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美国明明想宣判日本皇室,为何突然变卦,放过二战元凶裕仁天皇?

2023-12-29历史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吹雪

字数:12302,阅读时间:约31分钟

编者按:众所周知,日本天皇家号称万世一系,那么为什么作为二战元凶之一的日本天皇能得到保留?本文是冷研「裕仁昭和」系列的最后一个篇章,就来说说最后三个话题:1.在二战最后的一年里裕仁是如何渡过的。2.作为侵华战争最直接的缔造者裕仁在召来原子弹前后对于日本战败是如何决断的。3.天皇制是如何被麦克阿瑟保留下来的。

从珍珠港到「本土决战」①②

1941年11月5日,裕仁召开御前会议,会上一致通过了对英美开战。会后裕仁自信地离开了。

11月7日裕仁前往叶山行宫对战争计划做复审。11月13日亲临赤诚号航母对攻击珍珠港计划做最后审阅。

12月8日上午7点53分的夏威夷上空(东京时间3点25分),海军中佐渊田美津雄(此人活到了战后)向后方的南云忠一发出了「虎虎虎」的信号。此后的东京时间8点05分,日军空袭关岛,9点空袭香港,9点05分空袭菲律宾北部。11点40分,裕仁颁布了对英美宣战的诏书。(宣战诏书全文见附录)由此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帷幕。

▲电影【虎虎虎】剧照

之后的日本海军几乎是用「闪电」般的攻势,攻克了英美在东南亚的诸多殖民地,并将侵略战争的范围不断向太平洋的东、南两个方向扩大。

但在巨大的国力差面前,日军只抗到了1944年7月,便在塞班岛战败,这也意味着战火已经燃烧到了日本本土(东京距离塞班2050公里,在美军B-29的最大攻击范围内。)于是昔日的「宠臣」东条英机为裕仁背了「黑锅」:7月18日东条内阁总辞职,接任首相的是小矶国昭,参谋总长的则是梅津美治郎。两天之后裕仁给了他「鼓励」:希望在军务局的工作有不要辜负对他的「信任」。

从7月22日小矶内阁执政开始,日本民众只得在裕仁的安排下让越来越多的底层人陪着他一起走向深渊。

7月24日,裕仁批准了打造从北海道至千岛群岛的北部,和从菲律宾至琉球的南部防线,最后进行本土防御决战的计划。随后还指示小矶必须和他一起留守东京。

▲千岛群岛示意图

8月4日,小矶内阁动用一切力量发动了「全民总武装」,全体日本国民无论男女老幼必须接受军事教育。

8月5日,大本营与政府的联席会议被更名为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会议上讨论了如何让重庆方面承认日本的「亲善」行为。另外外务省还提出了向苏联开展「外交工作」:由苏联牵头与中国「和解」。作为回报,日本则促进苏联和德国「和解」。(有时候日本人的脑回路和迷之自信真是让人无语)

8月19日裕仁再次召开御前会议,会议上裕仁批准了防止美军轰炸的新防卫计划:另外还下令招募「特工人员」和开发「特工武器」。

9月7日裕仁颁布敕语:「皇国倾其国力,决胜之机,即在今日,有劳众卿,身先士卒,重振精神,团结一致,粉碎敌国之狂妄,以佐无穷之皇运。」

由此看来对于接下去的战争裕仁充满了「信心」。可现实立刻打脸。

10月8日裕仁下令山下奉文在莱特湾与美军决战。结果在10月20日开始的莱特湾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裕仁的报复居然是在11月3日(明治天皇诞生纪念日)下令梅津美治郎对美国发动「气球攻击」,可笑的是连美国的皮毛都没有伤到。(总共放了9300多个)

但是在这过程中,唯一让盟军吃惊的则是「神风特工队」的悍不畏死。因此1944年秋天裕仁观看了第一部关于神风特攻队的纪录片:【神风特别攻击队出击】。到了1945年新年,裕仁亲自视察了「神风特工队」营地。

也就从这天开始,二战的最后一年1945年到来了。

1月8日,裕仁在三笠宫、梨本宫守、闲院宫、东久迩宫、朝香宫,等皇族。另外还有小矶国昭(首相)、杉山元(陆相)、梅津美治郎(参谋总长)、米内光政(海相)、木户幸以(内大臣)等人的陪同下最后一次观看了阅兵式。

