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隐瞒骨肉20余年,安娥与田汉终成夫妻,晚年却半身不遂送别丈夫

2024-04-15历史

雨打梨花深闭门,世事纷扰隔绝尘。安娥静坐在窗边,望着外面滴答的雨滴,心中的时光却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20年前,她与田汉的情感之路就像这场不知时节的雨,突如其来又难以捉摸。他们的爱情,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世事的变迁,终于结为连理,却也埋下了后来岁月的悲欢。

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次意外的相遇,一场深藏不露的情感纠葛,这一切都在安娥心中交织成一个无法释怀的过往。当年,她怀着田汉的骨肉,却因种种无奈选择了隐瞒,将孩子送回了家乡。这个决定,如同一颗埋下的种子,渐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

南国社的查封与隐居生活

1930年秋,天空显得格外阴沉,南国社的查封如同一记沉重的锤击,落在了每一个与之相关人士的心头。田汉,作为南国社的骨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查封的消息迅速蔓延,田汉的生活轨迹被迫改变,他不得不选择隐居,以避风头。这一变化,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转移,更是生活节奏和社交圈的巨大变化。昔日频繁的文化交流和社会活动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与外界的隔绝和沉默。

在这样的背景下,田汉与安娥的关系也迎来了转折。原本相对独立的生活被打破,两人决定同居。这个决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不无争议,但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是最合适的选择。同居的生活开始了,他们的居所简陋而隐秘,远离了过往的喧嚣和目光,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个世外桃源中,田汉和安娥相互扶持,度过了许多静谧的时光。

尽管外界的风波不断,两人的日常生活却显得异常平静。田汉继续他的写作和思考,尽管出版和交流的渠道受限,但他的创作并未完全停止。他的桌上总是堆满了稿纸和书籍,笔尖在纸上划过,记录下一个个思想的火花。而安娥则承担起了更多的日常生活琐事,她在厨房忙碌,烹饪简单而可口的食物,尽管条件有限,她总能变出新花样来。

在这段同居生活中,两人形成了一种默契的生活模式。白天,田汉沉浸在他的文学世界中,安娥则维持着家的日常运转。傍晚时分,他们会一同散步,在隐秘的小路上交谈,或者只是静静地并肩走着。这种简单的日常,成为了他们相互依靠的证明。

隐居生活虽然让他们暂时远离了社会的风波,但外界的变化依旧牵动着他们的心。透过偶尔的报纸和来自熟人的消息,他们能感受到外面世界的波动和变迁。田汉对此更是心系国事,虽然不能亲身参与,却始终在思考和记录着时代的变化。

这段时间里,两人的生活虽然平淡,却也充满了温情。在他们共同生活的空间里,可以看到田汉的书桌上常常会有安娥摘的野花,而安娥的衣物中也会夹带着田汉为她写的小诗。这种细微的关怀和支持,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爱情的考验与生命的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田汉与林维忠间维系了五年之久的通信恋爱终于面临了实质性的变化,因为林维忠归国了。她的归来不仅是个人行程的变动,更像是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涟漪。林维忠不仅是田汉过往情感的牵挂,也是他社交圈中的重要人物,她的回归无疑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田汉与安娥所共同构建的平静生活似乎也迎来了波动。尽管外界的动荡并未直接侵扰到他们隐秘的生活空间,但这股波动的影响力是无法完全忽视的。安娥意识到,随着林维忠的归来,她与田汉之间的关系可能面临未知的挑战。

1931年的某个日子,安娥在极度的低调中迎来了生命的奇迹,她产下了一个男婴,取名田大畏。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对安娥而言,是极大的喜悦也是沉重的负担。她清楚,孩子的出生在当时的情境下会给田汉带来额外的压力和责任,尤其是在他与林维忠的关系重新被激活的背景下。

出于对田汉的深情考虑,也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安娥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将田大畏送回了自己的家乡,寄望于亲族能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远离复杂纷扰的社会氛围。这个决定并非易事,安娥要面对的是分离的痛苦和作为母亲的内疚。

安娥在处理这一切的同时,始终保持着沉默。她没有让田汉知晓孩子的真实情况,而是告诉他,孩子已经不在人世。这种选择背后是安娥对两人关系的保护,也是她个人牺牲的体现。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田汉能更自由地处理与林维忠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为了减轻他的生活负担。

在这个过程中,安娥与田汉的生活继续。尽管内心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安娥依然坚持日常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努力维持着外表的平静。对于外界而言,他们的生活似乎没有太大变化。但实际上,安娥的牺牲和选择已经无声地影响了两人的关系和未来。

