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邓榕:这辈子和谁关系最好?邓小平:总理还有你李伯伯和聂伯伯

2024-01-29历史

1980年5月,李富春遗孀蔡畅过80岁大寿,邓小平带着全家人一起去蔡畅大姐家给她祝寿,在去贺寿的路上,邓小平还顺道买了一束鲜花,这是他特意准备送给贺畅大姐的生日礼物。

来到蔡畅大姐家后,邓小平亲手把这一束鲜花送给了蔡大姐,蔡畅面露感动之色地从邓小平的手中接过这束鲜花,这个场景也感动了在场所有来参加蔡大姐寿宴的宾客。

邓小平女儿邓榕看到父亲把一束鲜花送给蔡伯母,也对老一辈革命家坚定不移、亲密无间的革命友谊感动不已。

寿宴归来后,邓榕再次想起发生寿宴上父亲与蔡伯母的感人的一幕,遂问父亲邓小平:

「这一辈子,您和谁的关系最亲近?」

邓小平听到女儿邓榕的询问,他思虑片刻,便毫不迟疑地说道:

「周总理!当然,还有你李伯伯和聂伯伯。」

邓榕听后,没有流露出惊讶的神情,反而是流露出一种早就知道的神情。

是的!她从小就是听着父亲和这三位伯伯的革命事迹长大的,她又岂会不知父亲与他们有着十分深厚且亲密无间的革命友谊呢?

「我一直把他当做兄长,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最长」

邓小平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他极少会在外人面前用带有十分浓重感情色彩的语言来表达对一个人包括对他所尊敬的人的看法,但唯独对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周恩来。

有一次,邓榕问父亲:「在留法的人中间,您和谁的关系最亲密?」邓小平毫不迟疑,用坚定且带着尊敬的语气说道:「还是周总理,我一直把他当做兄长,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最长。」

对周恩来,邓小平很尊敬,将其视为自己的兄长,终身钦佩和敬重。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北京接受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采访时,面对记者有关于周恩来的提问,邓小平动容地回道:

「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住在一起。对我来说他始终是一个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是同志们和人民很尊敬的人。」

从旅欧勤工俭学到周总理病逝,他们携手走过50多个春秋,期间他们一起跨过了许多个难关,解决了很多个难题,革命友谊也越来越时间的逝去变得越来越深厚,越来越亲密无间。

1920年10月,为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寻常正确的革命出路,22岁的周恩来和16岁的邓小平怀揣着炽热的报国之心,不远万里乘船来到法国,开始了在法国的勤工俭学之路。

此时,邓小平早于周恩来一个月前来到法国。

1922年6月,周恩来和赵世炎等组织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周恩来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

同年,邓小平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自此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也开始了与周恩来长达50余年的革命友谊。

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勤奋刻苦、革命意志坚定且思想觉悟很高的邓小平于次年就进入旅欧共青团支部工作。

进入支部后,邓小平协助时任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书记的周恩来处理支部工作,和他一起创办【少年】,并开设用来补充组织经费和援助留学生生活费用的「中华豆腐店」。

据邓小平回忆:进入支部工作后,他有大半年的时间是跟周恩来住在一起的,日子虽然过得很苦,每天都是白开水加面包,睡觉也只能挤在一起,但是每天却过得很充实,在周恩来的带领下,他们的革命劲头、革命热情都非常高昂,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

这时的邓小平不但是周恩来的好助手,更是周恩来的挚友,或许是缘分使然,邓小平和周恩来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首先,他们都是为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才不远万里来到法国,都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其次,他们的性格和习惯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一丝不苟,且不管遇到什么难关都是勇而无畏面对且十分坚定,他们都喜欢足球,也都喜欢吃牛角面包。

1924年,周恩来回到了祖国参加革命工作,而邓小平则留在法国领导旅欧支部工作。

两人虽然相隔万里,但仍然以其他方式携手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奔走呼号。

「五卅运动」爆发后,为了配合广州的反帝示威游行,周恩来特意让黄埔军校学生军组成一个营,再从国民革命军抽调两个营参加了这次游行,而远在法国的邓小平也参与组织旅法华人多次举行的声援国内五卅反帝运动的大规模示威和集会。

