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历史的尘埃——鸦片战争赔款,为何落在"千年巨富"肩上?

2024-01-16历史

文 | 无畏

编者按:权谋诡谲,国运兴衰,随世事逐流,为歧路踯躅,曾在商海沉浮的大亨,定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时间倒转回公元1835年,美国人伯驾的眼科医局在广东新豆栏街开业了。尽管前期满城宣传,可是在当时「西医」实在是个无比神秘可怕的事物,所以医局开业之日门可罗雀。第二天,仅有一名患有眼疾的妇女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踏进医局就诊,谁料,第三天一下子就来了六名患者,往后竟然逐日递增。几个月后伯驾的眼科医局成了全城最受欢迎的医局——不前一天晚上去排队,第二天看病都排不上号!这座眼科医局就是后来大名鼎鼎、救人无数的「博济医院」前身,而当时帮助伯驾开医局的其实是个中国人。

这个中国人当然不简单。他,曾经被西方学者称之为「天下第一大富翁」;他,曾是「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他,就是清末的巨商伍秉鉴。1834年,伍秉鉴个人拥有的资产达到两千六百万两白银。这是个什么概念?当时一两白银能买一百六七十斤米、五十斤猪肉、三四百个鸡蛋,七两白银能买一亩好地,有白银百两就是今天所谓「大款」「土豪」,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不过四千万两白银。他曾毫无悬念地入选美国【华尔街日报】评选出的「一千年来最富有的五十个人」,欧美各国至今仍流传着他的传说。那么,伍秉鉴如何积累起巨额财富?一代「世界首富」的命运又是怎样的?我们不妨回到二百年前一窥究竟。

十三行走出的「世界首富」

伍秉鉴祖籍福建,世代为茶农,偶做卖茶生意。康熙初年其先祖迁徙至广东,迫于生活开始经商。平淡无奇的伍家家族命运到了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手里终于发生了重要转折,谁敢相信,伍国莹最初也不过是一家商行里的小伙计。这家叫「同文行」的商行可不简单,它属于广东大富豪潘振承。潘振承是赫赫有名的「潘氏家族」奠基人,潘氏家族三代行商,做行商首领三十九年,财富、地位、影响力都在广东行商里首屈一指。

伍国莹聪慧机敏、精明能干,在同文行做事多年,慢慢地从小伙计升到了账房。这一过程中,他积累了大量的行商经验和广泛的人脉。时机成熟后的1784年,他离开了同文行自立门户,创立了怡和行。怡和行积极参与对外贸易,稳步发展,成为广东十三行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广东十三行」即广东行商,它与山西晋商、两淮盐商一样,是清代实力不俗的商业群体。广东十三行的崛起离不开1864年康熙暂时放宽的海禁政策——开放四口(闽、粤、江、浙)通商。正是这一短暂的开放期,吸引了众多洋人来华贸易。两年后,广东官府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的商行,作为官府特许中间商,垄断了清朝海上外贸代理业务,广东十三行就此诞生。而1757年清政府再度「闭关锁国」只保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口,则为广东十三行的进一步壮大提供了最有利的机会。再加上行商们对内对外都诚实守信、办事效率高、业务能力强,很快就受到了外商的信任和欢迎,可以说广东十三行在晚清的对外贸易中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获利颇丰,难怪时人流传着:「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这样的大背景下,又借助东印度公司的扶植,怡和行的外贸生意蒸蒸日上。随着伍国莹和其第四子伍秉钧相继去世,1801年,32岁的伍秉鉴正式接手怡和行的生意。巨大的生意前景和各方面的压力挑战通通被摆在了这个年轻的「富二代」面前,一手好牌的伍秉鉴将如何打出「大满贯」?

洋人眼里的广州商业「教父」

假如是你继承了这样的家业,你会用几年时间登上行商顶峰?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伍秉鉴只用了六年时间。你以为被洋人称为「教父」的伍秉鉴肯定手段强硬、善于交际、左右逢源、谈笑风生?据洋人的描述,伍秉鉴「天生有懦弱的性格」,甚至「一辈子只讲过一句笑话」。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是外国商人最信赖的伙伴。

关于伍秉鉴流传最广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位与伍秉鉴合作的美国商人,因经营不善欠了他7万多银元,美国商人无力偿还也无法回国。伍秉鉴知道之后,马上派人拿出借据当着这位美国商人的面将它撕毁,宣布账目结清,并给了他50两白银,让他放心归国。这位美国商人即是阿斯特——回国后东山再起更是成为了美国首富,他常常对人说到「华盛顿给了我一个国家,而伍秉鉴给了我整个人生」。像这样的例子发生了不止一次,伍秉鉴的慷慨故事变成了最好的广告,为他在国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帮助他扩大了人脉,也一步步敲开了财富之门。

