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志愿军14分钟速决战,虎口拔牙全身而退,展现惊人战力

2024-08-09历史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有这样一件藏品,它是一面长89厘米、宽72厘米的绸质旗帜,旗帜正中印有虎头标志,旗帜上面还有两个汉字-优胜。

这面旗帜是南朝鲜军首都师「白虎团」的团旗,志愿军歼灭了「白虎团」、缴获了这面旗帜,它才会成为「军博」的藏品。

志愿军是如何歼灭「白虎团」、缴获「虎头旗」的?说起来可能难以置信:

建立奇功的是志愿军一支13个人的突击小分队,他们深入敌后「虎口拔牙」,毙敌223人,捣毁了敌团指,前后只用了14分钟时间。

试想一下,这样的故事如果出现在电影、电视剧里,相信一定会被不少观众称为「神剧」。

然而,这恰恰是个真实的故事,这次「虎口拔牙」行动的主角是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等11个志愿军战士,外加2名朝鲜人民军联络员。

「虎口拔牙」,奇袭白虎团!

1951年6月30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5次大规模战役的沉重打击下,同时也是迫于国内的反战压力,「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通过媒体向中国喊话,表示了美国希望跟中、朝进行停战谈判的意愿。

经过慎重考虑,中、朝双方次日便发表声明,并提出双方于7月10日-15日在开城进行停战谈判的建议。

但是,这场谈判并不那么顺利,美国虽然主张停战谈判,却在具体问题上对中朝方面百般刁难、胡搅蛮缠,美国人所谓的谈判显然缺乏诚意。

谈不拢怎么办?那就在战场上用枪炮说话。

于是,中朝军队与所谓的「联合国军」打打谈谈、谈谈打打,直到美国人被志愿军真正打怕了、打残了,彻底「没了脾气」,这才重新回到了谈判桌。

1953年6月8日,中美双方终于达成了【关于战俘遣返问题的协定】,接下来就将签署「停战协定」,最终结束战争。

然而,一直受美国人压制的南朝鲜总统李承晚不干了,他还在做着「一统天下」的美梦,不想就这么结束战争。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狠狠打击死不服输的李承晚,尽早实现停战和平的目标,中国人民志愿军果断发起了「金城战役」。

1953年7月13日,金城战役正式打响,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炮击,中国军队第一次在地面火力上占有了压倒性优势。

据史料显示,在28分钟之内,志愿军就发射了1900多吨炮弹,炮击密度和强度前所未有。

也就是说,志愿军此时的武器装备水平已经显著提高,强大的火力加上充裕的后勤保障,让志愿军更加势不可挡。

在猛烈炮火的打击下,南朝鲜军正面阵地尽数崩溃,志愿军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全线突破了南朝鲜军的前沿阵地。

在金城战役中,志愿军把南朝鲜军「首都师」列为重点打击目标,这个师是南朝鲜军四大主力师之一,号称「韩国第一荣誉师」。

「首都师」第一团则是这个师的王牌团,由于其兵员充足、装备精良、作战强悍,在「首都师」以往的战绩中,第一团为「首都师」捞足了荣誉。

第一团还有一个称号-「白虎团」,这是因为一团的团旗是一面「虎头旗」,它由南朝鲜总统李承晚亲自授予一团,一团因此被称为「白虎团」。

金城战役打响不久后,「白虎团」就跟其他南朝鲜军一起退至第二线阵地。

因为「白虎团」早一步进入了防御阵地,他们弹药充足,武器精良,战斗力确实比其他南朝鲜军队强出不少。

志愿军决定「双管齐下」,一面对「白虎团」进行分割包围,一面派出一支小部队深入敌后,找到「白虎团」团部并一举摧毁它。

按照现在的说法,这种打法叫作「斩首行功」,也可以说是「虎口拔牙」,志愿军的意图非常明显:拔掉「白虎」的虎牙,让「白虎团」群龙无首。

在组建小分队的时候,志愿军607团侦察连副排长杨育才被选为小分队指挥员,杨育才随后在全连选出了10个战斗经验丰富的战士。

临出发前,朝鲜人民军给小分队派来了两名联络员,他们已经侦察到了「白虎团」团部所在的大致方位,朝鲜人民军派他们加入小分队,让他们配合志愿军执行这次「斩首行动」。

一支13人组成的突击小分队就这样组建完成了。当天晚上,杨育才和战士们换上南朝鲜军服装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就是位于二青洞的「白虎团」团部。

