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他放弃美妻与江山,让予蒋介石

2024-02-06历史

他放弃美妻与江山,让予蒋介石。

在阅读此篇佳作之前,我们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能方便您进行交流和分享,还能为您带来独特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24年,国民政府成立了黄埔军校,蒋介石荣幸担任校长。在三年后,春风得意的蒋介石风光迎娶了宋氏家族的贵女宋美龄。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变数的,如果不是一个人的「禅让」,蒋介石的事业和婚姻可能只是镜花水月,虚无飘渺。

谭延闿,同蒋介石一样,是孙中山先生麾下的得力干将。孙中山最先希望他担任校长,宋美龄留学归来后,孙中山还为她和谭延闿牵线搭桥。

然而,谭延闿并没有接受孙中山抛来的橄榄枝,无论是事业还是姻缘。那么,谭延闿为何主动放弃锦绣前程?为何婉拒天赐良缘?

他和孙中山、蒋介石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谭钟麟:落第才子的官运亨通谭延闿出生于杭州,祖父谭之恒曾任国子监生,其父谭钟麟虽然科举落第,但却凭借家族的显赫背景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官场上一路高升。

左宗棠收复新疆期间,谭钟麟担任陕甘总督,负责后勤和粮草运输,为新疆的收复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他又相继被任命为吏部尚书、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重要职位。

在退休后,他回到湖南祖籍置办房产,享受晚年生活。

左宗棠谭延闿是谭钟麟家中的一位公子,他的母亲李氏虽然不是正室,却是一位备受歧视的妾室。在那个封建礼教盛行的名门望族中,妾室的地位极低,甚至没有与丈夫同桌而食的权利,只能站立用餐,不能夹菜,不能添饭,还要时刻看主母的脸色。

然而,由于他的出身问题,他并没有得到父亲的喜爱和关注,与母亲一起度过了许多艰辛的岁月。

在谭钟麟的母亲李氏的教导下,年少的谭延闿立下了壮志:「一定要用功读书,将来要做一个成就大事业,成为大人物的人,为母亲争一口气,即使娘在谭家吃苦受累,我也心甘情愿。」

这样的环境让谭延闿反思,封建制度的腐败令人痛心疾首,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对其趋之若鹜,甘之如饴呢?反封建的种子在少年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只待时机成熟,就会爆发出来。

尽管心有不甘,为了母亲的处境,谭延闿还是选择了暂时忍耐,专心致志地读书,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他的才能不容小觑,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1904年,年仅24岁的谭延闿已高中贡士,才情横溢,意气风发。即将参加殿试,谭延闿满怀信心,决心一鸣惊人。

他的文章果然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众人都对他的文章赞不绝口,甚至惊动了慈禧。慈禧对这位出色少年郎感到好奇,但他看到「谭延闿」三个字时,脸色大变。

原来,「谭」这个姓,让她想起了参与「戊戌变法」的谭嗣同。巧合的是,两人的家乡和姓氏相同,这让她非常不悦:「此子可能与叛臣有所交往,不可任用。」

谭延闿因慈禧太后的一句话而错失状元,但她仍得到了朝廷的赏识,被赐予进士出身,并被授予官职。然而,当他得知慈禧太后的真实意图后,他感到非常荒谬和失望,对清王朝失去了信心,选择了辞去官职,回到家乡从事教育事业。

虽然慈禧落第,谭延闿却在百年难得一见的科举考试中中得进士,回到家乡后,他的教育事业一帆风顺。谭家出了进士,谭钟麟喜笑颜开,于是高声宣布:「进士之母李氏夫人可以进入正厅,就座用餐!」

谭延闿看着自己扬眉吐气的母亲,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虽然为母亲的境遇感到宽慰,但内心深处仍对封建制度中推崇的攀高踩低感到痛恨。

谭延闿出身显赫,又有科举之功,若他愿意,大可像其父亲一般,娶妻纳妾,平静度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或许会成为翁同龢那样的老学究,备受敬仰,桃李满门。

然而,谭延闿心中燃烧着一团火——推翻这个满目疮痍的封建旧社会,建立崭新的中国!只要有一点点风,就能点燃熊熊烈焰。

很快,风来了。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长沙获得独立。在此之前,谭延闿一直致力于推行新政,虽然引起了守旧派的反感,但在革命派中却声名鹊起。

