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聂鹤亭闲聊时曾对阎仲川说:南昌起义,我和林彪在一个部队当排长

2023-12-10历史

前言

1955年9月,新中国举行第一次授衔仪式。

其实就在授衔之前,对于没个战功赫赫的将军应该授予什么军衔,就已经有消息流传出,尽管绝大多数将军都对授予军衔表示没有异议,但还是有少部分人对自己的军衔不满意。

就连毛主席也打趣称: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

比如开国中将聂鹤亭。

聂鹤亭将军原来曾担任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副参谋长,后来授衔时被定为中将,当时聂鹤亭身边不少战友和部下,有的被定为上将、有的被定为中将,聂鹤亭心里感觉很不服气,因此去找了时任总干部部部长的罗荣桓。

罗荣桓是第四野战军政委、华中军区第一政委,与聂鹤亭是老相识,关系也一直很不错,心直口快的聂鹤亭当即去找老首长抱怨。

没想到的是,罗荣桓后来听了他的描述,气得大发雷霆:

「你自己的错误本身不知道吗?难道还要我来提醒你?给你中将的称号就不错了,你若不想要,就还回来,正好让军委省事点!」

也因为这件事,本该参加1955年9月授衔仪式的聂鹤亭,一直到1956年1月25日才被补授了中将军衔。

毕竟当时聂鹤亭还在担任着装甲兵副司令员。

心直口快一直是聂鹤亭性格上的一个弱点,这也极大的影响了他后来的发展。

据原来在东北民主联军、第四野战军司令部任作战参谋的开国大校阎仲川回忆:聂鹤亭任副参谋长期间,闲谈时曾对底下的参谋、科长们说,原来南昌起义时,我和林彪在一个部队里当排长。

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大革命时期说起。

如果说评选对聂鹤亭影响深远的人,无疑当属许继慎。

1905年,聂鹤亭出生于安徽阜南县南乡,幼年时入私塾学习,因家贫迫于无奈而辍学打工,1921年又考入安庆皖江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毕业后任中学体育教员。

也就是在学校期间,聂鹤亭结识了许继慎,许继慎那时就已经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在学校宣传革命思想,尽管他与聂鹤亭不是属于同一所学校,但因他性格开朗、思想进步,当时不少同学都愿意同他打交道,聂鹤亭也是其中之一。

在许继慎的引导下,聂鹤亭读了各种各样的进步书刊,其中包括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国民党左派朱蕴山创办的【评议报】、布哈林阐释马克思主义常识的【共产主义ABC】。

因为读的太入迷,聂鹤亭手不释卷,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思想上也逐渐开始倾向于进步。

1921年5月,安徽凤阳税关监督倪道烺、安徽军务帮办兼皖南镇守使马联甲为扩充军费,强迫省议会削减本已决定增加的教育经费。当时安庆各校师生均联名反对,结果遭到了血腥镇压,当时许继慎、聂鹤亭都参与了这次学生运动。

在学生中,聂鹤亭人高马大,反动军警奈何不了他,就把棍棒对准了他的同学,事后聂鹤亭人没事儿,但随同去的50多名同学却被打伤,更有两人因此而送命。

1923年秋,许继慎因在安徽安庆领导数千名学生痛打贿选的省议员,遭到了反动当局通缉,被迫逃亡上海。

聂鹤亭几次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却屡屡被反动当局镇压,内心深处也突然意识到,无论是体育救国还是读书救国,其实都是没有用的,如果不真刀真枪的拿起来同他们对抗,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五卅运动后,聂鹤亭参加了北伐军。

当时,聂鹤亭参加的部队,恰好是叶挺的独立团。

1926年北伐期间,聂鹤亭奉令离开部队,到老家安庆领导武装暴动,以积极策应北伐军。

到南昌起义时,聂鹤亭已经担任了第25师73团的一名排长(该团为原叶挺独立团)。

值得一提的是,该团绝大多数都是由共产党员组成,时任25师73团团长周士第就是一名共产党员。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决心以革命的武装来对抗反革命的武装,周恩来积极动员,利用掌握的国民党军第二方面军部队发起南昌起义。就在南昌城头激烈的战斗时,25师尚在马回岭,按照事先计划,南昌起义成功后,将从南昌发一辆空的火车,拉上25师一起参加起义。