为了确保完成任务,志愿军607团把全团最好的武器调配给了小分队,除了美制卡宾枪、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之外,战士们带足了手雷,子弹,小分队还配备了电台和绳索软梯等特种作战工具。

现在来说说小分队指挥员杨育才,杨育才出生于陕西汉中,1949年年初,一伙国民党残兵到杨育才所在的村里抓壮丁,当时正染病在床的杨育才也被抓了壮丁。

杨育才后来当了传令兵,在我军解放太原战役中,杨育才先是被俘,后来自愿加入了解放军,属于「解放兵」。

在朝鲜战场,杨育才的表现可圈可点,比如,他几次跑到敌人大本营去「抓舌头」,不仅顺利完成任务,而且每次都能全身而退、毫发无伤。

基于杨育才的出色表现,杨育才很快就被委以重任,担任了侦察排副排长。这次执行「虎口拔牙」任务,杨育才又将大显身手。

小分队穿插至白杨里南侧一片开阔地时,战士们被敌人猛烈的炮火拦住了去路。

杨育才不慌不忙,他耐心地捕捉到了敌人炮击的规律,巧妙地利用敌炮射击的间隙时间,带领小分队一口气通过了开阔地,跃进至敌人阵地前。

这个时候,敌人的铁丝网挡住了小分队的去路,杨育才没有丝毫犹豫,他让一个战士附卧于铁丝网上,指挥其它队员踩着这个战士的身体跨过了铁丝网。

为了避开敌人预埋的地雷,杨育才带着小分队进入被雨水冲出的水沟,行进到通往二青洞的公路时,杨育才带领战士们走出水沟,大摇大摆地走上了公路。

公路上不时有零零星星的南朝鲜军士兵通过,他们大都是从前线败退下来的溃兵,杨育才让小分队战士也伪装成溃兵,一步一步走向敌人的心脏部位。

刚开始一段路,小分队还走得一路顺风,没有任何人注意到这队衣冠不整、浑身泥浆的「溃兵」。

可是,距离目标只有六公里的时候,小分队遇到了麻烦,一支南朝鲜军巡逻队突然挡住了小分队的去路。

好在杨育才临危不惧,他不慌不忙,带上朝鲜人民军派来的联络员就迎了过去。

当得知杨育才正要去执行「护送美军顾问的任务」的时候,那支南朝鲜军巡逻队马上主动让路,小分队就这样有惊无险地闯过了这一关。

凌晨一点多钟,小分队终于潜入到了「白虎团」团部附近,「白虎团」团部的灯光已经清晰可见,杨育才甚至可以听到屋里的说话声。

这时,有一个情况让杨育才大感意外。

按惯例,敌军会在指挥部外围设置一至两道警戒线,通常不会在再在指挥部附近部署太多兵力。

然而,「白虎团」指挥部居然部署了一个坦克连和一个装甲连,十多辆坦克和二十多辆装甲车、汽车把「白虎团」指挥部围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看到这种阵仗,杨育才不但没有失望,反而满心欢喜,根据经验,杨育才料定「白虎团」指挥部里有「大鱼」。

杨育才没有猜错,「白虎团」指挥部里确实有「大鱼」,而且不止一条,除了「白虎团」的军官,南朝鲜军「首都师」的副师长也在这里。

如何通过最后几道岗哨,不动声色地接近「白虎团」指挥部,杨育才正在左思右想的时候,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

借着敌人照明弹发出的光亮,杨育才发现队伍里多出了一个人,他是谁?他怎么会出现在小分队的队列里?

