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关东军战俘回忆:苏联女护士拉我们腿上的皮根据肉的厚薄分等级

2024-01-31历史

为了了解日本关东军在西伯利亚的真实生活,日本道兰公司曾经制作过一部纪录片,里面采访了多位幸运地从那里活着回国的老兵。

当提起西伯利亚这个地方,他们竟无一不起鸡皮疙瘩,颤抖着述说在西伯利亚当苦工的日子。

当导演问他们在西伯利亚最害怕什么时,他们无一例外都给出了同一个答案:最怕苏联女护士。

众人想过答案可能是怕极了那里的冰寒,害怕强壮的士兵,害怕缺吃少穿,没想到竟是这个答案,实在是匪夷所思。

他们为何最怕苏联女护士?苏联又是为什么要将战俘千里迢迢地运回西伯利亚?关东战俘在那里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斯大林:「将日本战俘运往西伯利亚等地劳动」

一战期间,日本为了有效控制自己侵占下来的领土,专门设立了一个军事组织,那就是关东军。

1931年,关东军便带着精壮的队伍、先进的装备,气势汹汹地踏入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控制与掠夺。

当时在日本人心中,被誉为「皇军之花」的日本关东军,简直是封神般的存在,在中国东北地区横行霸道,耀武扬威。

可一朝战败,他们所尊崇的天皇亲自签署了投降书,侵华日军全部沦为俘虏。

要数哪支队伍下场最惨,那便是原本气盛至极的关东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势如破竹,一举攻破柏林,胜利彻底倒向了反法西斯战场。

苏联终于将目光从欧洲战场中转移开来,为支援第一战场,他们在中国开展了一场八月风暴行动,首先瞄准的便是驻扎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

刚刚大胜归来的苏联红军一鼓作气,横扫东北关东军,将70万关东军击得自愧不如,约10万士兵死亡,眼看局势已定,60万关东军不得不低下头颅,沦为阶下囚。

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战俘,苏联政府一时不知如何处理。

在此之前,美、英、苏就如何处置德国战俘这个问题,开展了波茨坦会议,随后波茨坦公告第十三条规定:「有序遣返德国公民。」

德国投降后,英美按照这条规定,对德国等国家的战俘进行了遣返,那么苏联政府会不会遵守这一规定呢?

最初,苏联政府给出的方案是遵从波茨坦精神,在当地建立战俘营,先保障战俘的日常饮食问题。

然而,苏联政府对待日本战俘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转变。

1945年8月23日,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下达了一条密令,规定:

「将日本战俘运往西伯利亚等地劳动。」

西伯利亚挖了半年土豆的日军

从好吃好喝关在东北,到送到冰冷的西伯利亚,为什么斯大林会突然变卦?为了泄愤报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国虽为敌国,但日军并没残暴地屠杀苏联人,不至于到了血海深仇那个地步,何况在日俄战场中失去的利益也夺回来了,泄愤报仇更谈不上了。

其实,违背波茨坦精神是斯大林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究其原因有三个。

一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处置日本问题上,杜鲁门拒绝苏联插手,让美军独自占领日本,让斯大林一度认为自己受到了排挤。

为了面子,也为了获得补偿,斯大林无视波茨坦公告,下达了9898号决议。

二是美国占领了日本,就意味着日本成为了美国的势力范围,如果让这批战俘回去,很有可能会重新武装起来对付自己。

把他们扣留起来运到西伯利亚当苦力,既可以削弱对方势力,又可以拿他们威胁日本,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点,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有2700多万人战亡,而且战后的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呈现女多男少的态势,导致了男性劳动力严重不足。

既然战争即将结束,社会复建必须安排起来,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战俘中有大量的青壮年,正好填补苏联劳动力短缺这个空洞,好处居多。

就这样,日军之花变成了西伯利亚苦役,但苏联红军又面临着新的难题,怎么运送呢?

