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毛主席说:吃了败仗就先斩许世友,打王建安40军棍,我也官降3级

2024-04-21历史

随着王耀武被俘,济南战役落下帷幕。

然而在这场战役之前,毛主席曾说:「此战若败,先斩许世友,我官降三级,打王建安40军棍。」

毛主席为什么这样说?王耀武有什么过人之处?许世友最后怎么打赢的?

主席点将许世友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我军攻克了一座座城市。 华野大军在山东肆意纵横的时候,碰到了济南这个硬茬子。

为了拿下济南,粟裕几人开了好几次会。然而讨论出来的方案,总是伴随着很大的风险。

打仗必然伴随着风险,但一个好的指挥官,就是要降低这种风险。 济南有国民党十万大军,粟裕不可能拿战士们的命去填。

然而一直商量不出结果,让解放济南变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粟裕提出围点打援,却被许世友反驳了。

粟裕想用济南做诱饵,吸引黄百韬和邱清泉的兵团过来。 之后分出华野一半的兵力,用来歼灭两个军团的援军。

粟裕擅长运动战,提出来的方法自然是自己最有把握的。 然而许世友认为,粟裕的做法实在冒险。

先不说黄百韬、邱清泉两个兵团是否会被我军包围。 就是只用一半的兵力包围济南,王耀武难道不会发现吗?

一旦王耀武发现了,率军突破了我军的包围圈,就能瞬间反包围我们。济南城墙坚固,一半的兵力不可能在短时间拿下。

许世友提出应该集合兵力,优先攻克济南城。王耀武是个硬茬子,有他在济南,我军就绕不过去。

与其让他等到援兵,不如趁他孤立无援的时候拿下。许世友的建议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毛主席把主攻的任务交给了他。

当时的华野,其实并不适合打攻坚战。 其一是我军没什么重武器。其二是我军兵力并不多。

自古以来,敢打攻坚战的军队,往往是有着高于敌军数倍的人数优势的。华野虽说比济南国军多,但远远达不到压制的效果。

既然如此,毛主席为什么还要点将许世友,而不是继续让粟裕指挥呢? 很简单,因为许世友更熟悉山东。

抗日战争后期,许世友就被组织派到了山东,重建山东的抗日根据地。在许世友的努力下,山东的抗日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徐帅打下了山东的基础,许世友把山东发扬光大了。 之后山东野战军虽然归入华野,但许世友依旧保留了相当大的权利。

许世友和他的山东野战军,对济南的情况其实更加清楚,这也是毛主席点将许世友的原因。

斩许打王自降三级

为了保险起见,毛主席还给许世友找来了王建安。 但王建安一来,许世友的脸色明显就变了。

许世友和王建安也是老相识了。在黄麻起义的时候,许世友就和王建安认识了。从某种程度上说,两人也算是老乡。

虽然认识时间长,但许世友和王建安有龃龉是众所周知的。 甚至,许世友曾公开骂过王建安「小人」。

这其中的故事,还得从那年在延安的错误批判说起。

当时西征失败,红四方面军的许多将领都被批判。有脾气暴的人,把红四方面军所有将领都牵扯了进来。

许世友也是被牵扯的一员。 受了委屈的许世友内心不忿,突然萌生了回家打游击的想法。

许世友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几十位战士的认可。 王建安一开始也很认可,可当众人商量好后,王建安内心十分不安。

他知道自己这是在破坏纪律,越想越觉得这件事不行。他没有去劝许世友取消计划,反而去告了密。

许世友几人还没来得及离开,就被当作叛徒抓了起来。被抓后,许世友收到了严厉的问讯,王建安却什么事都没有。

最后还是毛主席不计前嫌,把许世友给保了出来。

之后,许世友解开了和毛主席的矛盾,但与王建安之间依旧存在隔阂。 从此以后,许世友再也不和王建安共事了。

但两人毕竟合作过很长时间,王建安还是了解许世友的。许世友的暴脾气,也就王建安能好好配合了。

所以许世友变了脸色,毛主席才说出了那一番话。毛主席的本意,是想让许世友和王建安好好相处。

许世友虽然还在记恨王建安,但也知道目前应该以大局为重。在毛主席的组织下,两人一笑泯恩仇。

恩怨都在酒中,随着一顿饭消散了。 王建安到达济南之后,济南战役很快就开始了。

我军虽然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但王耀武依靠济南的城墙,给了我军巨大的打击。许世友见状不妙,却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许世友指挥风格凶猛,擅长打硬仗。眼看王耀武抵抗激烈,许世友就非得要和他较个高低。