2月19日,美军开始在硫磺岛登陆,3月7日裕仁对海陆军的共同防御「决心」表示满意。在他的大本营里裕仁继续命令镇守硫黄岛的109师团师团长栗林忠道(1914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6期步兵科,1923年毕业于陆军大学第35期,曾任驻加拿大、美国武官)加强防御。

▲【硫磺岛的来信】截图:渡边谦饰演的栗林忠道

因此当美军付出了大量伤亡才在3月末将硫黄岛被攻克之后,裕仁居然表示满意并对冲绳的防御情况展开了「调查」。随后便「询问」 冲绳守军为什么不进行反登陆作战?

这样一来本来已经构筑了「首里防线」的冲绳驻军司令牛岛满只得对大本营表示,「不顾一切消灭可恶的敌人。」随后便发起进攻,结果却是「可恶的敌人」依然存在,自己率领的日军却伤亡惨重。

▲【血战冲绳】截图:牛岛满

由此可见裕仁为了维护皇族的统治,仍然执意本土决战。而一切外围的反登陆与防御作战其实都是为本土决战赢得时间。

自欺欺人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议和③④

3月9日,美军开始对东京实施了空袭。而裕仁所在的皇宫也未能幸免。这天位于皇宫东御苑管理马匹、汽车的主马寮本馆、内阁文库、最下级女官的宿舍,以及通向明治宫殿的长廊都遭到了轰炸。甚至裕仁的哥哥贺阳宫恒宪王(陆军中将后被任命为陆军大学校长)的宅邸都被炸毁。

4月5日,裕仁以战事不利为由解散了小矶内阁,取而代之的是他去的前任侍从长、海军军令部部长78岁的铃木贯太郎。(也就在他继任首相第一天的4月7日,日本海军的象征大和号战列舰在冲绳海域被击沉)另外靠着「外围」作战所赢得的时间,此时的日本本土另编了29个师团,51个步兵连队,以及多数的炮兵连队和坦克连队。因此就算此时德国已经投降,但裕仁完全有「资本」进行他最后的疯狂。(其实这样的「资本」只是自己骗自己,因为当时日本的军工业早就「瘫痪」了)

但是5月25日美军加大了空袭力度。此后60多个日本城市被美军的燃烧弹夷为平地,再加上此时的冲绳战役已经临近尾声。驻岛日军虽然还在垂死挣扎,但美军占领全岛只是时间的问题。

▲【日本最长的一天】截图:东京大空袭

6月6日,在新内阁召开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以「战争越靠近本土就越有利」为由坚持战争。而且广田弘毅继续想同苏联接触,实现「议和」。而这些主张在6月8日的御前会议上裕仁也表示赞同。并且在此御前会议上木户幸一起草了【收拾时局的对策草案】,并对【今后需采行的战争指导之基本大纲】此议题做讨论。也就是说这天为止裕仁仍然坚持着战争。

但当天美军的轰炸又炸到了皇宫。

6月22日,裕仁只得在地下防空洞继续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这天他第一次对参与会议的几位臣子透露了关于用「合谈」结束战争的想法。但是此时的「结束」战争并不是投降。为此裕仁在7月12日甚至写亲笔信委托苏联出面调停战争,并派出了近卫文麿去见苏联驻日大使雅各布马利克谈判。

结果近卫被各种推脱,几天后雅各布就干脆「病」了。

▲【日本最长的一天】截图:裕仁的防空洞(实际的位置是在皇宫内苑的吹上御苑地下叫御文库地下防空壕)

而且此时的近卫文麿还和酒井镐次(陆军中将,曾参加过南口战役,在华期间屠杀了大量中国百姓)搞过一份叫【和平交涉纲要】的文件。

此份文件中还「割让」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日本北部「领土」,并且还表示「驻海外军队可就地复员,并为苏联提供劳动力作为赔偿」。(由此看来抓日本人去西伯利亚做苦力,一开始并非完全是苏联的意图,而是裕仁的近臣想出来的)

