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元上都、大都与中都规划设计之比例、尺度与数术内涵探析

2024-04-13历史

引言

有元一代,实行以元大都为正都、元上都为夏都的「两都制」。上都和大都的规划设计皆由刘秉忠主持。

四年,又命秉忠筑‘中都’城,始建宗庙宫室。八年,奏建国号曰‘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

他如颁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此外,赵秉温参与辅佐刘秉忠选址及规划两都,并绘制规划设计图纸,忽必烈命有司依图营建。

至元五年,两都成,赐名曰‘大都’,帝定都焉;曰‘上都’,巡狩居焉。」在蒙元历史上,共计营建过四座都城,包括:始建于窝阔台汗七年(1235)的哈剌和林,始建于蒙哥汗六年(1256)的元上都,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的元大都和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的元中都。

元上都、大都与中都三座都城规划设计的构图比例、尺度规模及其背后的数术内涵。以上三座都城皆为外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垣相套之格局,应是继承北宋汴梁、金中都之制。

元上都、大都与中都三座都城在规划设计上皆存在着清晰的构图比例,集中体现在每座都城的外城、皇城与宫城的平面形状与比例关系上。

三座都城的外城面积与宫城(有时包括皇城)面积皆存在整数倍关系,而大都与中都的宫城面积与宫中主体建筑(前朝或后寝的正殿)所占据矩形地块的面积也存在整数倍关系——若套用【周礼·考工记】中「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

涂度以轨」或者【营造法式】中「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等古代术语,可将上述规律归纳为「都度以宫」「宫度以正殿」或者「凡营都之制,皆以宫为祖」「凡营宫之制,皆以正殿为祖」。

元大都相关

1930—1960年,围绕元大都规划设计比例、尺度的研究,多结合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宫阙制度」一节所记相关尺度数据(录自【经世大典】)进行初步探索。

朱启钤、阚铎在【元大都宫苑图考】(1930年)中初步讨论了大都、上都的宫阙制度,尤其重视【南村辍耕录】所记建筑尺度,并取「宋三司布帛尺」为元尺,作元大都、元大内等平面示意图。

朱偰在【元大都宫殿图考】(1936年)一书中尝试考证大都外城、宫城四至,并认为宫城周长应为六里三十步,而非【南村辍耕录】所记九里三十步,并将该书所记尺度与明初实测值进行比较。

此外还注意到宫城大明殿面阔十一间与【清宫史续编】所记紫禁城太和殿「高十有一丈,广十有一楹」的沿袭关系。王璧文在【元大都城坊考】(1936年)中指出元大都平面布置与【周礼·考工记】之关联,并强调刘秉忠在大都规划、宫阙制度确定中的重要性。

他进而在【元大都城平面规划述略】(1960年,署名王璞子)中明确指出【南村辍耕录】该文取宋三司布帛尺为0.283米,与目前所考证之数值相差较多。

得出该结论,是由于未注意到【南村辍耕录】中所记元代1里等于240步,而仍以1里等于360步加以计算所致。他还将【南村辍耕录】所载「城方六十里,里二百四十步」误引作「城方六十里二百四十步」。

徐苹芳【元大都枢密院址考】(1989年)、【元大都御史台址考】(1993年)、【元大都中书省址考】(1997年)、【元大都路总管府址考】(1997年)、【元大都太史院址考】(2002年),参见徐苹芳【中国城市考古学论集】(2015年)。

徐苹芳【古代北京的城市规划】(1984年)、【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与古史研究】(1995年)、【现代城市中的古代城市遗痕】(1998年)、【论北京旧城的街道规划及其保护】(2001年),参见徐苹芳【中国城市考古学论集】(2015年)。

该书在比例分析中,取外城南、北墙均为6652.8米,东、西墙均为7484.4米,与考古勘测所得的南、北墙平均值6705米和东、西墙平均值7595米均颇有差距,所幸所得长宽比例还比较接近。

但该书取宫城东西831.6米,南北997.92米,得出宽长比为5∶6的结论,这不仅与【元大都的勘查和发掘】一文指出的元大都宫城与今北京紫禁城东、西墙部分重合(即东西宽约750~760米)的结论矛盾,也与【南村辍耕录】中所记宫城东西480步,南北615步(由此可知宫城平面宽长比约为7∶9)不符。

