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党史对项英评价更客观了:贡献巨大,救下4000名被抓骨干

2024-04-21历史

党史对项英评价更客观了:贡献巨大,救下4000名被抓骨干

1941年3月14日凌晨,皖南泾县赤坑山蜜蜂洞中突然传来了几声枪响。枪声停歇之后,一个贼眉鼠目的中年人,扭头看了洞中倒在血泊里的几个人一眼,然后一手持着手枪,另一手提着一个包袱,头也不回地朝山下窜去。

这个贼眉鼠目的中年人名叫刘厚总,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副官。被他开枪打死的,正是他的首长——项英。

一、

项英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著名活动家、中国工人运动先驱、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他1898年5月出生于湖北武昌,很小的时候便进入资本家的工厂当了童工,深受阶级压迫之苦。

1919年,项英参加了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在武汉创办的工人夜校,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从那以后,他便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并参与领导了1920年的武汉纺织工人罢工。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大」代表包惠僧受党的派遣来到武汉,组建工会组织。

项英得知消息后,主动找到包惠僧,向他表达了自己希望投身工人运动、参加革命的愿望。

包惠僧于是派项英协助著名工运领袖林祥谦筹备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项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22年4月,项英在包惠僧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迅速成长为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2年7月,项英出席了党的「二大」,之后又和陈潭秋、林祥谦等人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遭到了北洋军阀吴佩孚的通缉。

1923年6月,在党的「三大」上,25岁的项英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后根据党的指示,项英被调往上海,负责建立沪西工友俱乐部,在党的指挥下领导工人运动。

1925年2月,项英与邓中夏、李立三等人指挥了有4万名工人参加的沪西日商纱厂工人总同盟罢工,掀开了「五卅」运动这一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大幕。

正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五卅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力量,标志着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二、

大革命失败后,时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的项英根据党的指示,赴中央苏区工作,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职。

在项英担任军委主席期间,非常重视军队的政治建设。他建立了红军总政治部,明确规定了总政治部的职责,对红军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项英还积极协助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发展根据地经济建设,健全地方工农民主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的几年中,作为实际上的第一首长,项英曾多次在枪口下救下过自己的同志。据统计,三年游击战争中被他从枪口下救出的干部战士总数在4000人以上,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三、

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安排项英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以达到牵制国民党军和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转移的目的。项英面对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红军主力离开后,中央苏区被国民党军重重包围,分割成无数个小块。蒋介石企图用这种堡垒封锁的战术,吃掉留下来的红军。

在联系不上中央的情况下,项英指挥部队分9路突围,自己则在其他几路红军突围后,最后一个带领部队离开中央苏区,向赣粤边突围。

到达赣粤边后,国民党又组织大批兵力对项英所部进行全面「清剿」,企图「打死、饿死、困死」项英。

敌人采取「移民并村」的手段,断绝游击队和群众的联系,项英和游击队员只能在山里采野菜、摘野果吃。

当时的情况正如陈毅元帅在【赣南游击词】中写的那样:「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但就是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项英仍然充满了必胜的信念,率领游击队在群山峻岭中与敌人周旋。他对游击队员们说:「我们只要剩下一个人,也要顽强地坚持下去,共产党的旗帜不能倒,游击队的旗帜不能倒!」

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有个别战士丧失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不愿留下来继续斗争。

对于这些人,项英采取的办法是发放路费,让他们回家。项英称这是「以礼相待,好来好去。」如果这些人将来想回来继续参加革命,一律欢迎,并保证决不歧视他们。

对于队伍中的一般性变节行为,项英也是尽量争取这些变节者采取中立态度,只要这些人不做出危害革命的举动,可以既往不咎。

项英制定的这个政策,是在结合了当时的处境之后做出的正确选择。所以在中央红军离开后,项英率领的南方游击队能够在极为恶劣的环境里不断发展壮大。

正是他的宽厚,才创下了领导红军游击队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奇迹。

四、

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将留在南方八省坚持游击战争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由叶挺担任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兼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书记。

根据1937年12月1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项英向南方各游击区传达党中央指示,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分散在南方8省14个地区的游击队10300余人集中到了一起,组建了一支由党指挥的铁军——新四军。

新四军的组建完成后,项英认真贯彻中央制定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组建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和江南指挥部,开辟了大片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也很快由组建时的1万余人发展到近9万人,抗日根据地总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400万。在皖南事变之前,新四军与日伪军进行了多次作战,共毙伤俘敌5.5万人。

项英还十分重视新四军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亲自编写了【巩固部队提高战斗力准备胜利的战斗】、【新阶段中我们在江南抗战的任务】等政治教材,并亲自给政工干部讲课。

在新四军中,项英有着极高的威望。

他身材结实,说起话来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对战士们极为关爱,战士们都说:「项副军长看上去严厉,实则极其朴实热情,平易近人,公余之暇常和我们拉家常,开玩笑,一点也没有首长的官架子。」