但是对于苏联而言,此时的日本其实已经没有了「议和」的资本。

7月26日,中美英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但裕仁仍旧对于投降一事没有任何表示。唯一只得他关心的可能是象征着天皇家族的三神器(八咫镜、八尺琼曲玉、草薙剑)能否在美军的轰炸中得以保全。

也就是说裕仁到了这个当口,都没有考虑如何去结束战争。

因此不仅日本各地方知县没人提起要接受公告,甚至日本民众在裕仁的敕令下,都在继续为「本土决战」做准备。7月28日,铃木贯太郎在正式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

与此同时,日军在冲绳战役中悍不畏死的表现,使得美军认为在日本本土的日军不可能投降。同时在此战中遭受巨大损失的美军士兵也想要早日结束战争。

于是为了加速日本的投降,美军在8月6日对广岛使用了原子弹。昭和真招核了。而苏联也在8日晚对日宣战,并第二天就出兵了中国东北、朝鲜、库页岛、千叶群岛等地区。

在遭受了原子弹的爆炸和苏联参战的双重「打击」后,裕仁才彻底被吓尿了。

裕仁的「圣断」:有条件的投降③④

圣断在汉字里的意思是帝王的决断。出自宋代张端义【贵耳集】卷下:大臣去就,出自圣断。而对于此时的日本来说既然战败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如何将战争「收尾」就需要裕仁来做「圣断」。

8月9日,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再次召开,会议的目的就是针对【波茨坦公告】日本应该如何有条件的「投降」。为此陆海军的武官派非常「一致」提出的条件包括以下4点:

1.保留天皇制。

2.由大本营下达遣散并解除军队武装的命令。

3.日本全国是非占领区。

4.只有日本政府才能对战犯进行审判。

当天晚上裕仁召开御前会议,会议上的文官派外相东乡茂德(此人其实是朝鲜人,原名朴茂德,曾先后担任驻德、驻苏大使)表示投降条件只需要一个:保留天皇制。

但是东乡茂德要求保留的天皇制其实与陆海军并不一样。陆海军想要保留的是裕仁。因为从条件上来看武官们是想继续和天皇家族联合对日本「重建」,而东乡茂德要保留的是天皇血统。然后让文官统治战后的日本。

裕仁的选择则是文官派。

但是之所以选择文官派却是另有原因:文官派很会搞「文字游戏」。

同样在8月9日近卫文麿派了自己的秘书官细川护贞(祖上是织田信长的家臣细川忠兴,与近卫家族是联姻)去找了裕仁的弟弟高松宫亲王希望裕仁可以接受波茨坦公告。

而高松宫则是先找了老牌外交官重光葵(曾担任驻英、驻苏、驻「汪伪」大使,后代表日本签投降书。1954年鸠山一郎内阁中出任副首相兼外相。1956年,作为日本代表出席联合国大会加入了联合国)然后两人一起说服了裕仁的宫内大臣木户幸一。

随后第二天晚上的御前会议上则由另一个文官平沼骐一郎来发言。而且他的发言是要裕仁对战争「负责」:「日本的败战,天皇陛下也有责任。尤其是愧对历代天皇。」

而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微妙」:裕仁只需要对已经死去的历代天皇负责,而不是对日本这个国家和全世界被战火屠戮的普通人。

也就是说文官派在裕仁「圣断」前,就为裕仁设想既能保留天皇制,又能逃避战争责任的方法。但这种包括日后的各种「文字游戏」,军人肯定是玩不出来的。在加上当时的「政客」都知道:军人的各项特权在战后几乎不可能被保留,甚至日本的主权都将可能被颠覆。在这样的前提下,将天皇制保留下来的同时逃脱发动战争的责任才是最现实的考虑。

而想要将天皇制保留下来,那么战争的责任就必须是军人来承担。因此裕仁选择了文官派,也意味着为他挂掉的几百万日本军人(完全咎由自取),此时已经被他毫不犹豫的抛弃了。

8月10日晚裕仁发表了第一次「圣断」:

「军队说有必胜的把握,但难以置信。现在防御工事尚未完成。为此必须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接受三国联合公告的条件,以求保全国体。」