关东军战俘:「绝望之路」

决议【关于日军战俘的接收、安置、劳动】一下达,苏联前线军事委员会、远东第一和第二方面军、后贝加尔斯克方面军的后方管理局成立了战俘管理处,由内务部负责整个接收工作。

因为数量庞大,加上当时的条件有限,运输变得难上加难。

走水路?但即将入冬,海面肯定会结冰,寸步难行,船只也不够;走陆路?但人太多了,车辆却不足。

经过一番讨论,内务部决定从战俘中的中下级军官开始选拔,每1000人编为一个营,用船只运输,然后转火车,在两年内把60万战俘运到苏联去。

据老兵回忆,当时40个人被塞进18吨的车厢内,里面满满当当地挤满了人,连喘口气都难,而车门被牢牢锁住,有心想要冲破这堵障碍,可两节车厢间有一名端着机枪的苏军战士守着。

列车缓缓开动,士兵们绝望地踏上了西伯利亚之路。

如此庞大的战俘队伍,运过来后要如何安置呢?

1950年5月24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呈交给斯大林的一份关于日本战俘问题的报告指出:

「为了关押日本战俘,共修建了267个战俘营,下设2112个战俘管理所。」

历经了三十多天的昼夜不休,列车终于来到了欧洲,列车内又挤又冷的日本士兵以为终于能喘口气的时候,迎面而来的却是噩梦。

接收如此大规模的战俘人员,当地根本来不及准备,也没法准备。

因为战后物资极其匮乏,缺少住房、棉服,连基本的食物和药物都没有,战俘期待「喘口气」的日子更是绝无可能。

这批日军战俘身上可是有不少好东西,如毛垫、枕头,换洗的睡衣、暖和的棉袄棉裤,还有新奇的彩色照相机、颜料等,甚至还带了各种做饭用的调味料。

可见,对于一贫如洗的苏联人是多么大的诱惑,这些东西转眼之间就被洗劫一空。

据西伯利亚的一位女市民回忆:

「我们在车站等了好多天,日本人刚下火车,我们所有的人立刻就向他们扑去,抢夺他们的东西,一会儿,他们就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了。」

可见,战后的苏联无比贫穷。

正因为接待战俘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很多战俘到了苏联后没有住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动手盖房,不但要自己砍树,石头又要自己挖。

到底是求生意识超越了困难本身,日本人还是光着膀子,在大雪里砍树挖石。

为了让这些战俘快速投入劳作,苏联政府让当地工厂加急生产了八百吨铁丝网,给战俘营做一个「围墙」,也为战俘的房子提供支撑力。

可这些铁丝网都是带刺的,看到这些网时,这群日本人更是敢怒不敢言,在苏联红军的示意下,一声不吭地砍树,为自己添上了房顶,不遮风,起码能挡挡雨。

住得简陋,他们吃得更简陋。

战后的苏联,有几千万的居民无家可归,粮食生产总量比以前几乎下降了一半,人民的生活过得相当困苦,又怎么顾得上这些战俘呢?

幸存下来的战俘回忆起吃住时,痛哭流涕,因为他们战后过得比战时更苦,战时起码还能有肉罐头之类的,战后连大米都少得可怜,经常换成小米、高粱,有时候只有冻土豆。

这样的伙食水平,别提补充营养了,连填饱肚子都是个问题,这也造成了一系列「偷窃」问题。

日本人对切面包的厨师极其不信任,精挑细选自己信得过的厨师,全程监督他们切面包的过程,生怕大小不均。

拿到面包后,他们还要互相对比,看面包片的大小是否一致,一旦有参差,就避免不了一场激烈打斗,哪怕是自己昔日的战友,面对饥饿,道德已然算不上什么了。

住得差,吃得更差,衣服也被扒得一干二净,本就对这里环境不适应的战俘很快就病倒了。

可比起一病不起,他们更怕的是战俘营里的医疗兵,也就是苏联女护士。

日本战俘:「噩梦」

千里迢迢地将战俘运到西伯利亚,苏联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劳役。

原则上,日本人的劳动时间是八小时制的,但实际情况是,八小时是完成基本定量工作,「加班」现象是必不可少的,工作10到12个小时是很常见的。

为了最大限度榨取战俘的价值,苏联把他们分配到一些工作量大,体力输出多的工作中去,比如采矿挖石、农作渔业,开河运冰等。

据战俘回忆,不干活的人没饭吃,他们必须操着一根铁棒,整天对着岩石开凿,丝毫不敢懈怠。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到农场上干活,连年轻的姑娘都能很轻松地挥动镰刀,他们提都提不起来,一动就是满头大汗。

