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79年贺子珍去纪念堂,看到水晶棺下意识伸手,工作人员:请勿触碰

2024-01-31历史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 优质文章 ,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您可一定不能哭啊!要遵守纪律,听组织的话。」

「好好好,我不哭。」

听着耳边家人的连连叮嘱,贺子珍走进纪念堂。她下定决心,要冷静,这次一定不能哭。

纪念堂里,贺子珍看着水晶棺里安静沉睡的毛主席,忍不住伸出手,想要触摸那张很久不见的熟悉脸庞。

「请勿触碰。」

工作人员的声音惊醒了贺子珍,她泪眼朦胧的看着水晶棺,不禁回忆两人曾经的点点滴滴。

那么贺子珍的情绪为何波动如此之大,她与毛主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战争中的爱情

「桂花和明月象征着团圆美好,就给她起名‘桂圆’吧!」

这天正是桂花飘香、秋日郎朗的季节,妈妈为刚出生的贺子珍起了一个美好的名字—桂圆。

「善自珍重,我以后就叫贺子珍。」 上学后,贺子珍给自己取了一个学名。很快,贺子珍就长大成为一个秀美清丽、活泼开朗的女孩,甚至因为才貌过于出众被称为 「永新一枝花。」

刚从学校毕业,贺子珍就投身于革命战争中,18岁的她组织参与了「永新暴动」,不久后,与兄长贺敏学跟随部队一起上了井冈山。

而毛主席与贺子珍的爱情就是从井冈山开始的。

1927年10月,井冈山上,毛主席带着秋收起义的部队走在山间小路。部队停驻在茅坪,当时威震湘赣边界的「山大王」袁文才很快带着贺子珍等自卫军一起前来迎接。两方人马相互打量。

当袁文才介绍到贺子珍时,毛主席有些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个「格格不入」的姑娘。他没想到,在井冈山的「头面人物」里,竟然还有这么一个美丽大方的年轻姑娘。

「可不要小看她,这可是我们将冈山唯一的女战士—‘双枪女将’贺子珍同志!」 袁文才哈哈一笑,介绍道。

「很好!那我们以后就共同战斗吧!」 毛主席爽朗一笑,握住贺子珍的手说。

贺子珍对毛主席的大名如雷贯耳,【湘江评论】、【政治周报】等毛主席的许多文章她都很熟悉,非常钦佩毛主席曾领导的声势浩大地革命运动的行为。

同毛主席握过手后,就在旁边细细打量着,只见,毛主席穿着一件破旧灰色的中山装,系着红色识别带,一头乌发从中间向两边分开。

清瘦的脸颊上颧骨明显,带着一丝疲惫,但一双眼睛却漆黑发亮,眉宇间洋溢着蓬勃朝气,由于长期行军,患有脚疾,走路有些不便。

初次相识,毛主席和贺子珍在对方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记

在袁文才的安排下,毛主席的住处刚好能经常能碰到贺子珍,次数多了,毛主席还会主动坐下和她聊天。

聊天时,毛主席发现贺子珍不仅秀美清丽,而且颇有才干,从贺子珍的口中,毛泽东不仅了解了周围各县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还对当地的党团活动与群众工作的情况也有了认识。

后来两人在一起工作,毛主席发现贺子珍很容易就能发动群众积极性,而且还写得一手端庄秀丽的好字。工作时风风火火、大胆泼辣,平时生活温柔优雅、谈吐不凡。这样刚柔相济的性格让毛主席很是心动。

时间长了,贺子珍也渐渐被毛主席坚毅的性情、超凡的胆识、渊博的知识吸引。

有一次,毛主席外出前,特意来敲门告诉她说, 「我要出发了。」 贺子珍当时还一头雾水,暗自嘀咕 :「你要出发,那跟我说干什么?」 结果,她发现毛主席每次走之前都要来特意跟她告别,这才知道,原来毛主席也对她有好感。

郎有情妾有意,这对互相钦慕的男女青年很快就陷入热恋中,他们无话不谈,谈革命、斗争,也说身世家庭。

在一颗白果树下,毛主席向贺子珍如实而郑重地说起他曾经的家庭,讲起牺牲的杨开慧和他的几个孩子,谈起对他们的思念和牵挂。贺子珍听了,一边对杨开慧钦佩不已,一边又为毛主席的真诚和情感深深打动。

