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抗战时期的外交史揭秘:淞沪会战不是为了要赢 是为了要停战

2024-02-28历史

前言

讲了那么多期抗日战场上的故事,今天来聊聊抗战里的另外一个战场,外交战场,这里的精彩程度也丝毫不亚于战场的拼杀。

那么今天这个系列先讲一讲抗战及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外交。之所以把中国与美国的外交放在第一个去讲,我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

其一,国府在抗战期间的外交方针,一直是把美国作为最大的争取对象,一直努力争取美国对华的支援。

其次,就是中国可以在长期战争中坚持下来。美国作为最强有力的盟友,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因此,中美关系我个人认为是中国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最重要的外交关系。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公然侵犯中国国土等主权,这也间接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担忧。

不过,这些西方国家可能未必真的担忧中国的主权,准确来说是这些国家在华的利益。日本开始大规模侵略中国,这一行为对美国于清末所提倡的门户开放政策直接挑衅。

我们这里稍微讲解一下这个门户开放政策,它是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最初提出的。

其核心观念就是确保清末民初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条件下,要求在华列强均拥有平等的特权。那么你可以理解成这是一个以和平的方式。西方列强维持平等水平下的在华利益。由于清末对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关系中,美国算是后起之秀,因此该政策的最大赢家是美国。

这个政策由包括日本在内的列强所签署,但并没有实施准则。而且918事变后基本就名存实亡了。与此同时,美国本土从1929年开始就在经历经济大萧条的困扰,对于在华利益分身乏术。对于中日在中国东北领土上的军事冲突,美国政府采取不介入、不表态的政策。

而且出于利益上的考量,美国和中国以及日本依旧保持着各自的经贸关系。虽然美国政府极力避免选边站的情况发生,出于经济利益,中美之间依旧开展诸多合作。其中具代表性的是,1933年中美签署了价值5千万美元的棉麦借款协定。

以及1936年最终由双方财政部达成的白银协定。这些合作使中国获取大量外汇而稳定经济。在30年代,美国还协助中国建立起中央航空学校,这为后来的抗战培养出一批批空战人才。虽然有在中日纠纷中偏向中方的嫌疑,美国出于航空业利益上的考量,依旧协助发展中国空军。

所以,中央空军1930年代发展建设中,美国虽然投入有限,但扮演了个十分重要的角色。1933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的最后几年,美国一直是中国空军最主要的飞机,提供国家,区别于2战期间租借法案援助性质的供应中国,寻求增强自身空军实力,美国则以航空贸易为考量。

由于不愿意像一战那样再卷入一场美国以外的战争,美国国内在30年代充斥着一片孤立主义的氛围。美国民意反对国家过度干预国际社会的政治纠纷和军事冲突,从而保护国家不会再次卷入战争。在这样的背景下,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案,这意味着在外交上采取孤立主义的态度。

1937年7月,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美国罗斯福总统宣布,美国继续在中日战争中保持中立。并且禁止将武器装备和其他军事物资,运送至处于战争状态下的中国或日本。国府为了摆脱孤立无援的困局,计划通过短暂强硬的抵抗,引起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干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全面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打响。上海的战事进行的同时,国服积极采取国际社会上的援助,希望可以调停中日战争。在这样的背景下,9国公约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其目标是尽早结束中日全面战争。

虽然在这份公约里确认了日本有违反国际公约的行为,但未明确宣布日本对中国犯下侵略行为。国府所寄希望的西方国家可以对日本采取经济制裁的结果也没有发生。所以这个国际公约到最后只是口头呼吁中日双方和平解决纠纷,并未产生任何实际意义。

陈诚在关于淞沪战事的报告中表示,军事战略经常被国家间的政治所取代,在不确定国际社会是否会干预的情况下,部队在上海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这是国家的悲剧。由于中国国力虚弱,需要国际社会的援助。为了证明战斗抵抗的决心,不得不做出巨大牺牲。

9国公约干预失败后,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的调停也并未获得效果。此时,国民政府改变外交方针,把美国作为战时外交策略的重点争取对象。蒋介石所提倡的战时外交方针包括3个方向:

1、对英、美采取积极争取的态度。

2、对苏俄保持外交上的联络。

3、就是继续保持与德国的外交关系。

这里关于对苏对德关系,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会在后续相关节目中再做具体分析。1938年9月,胡适代表中国国民政府重任驻美大使。10月,外交部致电胡适,再次强调对美方针。

在国府传达给胡适的方针中,强调了4个重点:

1、促成美国修正国会出台的中立法;

2、尽快争取美国在财政方面的圆滑措施;

3、同时促进美国对日本在经贸层面上施压;

4、最后一点就是尽全力促成美英在亚洲局势中占中国一侧进一步达成军事同盟。

同时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防止英国因为欧洲局势而与日本单方面妥协,从而不利于中国的抗战。这4个方向,至此成为中国在抗战前期到美国加入二战前的主要对美外交方针。

在抗战前期,就会有美国的完全支持和军事同盟是不太现实的。所以退而求其次寻求财政的支持。1939年初,中国与美国达成了抗战期间第一笔价值2500万美元的贷款协议。这就是著名的桐油借款。中方以出售桐油的方式获取美方贷款,去建设滇缅公路的汽车运输。在中美开始展开一系列战略合作后,美国罗斯福政府一直谨慎处理自己在中日纠纷中的立场。

罗斯福想做到的是,在维持中国有能力继续抵抗的前提下,尽量不触碰日本的底线。美国政府对华外交的转折点是在1940年德意日签署轴心国同盟条约之后。由于国际形势越来越紧张,罗斯福政府意识到需要中国以牵制、限制日本的战争行为。

因此,大力支持已经独立奋战数年之久的中国,可以使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无法置身事外。这样日本有限的军力就无法投入到更大规模的战争中,也进一步延缓轴心国的战略发展。

1941年,美国出台了租借法案,意在向全世界抵抗轴心国的国家展开援助。

当年的4月17日,美国决定将向中国提供4500万的军事资源,这是租借法案中军事援华的开始。5月6日,罗斯福总统正式声明,租借法案适用于中日战争中的中国,同时向民众宣传中国抗战的意义。罗斯副总统表示,帮助中国,就是帮助美国保卫中国,也是保卫美国自己。

中美在援华军事合作上,按照国府的建议,将其中3个领域:

其一,帮助中国建立现代化空军。

其二,由美国提供军事装备,并且由美军协助训练中国陆军30个师级作战单位增强战力。

其三,就是帮助中国滇缅公路运输的建设,同时提供大量运输载具,维持圆滑物资的运输。

也是在同年,美国停止对日物资贸易,同时正式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美国要求日本无条件退出,归还全部中国领土,可见,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已完全转换。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对日宣战,太平战争由此爆发。

珍珠港事件让美国民众意识到,战争的威胁已经蔓延至美国,这场战争美国已经无法置身事外。1942年元旦,由美国发起,包括2 6个创始成员国的联合国家宣言正式签署。这就意味着反对法西斯暴政,追求自由独立的同盟国家阵营正式成立,中国不再是孤身奋战。

经过美国的大力支持,平均国家水平依旧有限的中国被列为同盟国4巨头之一。可以说,与美国的外交发展和中国在抗战前期的战斗为自己迎来了最高的国际地位。中国与美国正式成为军事同盟的关系,美国成为中国二战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同时牵制日军大量军事资源的中国,也成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友。

1943年1月11日,美利坚合众国与中华民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中美新约。由于这个新条约的签订,对中美外交有着全新化时代的意义,因此我们稍微说一下这个条约。这部新约由时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魏道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华盛顿签订。

这部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美国放弃在华的领事裁判权和内河航行权等一切特权。所有条款都是为了在中美平等国家地位的条件下,建立起相互尊重、友善的外交方针。这项新约的签署,也就意味着,自清朝末年中美不平等关系在法律层面彻底结束。签订这部协约时,美国政府普遍对中国政府颇有好感。

然而,在战争后期,中美关系却因两个人的私人关系而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没错,这就是中国战区统帅蒋介石和他的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之间不和的关系。在援物资的分配和中国军队的指挥权等问题上,两人产生出极大的分歧。

总而言之,蒋介石极力要求罗斯福总统撤换史迪威,并且不惜为此脱离盟国,独立抗日。那么从这张史迪威给蒋介石授勋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出两人之间有多么不对付。

为了顾及中美外交层面的大局,罗斯福最终同意撤销史迪威,将其调离中国战区。美国后委任魏德曼接替史迪威,继续协助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蒋介石与魏德曼关系融洽。虽然在外交层面,中美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盟友关系,但美国因此对国服的看法也有所改变。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总统因脑溢血逝世,美国副总统杜鲁门接任了美国总统一职。杜鲁门政府的对华政策准确地说,是对国府的支持态度发生改变。这就是整个抗战中,中美外交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