当时,聂荣臻已经奉命到马回岭控制25师,他与周士第携手,将前来劝说的张发奎、李汉魂赶走,一个师浩浩荡荡的抵达武汉,被改编为叶挺部十一军第25师,周士第任师长。

聂鹤亭当时奉令带领全排,执行警戒九江方向的敌人。

起义军出发之前进行了改变,聂鹤亭升任第十一军第25师73团3营6连连长。而林彪当时和聂鹤亭一样,都在3营,只是一个是六连连长,一个是七连连长。

这一情形几乎与【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主角杨立青身上的故事一样。

可见在杨立青身上,也有着聂鹤亭的影子。

不过,和林彪一直留在起义部队不同,聂鹤亭在起义军南下失败以后,就离开了部队,等到他上井冈山时,情形已经变的完全不同。

其实说到底,聂鹤亭还是吃了性格上的亏。

1927年9月,起义军兵败潮汕,当时从朱老总率领的25师从三河坝激战就听到了这个噩耗,对于起义部队而言,这样一支仅有3000人不到的孤军,未来将会何去何从,成为所有人心头的一个疑问。

值得一提的是,三河坝战役虽然是朱老总打的,可实际上却是25师师长周士第配合指挥的。

南昌起义军原本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张发奎的部队拉起来的架子,对于这支部队,朱老总几乎没有威望,只能依托于周士第,到后来起义军兵败潮汕,朱老总带着三河坝战役以及南昌起义部队的溃军一路北上,抵达江西天心圩后,已经跑了不少人。

抵达天心圩以后,朱老总、周士第、李硕勋开会,当时周士第提出要离开部队,南下去寻找党组织接受指示,朱老总只是担忧的问了一句:

「部队是你们带出来的,你们都走了,部队怎么办?」

一直到许多年以后,周士第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感到后悔:

「本质上还是缺乏坚定意志。」

聂鹤亭后来也提出要离开部队,他离开部队的理由虽然与周士第相同,但细节上却有出入。

通过赣南三整,朱老总整顿了部队,首先是整顿了队伍中的党团组织,其次是整顿了部队的。为了不引人注意,朱老总用了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的番号,取消了军、师、团等华而不实的建制,而是将部队缩编为6个连、一个迫击炮连,一个重机枪连。

当时,林彪任第五纵队第二大队大队长,而聂鹤亭任副大队长。

应该说赣南三整对这支部队起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据粟裕将军多年后回忆称:

「「在此以前,我们这支部队只知道打仗,现在也搞群众工作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

1927年11月,朱老总率领部队转战湘南,因为缺乏补给,部队仍然面临困难,好在也是幸运,当时驻扎湖南郴州的范石生是朱老总的好友,对共产党人本身抱有同情,他听说朱老总的部队在附近活动后,立马派人进行了联系。

朱老总听说老友就在附近的消息后,写了封回信,双方约定了见面。当时朱老总提出了三个要求:

一、同意合作后朱德部队的编制、组织不变,要走随时可走。

二、南昌起义军改用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〇团番号,隐蔽起来。朱德化名王楷,任四十七师副师长兼一四〇团团长。

三、按一个团的编制先发一个月的薪饷。

其实以上三个要求无疑是属于「霸王条款」了,可范石生不仅全盘接收,不仅予以补充,还允许朱老总自由活动,当时朱老总率领的这个团,仍然照常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任务,组织赤卫队、农民自卫队等等。

然而在当时,聂鹤亭却不能接受。

聂鹤亭的性格很刚烈,而且信仰也很坚定,他不能够接受部队在起义的情况下,还要在范石生麾下,以国民党部队的名义进行活动。

「我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怎么可以再加入国民党的队伍。」

聂鹤亭当时就对朱老总提出:

「我要南下去寻找党中央。」

不少的资料中在提到这一段时,都是一笔带过,称是聂鹤亭接到了上级的指示,可实际上当时朱老总的部队已经与中央失去了联系,毕竟那时部队也没有电台,加上周士第、李硕勋(原25师党代表)也离开了部队。

一听聂鹤亭要离开部队,朱老总与陈毅第一个念头就是劝,毕竟当时部队中基层党员已经不多了,想要维系部队,就必须要依靠党的基层指示,聂鹤亭无疑肩负着重任。

可无论朱老总、陈毅如何劝说,聂鹤亭始终不听:

「不行不行,我要到上海去找党中央。」

朱老总也没有办法,只好放他离开。

据说朱老总发起湘南起义前,聂鹤亭曾奉命参加在汝城秘密组织的湘南、粤北各县党组织会议,按照当时的情况,本来朱老总是要对他委以重任,也希望他能改变看法留在部队,但最终,聂鹤亭还是离开了。

