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75年,一七旬老人致信给毛主席,竟惊动朱老总亲自转交

2024-01-04历史

前言:

1975年,在一个炎炎的夏日,一名早已年过七旬的老人正在院内乘凉,本应当享受安宁退休生活的老人,却一点也不高兴,思考过后,老人拿起笔墨,在纸上写下了自己最后的愿望,并决定将它寄给毛主席。

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老人的这封信件直接惊动了朱德朱老总朱老总知晓后,便亲自将这封信件交给了毛主席,那么最后毛主席看了吗?结果又如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长辛店的「何长工」

这位写信的老人名叫何长工,原名何坤,1900年出生于湖南华容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何长工他从小就很聪明,学习也很刻苦,后来又考进了长沙第一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系。

在此期间,他深受革命思潮的影响,毕业后便到北京长辛店打工,并研读法语,以备将来去法求学之用。在法国期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他遵照组织的指示,参加了地下工作。

1927年,何长工一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被反动派流放到武汉之后,便开始向组织寻求庇护,就在那时,他遇见了毛泽东。何长工谈到他险些被抓,毛泽东宽慰他说:「那你改个名字吧,这样就可以迷惑敌人了。」

何长工听后惊奇的问到:「这样没问题吗?」毛主席笑着说:「当然,我党的许多同志都有自己的化名。」何长工听后,立马询问毛主席:「那您觉得我起个什么名字好呢」毛主席看了看眼前人,随口脱出:「既然你以前是在长辛店上班,那就叫何长工吧!」

何长工不解的问道:「毛委员,大家都说你文化程度很高,难道就因为我的工作就给我起好名字了?」毛主席听完哈哈大笑:「别急,并不止只因为你的工作经历,这个名字还有做革命的长工的含义。」何长工听后豁然开朗,从此便化名为何长工。

一项艰难的任务

1927年,何长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很快就成了一位坚决的革命分子。随后他和中研院一起来到江西,并随后参与了秋收起义和长征。就在秋收起义的4日当晚,何长工突然被毛主席叫到了房间内。

来到毛主席的住所后,毛主席忽然说有一件事情要交给他去做,何长工很是不解,不过看主席有些急迫的样子,便询问是什么任务。

毛主席指着一张地图,对何长工说道:「我们现在已经在这儿扎下了根,可是跟上面也失去了联系,就连南昌起义时的残部也找不到,与其它部队汇合一事十分重要,因此我决定派你前去寻找大部队,你意下如何?」

毛主席能信任自己,交给自己这么大的任务,何长工当然高兴,但这项任务过于重要,何长工还是有些担心自己做不好,会拖大家的后腿,因此何长工还是迟疑了一下。

随后何长工说道:

「毛委员,这么重要的任务真的要交给我吗?我不是怕死,只是一来我对这里并不熟悉,二来我一直戴着军帽,双手都是老茧,一眼就能被敌军看出来,如果我被发现了,咱们不就前功尽弃了吗?」

主席听后,并没有批评何长工,反而宽慰他道:「长工啊,长沙是你的老家,在这里你认识的人很多,你哥哥何启龙也在长沙任教,你就放宽心吧,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毛主席的信任让何长工整个心都在颤抖,毛主席继续说道:「你是担心自己完成不了这个任务,从而暴露大部队,不过我觉得却觉得你一定能完成,因为你不仅有出色的能力,你的运气也一直很好。」

听到毛主席的安慰,何长工没有丝毫的迟疑,直接在第二日启程,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走出多远,就遇到了突发事件。面对这一难题,何长工就冷静的按照组织上教给他的办法,和那些国民党军队斗智斗勇,终于将毛主席交代下来的事情给办好了。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勇

新中国刚刚成立没多久,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也突然爆发,美军故意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为了捍卫我国的领土完整,保护我国边境的百姓们,中国志愿军又一次背着行李,跨越鸭绿江,进入了朝鲜战场的土地,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

然而,我们要面对的是当时世界第一的美国,因此我们与敌方的武器级别相差太远,其中,空军更是我们的一大弱项,而且当时的苏联也不希望我们的空军太强,所以他们一直在打压我们的空军。

毛主席知道这个消息后,决定派何长工去苏联,跟他们谈一谈,看看能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让他们帮助我们发展空军,增强我们的战斗力。

何长工得到这个命令后,并没有马上动身,他先去找周总理,向周总理请示:「总理,这次毛主席交代给我的事情,我能有多大的话语权?」周总理听到何长工的问话,淡淡地说道:「中央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你,那就是你说了算。」

听到周总理的话,何长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沉声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甩开臂膀干了。」1951年1月1日,何长工一行人来到苏联莫斯科谈判,而谈判的对象,就是当时苏联的老油条,外交部部长维辛斯基。

双方在之后的交谈中,虽然出现了一点小摩擦,但何长工并没有慌张,而是用熟练的俄语和法语,跟苏方进行了交流。维辛斯基听完何长工的话,愣了愣。

没想到这个看上去很土的人,居然懂那么多国家的语言,最终何长工用中文回答道:「我们能办好,也一定会办好。」最后,在何长工的努力下,中苏双方签订了【中苏航空工业技术协定】。

始终放不下国家大业

1975年,75岁的何长工,虽然已经退休在家很久了,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在家做一个闲散之人,还想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为此,他多次向上级申请,上级都没有同意,家里人也都劝何长工,让他安心养病,但都被他一口回绝。

那时,何长工已缺席7年。在再三考虑之后,他决定直接致函毛主席,请求让他回去上班。何长工写好了这封信,请求朱德帮助他把这封信送到毛主席那里去。他说:「主席近来身体欠佳,不知我这一走,是否会影响到他的休息,还是让朱先生替我转交为好。」

朱德接到信后点了点头,道:「放心吧,这信我一定亲手交给主席,你就先在家好好休息,等上面的好消息就行。」于是何长恭回家之后,就一直在等着毛主席的答复。信件送到中南海,主席看过信件之后,立刻同意何长恭的请求。

但他并不清楚长恭要做什么工作。他想了想说:「何长工是红军学堂的校长,抗战大学的校长。还不如让他继续做自己的老本行?」于是,何长工于同年11月出任军事政治大学副校长一职。何长工听后很是感动,他再次重新振作起来,继续不知疲倦的埋头工作。

小结:

1987年,何长工于北京去世,他毕生都致力于国家的革命事业,他以他的生命诠释了「为人民服务」这四个字,而何长工的坚持与归来,体现了老一辈不惧艰辛的革命精神。

而在中华大地上,像何长工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数不胜数,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将会被我们所尊敬,被我们所继承,致敬每一个革命勇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