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蒋退台时还有多少军队难以接受的事实

2024-02-08历史

蒋退台时还有多少军队?难以接受的事实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您的鼓励和支持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注意,蒋介石最后的据点已经曝光!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和平期望,执意发动内战。然而,当时他可能并未意识到,背离民心的国民党最终走向了覆灭。

在解放战争后期,落荒而逃的蒋介石曾在心中抱有反攻大陆的幻想,因此在逃跑前他带走了大量的军队。那么,他在那个时候手中究竟还有多少军队呢?

说出来可能会让你感到难以置信。 至于他为何会选择台湾作为自己的最后避难所,这在三大战役结束后引起了国民党内部的激烈争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稳定军心,蒋介石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迁都。然而,他并没有考虑过台湾这个地方,甚至立下了「绝不前往台湾」的决心。

他深知,台湾只能让他暂时苟延残喘,但如果他选择去台湾,他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大陆了。因此,他的心中充满了犹豫和挣扎。

然而,随着战争的临近,蒋介石已经预见了自己的未来。他意识到,这已经不再是想去哪的问题,而是剩下的立足之地还有哪些。

蒋委员长心中思绪万千,开始竭尽全力为自己规划后路。起初,他为自己设定了三个撤离地点:西昌、海南和台湾。

其中,西昌和海南同样具有显著优势。那么,他最终为何会选择逃往台湾呢?主要的原因是:那时他已经别无选择。

蒋委员长自然明白另外两个地方的好处:如果他将国民党的军队撤到西昌,那么他就可以以西昌为据点,在西南广大地区建立起根据地,继续他的美梦。

如果选择海南,那么他就可以以海南为基地,在东南沿海地区继续顽强抵抗。

蒋介石清楚地认识到,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士兵们惶恐不安,已经像散沙一样无法凝聚起来。即使他选择西昌和海南,也无法扭转战局,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无法逃脱,成为俘虏。

因此,他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台湾作为自己的最后避难所。

蒋介石深谙台湾的风情与民情。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就亲自踏上台湾的土地,体验并欣赏台湾的美丽景色。1946年10月21日,蒋介石乘坐的飞机顺利降落在台北。

台湾之行让蒋介石对台湾人民印象最深刻。飞机刚一落地,他就感受到了台湾人民的热情款待。他们的热烈欢迎让蒋介石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因为在抗日战争刚刚结束的那段时期,蒋介石在人们心中的声望非常之高,甚至可以说达到了威望的巅峰。然而,蒋介石自身的问题相当多,他刚愎自用,任人唯亲。

「上梁不正下梁歪」,国民党内部的贪污腐败行为极为严重,但蒋介石对此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国民党失去民心,蒋介石声望下滑,但在台湾,人们对蒋的评价依然较高,他被视为一个高大的形象。蒋的台湾之行让他对台湾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发展十分满意,特别是台湾的经济发展独立且没有共产党的组织。

蒋介石对台湾赞不绝口,称其为「干净土」,并表示如果拥有台湾,就等于拥有一切。因此,他决定将台湾建设成为「全国模范省」。

除了这两个原因外,台湾的地理位置也令蒋介石感到满意。台湾风景如画,自然资源丰富,且与中国大陆之间隔着台湾海峡。

蒋介石认为解放军缺乏海军和空军,因此很难抵达台湾。

蒋介石对于台湾的控制一直未曾放松,即使在他最终败逃到台湾之前,他也坚持加快将财富转移到该地的步伐。那么,他是如何成功实现这一目标的呢?

这些金银财宝又是从何而来呢?这种转移财富的行为无疑是蒋介石的污点之一。在1948年,当蒋介石意识到局势对自己不利时,他选择了坚持而非投降。

在此期间,他一边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抗争,一边在暗中秘密地向台湾转移金银财宝。然而,这个过程并不轻松。

面对李宗仁的针锋相对,蒋介石开始暗中策划转移财富。1948年初,他与台湾省的魏道明会面,聊天过程中始终围绕财政和经济话题。

这次会面让蒋介石坚定了向台湾撤退的决心,并加快了对台湾的各项部署。

蒋介石计划前往台湾,因为他认为在大陆已经无法为国民党寻找到发展的机会,而台湾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他对于国民党内部的散漫和腐败感到愤怒,并认为许多干部无能。

他相信,只有在新的环境中,国民党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变。他将台湾视为这个新环境,但他明白,去台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他需要详尽的规划和准备,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

1948年12月24日,蒋介石任命陈诚为台湾省政府主席,蒋经国为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全面掌管台湾事务。

不久后,他下令将国库中的黄金、白银、外汇等财产转移到台湾,同时在两岸之间设置了一条「海上封锁线」,以对大陆进行封锁。

此举旨在与大陆残存的国民党势力联合,进行最后的抵抗,并为日后的反攻做准备。

蒋介石在为国民党军队寻找出路的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因为国民党军队此时已是强弩之末,投诚的投诚,覆灭的覆灭,剩下的只是一些不成气候的残兵败将。