这里所说的保全国体的意思是,保留天皇统制并以此为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但这样的文字游戏直接被美国国务卿詹姆斯·伯恩斯拒绝,并坚持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可陆军部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和海军部长詹姆斯·福莱斯特却认为从减少日本本土登陆伤亡来看应该保留天皇制。

因此美国在8月12日的答复中很「微妙」的加上【公告】中未曾写过的内容:「自投降时起,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之大权须从属于盟国最高司令官。」

这样的答复看似是让日本无条件投降,其实是「暗示」了裕仁作为天皇被保留了下来。

而如果把时间线再往前调,其实在1941年10月,美国就成立了「战后外交政策咨询会」。本来这个组织只研究德国,珍珠港事件之后,这个组织中才分离出了「东亚政策研究组」。此时就已经有了关于对战后保留天皇制的讨论。(但至少在1945年8月的这个时间段里保留天皇制还纯粹只是军事的问题)

而当裕仁接到美国的回复后,简直欣喜若狂,于是立刻令内阁书记官长迫水久常起草【终战诏书】。

二战的最后5天⑤⑥⑪

8月11日,汉学家川田瑞穗送来了修改过的草稿。12日,迫水又找了位汉学家安冈正笃对【终战诏书】做了最终修改。(【终战诏书】全文见附录)

▲安冈正笃

尤其是其中的原文「欲确保永远之和平」被改为了「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出自北宋儒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另外还有句原文是「朕欲忍其所难忍,堪其所难堪」一句前加了「义命之所存」。(义命出自【左传】的信以行义,义以成命。但这句话后来被删除了)

这样一来,裕仁的投降至少在「文字游戏」上变成了「终战」。虽然这种行为在外人来看是为裕仁开脱罪行。但对日本本国国民来说反到让裕仁站在了道义的至高点。而且诏书中将中国依然称为「支那」。(写出这些语句的安冈正笃是日本王阳明研究的代表人物,对中国非常敌视。在战时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日本政商界地位堪称「天皇」,因此仅管被列为战犯,但还是巧妙的逃脱了罪名。另外在战后还培养了岸信介、佐藤荣作、池田勇人、大正方平等多任首相门生)

到了13日,陆军中居然又有人「叛变」。但很快就被关东防卫军司令田中静一镇压。(东久迩宫的门生,曾任驻美武官,在陆军中被誉为美国通。参加过栆宜会战,因此张自忠将军战死就有他的份)但是仅仅在第二天,裕仁再次召开的御前会议上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再次表示要「一亿玉碎」。

但是此时打定主意要投降的裕仁,在14日晚便在情报局局长下村宏、宫内省庶务课课长笕素彦的陪同下,走进了NHK的录音组专门搭建的录音棚里,对着修改完的【终战诏书】念了两次。

▲裕仁宣读【终战诏书】时录音

此时的铃木内阁则向同盟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宣言】。随后的美国人便将内阁的答复连夜赶印成1700万张传单,并由B-29投下传到了日本民众的手上。而当木户幸一也拿了其中的一张后,马上求见了裕仁对此情况而可能产生的「危机」做了说明:此前日本一连串的战败都是对民众隐瞒的,在如今已经瞒不住的情况下,应当防止民众面对突然而来的「战败「,而对政府有可能产生的「误会」。

对此结果,军队只得继续「叛变」。而且14日夜的「叛变」居然发生在了裕仁的皇宫。其目的是为了夺取裕仁【终战诏书】的录音带。失败后「叛变」的军人便在皇宫内自杀了。

随即裕仁马上做出了第二个「圣断」:15日中午11点裕仁的录音带被送进NHK的第八录音室。然后以「玉音放送」的形式将【终战诏书】昭告了日本全体国民。

二战结束了。

那么为什么日本对于投降的选择是这么个结果?