1927年,邓小平从苏联(1926年,邓小平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就读,旋即转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后,先是到冯玉祥的国民联军所属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工作,任政治处处长、学校中共组织的书记,后于1928年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在邓小平担任秘书长时,周恩来也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负责党中央的具体事务,由此这对挚友再次在一起共事。

在那段岁月,周恩来和邓小平共同生活,共同战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期间,两人精诚合作,一起克服了很多个难关,也解决了很多个难题,为我党的发展及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后二十余年,周恩来和邓小平聚少离多,一个和毛主席等一起坐镇党中央统筹全局,另一个则率领着我军奔赴前线指挥作战,各自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这期间,两人虽然很少有机会能见面,但经常互传书信,两人亲密无间的革命友谊也没有因为见面少就变得淡薄,反而经过战火的洗礼变得更加深厚。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并兼任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负责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而邓小平则与刘伯承率部进军西南,解放川、康、滇、黔等省。

大西南解放后,邓小平留在大西南先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等职,领导西南地区的土地改革、剿匪、政权建设、恢复和发展生产。

在这期间,两人都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周恩来的领导下,至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均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而在邓小平的领导下,西南地区的经济、民生等各方面也在快速恢复并稳步提升。

1952年7月,邓小平调任政府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后又兼任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交通办公室主任和财政部部长,再次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从这一刻开始,两人再次并肩合作,只不过不同于当初在法国,在上海那样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此时两人是为建设新中国,带领中国和中国人民走向繁荣昌盛而奋斗。

因为都在中央工作的关系,周恩来和邓小平一家都住在中南海,且相隔不远,所以两家来往十分频繁,也十分亲密,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工作之余,邓小平经常带着一家人去周总理家做客,当然周总理和其夫人邓颖超也经常会来邓小平家做客,这个时候都是他们两家最轻松的时候。

两家聚会的时候,只要往那边经过,人们总是能听到欢声笑语从屋内传出。

除此,有时候两家也会一起去踏青,去郊游,去野餐,可以说是其乐融融,亲密无间,让人很是羡慕他们之间的那种深厚的革命友谊。

此时,无论两人身处怎样的位置,那种亲密无间的革命友谊却从未改变。

邓小平始终把周恩来当成自己的兄长。

当时,邓小平经常带着子女去周恩来家做客,因为两家亲如一家的关系,邓小平的子女也把周恩来、邓颖超当成自己最亲的亲人,每当看到他们都会亲切地叫「周伯伯,邓妈妈。」

邓小平知道这个称呼后,特意叮嘱他们:「以后邓妈妈要是再来,你们不要这么称呼她,要叫她姑妈,周伯伯是我的兄长,邓妈妈就像我的姐姐。」

而周恩来也始终把邓小平当成自己的弟弟。

有一次周恩来到邓小平家,看到门口没有警卫站岗,心中便担心起邓小平的安全,他回去后便找来负责人,告诉他:「这怎么行,门口连个警卫都没有!」后邓小平的门口就有了警卫。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周恩来和邓小平始终牵挂着对方,两人的革命友谊始终亲密无间。

1969年,邓小平被安排到江西工作时,周总理连续两次给江西有关负责人打去电话,特意提醒他们邓小平已经是65岁的人,身体又不太好,最好安排在南昌附近,安排的住所最好是两层楼,一个院子,这样方便邓小平一家和工作人员居住,有个院子也方便邓小平散步。

1974年,邓小平准备赴美出席联大时,为了邓小平赴美的绝对安全,此时病情已十分严重的周恩来,不顾自己的病情,强撑病躯亲自安排邓小平的行程,从飞机的航线,是飞东线还是飞西线,民航怎么试航等都事无巨细地安排。