除了广交朋友,伍秉鉴还拥有出色的商业头脑和超前的经商理念。他不仅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加强合作,拓展海外贸易——怡和行将最优质的茶叶、丝绸供应给英国东印度公司远销海外,英国东印度公司则提供纺织品、毛料等经怡和行转销国内。还大胆地在国内外置办、投资产业——他在国内拥有众多商铺、茶园、房地产等,还在美国投资建设铁路、购买证券、涉足保险行业。这一系列的外贸活动和投资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他很快成为了行商首领。

站在行商的顶峰,伍秉鉴并没有因此打压同行、一家独大。有一次,一家英国商行有一笔大买卖寻求代理销售。很多广东行商竞相角逐,争得头破血流,却纷纷以失败告终。这口「大肥肉」花落怡和行后,伍秉鉴借着过生日的机会宴请所有行商,并邀请他们来共分这笔生意,众人在惊讶之余对伍秉鉴交口称赞、愈发感谢。你以为伍秉鉴此举仅仅是为了收买人心?商场上独占暴利,市场活跃不起来,在同行中也难免遭人嫉妒、算计,与其得了财富后患无穷,不如利益共享赢得支持,伍秉鉴精明如此。

毁家纾难与毁誉参半

1843年9月,七十四岁的伍秉鉴在堪比「大观园」的伍家花园中溘然长逝。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两句话:「庭榜玉诏,帝称忠义之家;臣本布衣,身系兴亡之局。」

作为商人,在社会本就地位低下,广东十三行作为官商又被夹在清廷和洋人之间,即使家财万贯,稍有个不慎,被充军抄家也稀松平常。伍秉鉴深知其中利害,于是选择了捐官——花了数万两白银换得三品顶戴,一为抬身价装点门面,二为铺平路减少阻碍。若是平常年月,伍秉鉴的算盘打得必然如意,可当时清朝已经是强弩之末,这栋看似雄伟的大厦,实则岌岌可危。既然可以依靠卖官来贴补国家财政,那么剥削剥削那些有钱没地位的商人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有记载表明,从1773年到1835年间,广东十三行向朝廷和地方政府陆陆续续地捐献了五百多万两白银。向内,是紧关大门贪婪腐朽的清政府,向外,是欲破大门唯利是图的洋商人,「山雨欲来风满楼」,伍秉鉴站在中间该何去何从?

1839年,林则徐给广东带来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由于怡和行担保的外商常常在货物中夹带鸦片,两边都不想得罪的伍家只希望禁烟运动早日结束。于是伍秉鉴的儿子伍崇曜带着外商上缴的一千多箱鸦片上交给林则徐,不料却弄巧成拙,林则徐认定伍家勾结外商欺瞒官府,因此将伍崇曜等人缉拿起来。这还得了!伍秉鉴马上表示愿意出钱报效朝廷,可林则徐根本不吃这一套,反而将伍崇曜彻底关进监牢。不仅伍秉鉴一家,随着清廷和洋商频发冲突,想要通过巧妙周旋来试图化解双方矛盾、继续获得巨大利益的行商们所得到的,只剩下颜面扫地而已。

随后的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伍家和其他行商一起,为国家积极募捐财物、出钱建造防御工事和战船大炮。即使如此,从战争开始的那一刻,国人便指责唾骂这些与洋人做生意的行商们为「汉奸」。1841年,行商从中牵线调停,中英双方签订了【广州条约】,代表政府参加签约仪式的就是上文提到的伍崇曜。对于【广州条约】中的600万赔偿款,伍秉鉴拿出110万元,再加上其他行商所出,广东十三行被迫支付了将近三分之一的赔款。随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伍秉鉴又交付了100万赔款。

开放通商口岸、洋商可以自由交易,时代「刷」地一下就变了,曾经在夹缝中大把捞金的广东十三行被毫无情面地踢下了历史舞台。虽然伍家的家底、产业依然丰厚,可是伍秉鉴伤感伍家世代基业就此凋零,痛恨英国的战争行径,也对自己国家的软弱无能、腐败黑暗失望不已,战争、病痛和现实的接连打击让伍秉鉴一病不起。他曾想移民到刚刚独立的美国,可是却病的愈发严重,终于在祖国河山的风雨飘摇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十三行商馆在一场大火中尽数化为灰烬,当时的南海知县华延杰在【触藩始末】中写道:「夜间遥望火光,五颜六色,光芒闪耀,据说是珠宝烧烈所至。」至此,一代传奇「世界首富」和「天子南库」广东十三行化为一缕轻烟,飘散进历史滚滚烟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