元上都规划设计

元上都规划格局述略。蒙哥汗六年(1256)三月,忽必烈命刘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元史·刘秉忠传】)。中统四年(1263)五月,忽必烈「升开平府为上都」(【元史·世祖纪二】)。

92元至正十八年(1358)红巾起义军攻克上都,焚烧宫室,上都遂为丘墟。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河镇东北20公里,地处滦河上游闪电河北岸水草丰美的金莲川草原,犹存大量城墙遗迹与建筑群夯土基址。

元上都由外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墙构成。皇城位于外城东南隅,与外城共用东墙、南墙。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北。外城总平面接近边长2220米的正方形,总面积约4.84平方公里,不足元大都的十分之一。

城墙用黄土夯筑。东、南、北三面各开二门(其中东墙二门、南墙东门开设在皇城东、南墙上),西面开一门,城门设有马蹄形或者矩形的这里所谓的元尺是一个权宜的提法,正如前文所言,元上都和大都规划时元朝尚未正式建立。

所谓的元尺实际泛指元代三都规划设计时的用尺,并取1尺=31厘米。这一数值,一方面是徐苹芳、傅熹年、刘未等多位考古、建筑史学者在研究元代城市和建筑中曾经采用的数值。

另外也符合【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一书中北宋尺取值范围——该书所收录的出土或传世宋尺中,31厘米左右(误差不超过2毫米)的尺共计有5支。

皇城北门及外城北墙东门一线比宫城中轴线略微偏东,原因待考。有关元上都遗址实测数据均引自魏坚【元上都】。刘未以1步=1.55米换算元上都皇城、宫城尺度。但以1步=1.575米换算外城尺度,认为外城边长1400步。

参见刘未【蒙元创建城市的形制与规划】,第314页。则根据上都三重城垣比例、尺度及其背后数术内涵的高度整体性,认为三者应为统一规划,并使用统一的尺值(31厘米),1步均为1.55米。

外城南部、皇城西侧有纵横交错的街道和整齐的院落遗址。外城北部主要是一座东西横亘的山冈,山冈中南部有一座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00米的院落,学者推测其为御苑(或称「北苑」)。

皇城为边长约1405米的正方形,面积约1.96平方千米。城墙夯土外包砌石材,四隅有角楼。共设六门,南北各开一门,东西各开二门。

皇城南门称明德门。皇城内街道主次分明,大致呈对称分布。宫城在皇城北部中央,宫城南面的一条东西向大街直通皇城南面的东、西二门。宫城为南北略长、东西略短的长方形,面积约为32.8万平方米。

城墙为夯土包砖,四隅建角楼。宫城共设三门,南门称御天门(与皇城明德门南北相对),东、西二门分别称东华门、西华门,无北门。

宫城内街道主要是一组通向南、东、西三门的「丁」字街。宫城内建筑群布局不像中国传统宫殿沿南北中轴线呈大致对称分布,而是自由散布着一个个自成体系的建筑群。

位于宫城中央的1号基址被学者推测为正殿大安阁遗址,位于宫城北墙中央的2号「阙式」基址则被认为是穆清阁遗址,此二处遗址与宫城南门御天门遗址共同形成宫城之南北中轴线,并由此向南延至皇城明德门,向北延至皇城北门及外城北墙东门,构成元上都最重要的南北轴线。

结语

综上所述,刘秉忠等规划者在元上都的规划设计中,极可能以外城周长24里、皇城周长15里象征一年二十四节气、每节气十五日。

同时皇城城墙上的24座马面,外城、皇城、宫城周长之比8∶5∶2(8、5、2三个数字之和为15)以及外城面积15倍于宫城面积,皆具有同样的象征含义。

再以宫城面阔与进深之比9∶10,以及宫城平面规划模数(十九丈五尺)来共同象征【汉书·律历志】等古代文献中所谓的「合天地终数,得闰法」之内涵。三重城垣的城门总数13,亦可象征「闰月」。

参考文献

【元史】

【滋溪文稿】

【南村辍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