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网言网语 | 「催更」语录

2024-01-16历史

◎林琳

据说,武侠小说作家古龙曾在朋友林清玄办的一份报纸上连载小说,然而创作过程中古龙一拖再拖,写了近三年仍然没有收尾。林清玄打电话催稿,却得到了这样的回答:「可能永远写不完,因为里面有一百多个主角,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生命,不知道要怎么死才好。」林清玄催稿不成,一气之下帮助古龙结尾:一百多个主角一起来少林寺举行武林大会,结果少林寺下埋着地雷,所有人都被炸死了。自此,武林归于平静。

如今,网络文学盛行,自媒体内容创作者与读者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直接进行交流,对作者「催更」不再是编辑的特权了。当我们浏览评论区时,恐怕要感叹,这届网友的催更水平和编辑比起来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点开网站,除了满屏大写的「快更新」三字以外,委婉的读者选择「拎起作者抖一抖,看看还有没有没发出来的存货」;激动的读者表示:「我劝作者不要不知好歹,把工作辞了,老老实实地把这文写完!」还有一类「戏精」读者深情发文:「为什么要我等,为什么?!你好狠的心啊,你知道你现在让我等更新会让我整夜整夜地失眠吗?一想起来还要等这么久,我在午夜梦回时惊醒,手脚冰凉,我想要挣扎却没有力气,我的心像被凿了一个大洞,你在乎吗?」在一众催更的评论中,不乏有一两个「理性体贴」的读者,站出来力挺作者,而后「图穷匕见」:「大家不要再催了,我们要的是质量不是速度,作者也需要休息,只有作者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给我们好好更新。但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只要更不死就给我往死里更!」催更现象一开始只是个别读者由于创作者更新速度太慢而进行的自发催促,后来却不断进化出了各类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演变成了读者在评论区与他人互动的一种有趣形式。

在众多催更语录中,夸张辞格是最常见也最具表现力的手法。「已经过去4分钟了,作者已经在构思结局了吧?」「第5集的稿子写好了吧?第4集的音频录制完了吧?第3集的视频已经在审核了吧?」这种突出读者心中理想创作速度的表达实际是一种激励,以这种不切实际的创作速度催促作者的更新。

「剧情反转」也是「催更语录」的常见手法。「赶紧给我继续更完这本书,别逼我跪下来求你」,从气势汹汹突然变成卑微催更。「up主(视频上传者)辛苦了,身体最重要;但这都是一小时前更新的了,差不多也该休息够了,你说是吧?」先给个甜枣再给一巴掌,让作者沉浸在「细致关心」中却「猝不及防」地被催更。这些都是老套路了。

当然,在众多网友的千呼万唤下,许多作者已经学「乖」了,还不等读者们前来下达「催更令」,就在评论区率先发言:「大家别急着催,我每天都在以复兴号的速度写文。」然而,就算是以复兴号展现出来的中国速度来比喻自己的更新速度,依然免不了被网友调侃:「不是吧不是吧,这时间复兴号都已经绕中国两圈了,你怎么连下一章都没写完?」

如今,催更所展现出来的生动语言表达形式,已经超越了催更的本来目的,而转变成为等待更新时读者们的互动乐趣。然而,创作精品还是要有充足的时间,催更找乐子之余还是希望大家尽量保持宽容,否则像开头的段子一样,一急之下把所有的角色全部炸死就太不好玩了。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4年第1期【网言网语】栏目。)

本文题图来自千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