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5月29日上午,两位老人在美国曼哈顿悄悄会面,他们其中一位是中国抗日名将吕正操,另一位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千古功臣张学良。
老友相见,寒暄几句,张学良便邀请吕正操共进午餐,二人边吃边谈,相逢恨晚。
可是席间,张学良却突然举起酒杯,脱口而出:「当年,你咋跑到周恩来那边了?」
要知道,虽然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软禁了蒋介石,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遭到了蒋介石的报复,被国民党关押了54年,他一直是一个国民党人,信仰始终是「三民主义」。
然而西安事变后,作为张学良老部下的吕正操,却带领部队脱离了东北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站到了国民党的对立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学良这一提问,到底是无意为之,还是在兴师问罪?面对这一敏感问题,吕正操将军又该如何回应他?
一、讲武堂内,机缘巧合初遇「少帅」
张学良和吕正操之交,始于东北讲武堂。
与张学良出身显赫不同,吕正操出生于东北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原本先生给他起名「正言」,可是吕正操却认为「长大当兵,只有操练好了才能打日本人」,便将「正言」改名为「正操」。
1922年春,吕正操通过一位亲戚介绍,参加了东北军。好巧不巧,吕正操参加的这支连队,正好属于「少帅」张学良的卫队旅。
由于早些年参加过私塾,吕正操与东北军的「泥腿子」不同,一肚子墨水,练得一手好字,很快便被长官看重,到卫队旅旅部当了上士。
两人几十年的友情从这里开始,张学良当时在讲武堂担任监督,看吕正操一身正气,不像个普通人,便推荐他报考了东北讲武堂。
尽管张学良只比吕正操大三岁半,但他却是吕正操的长官和老师,见吕正操是辽宁海城同乡,对他特别照顾。
从讲武堂毕业后,吕正操就一直在张学良身边工作,吕正操原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实现多年夙愿,保家卫国,抵御日寇。
可是,蒋介石却选择一条路走到黑,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要求东北军一枪不发,撤到关内。
就这样,三十多万东北军背井离乡,一百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拱手于人,整个东北地区都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下。
然而,来到关内后的东北军,日子仍然不好过,都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东北军进关后,长期被蒋介石嫡系部队排挤,得不到应有的待遇。
所有东北军战士做梦都想打回东北,可是蒋介石却把张学良派去了陕西,要他们跟红军打内战。蒋介石此举可谓一石二鸟,一方面能拔除红军这个眼中钉,另一方面又能消磨东北军的力量,削弱张学良的势力。
1936年初,陕北红军为去往一线抗日,做出了东征计划,先锋军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一路势如破竹。
可就在这形势一片大好时,党中央却出于抗日大计考虑,避免出现亲者痛仇者快的情况,下令撤军,回到陕北,保存抗日力量。
原本,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是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做准备,可是蒋介石却警惕起来,他连忙调集了国民党部队将近二十多个师围剿红军,还下令让东北军和西北军向红军根据地靠拢。
张学良怎么忍心对红军下手?
蒋介石对张学良不积极「剿共」的行为感到非常生气,1936年10月22日,他索性直接乘专机来到了西安,向张学良兴师问罪。
1936年冬,国民党部队围追堵截,红军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不得已,中共中央制定出了红军东征的「新长征计划」,并且通报给了张学良。
张学良看到这一计划,脸色大变,他深知红军这一步计划是兵行险招,要冒极大风险,稍有不慎,只怕会落入深渊。
没有办法,张学良只能先稳住红军,电告中央:希望中共中央暂时留在原地,熬过一二个月,到时候西北、全国将有大变化。
原来,为救红军于水火,一个计划早已在张学良心中酝酿。
没错,张学良心中的计划,正是西安事变!
二、西安城里,多年好友各奔东西
张学良明白,西安事变无论成功与否,东北军都会被蒋介石严惩,因此实施此次行动的部队只能是自己的心腹,才敢不顾后果,放手一搏。这时,他想到了自己的好友和知己——吕正操。
1936年10月,张学良把吕正操调到了西安,在自己公馆里给他找了一份内勤工作,让他以这份工作为掩护,帮助自己开始着手实施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在张学良和杨虎城领导下,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抓获蒋介石后,为了推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张学良决定由自己亲自押送蒋介石返回南京。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2月25日下午,张学良身着崭新的军装,与在办公室工作的吕正操等人道别,毅然踏上了去往南京的飞机。
这一年,张学良35岁,吕正操31岁。谁也料想不到,这次一别,下次再见竟然是54年后。
一到南京城,蒋介石就背信弃义,下令软禁了张学良。
东北军群龙无首,三十多万人乱成了一锅粥,吕正操又将何去何从?
