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蒋介石为什么如此重用杜聿明?你看陈诚和白崇禧在背后都干了什么

2024-01-18历史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军事冲突,而在这段历史的背后,杜聿明以其独特的才能和领导风格成为备受瞩目的人物。虽然他身份是「副手」,但在实际指挥中却展现出卓越的实权,最终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功德林的殿堂上。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蒋介石在庞大的将领群体中为何特别看重杜聿明,以至于将他视作不可或缺的存在。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以揭开这一谜团。

其一:权谋的背后太过现实

在中国解放战争的历史中,杜聿明的崛起和蒋介石的权谋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幅错综复杂的局面。1948年,蒋介石发现卫立煌与其嫡系战将如廖耀湘等组成了「攻守联盟」,对此感到愤怒和失望。在这个危机时刻,蒋介石采取了两步策略,一方面让范汉杰镇守锦州,另一方面重新启用了杜聿明,以夺回在东北的实权,将卫立煌架空。

为什么廖耀湘等人听从卫立煌的指挥?这涉及到蒋介石的所谓「人事安排」。在争夺东北的过程中,主力是由远征军组成的新一军、新六军,而卫立煌曾担任远征军司令,统领过这些军队。

回顾东北战局初期,即1946年,国军表现出色的原因之一正是远征军的投入。杜聿明在这个时候在严格的意义上扮演了正印先锋的角色,率领着远征军的部队,包括廖耀湘等人,在东北战场上勇往直前。

然而,东北真正的统帅是白崇禧,他亲自赴东北督战,这一点在白崇禧的回忆录中得到了清楚的记载。与此同时,北平的主导位置由更为强硬的李宗仁担任,他先后担任北平 行辕 主任,之后是傅作义。

然而,这个强大的阵容却在蒋介石出手之后出现问题。蒋介石首先调走了白崇禧,这在白崇禧的回忆录中有详细描述。白崇禧当时迫使蒋介石表态,表示必须继续打下去,一旦停战前功尽弃。蒋介石答应了他,并表示已经交代给了杜聿明。

然后,白崇禧刚离开,蒋介石就下令让杜聿明停战。杜聿明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证实了白崇禧的说法,解释说停战不是他的决定,而是蒋介石要求的,他必须听从。

接着,蒋介石将陈诚派遣到东北,随后陈诚展开了一系列激进的行动,包括追责陈明仁、逼走杜聿明,甚至逼得廖耀湘公开对抗他。整个东北局势因此变得混乱不堪。

在这个困境下,唯一能够镇住东北的是卫立煌。当卫立煌不再与蒋介石合作时,唯一能够让廖耀湘等远征军悍将清醒过来的人,就是杜聿明。这也是杜聿明在这个时期被重用的原因。

李宗仁急匆匆逃离北平竞选副总统的原因,正是因为眼看着东北即将失守,接下来华北势必成为焦点,他赶紧寻找了一个正当的理由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如果白崇禧依然在东北操盘,李宗仁会这么轻松地离开吗?如果他被提名为副总统,他也不会选择离开,这是多么美好的局面啊,完全可以趁机崛起。因此,蒋介石为何要踢飞白崇禧?除了受到大老美的压力要求停战外,还有他现实层面的考虑。

综上所述,东北战局的急转直下,与蒋介石的干预密不可分。这场背后的权谋和台面上的变化使整个东北局势变得混乱不堪。陈诚之所以能在这个时候迅速崭露头角,是因为抗战胜利后,何应钦曾与桂系合作,迫使蒋介石下野。在这个过程中,何应钦的崛起注定了他要被挑战和击败。

二、蒋介石的「黑手套」被废

抗战胜利后,陈诚崭露头角,而何应钦则被调到「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形成了他们两者在国民党内部的差异。陈诚,土木系出身,却被视为蒋介石的「黑手套」,能够与何应钦系形成一种制衡。这一局面的形成,实际上是蒋介石精心策划的结果。

在国民党内,派系之间的对峙显而易见。何应钦系的主要将领如王耀武、杜聿明、关麟征、廖耀湘等,而陈诚的土木系则包括罗卓英、黄维、胡琏、邱行湘等。为何在东北战场初期,杜聿明能与白崇禧协同作战,而黄维、胡琏则一直与白崇禧发生矛盾?这牵涉到何应钦与桂系之间的信任关系。

了解了这一点,陈诚在解放战争初期为何如此崭露头角就能得以理解——实际上,他专门对何应钦系的将领下手。首当其冲的是王耀武,他在莱芜战役中受到重创,接着在东北将杜聿明等一一除去。

然而,陈诚的计划最终失败,导致了何应钦系和桂系的联合反击。陈诚受到责难,甚至面临「杀陈诚以谢罪」的呼声。蒋介石的「黑手套」被废掉,面对这一窘境,蒋只能让何应钦回来扭转局势。

陈诚倒台,他的手下将领成为众矢之的,尤其体现在对第12兵团的争夺上。陈诚提名胡琏,却遭到白崇禧的强烈反对。陈诚系的罗广文则选择效忠何应钦,引起陈诚的反感。为了维持平衡,蒋介石找来了原本担任校长的黄维。

黄维不愿承担这一重任,但在蒋介石的强力施压下,只好勉强接受,并表示只当六个月。然而,这六个月却变得漫长,以至于如今提起黄维,人们仍然称他为「原第十二兵团司令官」。

在解决了12兵团司令的问题后,蒋介石迎来了新的难题。东北战局败局已定,且第12兵团陷入困境,需要紧急救援。白崇禧却食言,陈诚派系无可用之将,只能再次依赖杜聿明。

杜聿明作为何应钦系的大将,此刻何应钦掌权,且有强大的后台支持。与桂系有着信任关系的他,成为了救援的最佳人选。这三重因素叠加,如果是蒋介石,也必然要继续重用杜聿明——这一点在救援第12兵团上就有一个明显的例子。白崇禧拒绝前往淮海战场,实际上是拒绝救援黄维兵团,表明桂系与何应钦系的矛盾相对较小。

不信?再看一个例子,李宗仁当上代总统后,曾大骂陈诚的何应钦系大将关麟征,居然成为了陆军总司令。

综上所述,杜聿明之所以无法替代,被蒋介石视为不可或缺,一方面是因为杜聿明确实具备出色的才能,这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则是背后的权谋博弈决定了舞台上谁能够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