨叙军衔中是少将,但他的职务军衔却是中将(享受中将待遇)。因此,相关书籍和影视剧通常会使用中将师长或中将军长来描述他。
廖耀湘也是类似的情况——在东北战场上,如果你要介绍廖耀湘,当然不能直截了当地说:「这位戴眼镜的矮胖子就是廖耀湘,他是国军的‘上校司令’吧?」尽管这是实际情况,但这种表述显然有些离经叛道。怎么办呢?很自然地,就会说中将司令官了!
然而,尽管让一个「上校」享受「中将待遇」,但由于并非正式或者说未入编(更能突显问题),许多国军将领依然对此表示不满——因为在正规场合,铨叙军衔才是硬性标准,符合名正言顺的原则!为解决这个问题,蒋介石不得不进行权威解释,具体内容如下。
你们的学识和经验,是否能与外国的军长、师长,甚至团长相媲美?在与外国高级将领的社交场合,他们是否将你们看作一个军长、师长,表示真诚的尊敬?
说实在的,我们一个军长的学养和能力,不仅无法与他们的军长相提并论,甚至还不及他们的师长和团长!这种名实不符的羞耻,我们都必须进行反思,必须有所觉悟。
开玩笑地说,诸葛亮的军衔是军师将军,却能指挥五虎上将,兄弟们啊,实际能力才是关键。只是笔者突然想起了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中那位著名的「猪将军」——国军上将刘峙,这又让人如何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