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淮海战役开会,张震出门迎接,邓小平:住这么大的村子,不怕吗?

2024-01-22历史

后续来了!

上文说道,蒋介石下令让徐州的邱清泉兵团以及孙元良兵团前往符离集,而黄维、李延年和刘汝明则是分为三路朝着宿县进攻。

日追夜赶之下,黄维带着12兵团率先到达了南坪集地区,并与中野进行了小小的激战,顺利渡过了浍河。

面对种种情况,华野以及中野的五位首长决定召开一次会议,商讨如何应对目前变化!

那接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何在张震迎接众人的时候,邓小平会问其怕不怕呢?

邓小平

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淮海战役后半段的故事。

黄维兵团被中野牢牢咬住了

在蒋介石的命令下,黄维出发了,可李延年和刘汝明却有点「阳奉阴违」的姿态,迟迟未动。

于是,黄维兵团算是「孤军冒进」了。

在此情况下,陈毅、邓小平急忙给华野发电并告中央,趁此机会歼灭黄维兵团,之后歼灭李延年和刘汝明将会更加容易。

粟裕、陈士榘、张震等人收到电报后,立即展开讨论,在决定实行此计划之后,当日便上电给中央军委:

「我们当遵命,首先以大力协同中野歼灭黄维兵团,对刘、李暂采阻击与歼灭其一部之方针。」

粟裕

当日下午,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便回电给粟裕以及陈邓两位首长,做出了详细的计划部署:

第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的计划;

第二、希望粟裕、陈士榘、张震遵循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部署,派遣必要兵力参加攻打黄维;

第三、情况紧急之时,一切都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

收到中央的电报,粟裕等人像吃了一颗定心丸,随后粟裕做出如下部署调整:

第一、将中野11纵归还中野建制,调华野7纵、11纵以及特纵一部集结于宿县以南,准备参加对黄维的作战行动;

第二、华野指挥所率领华野第10纵队南下,作为预备队之用;

第三、韦国清以及吉洛两人率领华野2纵、6纵、13纵阻击李延年和刘汝明兵团,保障中野侧翼的安全;

第四、谭震林以及王建安两人指挥华野1纵、3纵、4纵、8纵、9纵、12纵以及两广纵队共7个纵队的兵力,在徐州方向监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组织其南下增援。

黄维

11月25日,中野成功地咬住了前来增援的黄维兵团,黄维此刻已经被团团围住,虽然兵力强于中野不少,但是依然挣脱不了中野的束缚。

另一边的李延年也在我华野部队的阻力下,急忙回撤蚌埠一带,南线战况可以说是非常顺利了。

蒋介石派遣杜聿明解救黄维

黄维被围,毛主席瞬间发现了一个可能。

于是在11月28日,毛主席发来电报,指出了黄维被围之时,徐州方向的敌人极有可能朝着武汉方向、淮阴淮安方向以及连云港方向逃跑。

粟裕十分同意毛主席的看法,于是立即召开了会议商讨下一步的行动部署问题。

毛主席

会议上,有人说应该把主力放在徐州以及两淮的;也有说把徐州围死,彻底堵死敌人的,众说纷纭,粟裕却格外冷静。

根据战场的经验,粟裕猜测,敌人放弃徐州的可能性还是最大的。

为此,粟裕做出了不少假设:

第一、假如敌人从两淮到苏中方向逃走,该地多是河川,水路发达,陆路却一般,国军大兵团则可能难以行动,故不会选;

第二、假如敌人从连云港方向海上逃走,船只和码头也是不小的问题,且有利于我军追捕,故不会选;

第三、假如敌人沿着津浦线南下,不仅道路宽阔,而且还能与李延年和刘汝明会合,故选此路希望较大。

陈士榘

粟裕讲出自己的看法之后,会议上的陈士榘等人十分同意,但归根究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绝对不能让黄维兵团得到援助的机会。

