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西南联大聘沈从文为教授,刘文典:他是教授,我岂不是教授的教授

2024-01-21历史

1943年,西南联合大学校长梅贻琦聘请沈从文为中文系教授,月薪360元,大家都微笑颔首表示赞同。

突然,刘文典一拍桌子站起来,怒喝道:「沈从文什么东西,他要拿360,我岂不是要拿3600,我看给他4毛都算多。」

1923年,沈从文从家乡湖南凤凰县来到北京,做了一名「北漂」,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考上大学,多读些书,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可是,他忘了童年时候的他并不怎么爱读书,早早辍了学,反倒是参军之后,才逐渐爱上读书。

可小学水平离大学门槛太远,所以首次考试沈从文毫无悬念地落榜,接下来几场考试均败北。

祸不单行的是他从老家带来的生活费也已花完,生存成了问题,为了理想和生存两不误,他白天去北大当旁听生,晚上就躲在房间里写文章,希望赚点稿费养活自己。

可此时的他还是个写作小白,投出去的稿子都石沉大海,稿费没有赚到一分。

一天晚上,沈从文翻遍家里所有的地方,也没有找到一分钱,他望着空空的米袋,心里莫名的惊慌。怎么办?

他脑子飞快的运转着,此时他脑子里浮现出一个人——郁达夫,他曾看过郁达夫的文章,而且他还从北大同学那里听说郁达夫为人热情,富有同情心。

沈从文虽然和郁达夫素昧平生,但他已顾不得这么多了,提笔就给郁达夫写了一封求助信。

没想到,次日郁达夫就找上门来,当郁达夫看到面黄肌瘦的沈从文,眼里闪过一丝不忍。

尽管,他自己也不宽裕,他还是将自己的围巾解下来戴在沈从文的脖子上,还请沈从文去饭馆吃了顿饱饭,并将剩下的5元钱全部送给了沈从文。

正是这5元钱,让沈从文坚持到了赚到稿费的那一天。

之后沈从文的作品越写越好,郁达夫将沈从文的作品推荐给自己认识的各大报刊,沈从文的作品陆续发表,沈从文才开始有了些许收入。

但动乱时期,稿费不能按时发放,沈从文虽然生活有了改善,但还是经常朝不保夕。幸好他的作品渐渐被人们熟知,他在京城的文学圈有了一些名气。

此时徐志摩正在【晨报副镌】做主编,经常收到沈从文的稿子,徐志摩对沈从文的才华十分欣赏,一来二去,两人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徐志摩见沈从文生活艰难,就将他推荐去上海公学教书,沈从文讲课认真,逐渐得到学生的喜爱。

随着沈从文在文坛上名气越来越大, 他的才华得到更多的人赞赏,不久之后他又被友人推荐到西南联合大学教书。

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成立的临时大学。

因为是顶尖大学组建的学府,因而里面是人才济济,比如陈寅恪、朱自清、刘文典等一大批名人都在这所大学里任教。

而这些大师级的人物,几乎都是海归,学历都相当高。而沈从文只有小学文凭,到这里做老师就成了另类。

刘文典对低学历的沈从文就有点瞧不上,刘文典是古文界的泰斗,博学而多才,尤其是他讲的【庄子】无人能及。

因为才学高,刘文典就有点恃才傲物,对小学学历的沈从文就有点偏见,认为他没什么真才实学,到联大教书靠的是关系。

而刘文典又属于刚直不阿的性格,所以对沈从文的不满就经常溢于言表。

沈从文到联大教书非常认真,对学生的习作他也总是认真批阅,学生受益很大,校长梅贻琦对他的做法十分赞赏,于是就决定聘沈从文为教授,工资涨到360元。

聘任会上,大家都点头示意表示赞同,就在梅贻琦校长宣布通过时,岂料,刘文典突然站起来,大声骂道:

「沈从文算什么东西,他若拿360,我岂不要拿3600?我看给他4毛都算多。 」

尽管刘文典反对,但并没有人支持刘文典,大家对沈从文的文学成就和教学能力是认可的,因而沈从文还是顺利评上了教授。

沈从文对刘文典的不认可也并没放在心上,他继续认真教他的棵,写他的小说。

刘文典却并没有改变对沈从文的看法,依然会时不时的嘲讽他几句。

抗战初期, 日本飞机经常轰炸昆明, 几乎每天都有, 有时一天甚至两次。每当飞机来袭, 昆明就会拉响防空警报, 联大的师生们听到警报就都往郊外跑, 这叫做「跑警报」。

有一次警报响起, 刘文典与大伙一道跑出校园, 突然他想起陈寅恪还在后边, 于是赶紧回头, 找到视力不佳的陈寅恪, 架起他就向外跑去。

一边跑一边喊: 「保存国粹要紧! 保存国粹要紧! 」快到郊外时, 刘文典看到沈从文也在人群里, 于是便上前呵斥道:

「陈先生跑是为了保存国粹, 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 学生跑是为了保留下一代的希望。可你 跑什么跑啊! 」

虽然刘文典三番五次地嘲讽沈从文,但沈从文始终保持着风度,他认为两人只是对才学的认知不同,并没有实质性的矛盾。沈从文的大度最终还是感动了刘文典,两人后来成为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