这时,吕正操想到了共产党,在解决西安事变期间,吕正操就和来西安共商大计的共产党代表团有很多接触,认识了周恩来、罗瑞卿等共产党领导人,他也潜移默化受到了共产主义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他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抗日的队伍,于是,他便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
与中国共产党积极接纳东北军不同,蒋介石和第53军军长万福麟,却把东北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再也容不下东北军,便想着缩编东北军,万福麟便借这个机会把647团拆散,分散到116师和130师,把东北军消灭于无形中。
吕正操却没有坐以待毙,他甘冒风险,受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在647团内部悄悄扩大「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的影响力。
647团全体官兵义愤填膺、反对改编,「东抗」的同志们更要带领队伍西渡黄河去找红军,时任647团团长的吕正操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派中共党员李晓初到北平向中共北方局请示。
中共北方局认为,虽然647团被分散,但是会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因此就让李晓初传达指示,要求647团服从改编,吕正操便从647团团长转为了691团团长。
1937年5月4日,经中共北方局批准,吕正操在一个行军帐篷里宣誓,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夙愿。
七七事变爆发后,全面抗战开始,吕正操觉得时机到了,便率领国民党军691团部队,宣布脱离国民党,改称「人民自卫军」,自卫军各级领导均由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担任,就这样,冀中平原上诞生了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吕正操也如愿以偿,开始领导队伍与日寇搏杀。
在吕正操的领导下,冀中抗日根据地成功建立,作战期间,吕正操带领队伍,充分利用和改造山西地区的平原,有效阻止了日军机械化部队推进。为了打击日军,吕正操还开创了一系列灵活的平原游击战术,把日军玩弄于股掌之中,让日军吃尽了苦头。
要说吕正操将军一生打过最自豪的仗,那必须要属百团大战了。
从1940年开始,日军为了粉碎我冀中抗日根据地,便开始在冀中推行「囚笼政策」,妄图把冀中抗日根据地分成许多个小块,逐个击破。
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吕正操率部参加了八路军总部发动的「百团大战」。
他领导队伍「以打代练」,把一支不会打仗的部队练成了会打仗、能打仗、能打胜仗的「铁军」,将游击战战术应用到百团大战中,扭转了原本被动挨打的局面,开始主动出击,冀中地区的形势逐渐被扭转。
在南京的张学良听说了吕正操这些事迹后,豪爽而又欣慰地称他为「地老鼠」。战斗之余,吕正操没有忘记张学良,经常与张学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联系。张学良也曾经派四弟张学思转告吕正操:「必之,这条路走对了。」
后来,新中国建立,国民党反动派败逃台湾,张学良也一同被押往了台湾继续软禁。
在这期间,张学良还是国民党的一员,而吕正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尽管两人有着不同的信仰,但依然保持书信往来。由于张学良受到国民党政府的严格管制,二人的书信不得不放弃署名。
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关系逐渐缓和,台湾当局对张学良的管制逐渐松弛,二人书信往来越发频繁。但是碍于时局,两人信件内容选择还是十分谨慎,很少有直白如画、通俗易懂的句子,大多数都是用隐晦的诗句互明心志。
恰巧这时,张学良的侄女张闾蘅为了经商而往来于台湾和大陆之间,张学良便让张闾蘅担任「信使」,替他传个话。也是有了张闾蘅后,张学良和吕正操之间的联系开始慢慢多了起来。
张闾蘅说:「我大爷在大陆,有两个属下十分想念,一个是万毅,另一个就是吕正操,大爷让我找机会经常去看看他们。」
三、一别五十四载,异国他乡再度相逢
1990年,台湾政局发生变化,被软禁了五十多年的张学良得以重见天日,张学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第一次澄清了当年西安事变的一些内幕,也对吕正操这位下属表达了思念之情。
1991年3月10日,西安事变54年后,张学良终于能够走出台湾,赴美国探亲。
中央得知了张学良被释放的消息,非常重视,迅速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代表党和政府宣布:「张学良将军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是抗日先锋,是中华民族的功臣,我们对他十分关心,他现在去了美国,如果他想回大陆探亲,我们随时欢迎。」