为了帮助中野尽快歼灭黄维兵团,粟裕下令华野主力形成包围姿态在徐州以南以及津浦线两侧,确保中野有足够的空间。

与此同时,杜聿明集团正在朝着永城方向开进,谭震林这边判断杜聿明集团近在咫尺,于是上报粟裕应该将杜聿明集团围歼在徐州西南方向。

粟裕十分同意,于是下令各纵迂回追击杜聿明集团,并将情况上报给了中央军委和总前委。

杜聿明

杜聿明猛然不知,依然朝着永城方向开进,但是在12月3日上午,杜聿明忽然收到了蒋介石的手谕,蒋介石要求杜聿明转向淮北濉溪口,去增援黄维。

这个做法,对于杜聿明来说,实在是大错特错。

不得不说,杜聿明是国军中少有的几个聪明人。

在收到蒋介石的手谕之后,杜聿明就明白了此计决不可行,但是又不敢不执行军令,于是杜聿明只能踏上了这条凶多吉少的道路。

果不其然,杜聿明还未见到黄维,就在永城的东北方向被我军包围,30万大军全部被困在了陈官庄和青龙集一带。

杜聿明

杜聿明被围之后,立刻做出了反抗,奈何我军火力更猛,杜聿明集团在东、北、西等三个方向分别遭受到了我军的猛攻。

看未能突破,杜聿明下令分路突围,但是人心不齐,孙元良兵团部还有其部下的41军和47军前后被歼灭,孙元良侥幸卷起残部遁走。

就这样,突围失败,杜聿明只好下令固守原地,随着我军的逐步压缩地带,杜聿明最后被完全困在了陈官庄里面。

中央军委对前线战士进行奖励

这边杜聿明已经被粟裕围住,另一边的黄维也被中野困得完全不能动弹。

陈毅

随后陈毅首长发布通知,声称完全歼灭黄维兵团可能还需要7至10天的时间,但粟裕,发现了一些端倪。

中野如今包围着黄维,华野包围着杜聿明,但是两军足足相差60公里,而且此刻蒋介石已经从武汉方面想方设法的调来白崇禧的部队。

倘若就这么一直相持着,那我军将产生极大的不利。

说白了,华野和中野分别歼灭黄维和杜聿明还需要时间,倘若蒋介石趁此机会偷袭任何一方,那直接导致我军陷入不利。

于是粟裕喊来陈士榘、张震以及谭震林等人商议,可以先抽调一部分兵力去配合中野歼灭黄维兵团,然后再解决杜聿明。

谭震林

粟裕等人的计划,得到了总前委和中央军委的批准,随后,华野方面派出了陈士榘带着华野3纵、11纵以及特纵一部,前往双堆集参战。

在陈士榘的加入下,黄维兵团加速了死亡时间,直至12月15日,黄维兵团全部被歼!

与此同时,在华北战场上,平津战役也已经发起。

为了防止蒋介石命令平津之敌南下增援,中央军委电告粟裕,指示华野部队对杜聿明暂时不做进攻,只做防御,华野可暂时战场休整。

不得不说,此计甚高!

毛主席

平津之敌并无多牵扯淮海方向,使得每个方向都在按照我军的计划进行着。

华野这边临时休整,也是急需要补充的,为了犒赏军中战士,粟裕与陈士榘以及钟期光决定签发电报,上报给华东局慰劳参战部队。

中央军委十分同意,战士们作战已经40多天,很多战士因为吃不到油盐,需要恢复体力,于是中央军委下令:

「前线将士浴血歼敌,辛劳备至,粟陈钟张所提,亟应照准。兹由军委决定,凡我华东、中原参战部队,前线人员,一律慰劳以每人猪肉一斤,香烟五包,凡不吸香烟者,得以其它等价的物品代替。此项款物由华东、中原两军区按所属范围分担。」

钟期光

因为上级的奖赏,战士们也变得更有动力了。

五位首长举行重大会议

平津战役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淮海这边也只剩下杜聿明需要解决。

于是1948年12月12日,在毛主席的建议下,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首长召开了总前委会议。

此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讨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以及未来的渡江作战的计划。