加上西伯利亚冻土坚硬至极,开垦难度大大增加,战俘们不是冻死就是累死。

而这些战俘们本就在冰天雪地光着身子干活,巴不得战友早点死,这样就能从他们身上扒下一点布料来御寒。

眼看辛辛苦苦运回来的战俘一个个倒下了,苏联军方想,这可不行。

管理局当机立断,为了保障劳动效率和日本人的身体健康,每月需要定期检查身体。

听到这个消息,战俘根本开心不起来,因为他们早就见证了苏联医疗的恐怖。

在运输的船上,因为时常下雨,又挤又湿,战俘大多生病了,苏联士兵就用牛马打针的注射器给他们打预防针。

到达西伯利亚后,开凿岩石的战俘经常被冻伤,思家之情达到了巅峰,在石场放声痛哭,一时间鼻涕眼泪全被冻住了。

即便如此,苏联医生对待他们的方式也很粗暴,没有麻药,直接割除被冻伤的肢干,所以很多战俘在手术过程中,活生生痛死。

为此,看着这群年轻貌美的苏联女护士,日本人不为所动,甚至瑟瑟发抖。

一到每月检查身体的那天,战俘们都会被脱光衣服,在这群护士面前转上一圈,接着护士们就会挨个拉起他们大腿上的皮肤,根据厚薄程度,给他们划分等级。

这时候的战俘们就有苦不能言,这群女护士不仅权力大,手劲也很大,在他们像砂纸一样粗糙羸弱的大腿上一掐,得痛上个好几天。

可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检查工作,决定着他们的等级,肌肉越厚,说明身体强壮,也意味着能分到更多的口粮,同时也要干更多的体力活,而那点口粮远远比不上繁重的体力劳动。

所以每当检查时,战俘们都会默默祈祷:「求求把我分到肌肉薄的那组去吧!」

他们宁愿少吃点,也不要干那么辛苦的活。

这样的苦日子,他们就没想过要逃吗?答案是不,只是逃不出去。

苏联在防止战俘逃跑的工作上倒是下足了功夫,战俘营四周搭建起了高高的瞭望台,青年士兵手持机关枪时时刻刻都在监视。

而铁丝网的外围被撒上了一层细沙,一旦逃跑,日本人就必须越过这层细沙,留下脚印,方便他们追踪。

可以说,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何况瘦骨嶙峋的战俘。

在这种连上厕所都要被人看着的苦日子下,关东战俘的心灵几近碎裂,看着一个个生命消失,他们无一不在祈祷:

「我一定要活着回去,和母亲大人团聚!」

终于,1945年10月,上面下达命令,叫各战俘营清查一遍,并且将那些日本战俘放走。

1946年,关押的战俘陆陆续续被遣返,但因为一件事,遣返工作很快就被暂停了。

解放令一下来,日本战俘又惊又喜,也不收拾行李,直奔解放船,同时苏联人民为他们准备了很多黑面包,让他们路上饿了充饥,日本人登船时应和得好好的,也跟苏联人民大声告别。

但船只一开动,憋屈已久的日本战俘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嚷嚷:「俄国佬的破烂!」

随之,一个个黑色的东西飞上天,直径30公分的黑面包被扔到海里。

远远在陆地上看着自己省吃俭用准备的干粮被这样糟蹋,愤怒不已,当即叫停了战俘遣返的船只。

苏联重新下达了一个通知:

「从经济角度出发,尽可能延长日本战俘在苏联的劳动时间。」

后来,在国际和日本国内抗议活动的压力下,苏联不得不又开始了遣返工作。

但实际执行过程中,苏联又跟日本人进行极尽拉扯,拖拖拉拉到1956年末,才完成日本战俘遣返。

此行实在是为中国狠狠出了一口气,但日本战俘也是罪有应当,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其他侵略的土地上,都以极其残忍的方式屠杀了许多无辜百姓,数量之大令人触目惊心。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战败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