在这个时候,有人看到了蒋介石的困境,开始打起他的主意,企图逼迫他下台,取而代之。这个人就是李宗仁。李宗仁认为,蒋介石正处在需要人才的关头,而他自己又十分有能耐,于是便开始对蒋介石进行要挟。

李宗仁要求蒋介石交出在台湾的财富并放弃权力出国,展现了他强烈的野心。然而,蒋介石的野心也不容忽视。他没有接受李宗仁的要求,反而借此机会将他排挤出权力中心。

这两位老朋友虽然表面上平静,但实际上已经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他们都非常了解对方,但都坚决不让步。

李宗仁对于蒋介石的计划,态度是坚决要将他挤下去。而蒋介石则想要把李宗仁作为挡箭牌,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为了削弱李宗仁的权力,蒋介石加速了黄金、白银、外汇的转移速度。他严格要求必须看到自己的亲笔签名,任何行动都需要得到他的批准。

由于他在台湾安排了自己的人,所以李宗仁只能看着却无能为力,无法干涉台湾的任何举动。最终,狡猾的蒋介石向台湾运送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和外汇,总价值几乎相当于800万两黄金。

这些财富的来源是什么呢?它们几乎都是国民党在大陆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每一笔、每一毛都凝聚着人民的辛劳。

除了丰富的财富,蒋介石逃走时还带走了庞大的军队,其数量令人震撼。而这些军队大部分都是被蒋介石威逼利诱的人。

1949年,蒋介石逃往台湾时,不仅带走了大量金银财宝,还带走了大量军队。但军队中大部分人并非自愿前往台湾,而是被蒋介石欺骗和逼迫,最后在恐慌中被他带到了台湾。

蒋介石逃离大陆时,究竟带走了多少人?数量之多,令人惊叹。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他不顾一切地撕毁「双十」协定,发动了内战。

在解放战争开始之前,他春风得意。因为那时的国民党有着太多的优势,他们不仅装备精良,而且人数远多于我党。

国民党的军队中,有数百万士兵。此外,他们还拥有丰富的物资和土地。

蒋介石曾自信满满,认为国民党能在短时间内赢得战争,甚至扬言三个月内就能击败解放军。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国民党最终溃败,被打得狼狈不堪。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的士兵数量已经严重不足,只能依靠一些残兵败将。看到这种情况,蒋介石十分愤怒,他命令手下去抓壮丁,以增加士兵数量。

国民党强行征召壮丁加入军队,将他们置于最前线,充当「炮灰」角色。尽管这些壮丁为国民党挡住了枪林弹雨,但他们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

因此,他们对国民党及其领导人蒋介石充满怨恨,甚至不惜逃跑或投诚。尽管国民党一直在征召新兵,但其军队人数并未因此增加,反而逐渐减少。

蒋介石决定逃往台湾时,许多国民党的士兵选择留了下来。他们不愿意的理由显而易见。首先,蒋介石的连连失败和大势已去在很多士兵心中已失去了威望。

其次,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深深地刻在了很多人的心中,他们知道如果去台湾,可能就再也无法回到家乡。最后,很多人本是被迫加入了国民党,让他们去台湾,比杀了他们还要痛苦。

国民党为了将士兵们骗往台湾,进行了各种手段。他们以被就地枪决为威胁,恐吓不想去台湾的士兵,并告诉他们留在大陆不会有好下场。

然而,当这些手段都无效时,国民党又开始欺骗士兵,告诉他们国民党很快就会回到大陆。最终,多达60万的士兵被迫跟随国民党前往台湾,加上他们的亲属与家眷,跟随蒋介石到台湾的人数达到了200万。

尽管这200万人之中,多数并非心甘情愿,但他们每天在台湾都深深怀念着大陆和故乡,期盼在有生之年能亲眼目睹台湾回归祖国。

然而,他们在无法归乡的遗憾中,很多人遗憾地走完了人生。

结语:当蒋介石逃离台湾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大陆的幻想和野心。他试图带着大量的财富和军队,希望能有一天重返大陆。

然而,历史证明,蒋介石的美梦只是他的痴心妄想。失去了人心的国民党最终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虽然今天的台湾仍未回归,但流离在外的人们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台湾回归只是时间问题,那些思念故乡的人们总有一天会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都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台湾一直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你对台湾有什么想说的?参考文献:[1]俞风流.蒋介石为何选择台湾为最后的生存之地?[J].乡村科技,2010(09):44.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10.09.042.[2]杨天石.蒋介石当年为何选择了台湾[J].领导文萃,2010(17):52-55.[3]詹特芳.蒋介石政府是如何转移黄金、白银、外汇去台湾的[J].世纪行,1995(1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