因为粟裕和谭震林不能分身前往,于是是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亲自来到华野指挥所开会。

12月17日,总前委在萧县召开会议,张震是这次会议的主要负责人,早早的就准备好了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三位首长的休息住房。

张震

当三人到来的时候,邓小平一下车就风趣地开玩笑道:

「住这么大的村子,不怕吗?」

这是因为蒋介石的飞机之前经常在空中搞偷袭,所以邓小平才开了这个玩笑。

张震见状,笑着插了一句话:

「现在蒋介石搬家都搬不赢,顾不上来炸我们了。」

大家相识哈哈一笑,可以看得出,几位首长在淮海战役即将大胜之时,都十分的放松高兴。

随后五人在会议上研究了接下来的渡江作战方案以及部队整编的问题,休息的时候,五位首长还一起照了张照片。

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合影(修复后)

会议结束后,刘伯承和陈毅两位首长赶赴西柏坡向毛主席汇报会议内容,而邓小平首长则是返回了中野驻地。

66天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围歼杜聿明能够成功,天气是帮了不少忙的。

12月下旬,淮海战场上的天气忽然骤变,开始雨雪交加的降至,持续了有数十天之久。

我军占据主动,自然是不必担忧,但是被围的杜聿明粮食弹药缺乏,饥寒交迫,不得已之下,杜聿明只能下令宰杀军马,到了后来甚至还会以吃树皮为生。

蒋介石得知此情况,派出飞机对杜聿明进行空中增援,但无疑是杯水车薪,而且有的物资还空投到了我军阵地之上,实在是天助我也。

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

无奈,国军士兵只好来到我军阵地之上,希望用手表以及戒指等贵重物品换取食物。

趁此机会,粟裕下令对前来交换食物的士兵进行政治攻势,开始以前线喊话,赠送食物等活动劝降杜聿明集团。

经过一波政治攻势,杜聿明集团有1.4万人左右纷纷选择投诚,后来还参加到了我军的部队当中。

1949年1月2日,粟裕决定趁着杜聿明集团动摇以及补给未充分的情况下,决定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

首先针对的,便是相对来说较弱的李弥兵团,华野特地派出3、4、10纵以及晋冀鲁豫军区的两个旅等兵力,对李弥兵团进行进攻。

李弥

胜利之后,苏北兵团又指挥着2纵、8纵以及11纵朝着邱清泉兵团进攻,分割邱清泉和李弥的联系。

陈官庄这边,来了国民党的空军副司令王树铭亲自上阵,带着大批战机在空中投掷催泪弹、毒气弹等,企图掩护杜聿明突围。

宋时轮则下令4纵和10纵等部队,进入突围部队中将其分割,最后成功将突围部队堵截。

经过两天左右的战斗,我军成功攻占了36个村落据点,敌军也开始呈现颓势,逐渐瓦解。

直到1月10日,在我军部队的全力进攻下,全歼了杜聿明兵团,杜聿明被俘,邱清泉则是自尽身亡,而李弥侥幸逃脱。

邱清泉

至此,打了66天的淮海战役,我军终于拿下胜利!

60万对80万!

淮海战役又是一个以少胜多的光辉记录,中野和华野并肩作战,直接创造了至今为止仍津津乐道的神仙战役。

毛主席得知淮海战役胜利后,高兴地夸赞道:

「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毛主席

当然,除了前线将军的神仙指挥以及战士们的勇往直前外,后勤部队也是不可以忘记的。

在淮海战役期间,后勤部队差不多汇集了540多万人,这里面有人民,有民工,他们都在支持着我军的战斗。

在战役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军军队再加上俘虏等几乎有150万人需要吃饭,粮食最少每天也需要300万斤。

而后勤的部队个个都是倾尽全力,支援前线,甚至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留着粮食支持前线作战。

正是因为有这些沙场点兵的将,前线拼杀的兵,后勤补给的民,才有了这场伟大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的胜利!永远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不忘初心 致敬英雄

致敬为革命付出的伟大前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