很快,感情越来越深的两人在战友们的祝福下结为夫妇。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他们没有举行仪式,没有摆宴庆祝,一切从简。

十年风雨

从1928年到1937年,这十年里,他们风雨同舟,面对过不知多少艰难险阻,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共同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长征中,常常是毛主席随军委走在前,贺子珍跟着干休连走在后,白天基本无法见面。为了照顾体弱有孕的妻子,毛主席还硬将自己的警卫员留给贺子珍。

贺子珍也经常放弃休息时间为毛主席缝补衣物,煮水烧饭。她知道毛主席爱吃鱼,便用自己的津贴买鱼烧给他吃。

一次,两人在一起吃饭,贺子珍看到毛主席又在边吃边看文件,担心他吃不饱,就偷偷把自己的饭菜往毛主席碗里扒。

毛主席吃着吃着,发现碗里的菜还有很多,便风趣的跟妻子说: 「子珍,你看,我的碗是宝贝,碗里面的饭越吃越多,不知道是从哪里变得?」 贺子珍笑而不语。

贺子珍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照顾着毛主席,而且在精神上也时时支持和鼓励着他。

长征初期,毛主席的处境并不好,受到很多为难和打击,贺子珍非常心疼,经常在旁边鼓励安慰他。

「子珍,我也有了发言权。」 这天,遵义会议结束,毛主席回去高兴的向贺子珍道喜。 「好,好!」 贺子珍一直提起的心终于落地,连连点头,开心的直说好,简直比本人还要激动。

这对在战争中相爱的夫妻常常经受生死考验。每次战斗结束,第一时间就要打听对方是否安然无恙,能看到完好的爱人,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1935年4月,正在指挥红军抢渡赤水河的毛主席接到紧急电话: 「贺子珍同志刚刚为了营救战友,被敌人的轰炸机炸伤,整整17处伤口,眼看要不行了!」

听到消息的毛主席闻讯留下了眼泪,但是军情紧急容不得一刻分心,便立即回话: 「不能把贺子珍留在百姓家里,那里没有药品,无法治疗,安全没有保证,就是死也要把她抬着走!」

同时迅速安排医生前去抢救,次日,毛主席终于抽身,加急赶到干休连,看着全身上下绑满了白色绷带,奄奄一息的妻子,既心疼又心酸。

「润之,你们前进吧!不要管我了,把我留下。」 贺子珍恳求。

「子珍,你别这样说,我和同志们绝不会抛下你一人在这里。」 得到爱人的安慰,贺子珍的精神很快振作起来,她在担架上足足与伤痛做了三个月的斗争,才重新站起来,继续艰难的长征之路。

这次生死一线,让贺子珍刻骨铭心。

「是毛泽东救了我。我当时昏迷着,连里已经决定将我留在老家。我伤的那么重,农村又没有医疗条件,不出意外,我是活不成的。」

毛主席后来也跟贺子珍表白: 「我在贵州,听说你重伤,要不行了,还掉了泪。」

就这样,毛主席与贺子珍一同度过了一生中最艰难也是最浪漫的十年。贺子珍晚年曾说: 「当时我们的物质虽然贫乏,但我们的精神生活却非常富有。毛泽东爱读书,还爱写文章,每到夜深,他写累了,就给我讲他看过的故事,写过的诗文,把我带到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

「你是铁,我是钢」

毛主席和贺子珍的爱情终究没有走到最后,这跟他们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毛主席的性格虽然平时温和,但是一急起来,就容易火大。而贺子珍曾经是个18岁就敢持枪骑马走天下、坚持万里长征的女英豪,表面上看起来温柔,实际上也是个急性子。

长征结束后,回到延安,两人常常为了生活琐事争吵不休。

吵到最后,毛主席就主动求和,无奈又好笑的说: 「你是铁,我是钢,碰到一起叮当响。」

而令贺子珍最受打击的,是两人吵架时,毛主席经常说她: 「你在政治上落后!」

要强的贺子珍感到万分委屈,她曾经频繁的生育和经历的激烈战火,让她的身体埋下了病根,想多做些工作,却越发力不从心。

渐渐的,肚子里的墨水越来越不够用,夫妻间的交流不知不觉中也越来越少,她敏感的意识到,自己快要跟不上毛主席的步伐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的冲突越来越激烈,感情逐渐出现裂痕。1937年8月,正与毛主席怄气的贺子珍一气之下,要离开延安,到西安,再到上海,她要「去学习、去治病、去休息。」