事实上从当时日本法律来看,不管是民众、还是军人是没有决定战争权利的,能够为国家做出决定的只有天皇。所以残余的陆军,很希望阿南惟几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裕仁面前,争取到将全体国民一起实行「一亿玉碎」的计划。而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因为投降意味着军队权利的崩塌。

而对于裕仁来说,一切都要以保留天皇制为主,因此当天皇制得到美国的保证后,投降就成了他唯一的出路。继续战争反而会有失去天皇制的风险。

▲日本国民聆听【终战诏书】

天皇裕仁与太上皇麦克阿瑟⑦⑧⑨⑩⑪⑫

如果裕仁要逃脱审判,那么首先自己就不能认罪。这点在他的【终战诏书】里写的明明白白:

诏书虽然名为「终战」,但是「终战」的理由是战局不利。尤其是对于美国人使用原子弹会让人类文明「毁灭」,才造成此结果作了强调。

但是对于日本为何遭到美国轰炸,以及对中国和亚洲各国的发动侵略战争,使得受害国蒙受的苦难与损失却被其刻意「选择性失明」。而对于日本民众来说以后将不再遭受战火的摧残。因为是裕仁的「终战圣断」拯救了他们。所以日本人的态度从来没变过,那就是只反战败,不反战。

这样一来裕仁的「圣断」至少对于日本民众来说已经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到了8月17日,裕仁向所有军队发布敕语:

「现今见苏联参战,察内外诸般形势,继续战争徒增祸害,遂有失帝国存立根基之虞。尽管帝国陆海军斗魂尚烈,为维护我光荣国体,朕在此与美英苏并重庆媾和。」

这段敕语将苏联的参战列为「媾和」的主要原因,并对此时军队的抵抗做了「正当性」的「维护」。因此在战后的很长时间里(其实是直到现在),日本不仅是民众甚至是军队都认为日本的「终战」是「正义」。

由此日本也开启了由裕仁主导的「日美亲善」政策。

首先要做就是任命由宫内大臣木户推荐的东久迩宫为新内阁总理。然后这个皇族内阁的首要任务是以下几件事:

1.销毁关于发动侵略战争的资料。

2.有组织的将军队遣散。

3.利用媒体维护裕仁发布命令仍然具有「正当」性。

4.发布天皇对即将登陆盟军的「指导方针」并以此做好「接待」盟军的各项工作。

而木户这位「内大臣」的作用显然不止如此。8月29日在盟军登陆前一天,裕仁询问了他关于退位的想法。而木户则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献策:「千万不可自言退位,如果发生美军希望天皇退位,应该先了解其动向然后再慎重决定。」

因此8月30日,内阁便设立了一个新外交组织:「横滨停战联络会」,其作用就是在麦克阿瑟身边安插人员,以便第一时间知晓美对日政策。

比如说宫内省的联络官关屋贞三郎。此人找到了一个叫河井道的基督教女子协会总会长。因为这个河井与麦克阿瑟的秘书邦纳费勒斯居然是旧识。

而费勒斯就是为麦克阿瑟设计出改造日本方案的人。在费勒斯认为日本人相信天皇,因此只要让日军的军官承担责任。那么就可以利用裕仁的号召力来缓解美军登陆后的不必要麻烦。

因此关屋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卖力的证明裕仁是「爱好和平的」人。

再比如说9月2日当天,裕仁为了保证投降仪式的实施又颁了一份诏书:

「朕接受美、英、中各国政府首脑于波茨坦发表、后由苏联参加之【公告】所列之各项条款,命令帝国政府及大本营代朕签署盟国最高司令官提出之投降文件。

根据盟国最高司令官之指示,对陆海军发出同样命令朕命令朕之臣民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放下武器,并诚实履行投降文件之一切条款以及帝国政府及大本营所发之同样命令。」

但是虽然在裕仁和宫内省煞费苦心的安排下,驻日美军对于裕仁的「号召力」便有了清醒的认识,却并不代表全世界都认为裕仁真的「无罪」。因为除了美国外,盟军里还有大把人都想要将裕仁列为战犯。

因此此后,从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到9月15日麦克阿瑟在东京原第一生命保险大楼(这个地方靠近裕仁的皇宫)建立盟军驻日司令部的几天内,裕仁一直都在担心美国如何处置他。尤其是9月11日麦克阿瑟发布了逮捕东条等39名战犯的命令。

到了9月17日,外相吉田茂「遵循」了盟军司令部,向裕仁传达了必须拜访麦克阿瑟的「意见」。

而在18日,麦克阿瑟也收到了一封五角大楼发来,由国务院、陆海军协调委员会一起起草的绝密文件:美军今后应最大限度的使用天皇以达到之后一系列目的,如果天皇反对那就撤换包络天皇在内的一切政府人员。也就在同一天的美国第94号决议案,被提交到了参议院。该决议是必须将裕仁当战犯审判。