在许世友的指挥下,战士们虽然艰难前进着,但也在一步步瓦解济南的防御工事。在这个时候,吴化文起义了。

在济南战役开始之前,济南的地下工作者就在接触吴化文。 吴化文虽然是王耀武的手下,但他并不想打内战。

再加上王耀武曾说:「此战无需拼命,尽力而为即可。」吴化文思索过后,决定接触我党地下工作者。

在我党的游说下,吴化文坚定了起义的决心。王耀武把他派到西门后,眼看我军迟迟攻不破济南城门,吴化文毅然起义。

吴化文的突然倒戈,让王耀武的坚固防御失效。 通过吴化文镇守的西门,我军战士冲到了城里。

然而,进了城只是开始。济南城里交通四通八达,战士们由于不熟悉路况,经常受到国军的伏击。

在我军的顽强作战下,王耀武重兵把守的内城终于被冲破,王耀武也即将被我军俘虏。

王耀武其人

国民党很多将领,给我们的印象尽是一些贪污腐败之流。甚至连老蒋自己,本身就是个国民党巨贪。

但在浑浊的污泥之中,也有着一股小小的清流,王耀武就是组成清流的一部分。

王耀武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虽然毕业于黄埔,但王耀武并不受老蒋赏识。 仔细观察老蒋的亲信,我们会发现老蒋的地域歧视。

相比于一些北方的将领,老蒋更喜欢来自江浙地区的人。当然,这也和他背靠江浙财团有关。

王耀武一个山东人,按理来说是不会被老蒋看在眼里的,但架不住王耀武优秀。

东征陈炯明时,还未毕业的黄埔三期被带上战场,王耀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这次东征里,王耀武获得了学生队总队长的青眼。

从黄埔毕业之后,王耀武立刻投身战场。 在中原大战中,王耀武立下汗马功劳。

抗日战争时期,王耀武基本上参加了所有的战役。在这一场场战役中,王耀武对我党改变了看法。

和耽于享乐的国民党军官不同,王耀武是个极其自律的人。他被捕后,家里只发现了两台拖拉机。

我军问他拖拉机干什么,他回答等战争结束后回家种地。 不贪权、不图名、不慕财,这就是王耀武给国民党所有人的印象。

国民党的军队,基本上都存在着上层剥削底层士兵的事。但王耀武的部队不仅没有,他还经常拿钱贴补士兵。

当有士兵战死后,王耀武往往还会自己出一份抚恤金,用来保证战死士兵家人的生活。

王耀武总是说,士兵们行军打仗不容易,自己不能亏待了他们。 靠着自身的实力和战士们的拥护,王耀武成了74军军长。

后来74军成了74师,王耀武被调离了74师,改由老蒋亲信接手。

抗日战争结束后,老蒋为一己之私发动内战,百姓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王耀武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对于内战,王耀武非常排斥。但作为军人,服从命令就是他的天职。 尽管万般不情愿,王耀武还是上了战场。

即便上了战场,王耀武也不希望战士们白白送命。 每次战斗之前,王耀武总是要劝战士们保命为主。

他说现在已经不是抗日战争了,国共原本就同根同源,只是信仰不同罢了。战士们没必要为了不同的信仰,白白浪费自己的生命。

王耀武受国民党的教导,自然要选择为国民党战斗到最后一刻。可战士们大部分都是为了活下去才参军,就不用把生命浪费掉。

随着华野在山东数战数捷,王耀武一手带出来的74师也成为了历史。

面对我军陈兵济南,王耀武还能稳坐指挥台。 在济南战役开始之前,王耀武再次强调要战士们保命。

之后,王耀武放了济南城里我党被关押的党员。 内城被破开后,王耀武把指挥权交给参谋长,自己带着警卫员化妆成菜农离开了。

然而,王耀武最终被我军识破,成为了我军的俘虏。 王耀武被俘后,我军在战场上节节大胜,很快统一了长江以北地区。

王耀武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没有让妻儿跟着老蒋去台湾。等他被特赦后,还能和妻儿在一起生活。

老蒋的心狠手辣,王耀武一清二楚。在功德林的时候,他才明白了我军为什么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从老蒋失了民心的那刻起,他就失去了「得天下」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