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汤和不愿意帮朱元璋猎杀黑熊,亲信们不理解,汤:把熊字拆开看看

2024-04-13历史

【前言】

明太祖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一位极为显赫的君主,他的名声远扬不仅因为他成功地从一名卑微的放牛娃崛起至九五之尊的皇位,更因为他以残暴著称,成为历史上罕见的一位铁血统治者。

在朱元璋的晚年,大部分曾助他登上帝位的功臣都遭到了不幸的命运。然而,汤和却是个例外。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汤和深藏的智慧。这种智慧,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便可见一斑。

在朱元璋的一次狩猎之旅中,他邀请了一众大臣共同追捕一头黑熊。然而,在众多积极响应的朝臣中,唯独汤和表现得十分淡定,并没有参与这次狩猎。当其他大臣对汤和的不作为表示不解,甚至质疑他为何错过在皇帝面前展示勇武的绝佳机会时,汤和却以微笑回应,并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让我们看看熊的内部构造吧。」

【一、猎杀黑熊】

由于朱元璋在发迹前身份卑微,这可能塑造了他多疑的性格。尽管在登基前尚能克制,但一旦坐上皇位,他的猜疑之心便彻底显露出来。

许多朝廷重臣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了牵连,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大明历史上轰动一时的「胡蓝之狱」。时至今日,此案仍让人唏嘘不已。虽然关于两人是否真的意图谋反并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结局恰好符合朱元璋的意愿。

在这场动荡不安的风暴中,有一个人却能够安稳度日,那就是汤和。可以说,朱元璋后来的辉煌成就与汤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初,正是汤和向朱元璋发出了加入郭子兴队伍的邀请。倘若没有汤和的引荐,朱元璋的命运或许将会大相径庭,未来的走向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尽管汤和是朱元璋儿时的玩伴,理论上两人之间的感情应该更为深厚,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朱元璋的猜疑性格众所周知,如果汤和不懂得收敛自己的言行举止,他可能会步胡惟庸的后尘,与朱元璋的关系也将变得岌岌可危。

朱元璋在处置了胡惟庸后,心思开始转变,对于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们,他逐渐失去了信任。于是,他借鉴了赵匡胤的做法,意图将功臣们的权力逐一收回,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朱元璋的机遇终于来临,某日,他率领朝廷重臣共同参与狩猎活动。抵达猎场后,朱元璋开始深情回顾,他谈及自己与众人共同从微弱的势力一路发展壮大,直至大明帝国的建立。众人被朱元璋的话语深深感染,他口中的「共享天下」之理念,更是激发了在场众人的共鸣。

汤和微微低下头,心中明白这是关乎江山的大事。多年来与朱元璋的相处,让他深知对方的疑心病和睚眦必报的性格。因此,他深知这江山是绝不可能轻易共享的。

一旦踏入猎场,朱元璋便阐明了他的目标。他听说在这片猎地上有一只勇猛的黑熊出没,于是朱元璋向在场众人发起了一个挑战,询问有谁愿意协助他捕捉这只威猛的黑熊。

在朱元璋发表了他的言论后,众人纷纷表达出了他们愿意响应的意愿,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取悦朱元璋的机会。然而,与大家的激动情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谈话却显得异常冷静,他缓缓地退了几步,显然并未被这股热情所感染。

朱元璋敏锐地察觉到了汤和的异样,他瞥了一眼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汤和,脸色一沉,质问道:「信国公人呢?难道他选择保持沉默,是不愿意协助朕追捕黑熊吗?」

朱元璋的话音刚落,汤和立刻装出一副惶恐不安的模样,他低头谦卑地说:「陛下,请宽恕臣下的无能,臣非不愿意效力,实在是力不从心,力不从心……」他的话音未落,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断了他的言语。然而,朱元璋看着汤和这般模样,并未动怒,反而以温和的笑容安抚他,并嘱咐他要好好养病,以保重身体为重。

汤和的决定让身边的亲信们感到困惑,他们不明白为何他要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然而,面对众人的质疑,汤和只是以微笑回应,不发表任何意见。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一贯的谨慎和小心,没有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做法。