如此看来,至少在9月18日这天,即使在美国也只有军部同意保留天皇制,但对于具体如何处置裕仁还没有下定论。

而忐忑不安的裕仁,则在9月20日先派了侍从长藤田尚德对司令部的所在地先做了一次「探访」。等他见到麦克阿瑟本人后,麦克阿瑟给他递了支雪茄。因此在他向宫内省报告的时候,称麦克阿瑟很有「礼貌」。

对此裕仁并不感到安心。所以在一个很巧妙的时间:9月25日裕仁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时候,他宣称东条英机使用的宣战诏书自己并不知情。打了这剂「预防针」后两天的9月27日,裕仁便主动去到了美国大使馆拜见了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见到裕仁后首先拍了拍他的肩膀,如果在之前的日本国内这算是大不敬,但此刻的裕仁很懂得什么叫「装孙子」。然后两人开始了35分钟的会谈。

这次会谈的内容被记录在了麦克阿瑟后来的回忆录里:「裕仁说他是为了接受联合国的裁决,因为战争的一切责任都在他。」

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行为,倒是很符合裕仁的「墙头草」形象。麦克阿瑟却很受「感动」。当然对于麦克阿瑟来说,如果要利用裕仁改造日本,那么裕仁就必须「无罪」。这次会面其实也让麦克阿瑟确认了这点。

此后两人的关系是这样的:裕仁为了自己不受审判只能心甘情愿的被麦克阿瑟利用来实施改造日本的方案。同时麦克阿瑟则对裕仁提供「人生保护」。因此两人之间就出现狼狈为奸的局面。甚至在历史认知的问题上,驻日美军还不得不和此后的日本内阁「合作」,以此来塑造美军在全世界的形象。

但如果想要这样的关系长久下去,那么就必须有人承担战争的责任。于是曾经的军人们只得为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10月10日,海军司令部被裁撤。几天后,参谋本部和军令部被裁撤。12月1日,陆军省、海军省被撤销。到当年年底,日本战时所有的军事力量已经不复存在。等待他们的将是东京审判。(甚至神道教都在12月10日被正式下令废除)

而对于裕仁的初步惩罚仅仅是冻结他的资产。只不过裕仁的资产也的确相当惊人:

1.全国总共拥有135万町步的山林(1町步等于14.8亩)。在当时的日本拥有50町步的算是大地主,而这样的人包括华族在内只有3000人左右。(著名的奈良县全部耕地大概是3万町步)而山林中以木材为代表的一切所得皆为裕仁私有。

2.皇宫周围土地全加起来15万坪左右。由于位置处在东京市中心其地价可谓冠绝全国。

3.国债1.7亿日币。而且即使国家财政赤字也要优先偿还利息。1.7亿股票:裕仁动用国库购买大公司的股票然后由大藏省(日本财政部)直接「转让」,并且不用支付任何手续费。这其中的大公司就包括了满铁。(战后日本新干线的技术来源很大程度上源自满铁)

4.文物,此项无法估量。(大部分都是中国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积累的)

5.各地行宫、别墅。国会拨款。暗项收入。这些杂项已经无法统计。

虽然这么多的财产公布后被冻结,但裕仁此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洗白」自己。于是裕仁便开始和文官派、盟军司令部一起利用媒体,尤其是盟军司令部的策划科科长布拉德利·史密斯,为裕仁「量身定做」了一刊【太平洋战争史】。全刊从1945年12月9日到1946年2月10日在NHK电台播放。刊中强调了裕仁为「实现和平」所做的一切,以及侵略战争的责任应该归咎于下克上的军人,而裕仁则是遭到了军人的「欺骗」。

但是此刊从连载开始,就引发了民间的一个问题:既然战争的性质是侵略,那么为什么只有军人有责任?