杨育才没有声张,他悄悄走近那个「多出来的士兵」身边,趁其不备,干脆利落地夺下了他手里的步枪。

据这个人交代,他是「白虎团」一营的传令兵,执行完任务后,他在返回一连的路上遇到了小分队。

他把穿着南朝鲜军军服的小分队当成了从前沿撤退下来的「自己人」,于是就稀里糊涂地跟上了小分队。

杨育才从这个传令兵那里问到了当晚的口令,旁边的朝鲜人民军联络员则用匕首指着传令兵,让他保证没说假话。

再三确认无误后,杨育才带着小分队大大方方地走向「白虎团」团部,咋咋唬唬地混过了两道关卡。

来到「白虎团」团部前,杨育才把小分队分成了3个战斗小组,其中2个小组分头对付坦克、装甲车部队和警卫排,杨育才带另外一组直击「白虎团」指挥部。

杨育才一声令下,一个战士就向「白虎团」指挥部扔进两颗手榴弹,「虎口拔牙」行动正式开始了!

随着两声巨响,指挥部顿时灯灭屋塌,杨育才一脚踹开了指挥部大门,带着几个战士冲了进去。

乘着一片混乱,「白虎团」团长崔喜寅和「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迅速跳窗逃脱,反应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相比之下,余下的十几个南朝鲜军军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在杨育才他们一通密集扫射下上了西天。

「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虽然逃离了「白虎团」指挥部,却在逃跑途中遇到了一支志愿军部队,林益淳当时已经跑得精疲力尽,只能乖乖地举手投降,当了志愿军的俘虏。

解决完指挥部里的敌人,杨育才正要带领战士们离开,忽然看到了墙边铁架子的一面「虎头」军旗。

杨育才没有多想,顺手扯下「白虎旗」揣在了兜里。

在杨育才带领几个战士攻打指挥部的时候,另外两个战斗小组也开始了行动。

他们一口气干掉了团部附近的油库、弹药库,爆炸声此起彼伏,熊熊烈火映红了天空,那些南朝鲜士兵丢弃装甲车、坦克疯狂逃命。

从杨育才下达进攻命令开始,到全部结束战斗,小分队只用了14分钟时间。

由于这次行动彻底捣毁了「白虎团」的指挥系统,「白虎团」所部顿时乱了套,志愿军立即发起总攻,「白虎团」很快就支离破碎、土崩瓦解。

根据战后统计,杨育才这支小分队一共消灭了200多个敌人,当时在「白虎团」团部的十几个军官悉数毙命,仅有「白虎团」团长一人侥幸逃脱。而杨育才带领的小分队却无一伤亡。

杨育才后话

战斗结束之后,杨育才把「白虎团」团旗交到了团部,团部又把那面「虎头旗」和杨育才小分队的英勇事迹整理成战报,一并报到了兵团司令员杨勇那里。

金城战役大获全胜之后,志愿军总部下达命令,杨育才被记特等功一次,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小分队同时荣获集体特等功。

杨育才小分队的英雄事迹后来被改编成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剧中主人公「严伟才」的原型就是杨育才,【奇袭白虎团】基本还原了小分队的故事。

1964年,山东省京剧团来北京巡回演出,之后,总政治部主任萧华将军开始关心「严伟才」的原型人物杨育才的现状。

萧华将军责成济南军区了解杨育才的情况,此举也就改变了战斗英雄杨育才的后半生。

当济南军区政治部派人来到203师的时候,战斗英雄杨育才正在距师部50多公里的微山湖生产、训练呢。

有关部门打破思想上的「禁锢」,重新对杨育才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政治审核。

不久之后,十多年「原地踏步」的杨育才终于得到了提拔,他的职务逐步从副连长晋升至副师长。

1999年5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