相比于周士第,聂鹤亭是幸运的,他南下到了上海以后,顺利找到了组织,并在 组织委派下前往皖北恢复在那里的党组织。

1927年11月,广州起义,聂鹤亭被派往广州,任起义军总指挥部参谋。

其实,从离开起义部队的时刻,聂鹤亭就后悔了,也正如周士第后来所想的那样,尽管聂鹤亭离开部队,从本质上而言不是思想动摇,但显然聂鹤亭负气出走还是给她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不过也很遗憾,广州起义失败后,聂鹤亭本来是跟随大部队,打算撤往粤北,当时朱老总听说广州起义后,曾计划派部队到粤北,结果走到半路上听说起义失败,只能遗憾的退回来。

聂鹤亭与朱老总再一次失之交臂。

1929年秋,聂鹤亭被派往江西,任红四军军部参谋,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团级职务。

当时,毛主席听说中央给红四军派来一个军事干部,还十分高兴,特意命令伙房炒了四个菜招待,朱老总、陈毅听说聂鹤亭回来以后,还很高兴,特意去看望,几人高兴的握手。

聂鹤亭对当年离开的事儿万分后悔,还向朱老总道歉,朱老总大度的表示:

「好啊,叶挺独立团的聂鹤亭来了,我们是殊途同归,又走到一起啦。」

一直到许多年以后,聂鹤亭回忆起这件往事,仍忍不住感慨:

「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朱老总。」

上了井冈山后,聂鹤亭与许多当年在部队的老战友会面,如林彪、粟裕等等,林彪当时已经是第一纵队司令员,而粟裕也已经是团长。

粟裕对这位老首长很尊敬,一口一个「老班长」。

一直到1930年10月,聂鹤亭才调任红四军第12师35团任副团长。

1931年春,聂鹤亭又调任33团团长。

与当年这些老战友相比,聂鹤亭已经同他们拉开了不少差距。

参加红军的聂鹤亭逐渐沉稳,后来成为独当一面的将军,只是性格上仍然是一如既往直率,有话就说。可有些时候又不免欠缺稳重。

后来聂鹤亭的女儿聂秋莎在谈到父亲时曾有一句精准评价:

「我爸爸的脾气特别大,因为他说话太直,不像别人会讲方式方法,得罪了好多人。」

1937年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因为新四军普遍缺乏干部,因此叶挺当时向中央请求,派聂鹤亭到新四军来工作,时任新四军参谋长的周子昆也很想让这一员战将到新四军。

聂鹤亭大革命时期就在叶挺手下,对叶挺为人十分佩服,其实两人在性格上颇有类似之处,两人相互欣赏,当时聂鹤亭也想到新四军去工作。

不过,那时的聂鹤亭已经在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工作了许多年,又是担任着作战局局长,尽管毛主席同意了他到想新四军去,可仍然有些舍不得,临别时派人去请聂鹤亭,两人见一见,吃个饭。

可没想到的是,聂鹤亭担心毛主席挽留他,考虑再三,决定不去赴约,悄悄一个人离开了延安。

几乎每次都是如此,聂鹤亭离开延安以后,虽然在新四军工作顺利,但回忆起这件往事,总是不免后悔,事后几次想找毛主席解释,但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

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据说在战役发起之前,聂鹤亭曾建议林彪先打锦州:

「南下攻打锦州,只要攻克锦州,东北战局就会大大改观。」

不过,林彪有自己的顾虑,对这一建议没有采纳,后来是中央再三电示,林彪才改变了注意。

毫无疑问,作为一员战将,聂鹤亭是合格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聂鹤亭也逐渐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1950年9月,摩托装甲步兵司令部在北京成立,许光达任司令员,聂鹤亭任副司令员。为我国装甲部队建设事业,聂鹤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装甲部队在建立之初,主要是依靠从苏联方面采购的装备,但这部分装备的使用,我们必须要弯下腰来向人家学习,可在当时,不少的苏联教官对于中国其实骨子里很轻视,处处以老大哥自居,很多性格刚烈的老将军没办法接受这样的态度。

可是聂鹤亭接受了。

当时应聘到装甲部队的几个苏联顾问,如切尔卡斯基少将、马雷金少将、基里琴科中将,聂鹤亭都把他们当老师尊重,事事请教询问,在这些苏联教官的帮助下,聂鹤亭摸透了从苏联采购的绝大多数技术装备。

1954年1月,聂鹤亭在陪同朝鲜人民军代表团期间,曾当着所有人的面,详细介绍苏联的T-34坦克和美国的M4坦克的性能优劣,并且还介绍了苏联CY-76自行火炮的性能,给在场所有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聂鹤亭与这些来自苏联的教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聂鹤亭将军光辉的一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