虽然这样的问题对于裕仁本身来说只是含沙射影,但对于新上任的币原内阁来说,只得将其「灭火」。于是币原只得重新找到迫水久常,在【朝日新闻】上起草了一篇名为「投降时真相」的文刊来和【太平洋战争史】一起连载。

由此也可见,盟军司令部在此时已经和裕仁在不追究战争责任上达成一致。甚至在1946年1月1日,裕仁还在日本全国媒体上都刊登了由盟军司令部起草的【国运振兴诏书】。这篇文章后来经过「翻译」后成了裕仁的【人间宣言】。

也就在此时,美国国会对于裕仁的裁决已经决定:命令麦克阿瑟废除「天皇制」。那么麦克阿瑟就要对裕仁的战争责任做明确表态。为此在1月25日,他给时任美军陆军总参谋长艾森豪威尔秘密发了一份电报。电报中声称:「天皇是无罪的……如果处置了天皇,日本国土上就需要美军供养一支庞大的军队维持秩序,而时间则是无期限。」

这份电报震惊了杜鲁门。

即便如此也并不代表麦克阿瑟会保留裕仁在日本的权利。因为在实际上此时的裕仁早就没有了实际的日本统治权。但是为了让日本成为战后美国的附属,那么就必须在法律上既要保留天皇制又要彻底架空皇室。

1月29日,币原内阁拟定了新宪法草案。该宪法中裕仁的地位、权利和战前是一样的。这也使麦克阿瑟明白了裕仁始终没有放弃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因此进入2月后,麦克阿瑟下令盟军司令部的民政部门,在2月的一周内,必须拟定出日本的新宪法草案。

而之所以要在一周内,是因为此时又出了一个组织想要将裕仁弄上法庭:2月15日就即将成立的由由美、苏、中、法、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荷兰、菲律宾、缅甸等国共同参与的「远东委员会」。

这下子麦克阿瑟有点慌了。

因为中国把日本恨的要死。英国人的目的虽然更接近「恶心」美国。但其支持力度还是挺大。另外苏联和澳大利亚都是主要太平洋地区参战国,也理所当然的支持。再加上别的太平洋与远东国家,几乎一边倒的都要审判裕仁。

如此一来麦克阿瑟只能和时间「赛跑」,以此来袒护裕仁以便在日本继续实行有效统治。

所以新宪法在盟军司令部中民政部的几乎日夜不休的努力下,很快就在林肯诞辰日的2月12日出来了(该民政部的大量员工都是由哈佛、斯坦福等名校法学系毕业生组成),好在其中有了这四条:

第1条:天皇是日本的象征。

第4条:天皇无权参与国政。

第9条:不承认国家交战权。

第14条:废除华族制度。

到这时为止,美国才下了关于天皇的结论。

这对于日本来说,一个国家的宪法居然需要美国人来起草,这绝对是最大的侮辱与讽刺。但对裕仁来说天皇制算是保留了下来。这也意味着可以不用担心被审判了。但在事实上从「波茨坦公告」开始,裕仁就已经通过宫内省和盟军司令部达成了一个隐性共识:天皇「无罪」。

到了1947年9月,局势对裕仁来说已经非常「稳定」了。此时为了保证日后的「安全」,裕仁又给麦克阿瑟送了一份「大礼」:琉球。

本来驻日美军想要日本本土的海军基地。因为那里有设施、附近也有充足的各项条件。但裕仁直到1974年5月才和麦克阿瑟谈起日后日本的安全问题,只不过此时他送出去然给美军建造海军基地的土地却是琉球。

此后的裕仁再也没有到访过琉球,而他上次去的时候还是身为皇太子时期的1915年。

总结:人世间有恶,但恶的天花板只会是裕仁⑩

差8天两年,裕仁这个系列写完了。最后再说下裕仁与南京大屠杀。

当2016年申遗成功后,每年的今天已经成为全人类记忆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现在的日本人还想着翻案?