项英的个人生活极为简朴,但对新四军中的知识分子极为爱护。新四军的军医每月能领到140块钱的军饷,护士也能领到30块,而项英本人则一直坚持只领5块钱的津贴。

项英从不贪图享受,偶尔弄到点野味,首先想到的便是战士。史沫特莱来到新四军,他也是自己掏钱招待。

项英爱兵如子。有一次,日军飞机窜到新四军军部所在的云岭地区,对军部进行了狂轰滥炸。危急时刻,项英要求军部的文职干部先撤,大家不肯,项英大喝道:「赶快执行命令!」直到所有人全部疏散,他才离开。

几乎所有和项英接触过的新四军老战士谈起项英,都认为他是一位德高望重、诲人不倦的好首长。

大家都表示正是项英的言传身教,才让自己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革命战士;项英身上的的那种革命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新四军战士。

五、

当然,项英也不是完人。

在「皖南事变」中,项英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警惕性不够,在中央几次来电催促时迟疑犹豫,没有按照中央的部署迅速转移,使新四军遭受了重大损失,自己也和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一起被叛徒刘厚忠杀害,年仅43岁。

一直以来,项英都非常信任那个叛徒刘厚总。这件事对久经斗争考验、政治警惕性非常高的项英来说,实在千虑一失。

刘厚总生于1904年,1926年在湖南老家参加农会,成为农民运动的骨干。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游击队,和国民党军打过几年的游击。

1938年春,刘厚总所在的游击队被整编为新四军特务营,刘厚总就这样来到了项英的身边。

不知道为什么,项英一眼就看中了刘厚总,认为此人力气大,个子高,枪法又准,于是将刘厚总调到自己身边担任副官。

在担任项英副官期间,刘厚总犯过调戏妇女、偷老百姓的鸡鸭等违反军纪的事,被项英狠狠地批评过几次,刘厚总为此怀恨在心。

刘厚总蛮以为跟了项英这个大首长,接下来一定能很快升官发财,没想到项英看穿了刘厚总一不懂军事,二不懂政治,当个连长都不能胜任,只能跟在自己身边当个搞后勤的副官,所以从来没想过给刘厚总升官。

见自己的欲望无法达成,刘厚总只能把对项英的恨埋在心底。「皖南事变」发生后,刘厚总见新四军死伤惨重,更加丧失了革命的信心。

在跟随项英转移到蜜蜂洞后,见项英和周子昆随身带了不少新四军的军费,于是铤而走险,开枪打死了项英和周子昆,抢走了两人身上的24000元钱,以及自来水笔三枝,金表一只等物品,投奔国民党当了叛徒。

刘厚忠投奔国民党后并没有得到「重用」,解放后他隐姓埋名,在江西省新余县躲藏了下来。1952年被人认出遭到逮捕,同年8月在南昌被人民政府处以死刑。

六、

前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种说法,说项英根本不服从毛主席的指挥,毛主席也拿他没有办法,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

项英和毛主席很早就认识了。1923年4月,时任京汉铁路总工会总干事的项英从武汉到长沙公干,受到了时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的毛泽东的热情接待。

毛泽东还邀请项英到自己家做客,让杨开慧亲手给项英做了几个湖南菜。1938年,项英在延安和毛主席回忆起这顿饭时,仍一直念念不忘杨开慧高超的厨艺。

虽然项英在新四军领导岗位与中央产生过分歧,但在东进问题上,在筹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问题上,在加强新四军的建设等问题上,项英的做法都是得到中央肯定的。如果项英真的是一个不服从党的领导的人,党的组织原则是决不会允许这种人的存在的。

毛主席在评价过皖南事变时曾说过:「项英同志就是相信国民党,相信顾祝同,把椅子搬到顾祝同脚下坐着,顾祝同脸色一变,一脚把他踢翻了。」

皖南事变后,项英的名字和功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抹去了。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的指示下,中央对项英终于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1984年12月,经杨尚昆、胡耀邦审定,中央对项英在皖南事变中的责任定为"负有责任",而不是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

1990年9月,中央批准在项英的家乡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为项英塑一尊铜像,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为项英的铜像题了「项英同志浩气长存」八个大字。

1998年5月,经党中央批准,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举行了纪念项英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迟浩田代表中央对项英的一生做了全面的评价:"项英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战争的名将之一"。

项英死后,留下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儿子项学诚后来加入了海军,退休前是北海舰队的一名高级军官,于1974年病逝。

项英的女儿名叫项苏云,2022年8月病逝于北京。项苏云的丈夫是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的部长的林汉雄,林汉雄的父亲则是林帅的堂哥林育英(张浩)。

参考资料:

【项英多次枪口救人,曾急电救方志敏弟】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