除此,对邓小平的欢送仪式,周恩来也亲自做了精心的安排,以最高的礼仪规格欢送邓小平赴美出席联大。之后,邓小平回国时,周恩来也亲自去机场迎接。

后来,周恩来住院手术,邓小平只要有时间都会去医院陪着他,直至周恩来逝世。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因病去世,享年78岁。1月15日,邓小平忍着心中的万分悲恸,代表党中央在周恩来追悼大会上致悼词,深切缅怀这位跟兄长一样的老战友。

「他可爱吃我煮的面条了」

邓小平对女儿邓榕说的那位「李伯伯」,就是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

邓榕在回忆起父亲与李富春的关系时,这样说道:

「李富春伯伯、蔡畅妈妈和我父母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们之间有几十年的战友之谊和如家人般的亲情。我们从小也有幸和李伯伯、蔡妈妈有过亲密接触,点点滴滴,令人不能忘怀。」

同周恩来一样,邓小平与李富春和其夫人蔡畅的革命友谊也始于留法勤工俭学期间。

李富春要比邓小平早一年赴法勤工俭学,而蔡畅也要比邓小平早几个月赴法,李富春是1919年10月赴法,蔡畅是在次年1月赴法的,两人的婚礼也是在法国巴黎举行,当时邓小平也在现场,亲眼见证了这对令人尊敬和羡慕的革命伴侣的结合。

1922年,周恩来、赵世炎和李富春参与发起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李富春担任诺门地方支部书记。同年,由赵世炎介绍,蔡畅也加入了旅欧支部,并于次年转为共产党员。

也就是在这一年,邓小平受周恩来的影响,也加入了旅欧支部。

当时,邓小平与蔡畅一起在法国巴黎进行入团宣誓,并各自进行自我宣誓。

加入党组织后,邓小平和周恩来、李富春、蔡畅等一起创办了【少年】等革命刊物,据蔡畅回忆:「刊物【少年】是轮流编辑,邓小平、李大章刻蜡版,李富春发行。」

当时,他们就挤在一个旅馆的小房间里工作,邓小平和李富春白天在一起工作,晚上则又在一起搞党的工作,由此逐渐培养出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因为李富春、蔡畅要比邓小平大四岁的关系,邓小平亲切地称他们为大哥、大姐,而他们也把邓小平当成弟弟。

在法国巴黎期间,邓小平在很长一段时间与李富春、蔡畅住在一起。

在那段时间李富春、蔡畅就像是兄嫂一样悉心照顾着邓小平的日常生活。

晚年的邓小平经常与家人提起,他留法勤工俭学的那段岁月,最后喜欢吃的就是蔡大姐煮的面条,而当邓小平的子女问蔡畅关于父亲在法国的生活,蔡畅也笑着说道:

「你爸爸最小,我们都亲切地叫他小弟弟、小胖子。他可爱吃我煮的面条了。」

简而言之,在巴黎的革命岁月和艰苦生活中,李富春、蔡畅和邓小平是亲密无间的战友,更是血溶于水的亲人。

回国参加革命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无论遭遇到什么样的危险,李富春、蔡畅总是竭尽所能保护着、照顾着邓小平。

1933年,邓小平失意时,李富春在政治上一如既往地关心他,蔡畅也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

1954年9月,李富春和邓小平同时被任命为政府副总理,协助周恩来处理新中国日常工作,一同建设新中国。

1957年,邓小平一家搬进中南海,住在庆云堂三院,而李富春和蔡畅就住在庆云堂一院。

比邻而居,使两家本就亲密无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经常互相走动,闲话家常。

邓小平的子女常说:「去李伯伯家,我们从来不感到陌生和害怕。」

1975年1月9日,李富春因病去世,心情万分悲痛的邓小平亲自主持了追悼会并致悼词。悼词中,邓小平给予李富春这位曾经亲密无间的革命战友高度评价。

李富春去世后,只剩蔡畅一人。

此后的岁月,邓小平即使工作再忙,也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看望蔡大姐,逢年过节,都会让自己的孩子给蔡大姐送些礼物,并经常嘱咐子女有时间就去多陪陪蔡大姐。

