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朱棣五次亲征漠北,背后让人无奈的原因是什么?

2024-06-08历史

明永乐八年(1410年)五月,在铁木真称汗的斡难河畔,出现了大量来自中原汉地的明军。他们这一次的目标,是要消灭黄金家族后裔孛儿只斤·本雅失里所带领的蒙古大汗本部。

从洪武元年(1368年),元顺帝北遁开始,明军曾一次又一次地跨过大漠,发动北征。

但永乐八年(1410年)的这场远征,却格外引人注目,因为这不仅是明军第一次攻入蒙古圣地斡难河畔,并与可汗本部直接交战,还是大明皇帝对漠北的首次御驾亲征。

此战,本雅失里及丞相阿鲁台两部面对来势汹汹的明军,在战与不战之间摇摆不定,进退失据。

永乐皇帝抓住机会,先在斡难河击败本雅失里,又向东急进攻击阿鲁台部。在连续取得两场大胜之后,永乐皇帝下诏班师。

其后,永乐皇帝又在永乐十二年(1414年)、永乐二十年(1422年)、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发动四次北征,且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御驾亲征。

许多人都因为这五次御驾亲征而认定永乐皇帝酷爱打仗,不仅给他冠上了「征北大将军」的名号,还更进一步地将永乐时期的数次北征定义为徒耗国力、劳民伤财之举。

笔者认为,这样的说法太过肤浅,完全没有考虑到明初的天下态势以及洪武朝以下的朝局变化对永乐皇帝国防策略的巨大影响。

永乐皇帝朱棣为何要选择御驾亲征?

讨论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审视明朝的国防策略变化。

明太祖朱元璋以淮右布衣的身份逆势而起,其功业不可谓不大。在这一过程中,明朝内部涌现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如徐达、常遇春、汤和、傅友德、唐胜宗、陆仲亨、李文忠等等。这些将领在那个时代可谓是武将界的全明星阵容。

明洪武初年,朱元璋正是凭借这群将领,制定了大将守边开疆的国防策略。在与北元势力的对抗中尺进寸取,牢牢掌控着战略主动。

但自宋代以来对武将势力的防范传统,徐达、常遇春等可靠大将的陆续凋零,以及创业过程中部将叛变的经历,使朱元璋不得不考虑未来武将坐大的风险。

于是,一种以血亲为纽带的藩王戍边策略应运而生。朱元璋册封自己的儿子们为王,并担负起了领兵御敌的重任。这个策略在洪武中后期取得了巨大成功,有效防范了北元势力的反扑。

朱元璋还是提拔了一些能打的武将,太子朱标的妻舅蓝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随着太子朱标的突然离世,担忧皇太孙朱允炆无法驾驭手下的朱元璋,展开了对以蓝玉为首的武将势力的大清洗。

这场大清洗,直接导致了南京朝廷无将可用。在这种情况下,在外戍边战场经验丰富的藩王们,成为了明朝国防的唯一支柱。

朱元璋驾崩后,新即位的建文皇帝对藩王统兵的局面十分不安,于是明朝内部便爆发了一场以削除藩王为目标的政治风暴。

不甘心被削的燕王朱棣由是起兵,且成功以暴力的方式拿下了皇位。但朱棣即位后,并没有恢复洪武时期藩王戍边的国防策略,而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案,即天子戍边。

天子戍边的国防策略,并非是朱棣一时兴起,而是明朝形势使然之下的必由之路。正如前面所说,明朝在经历了蓝玉大案后,已经陷入了无大将可用的尴尬局面。

也正是因此,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才不得不任用李景隆、盛庸、平安等三线将领。

这些将领虽说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与明初的阵容相比显然不够看。

而朱棣即位后这种情况也并没有出现任何改变。

不过朱棣在即位之初,显然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也正面临着与朱允炆一样无将可用的局面。这也难怪,朱棣自己能以藩王之身夺得皇位,身边的武将班底怎么也不能是靠不住的。

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命朱能及张辅、沐晟等人征讨安南。众将不负所望,迅速平定了安南全境。这场胜利,加深了朱棣对自己手下大将的信任。

面对鞑靼不管不顾杀死明朝使臣,愤怒的朱棣并没有亲自统兵出击,而是命淇国公丘福领兵出征。结果,克鲁伦河一战,包括丘福本人、武成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在内的一大批靖难勋贵统统战死,十万明军覆没。

面对如此败绩,朱棣震怒的同时,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的武将班底显然没有父亲朱元璋的班底那样强悍,想和朱元璋一样坐在皇宫里等着前线大将扫平沙漠完全是镜花水月。

不过朱棣相较于朱允炆还是幸运的,因为他虽然没有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但他自己却有能力亲自耀兵漠北。

前面说过,明洪武中后期,朱元璋施行了藩王戍边的国防策略,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就是这一策略的支柱之一。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棣率大将傅友德出古北口,冒着风雪攻至迤都,收降乃儿不花所部。

消息传回南京,朱元璋大赞道:「肃清沙漠者,燕王也。」之后,朱棣和晋王朱棡被朱元璋称为长城。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朱棣再次领兵出征,连败乌梁海,威震漠南。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晋王死后,朱元璋又命朱棣节制北平都司、辽东都司及辽府护卫兵马,令他总率诸王防备边患。

到洪武末期,朱棣已经成为了大明朝防备北元的第一大将,也正是因此,朱棣在面对丘福等人的大败时还可以选择御驾亲征,不至于无路可走。

而随着皇帝的车驾北行,天子戍边的国防策略也逐渐成型。

有必要说的是,朱棣的天子戍边策略,并非是穷兵黩武的徒耗国力之举。以第一次北征的时间来看,这已经是他登上皇位的第八年。

而从第一次北征到第二次北征又间隔了四年。至于第三、四、五次北征,敌人主力则连打都没打,就扔下辎重牛羊逃跑了。

也正是因为没有大规模战事,一些人就将这三次北征说得一无是处,但这样的言论,完全忽略了敌军为什么不敢交战的问题。

在永乐八年(1410年)和永乐十二年(1414年)两次北征中,草原上的鞑靼和瓦剌两部分别遭到重创,其对抗明军的信心跌落到了谷底。

即便到了永乐二十年(1422年)朱棣第三次北征时,他们依然没有恢复与皇帝直接交战的能力和信心。而且,当他们撤退时,大量的辎重和牛羊被统统抛弃。

正所谓:「阿鲁台弃辎重于阔端海侧北遁,发兵焚之,收其牲畜,遂旋师。」

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站在阿鲁台的角度想一想,就可以明白,放弃牛羊、辎重对于一个以游牧为生的部落来说到了冬天意味着什么。

所以在笔者看来,朱棣的五次北征,非但没有一次是多余的,还都是成功的。

只是,这种朝无大将,靠皇帝本人的军事能力戍边的国防策略,在朱棣死后必然是无法延续的。

今天就聊这么多,喜欢就一键三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