新政权需要一位能够掌控大局的领袖,守旧派和革命派在这个人选上产生了分歧。最终,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谭延闿。

原因是他虽然支持新政,但出身于旧式的封建大家族,这使得革命派非常高兴,而守旧派也因为他的出身而不得不妥协。

谭延闿在1912年7月成为湖南都督,次年二次革命爆发,各地的「讨袁」运动愈演愈烈。谭延闿深知明哲保身之道,最初并没有打算行动。

然而,由于群情激愤,舆论压力下,谭延闿不得不在【长沙日报】发表【讨袁檄文】。然而,随着江西、江苏的讨袁运动失败,袁世凯部卷土重来,谭延闿受到清算,被罢免了湖南都督的职务。

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段祺瑞掌握了权力,试图废弃民元约法并解散国会。面对这种独裁行为,孙中山高举护国大旗,呼吁各界名士挺身而出,拯救国家。

或许因为经历过一次罢官风波,谭延闿明白了在乱世中不能独善其身的道理。这次,他立即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公开指责段祺瑞及其亲信,措辞激烈,一针见血。

谭延闿坚守法律精神,反对专制,他表示将率领湖南军民准备战斗,冲在最前线。这番言辞让拥有巨大权力的段祺瑞十分不满。

在政治环境混乱的情况下,谭延闿这位文人名士已经很不容易,得罪了权贵之后,处境更是危险。不久,他的政敌便抓住机会,把他驱逐到了上海,使他完全失去了权力。

然而,正是这次贬谪,让谭延闿与孙中山先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谭延闿曾在上海闲居时对孙中山颇有微词,认为孙中山只会讲外国话,没有读过中国书,不懂得革命的道理。他认为孙中山的行为常常会给他带来麻烦,导致他被撤职或排挤。

谭延闿在和友人饮酒时曾抱怨说,孙中山不懂什么,能搞出什么名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谭延闿逐渐认识到孙中山的价值和作用,他的革命意志也越来越坚定。

谭延闿大胆直言,戏称孙中山为「孙大炮」,讥讽他只会说大话、放空炮。虽然他处于困境之中,但仍不乏仰慕者登门拜访。

赋闲期间,杨庶堪、周震鳞、胡汉民等革命党人常常与谭延闿把酒言欢,讨论古今。在频繁的交流中,杨庶堪理解了谭延闿的苦闷和失意,对革命失去了信心,对孙中山先生产生了偏见,于是郑重地向他详细讲述了「三民主义」,劝他不要灰心,不要迁怒。

得知谭被贬上海后,杨庶堪与孙中山主动发起了书信,以安慰他的壮志未酬之心。从此,谭延闿与孙中山的书信交流日益频繁,二人在信中交流了国情和民生。

这些交流使谭延闿对「三民主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孙中山产生了钦佩之情。1922年,陈炯明发动兵变,迫使孙中山离开广东去上海。

谭延闿得知后,亲自前往码头迎接孙中山。

「孙先生是无可争议的革命领袖,是我谭某见识太浅薄了。」

谭延闿和孙中山的友谊深厚,两人互相欣赏,结为知己。孙中山对谭延闿的品行深深敬佩,甚至希望与他共享前程和美好的姻缘。

然而,谭延闿婉拒了孙中山的好意,选择了过上平淡的生活。在陈炯明的叛乱中,谭延闿与蒋介石合作,成功地阻止了叛军,这是他们第二次联手合作。

民间流传一句话:「同为总理的左右手,也是蒋谭两人的共同事业的开始。」虽然如此,但孙中山心中明白,虽然他们的将才可能旗鼓相当,但品行方面,孙中山更倾向于谭延闿。

因此,在黄埔军校筹备之初,孙中山私下询问谭延闿:「贤弟出身于进士,又在家乡办学多年,经验丰富,是否愿意担任校长?」

谭延闿是一位豁达、热爱书法和美食的人,他不谋求权力,而是满足于看到封建制度的终结和人民智慧的觉醒。因此,他拒绝了孙中山的邀请,把校长之位让给了蒋介石。

尽管如此,孙中山仍然关心他,并为他安排了婚事。尽管他的妻子已经去世多年,但已经40岁的他并没有寻求新的恋情,而是保持单身。

这都是他性格的选择,展现了他独立、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发妻方榕卿,乃江西布政使方汝翼之女,与谭家世交,门当户对,知书达理,温婉贤淑。夫妻琴瑟和鸣,育有六子,举案齐眉,和睦相处。