「72年的革命战友,72年的亲如兄弟的浓厚友情」

「聂伯伯」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

谈及父亲和聂荣臻两人的关系,邓榕动容地说道:

「父亲和聂荣臻伯伯,72年的革命战友,72年的亲如兄弟的浓厚友情,此种豪情,此种风采,任你抚古述今,知晓中外,又能找到几人可以与之相比?」

邓小平和聂荣臻72年的革命友谊,始于1920年,还是在赴法勤工俭学时。

聂荣臻比邓小平要早一年来法国勤工俭学。

1920年10月19日,一艘名叫「鸯特莱蓬」号的万吨级法国邮轮,缓缓停靠在法国南部城市马赛的港口,楼梯放下后,船上80多名中国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依次走下船舷,踏上了法国的土地,而邓小平就在其中。

次日,留学生到达巴黎,受到了要早于他们来到法国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的热烈欢迎。

与邓小平同行的江克明曾回忆:「我们来到巴黎,受到了很多的同胞的热烈欢迎,其中就有在一年前到法国的聂荣臻。我们在异国相逢,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和亲切。」

在欢迎的人群中,有一位与邓小平是同乡的中国留学生,他就是早于邓小平一年来到法国勤工俭学的聂荣臻。

因为同样心怀炽热的爱国报国之心,又是四川老乡,又同样身处法国这个异国他乡,邓小平和聂荣臻很快成为一对无话不谈的挚友,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22年6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后,邓小平和聂荣臻相继加入、

当时,邓小平负责少共机关报【少年】(后改名为【赤光】)的编辑、刻板和油印工作,而聂荣臻则担任旅欧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团的训练部副主任。

在周恩来的领导之下,邓小平和聂荣臻一起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在勤工俭学学生和华工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形形色色的敌人展开斗争,并争取大批有志青年加入党组织,一起为中国革命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邓小平、聂荣臻由同乡成为了并肩战斗的革命战友。

回国参加革命后,聂荣臻和邓小平虽然在不同地方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但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因此变得陌生,反而是在战火的洗礼下变得更加深厚,更加亲密无间。

经历了风风雨雨、艰难险阻的革命历程后,在长征路上,邓小平和聂荣臻这对亲密的革命战友又再次走到了一起。

之后,左权、邓小平和聂荣臻一起指挥着红一军团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包围,把国民党军打得丢盔弃甲、叫苦不迭,最终顺利和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大西北,结束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后,邓小平又和聂荣臻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革命岁月,邓小平私下习惯称聂荣臻为老兄,聂荣臻则称他小平,彼此之间这样一个亲切的称呼,一辈子都没变过。

而在两人之间发生的故事里,有一件事,邓小平始终未忘记,晚年仍念念不忘,时常提起。

1936年底,邓小平率部在甘肃庆阳驻守时,因操劳过度,加之其他原因,不幸得了非常严重的伤寒,一度陷入昏迷,什么也吃不下,生命垂危。

恰好这时,我党与张学良的东北军搞统一战线,为了缓解红一军的补给问题,张学良特意送来了两车补给品,其中就有营养价值极高的罐装牛奶。

牛奶在当时可是难得一见的营养品,而且还是液体,于是聂荣臻得知后,为了救下命悬一线的邓小平,当即把所有牛奶全部留给邓小平。

后来,邓小平正是靠着这些牛奶幸运地逃过一劫。

七七事变爆发后,我党领导的红军改编成八路军。

邓小平先调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后到一二九师任政委。

而聂荣臻则先调任一一五师政委兼副师长,平型关大捷后,又调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3000人的武装,在五台山区创建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

就这样,邓小平和聂荣臻,在不同的战区与日寇浴血奋战。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和邓小平又在各自的领域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期间,无论聂荣臻和邓小平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又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两人都互相扶持着对方,支持着对方,一起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德高望重的聂荣臻元帅与世长辞。

噩耗传来,88岁高龄的邓小平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

谨以此文向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及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者们致以最为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功绩值得后辈子孙永世铭记,而他们纯粹的革命友谊更值得后辈子孙学习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