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秦军到底怎么覆灭的

2024-07-22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原,建立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到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时间跨度不过短短的14年,秦竟然被六国的遗族所灭亡,那支当年战胜六国百万大军的秦军仿佛眨眼消失,而且从陈胜吴广公元前209年爆发起义算起,强秦就支撑了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先,我们要了解下秦的兵力情况。

战国末期秦国的人口大概在500万左右,按照当时的情况能够服兵役和徭役的人口大概占1/3,加上还要从事生产等建设工程,最多维持本国人口十分之一的兵力,理论上秦的兵力在五十万左右,在扩扩最多六十万,秦在统一六国后没有休养生息反而北攻匈奴南征百越,修建骊山、长城等大型工程,压根没有休养生息的时间,其根据地关中地区人口的出生率估计还在下降,也就是其秦人的总兵力征服六国加上损失,应该是下降的,应该秦人本族的兵力不足六十万。

其次,秦在统一后,其军力部署情况。

秦在军队部署方面因为刚刚统一六国,作为征服者,其主力不可能用六国人员担任,六国主要担任后勤兵等辅助兵种以及民夫等,因此秦军主力主要分布在四个方向。一是主力北方军团,压制北方的匈奴,军力三十万左右。二是南征百越的南方军团,虽然号称五十万,但大部分是征发的六国人员,秦军大概6万人。三是保护秦的根据地关中地区的部队守卫军团大概8-10万人。四是驻守六国故地的地方军团大概十来万人。

秦朝开国后兵力部署

第三,秦在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时十万地方秦军被灭

在陈胜吴广爆发起义后,六国遗族纷纷起兵,陈胜在陈郡称王,以「张楚」作为国号和年号。沛县的刘邦杀沛县县令,占据徐州一带;徐县人丁疾在淮北响应,进攻东海郡;郦商在高阳(杞县)响应;项梁和项羽在吴县杀会稽郡守,聚集精兵八千人;英布、彭越等刑徒和鄱阳县令吴苪也在江西鄱阳湖一带响应。陈余、张耳等攻陷了赵国故都邯郸以后,就拥立武臣为赵王,又攻击燕国故地,建立了燕国。魏国旧贵族拥立魏咎为魏王。齐国的宗室也乘机自立为齐王。因为速度太快,秦国在关东的各地驻军基本被包围消灭,因为秦法严苛,失地战败者处死,因此地方上的秦军根本不能自主选择撤退集结,只能被动防守被各个击破,而且秦军主力在北方对抗匈奴,关内部队人数不足,根本做不到快速集结进行支援,反而被陈胜派遣的周文的军队攻入关中,到达了咸阳,只有荥阳城被围困,还没有被攻陷。秦王朝被迫以少府章邯为将,以保卫咸阳的五万才军为骨干,发动骊山刑徒从军才击败周文,稳定了局势。但是其关东地区的驻军十余万人基本损失殆尽。

第四,秦在稳定局势后的重新部署

面对各地起义,秦进行了军力重新部署,南方征百越的部队由于失去关东地区信息传递的渠道被切断已经失去联系,等于失去了6万部队。因此秦主要把防守北方压制匈奴的三十万北方军团调回,同时因为章邯军中的骊山刑徒主要是六国子民,随时存在背叛的风险,因此以抽调大部北方军进入章邯军中进行了替换改造,最后形成战略机动部队三支,一支是以北方军为骨干重新整编的章邯军-20万人,一支是以原北方军团首领为首的王离军-10万人,一支从北方军团剥离出来的偏师大约3-4万人。而守卫咸阳地区部队大约五万余人。秦的总兵力当时从全盛时期的六十万人到此时不到四十万人。

秦军的反击兵力

第五,秦军最后的灭亡

秦在军队重新整编后,采取的是主动出击的战略。秦的章邯军和王离军主力南下平楚,而偏师派往燕赵之地,牵制当时的张耳、陈余的赵军。由于秦军北方军团的战斗力彪悍迅速击败陈胜,灭张楚,随后北攻临济(今河南开封南),齐王儋等战死。公元前208年七月项梁率楚军击秦,在定陶激战,楚军大败,项梁战死。章邯在击败项梁后,以楚地义军不足忧,转而率部北上攻赵。这时章邯军和王离军加上偏师在赵地会合总兵力达到35万。

此时王离军进攻赵国邯郸,六国各地援军汇聚巨鹿,而章邯军在外围策应,王离军和项羽军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项羽军切断秦军粮道与王离军决战,而当时章邯率领部队避战,造成王离军孤军奋战,最后战败,此战秦军损失十余万人。战略机动部队只剩下章邯的二十万人。

而章邯避战的原因就是秦朝上层权力斗争激化,赵高掌权杀丞相李斯,而赵高和章邯互相猜忌,可能章邯属于李斯一派,章邯派部将司马欣去咸阳和朝廷沟通打探消息,司马欣带回消息是,只要赵高掌权,不管胜败如何,都要诛杀章邯。造成章邯害怕拥兵自保,在巨鹿之战中观望,造成秦军王离军战败,章邯又担心朝廷追究其责任,惶恐下带兵投降项羽,这投降的二十万秦军最后也被项羽坑杀。自此秦军的战略部队全部灭亡。只剩关中的五万余守备部队,这些部队根本无法抵抗项羽和刘邦的进攻,因刘邦先入关大部投降刘邦军。项羽后来被汉军骑兵围攻,取下项羽首级的五名汉军骑士,都是原旧秦军秦京师军的将士。

秦军的损失明表

实际上,秦在军事上具备压倒性的实力,其错误在于两点。一是反应迟缓,在关东发生大规模起义时,由于主力北方军团位于北方前线,没有战略机动部队,在统治时间过短没有建立牢固统治的情况下,决策层没有下令快速把各地驻军撤回,造成军力的巨大损失,十余万的地方驻军被消灭。二是章邯的恐惧,造成秦军的战略部队全部损失,在巨鹿之战,章邯军和王离军共35万人,而六国援军加上项羽军也不过二十多万,秦军具备兵力优势和战力的双重优势,结果由于章邯避战保存实力,造成王离军灭亡,而章邯在看到自己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下,面对秦法的恐惧,最终选择了投降,使秦最后的武力丧失。

如果,秦王朝选择保住关内,放弃六国地盘,凭借四十万的大军驻守函谷关一线,六国根本打不进去,而且秦军主力在咸阳周围,秦王的权威就会得到支撑,权力斗争反而得到遏制,相反反而六国会因为争权夺势发生内乱,这时秦军出动可能会再次统一六国。

有时候选择很重要,不同的决策会带来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