最大的因素当然是日本人只服力、不服理,但裕仁逃脱审判以及天皇制的保留也是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而且这样的结果不仅是让现在的日本人想为二战翻案,也使裕仁本人免于战争责任的承担,更让战后的日本全社会避免了本应该面对的战争责任。而这一切都源自裕仁的「恶」。

因为裕仁在实际上比任何一个前线陆海军统帅都更了解战局的变化。尤其是到了二战的最后阶段。但是对于日本国民来说天皇家族的存在就是日本的存在。如果日本没有天皇,就不能称其为日本。因此维持天皇制对当时的日本人来说是绝对必要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国民思想和社会机制才造就了裕仁的「恶」。

但是裕仁的恶不光是因为战时的各种亲令屠杀,亲令发动战争的本身行为。

其战后裕仁不仅与军队的「一刀切」。然后利用文官势力百般篡改历史,众多战时无恶不作的军人则成了他的「替死鬼」的行为(活该)同样也是恶。

将同样苦难的琉球人送给美国同样也是恶。

将本国的宪法让由美国来制定更是大恶。

而且这样的恶也延续到了后来的日本:比如说裕仁的皇太子明仁在他1945年9月的日记里写到:「日本的战败是在于日美工业实力的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在于日本国民对国家的奉献太少。为此从现在开始要更团结的建设一个新日本。」要知道此时的明仁才11岁,由此可知日本皇室在明治以后开始实行的就是「人之初,性本恶」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也还在继续……

▲【日本最长的一天】截图:裕仁

①【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大元帅的严峻考验

①【日本天皇的阴谋】珍珠港

②【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迟到的投降

③【日本天皇投降内幕】第一章

④【裕仁和他的时代】对天皇制的议论 被迫无条件投降

⑤【终战诏书】

⑦ 【日本天皇投降内幕】第六章

⑧ 【圣断的虚构与昭和天皇】第四章

⑨ 【天皇秘闻】

⑩ 【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没有反省的人生

⑪ 【天皇的皇上有五颗星】

⑫ 【天皇裕仁和他的时代】

附录

太平洋战争【宣战诏书】:

保有天佑践万世一系皇作之大日本帝国天皇,昭示尔等忠诚勇武之万民:

朕今对美国及英国宣战。朕希陆、海军将兵全力奋勇从事交战;朕希百官有司励精奉行职务;朕希众庶各皆尽其本分,以举亿兆一心之国家总力,完满达成征战之目的。

盖确保东亚之安定,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实为丕显皇祖考丕承皇考作述之远猷,朕所拳拳服膺,而与列国笃原交谊,同享万邦共荣之乐,亦为帝国经常之国交要义。今不幸与英美两国开启衅端洵非得已,并非联之本意。

往日中华民国政府,不解帝国之真意,滥自生事,扰乱东亚和平,遂使帝国操执干戈,于兹已四年有余。幸国民政府更新,帝国与其结善邻之谊并相互提携。而残存之重庆政权,恃英美之庇荫作兄弟阋墙之斗而不悔。美英两国支援残存之政权,助长东亚之祸乱,盗用和平之美名,以达其称霸于远东之非望,并勾诱其他国家于帝国之周围,增强武备向我挑战。更妨碍帝国之和平通商,居然断绝经济交往,严重威胁帝国之生存。

朕令政府一再隐忍,以求恢复和平,而彼方毫无交让精神,徒使时局之解决一再迁延。此间在经济上、军事上,却益益增大威胁,迫我屈从。如斯推移,帝国多年关于东亚安定之努力悉成泡影,帝国之存在濒于危殆。事既至此,现帝国为自存自卫惟有蹶起,摧破一切障碍别无其他。

皇祖皇宗之神灵在上,朕信倚尔等之忠诚勇武。恢复光大祖宗之遗业,迅速芟除祸根,确立东亚永远之和平,以期保全帝国之光荣。

【终战诏书】:

朕深鉴于世界之大势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忠良之臣民。朕已命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接受联合公告。

前者,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实亦出于谋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至如排斥他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用四载纵有朕之陆、海将士之奋战朕之百官有司之后精图治,朕之一亿众庶之效劳,各自尽其至善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惨毒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实难逆料。若仍维续交战,不仅终将导致我民族之灭亡,亦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斯,朕何以保亿兆之赤子谢皇祖皇室之神灵乎!此朕之所以卒至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也。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共同为东亚解放合作之各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之意。

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族,五内为裂。而负战伤、蒙灾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惟今后帝国将受之苦难,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耐其难耐,忍其难忍,以为万世开太平。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

若夫为感情所激,妄滋事端,或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朕最戒之。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期发扬国体之精华,勿后于世界之潮流。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吹雪,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