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抗正规军,毛主席出马!
前言:当你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必须率领一群毫无战斗经验、手无寸铁的师范学校学生,对抗一支有3000多名久经沙场的正规军,你是否会觉得毫无胜算,只能选择逃跑和投降?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可能会和大部分人一样,选择最简单的方式——逃跑。但如果你换成是毛主席,你会怎么做呢?
他会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还是会选择硬碰硬,与敌人对抗?100多年前,毛泽东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没有选择投降,反而成功地率领100多名学生,零伤亡地击溃了3000多名敌人。
这个壮举在中国战争史上极为罕见,但它确实在湖南大地上发生了。
湖南,古代被视为南蛮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领土。由于古代湖南经济相对落后,政治争端较少,因此很少爆发激烈的军事冲突。
直到五代十国时期到北宋初年,马楚政权与中原政权的战争以及康熙皇帝与吴三桂叛乱的战争才在湖南地区激烈进行。
五代十国时期,马楚的疆域主要在湖南。近代以来,湖南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其中,太平天国的西王萧朝贵在攻打长沙时不幸阵亡,引发了全国的关注。
随后,曾国藩利用湖南的本地乡勇,创建了湘军,这成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部队。湘军在鼎盛时期拥有50多万兵力,占据了富饶的东南数省,并且其出身的总督有15人,巡抚有14人,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军事集团。
因此,湖南在当时非常引人注目,有人甚至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湖南与湖北向来同气连枝,因此湖南很快响应。
10月22日,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等人领导新军发动起义,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南都督府,成功光复湖南,建立了革命政权。
湖南成为第一个响应武昌起义的地区,有力推动了辛亥革命浪潮的到来。然而,焦达峰、陈作新很快就被叛军刺杀,湖南落入立宪派领袖谭延闿之手。
在三督湖南的谭延闿不久之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篡夺。二次革命时期,湖南成为了袁世凯的地盘,谭延闿被迫下野,而袁世凯的部下汤芗铭则被任命为湖南督军。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复辟,他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从而引发了护国战争。汤芗铭见风使舵,宣布独立。
但是革命党人程潜和护国军依旧猛烈攻击湖南,汤芗铭被迫逃离湖南,谭延闿再次复出督湘。然而,袁世凯的复辟最终以失败告终,他忧愤而死。
但是北洋军阀依旧是中国最大的军事集团。为了对抗北洋政府领袖、皖系军阀段祺瑞,谭延闿对外结好了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和桂系军阀陆荣廷,对内则高举湘人治湘的旗号。
1917年7月,段祺瑞逼迫黎元洪下台,然后挥军南下,首先攻击的就是湖南。然而,湘军根本不是皖系的对手,因此谭延闿再次下野,段祺瑞则任命傅良佐为湖南督军,湖南暂时落入了北洋政府之手。
段祺瑞得势后主张武力统一,孙中山和陆荣廷不满,护法战争爆发,湖南成为主战场,双方实力悬殊,护法军逐渐败退。
护法战争形势图反映出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与纷争,其中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与段祺瑞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段祺瑞坚持武力统一,冯国璋则主张和平统一,而冯国璋的心腹王汝贤、范国璋在战斗关键时刻擅自撤军,导致北洋军全线崩溃。
最终,傅良佐被迫逃离长沙,护法联军乘胜追击,很快占领长沙,湖南的局势开始发生改变。然而,就在傅良佐撤离长沙的时候,一场奇特的战斗发生了。
这场战斗的主角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院的学生。 第一师范学院是一所非同寻常的学校,位于湖南的省会长沙。
早在1902年,长沙就被列强指定为通商口岸,开始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政治文化影响。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长沙兴办了许多新式学校,教育水平十分发达。
1903年,长沙的城南书院改名为湖南师范馆,后改名为湖南全省师范学堂、湖南中路师范学堂、湖南省立初级师范等名。
首任校长是当时担任湖南省议长的谭延闿。1912年,又改名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 这就是护法战争形势图,反映出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与纷争,以及第一师范学院的学生在特殊时期所展现出的勇气与智慧。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由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于1914年合并而成,著名教育家孔昭绶先生担任首任校长。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是一所闻名遐迩的师范学校,是当时湖南数一数二的新式学校,汇聚了众多名师,并且招收了很多优秀学生。
该校位于湘江之滨,靠近粤汉铁路,交通十分便利。因此,在军阀混战时期,第一师范学校经常被各军阀用作指挥部。
由于特殊的人文历史,湖南人养成了坚韧执着、刚强自信、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吃得苦、不怕死,霸得蛮,耐得烦的品质。
因此,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个个都是英勇无比。事实上,在兵荒马乱的时期,为了保护学校,防止乱兵侵扰,校长孔昭绶组建了湖南一师学生志愿军。
志愿军组建了一个营,两个连,并且在课余时间,进行军事操练。除了没有武器,一师学生志愿军与当时的军队并无太大差别。
孔昭绶剧照,描绘了1917年11月湖南督军傅良佐溃败,导致长沙成为一座无主空城,混乱不堪的场景。面对这种情况,一师范学校校长孔昭绶紧急下令全体师生到城东阿弥岭躲避兵乱。
然而,一位名叫毛泽东的年轻学生找到孔昭绶,建议他不要盲目逃跑,而是组织学校师生利用学校的高墙大院抵抗,稳住阵脚,抵御丧失斗志的溃兵。
毛泽东是孔昭绶的得意门生,一师学生志愿军1营1连上士文书。他的建议最终得到了实施,创下了奇迹。
1919年,毛泽东在长沙孔昭绶校长的支持下,担任一师学生志愿军1营1连连长。他深知局势危急,立即下令加强学校防御,用竹尖围满学校四周墙壁,并派学生手持木枪守卫校门和主要通道。
尽管一师学生志愿军没有上过战场,且没有武器,但他们明白溃兵的心理,因此大胆出击,成功地阻止了溃兵的进攻。
然而,毛泽东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预感到第八师王汝贤部3000余人将从株洲、湘潭一线进犯长沙,于是立即准备应对。
最终,毛泽东的预见准确无误,第八师王汝贤部成功地攻入了长沙,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恰同学少年】一师学生志愿军剧照,毛泽东在局势危急的情况下,果断改变策略,采用大胆的进攻方式,以守为攻。
他迅速集合了100多名一师学生志愿军和几个长沙警察,直奔猴子石附近的金盆岭,从侧面围住了溃兵驻守的山头。
天色渐暗,伸手不见五指后,毛泽东突然大喊:「傅良佐已经逃跑了,护法军进城了,你们已经被包围了,缴械不杀!」
第8师因不知是计,真以为自己被护法军包围,于是纷纷投降。毛泽东仅凭借警察的几支真枪,就缴获了第8师3000兵马的全部枪支,成功保卫了一师学校和长沙。
24岁的毛泽东,初次上战场便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好戏,其战绩甚至超越了很多身经百战的将军。这一年的毛泽东,以其超乎常人的才华和决心,创造了一个奇迹。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着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