【二、得以善终】

虽然众人对汤和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然而另一边,那些曾协助朱元璋捕猎黑熊的将领们却很快受到了他的严厉惩罚。至于他们所犯的罪行是否真有其事,唯有朱元璋自己心知肚明。

在目睹了多位将领遭遇不幸后,汤和终于揭示了当初他为何选择不去追捕黑熊的原因。他凝视着身边的亲信,带着微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将‘熊’这个字拆开来看,你们觉得它代表什么呢?」

"若一位才华横溢的个体滋生出贪婪、怨恨、愤怒和不满这四种情绪,其对国家和王朝的影响又将如何?一旦这些负面情绪在其内心生根发芽,我们是否还能继续容忍他的存在呢?"

朱元璋的这一行动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实则是他巧妙地试探朝廷中的才俊。他试图暗中观察,看看朝廷中到底还隐藏着多少才华横溢的能臣。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将领并未能够捕捉到他的真实意图,反而竞相展示个人的能力,希望以此赢得朱元璋的青睐。

可以说,朱元璋能稳坐皇位,与你们的助力密不可分。然而,清算的时刻终究会来临,这不过是时间问题。在这其中,唯有汤和独具慧眼,明白了这一切,因此,他也成为了唯一一个得以善终的人。

【三、自保本领】

汤和之所以能够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他的谨慎小心。这种性格特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跟随朱元璋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和形成的。

尽管汤和本质上是一位武将,性格开朗豪放,不太擅长细致思考,但在与朱元璋的长期接触中,他逐渐察觉到了朱元璋内心的狭隘。有一次醉酒时,汤和无意中失言,多年后朱元璋仍然对此耿耿于怀,这让汤和深感朱元璋的心胸并不宽广。

正因为拥有类似辅佐君主建立伟大功业的汤和,最终只获得了侯爵的封号,这让汤和深刻地意识到朱元璋早已不再是那个儿时的伙伴。从那以后,他变得异常谨慎,竭尽全力避免在朱元璋面前犯错。这种谨慎的态度,甚至在指挥作战时也不例外。

尽管有句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汤和在出征时总是恪守规矩,从不擅自做出决策。即便面临战机延误的情况,他也不会轻率地发起攻击。汤和深知朱元璋的为人,即便后来因延误战机而战败,朱元璋不仅没有降罪于他,反而赏赐了他良田。这足以证明汤和与朱元璋之间的深厚信任和默契。

尽管汤和凭借自己的细致谨慎成功地消除了朱元璋先前对他的不满,然而,他深知按照朱元璋的性格,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并不能保证自己长久的安宁。在目睹了昔日的战友们纷纷遭到朱元璋的清算后,汤和如梦初醒,意识到了这一点。

自己的生命价值远超过任何权力或兵权,任何被追究责任的人都会给家人带来不幸。经过深思熟虑,汤和作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那就是放弃手中的权力,选择回到故乡,享受平静的晚年生活。

可以设想,当朱元璋获悉汤和的行为后,他内心无疑是喜悦满溢的。于是,他在皇宫内盛大设宴,邀请汤和共享盛宴。在酒足饭饱之际,朱元璋再次对汤和在起义时期的英勇行为表达了崇高的赞誉。不仅如此,他还郑重承诺,要让汤和光荣地返回故乡,并且特意为汤和重建了老宅,让他在家乡也能享有荣光。

为了让朱元璋能够安心无忧,退休后的汤和并没有选择清闲,而是开始在家中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他特意派人从江南寻找众多年轻美丽的女子,并常与她们一起品酒畅谈,享受欢乐时光。

当御史将此事禀报给朱元璋时,朱元璋不仅没有严厉责备汤和,反而称赞汤和为国家立下的汗马功劳,认为这些赏赐都是他应得的。

【结语】

在朱元璋的晚年,为了确保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能够安稳地继承皇位并稳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遗余力地清除所有可能对皇位继承产生不利影响的隐患。

然而,对于汤和,朱元璋却展现出了难得的宽容,经常在谈及汤和时,对其昔日的功绩赞不绝口。可以说,汤和能够如此明智地生活,也是一种难得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