失去与回归

1933年,政治的风云变幻导致安娥与她所属的组织失去了联系。在这一年,社会的动荡和变迁给个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面对这种漂泊失所的境遇,安娥的生活轨迹和社会角色都经历了显著的转变。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音乐成为了安娥重塑生活的重要途径。任光,作为音乐界的知名人士,发现了安娥对音乐的热情和才华,于是引荐她加入了上海百代唱片公司。这家公司在当时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唱片公司之一,为许多音乐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安娥的加入,不仅为她自己开启了新的生活和事业篇章,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作源泉。

在百代唱片公司,安娥的日常充满了音乐的创作和录制。她利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创作了一批批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些作品往往融合了东西方的音乐元素,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富有深刻的内涵。她的歌曲多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心声,因此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和认可。

同时,安娥并未放弃她的进步理念和社会责任。她积极参与到进步组织的活动中,用音乐传达思想,影响人心。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音乐成为了她表达对社会关注和寄予希望的重要方式。她与同事和其他音乐人的合作中,常常围绕如何通过音乐作品影响社会、传递正能量进行探讨和实践。

在百代唱片公司工作的日子里,安娥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造诣,她的工作室经常灯火通明,笔耕不辍。录音棚里,她认真细致地处理每一个音符和节拍,力求每一首歌曲都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录音技师和同事们都对她的专业精神和音乐才能表示赞赏。

重逢与复合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田汉和安娥在前往武汉的船上相遇,这次不期而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那天,天空湛蓝,阳光洒在流动的江面上,波光粼粼。船上的旅客各怀心事,而田汉和安娥的重逢,则像是长篇小说中的情节,充满了戏剧性。

在那个特殊的时刻,安娥向田汉透露了一个秘密:他们的儿子田大畏,仍然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个消息对田汉来说,无疑是惊雷一般,打破了他多年的沉寂和误解。田汉本以为这个孩子已经不在人间,安娥当年告诉他的「孩子已死」的消息,让他长久以来心存痛楚和遗憾。如今真相大白,虽然惊讶,但更多的是内心深处久违的温暖和激动。

这次偶遇和重要的消息逐渐化解了两人之间长时间的误解和隔阂。在接下来的航程中,田汉和安娥有了更多的交流和相处的机会,他们一同在船头观景,共度时光,重新找回了曾经相处的默契和感觉。虽然周围的景色和人群在不断变换,但他们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却显得尤为珍贵和意味深长。

从上海到武汉的航程不短,这段时间成为了两人重建联系和感情的重要时刻。船上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刻都是重新认识和理解对方的机会。餐厅中共进的晚餐,甲板上并肩观星的夜晚,都成为了他们记忆中无法磨灭的片段。

1946年至1948年,这段时间里,田汉和安娥的关系经历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考验。在重逢后的日子里,两人经历了长时间的沟通和相处,慢慢理清了过去的误会和心结,他们的感情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加深和升华。经历了多年的分离与波折后,两人的关系终于走向了正式和公开。

晚年的挑战与别离

1956年,安娥接受了上海越剧院的邀请,承担了一项重要任务:改编越剧。她的音乐才华和对传统戏曲的深刻理解使她成为这一项目的不二人选。安娥在上海的日子里,充满了创作的热情和活力。她与剧院的工作人员密切合作,深入讨论如何将传统越剧与现代元素结合,使之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和感受。

安娥在剧院中的工作非常投入,经常是忘我地沉浸在剧本和音乐的编排中。她与导演、演员和音乐家们一起,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确保每场戏都能达到最佳的表现。在她的努力下,这次越剧改编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被视为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创新。

然而,就在这段充满成就感的日子里,安娥的健康状况突然恶化。在返回北京的途中,她突发脑血栓,导致中风失语,半身不遂。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她本人及身边的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田汉在得知妻子的病情后,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对安娥的照顾中。他为她请来了当时最好的医生,希望能够尽早治疗和恢复。在安娥住院的日子里,田汉几乎寸步不离,他细心照料着安娥的日常生活,从饮食到起居,无所不包。

田汉的照顾细致入微,他会根据安娥的喜好调整饮食,确保她能够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即使安娥失语,他也会尝试与她用肢体语言沟通,试图理解她的需要和愿望。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田汉始终如一地守护在她身边,给予她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娥的健康状况有所波动,但总体上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田汉对此深感无力和沮丧,但他从未放弃过,始终坚持为安娥寻找各种治疗的可能。

然而,在随后的十年动荡期间,田汉自己也遭受了严重的政治迫害。这一系列的打击加剧了他本已沉重的生活负担。最终,田汉在1968年不幸去世,留下了安娥孤独地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田汉去世后,安娥依旧坚持着,在身体和精神上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和挑战。她在丈夫去世后的8年时间里,独自与病魔抗争,最终在1976年去世。

文娴.安娥:让田汉苦恋一生的烽火红颜[J].红广角,2012(7):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