然而张学良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形势,觉得回大陆的条件还不是很成熟,「我一动身就会牵扯到大陆和台湾,不愿意因为个人的事情,把政治也搞得复杂化」。权衡后,大陆急忙联系了吕正操,要吕正操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远渡重洋,赴美看望张学良。
就这样,1991年5月29日,在美国纽约,两位阔别了54年的知己,终于再见。分别时还都是青葱少年,再见却已白发苍苍,两位老将军感慨万千,紧紧地握着手,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吕正操转达了邓颖超等领导人对张学良和其夫人赵一荻的问候,并且亲切地欢迎他们回大陆、回东北探亲。赵一荻爽朗地回答道:「东北是我的老家,我也很想回去看看。」
张学良也笑道:「知道今天要见吕正操,激动得一夜没睡。」一别54年,吕正操感慨道:「西安一别,到今天为止正好是五十四年五个月零四天,恰巧是个‘五四’。」
寒暄过后,吕正操拿出了党中央送给张学良的礼物,礼物一共有四件,都是中共中央根据张学良的喜好特意准备的,分别是【中国京剧大全】全套录音、著名画家袁熙坤所画的张学良肖像、一罐新制碧螺春茶、书法家启功先生特地为张学良写的寿幛。张学良看罢,连连感谢。
在交谈中,张学良聊到自己很迷信,「信上帝」。
吕正操则回答道:「我也很迷信,我迷信人民。」
张学良想起吕正操在冀中抗日根据地时,给吕正操起的外号「地老鼠」,不禁哈哈大笑,再次对他的功绩表示了肯定。
可是吕正操却回答说:「‘地老鼠’功劳小,功劳都是人民创造的,所以我迷信人民,蒋介石和宋美龄都迷信上帝,国民党800万部队都被我们打散了,最后只能跑到台湾。」
张学良随即肯定道:「得民者昌!」
二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便聊到了中午,张学良便请吕正操到楼下一家中餐馆吃饭。
酒过三巡,推杯换盏,张学良再次举起酒杯,向吕正操问道:「西安事变后,你咋跑到周恩来那边了?」
原来这几十年里,张学良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与自己同甘共苦、征战多年的好兄弟,为什么会突然转变政治立场?
吕正操对张学良推心置腹,便把事件经过一五一十向张学良讲述出来:
当年西安事变后,你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从那时起,我就不相信蒋介石会放你回来,等到你走后,东北军群龙无首,也就是那时候,我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指示,带领队伍脱离了原来的东北军53军,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开始了敌后抗日战争。
不得不说,吕正操的回答真高明。
张学良听罢,若有所思,而后又深深地感叹道:「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直接抗日。」
「必之啊,这条路你走对了!」
这句话,不只是说给吕正操,也是说给张学良自己,戎马一生,却不能驱逐日寇、保家卫国,一枪不开撤进关内,还被扣上了「不抵抗将军」这顶帽子,这是他一生的遗憾,也是东北军全军的耻辱。
幸好他还有吕正操,幸好在抗日战场上,还活跃着这样一支东北军部队,这群东北汉子驰骋在山西的辽阔疆场,他们终于为东北军正名——有东北军在,东北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张学良直言不讳:「有你带着东北军继续抗日,对我来说也是个慰藉!」
席间,吕正操多次邀请张学良回自己的老家看看,看看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张学良也表达了自己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衷心祝福,他许诺:「我们都老了,可中国有句古话,大丈夫能屈能伸,假如哪天需要我奔走,我非常愿意跟你们沟通,在过去历史上我也办过这样的事情。」
是啊,他办过这样的事情!
这一句话,直接把吕正操的思绪拉回了1936年冬天,54年前,张学良将军的眼神也是这样坚定——虽千万人吾往矣!
时过境迁,英雄迟暮,眼前的张学良虽然眼睛花了,耳朵不好使了,身子骨也不硬朗了,但是吕正操分明能看到,这个耄耋老人身后,有一个身影,是那个纵马天涯的少年,是那个矢志不渝的「少帅」!
结语:
舍生忘死为忠义,兵谏西安镇乾坤。
「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全部的生命!」
或许,从张学良踏上前往南京的飞机时,他就已经准备从容赴死。而吕正操,就是张学良在大陆的精神寄托,有他在,东北军的精神就能继续传承,有他在,东北军就能够带着张学良的心愿,兵出山海关,打回东北!
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友情,经得起岁月的打磨,抵得住山海的阻隔,历经五十年风雨侵蚀,再见时,只需一笑,故人犹在。
这对挚友,一个是国民党的爱国英雄,一个是共产党的抗日将领,五十多年前分道扬镳,五十多年后殊途同归,二人虽然有不同的信仰,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他们最终走上的,都是一条人民群众的道路,都是一条光明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