毛主席极力劝阻她,但是已经怒火攻心的贺子珍不顾毛主席的努力挽留,让被派来的勤务兵给毛主席捎去一块手帕,上面写了四个字: 「从此诀别!」

此时,上海爆发战争,成为抗日战场,毛主席担忧贺子珍的安全,又一路挽留。但是性情倔强的贺子珍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西安,最终远赴苏联。

然而,在苏联,不幸却接二连三的降临在她的头上,先是刚出生的小儿子夭折,正沉浸在悲痛中的贺子珍又听到了国内毛主席结婚的消息。

此时心中已有悔意的贺子珍不敢相信,她还想着学成回国,夫妻团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一年前的冲动和任性可能会让自己付出沉痛的代价,但她还是抱着期望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地报告自己的情况,还附带了一张在兰州拍的照片。

一年后,贺子珍终于收到毛主席托周总理带给她的信: 「子珍同志,你的信我收到了。我也很好,勿念......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收到信的贺子珍放声大哭,她终于明白,自己曾经的率性行为,让她永远的失去了朝思暮想的爱人。

水晶棺里的故人

在异国备受煎熬的贺子珍,在老战友的帮助下,于1947年终于回到阔别十年的祖国。

在苏联时,为了安慰在异国他乡孤苦伶仃的贺子珍,毛主席便把两人的女儿娇娇送到她身边,从这以后,女儿便成为了两人联系的唯一纽带,毛主席也未再与贺子珍见面。

1949年建国那一天,贺子珍突然从收音机里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心中逐渐愈合的伤口猛一下被撕裂,她就这么怔怔的听着录音机,没有睡觉,也没有吃饭,整整听了一夜,听到录音机都被烧坏。

知道到贺子珍发病,毛主席心中也非常难受,毕竟是曾经患难十年的夫妻,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呢?他特意给贺子珍写了一封信,还专门交代女儿要好好照顾妈妈,并且让女儿捎去了大量药品,还买了一台当时国内最好的熊猫牌录音机给她。

后来,放心不下的毛主席还悄悄飞到庐山,专程见了贺子珍一面,见面时,贺子珍恍惚的望着毛主席,连话也说不出,一直不停地流泪。

这是两人从延安分开一直到毛主席去世前的几十年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

1976年9月9日, 毛主席逝世。

出乎意料的是,贺子珍竟然极为冷静。她叉着腰在在房间里来回绕,还不停地念叨: 「不应该呀,主席身体不是挺好吗?怎么一下子就走了呢?

三年后,中央派专机将她到北京,贺子珍终于来到了她心心念念已久的地方。

毛主席去世后,遗体被专门保留在毛主席纪念堂中,贺子珍这次来北京,也是为了再看毛主席一眼。

「您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可不能大声哭,不能发出任何响动,这是纪律。」 家人提前跟贺子珍打预防针, 「您可一定不能哭,要听组织安排,大家都陪着您。」

贺子珍连连点头,她握紧了手中精心挑选的白手绢,坐着轮椅,被缓缓推进瞻仰厅。

她看到水晶棺被缓缓托起,日思夜想的人又出现在眼前。20年前,丈夫还在面前一直安慰自己不要哭,不要哭,可自己没有听,连看都没好好看他一眼。

今天,隔着透明的水晶棺,她要好好看一看他!

看着水晶棺中熟悉的面庞,熟悉的睡姿,仿佛棺中的人仍会在下一刻醒来,跟他说: 「子珍,不要哭。」

贺子珍情不自禁的向水晶棺伸出手, 「这位老人家,还请遵守纪念馆规则,不要触碰。」

旁边工作人员的提醒一下子惊醒了贺子珍,她猛地缩回手,泪水不争气的涌了出来。

「我不哭,我不哭。」 贺子珍紧紧咬着那块白手绢,努力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

贺子珍回想起曾经一起度过的那十年: 「你以前总是睡不着,总要忙,现在好了,可以安安心心的睡个好觉了。」

1984年4月26日清晨,贺子珍去世。

按照贺子珍的心愿,中央专门把她的骨灰接回北京,以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坚定的革命战士的身份,安放到八宝山第一室——在离毛主席最近的地方,于长眠中永远陪伴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