谭延闿忙于政务,常年在外,方榕卿独自照顾公婆,抚育子女,呕心沥血。谭母病重时,谭延闿在外公干,方榕卿衣不解带侍奉汤药,谭母去世后,方榕卿又一手料理后事。

谭延闿妻子体弱多病,积劳成疾,不幸在谭延闿第三次督湘期间去世,这让他无比痛心,失声痛哭。他因为妻子的离世,悲痛万分,连吃百日的素菜斋食以缅怀亡妻,"榕卿去后,山珍海味也味同嚼蜡"。

谭延闿从小就痛恨一夫多妻制和嫡庶制,他认为这是对人格的践踏,所以发誓终身不再娶妻,只专心抚育子女成人成才。

孙中山牵线搭桥,让谭延闿的心中产生了波澜。原来,那位天之骄女正是刚刚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宋美龄。她不仅容貌出众,气质优雅,而且受过高等教育,深受许多王孙权贵的追求。

宋氏家族对谭延闿的为人十分满意,这使得谭延闿陷入了情感和理智的双重困扰。一方面,他不能忘记已故的妻子,另一方面,他也无法接受宋美龄屈尊降贵,成为他的续弦。

这场红线,让谭延闿面临了两难的境地。

谭延闿心生一计,为了不损害孙中山的情面,也不得罪宋家,他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带着厚礼来到宋家。他一进门便向宋老太太磕了三个响头,表达了自己对于成为宋美龄义子的渴望。

宋老太太明事理,见状也没有反对。尽管如此,谭延闿还是婉拒了婚事,这令蒋介石十分高兴。因为蒋介石正有此意,于是他借着汇报军校工作的间隙,向孙中山表达了自己对于和宋美龄结婚的意愿。

孙中山坚决反对,认为宋美龄年纪尚小,婚事应稍后再提。但蒋介石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对宋美龄展开深情的追求,甜言蜜语和豪爽的出手,却无法打动她的芳心。

甚至连宋家全员都反对蒋介石,都认为他不合适。宋老太太对谭延闿这个义子有特殊的好感,蒋介石听闻后,便请谭延闿帮忙说和。

在谭延闿的牵线下,宋家逐渐对蒋介石有了改观,并通过他,向蒋介石提出了「两项协议」。一是需要解除之前的婚姻关系,宋美龄将成为他唯一的妻子;二是需要接受洗礼入教,因为宋家是信仰宗教的家庭。

蒋介石欣然同意,最终盛大气势地迎娶了宋美龄。

岁月悠悠,谭延闿对于政治的热情逐渐消减,他更向往无拘无束的闲云野鹤生活。谭延闿热爱美食,遍尝酒楼菜馆的佳肴,早年行军打仗,身边总有两名名厨随行。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美食家,他也是一个出色的烹饪高手。在众多美食中,他最爱的是鱼翅,甚至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一日无食,便会全身难受。

曹四,广东名厨,于谭延闿府上烹制鱼翅,味道醇厚不油腻,色泽金黄亮丽,余味悠长。谭延闿兴致高涨时,也会亲自下厨展示厨艺。

晚年时,谭延闿游历各地,品尝各种美食,或者在闲暇时间挥毫泼墨,陶冶情操。每当他提笔,人们都赞叹他的书法技艺,堪称天下一绝。

谭延闿书法1930年9月21日,饱餐后突患急性病,经治疗无效不幸逝世。谭延闿曾对蒋介石有过恩惠,因此,蒋介石下令全国下半旗志哀三天,禁止娱乐三天,并在国民政府礼堂致祭三天,以此表达哀思和缅怀。

谭公一生生于富贵之家,但却无丝毫的封建遗少之风,他勤于思考,努力开启民智,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在乱世中,也不染淤泥,实在是难能可贵。

对此,您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