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毛主席游孔府,好奇问孔子玉:你和孔子是一家吗?

2024-01-07历史

毛主席游孔府,好奇问孔子玉:你和孔子是一家吗?

孔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声望不仅在山东广受推崇,也为世界所知,名列十大名人之一。在毛主席心目中,孔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920年4月11日,少年毛泽东在从北京前往上海的旅途中,特地前往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进行参观,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充分展现了他的职业抱负和毕生事业的追求。

然而,时隔32年的1952年10月27日,毛主席已经领导新中国站起来,闲暇之余来到了山东济南。在完成对当地的考察工作后,毛主席对随行负责保卫工作的罗瑞卿说:「长子啊,下一站,我们就去曲阜看看孔夫子去吧!」

在火车专列上,毛主席畅谈了山东的历史。按照行程安排,毛主席的专列下一站需要停靠兖州火车站,然后从那里转乘汽车前往曲阜。在火车专列从济南出发的途中,毛主席点起一支香烟,悠闲地坐在火车专列的会客室里,周围陪着他的是杨尚昆、许世友、罗瑞卿等中央和地方领导同志。在途中,毛主席看到附近的山上仍然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木,不禁对罗瑞卿感叹:「我说长子啊,上次我和王芳(原浙江公安厅厅长)开玩笑,说什么时候他的家乡山东绿化搞好了,他名字上的草字头就能去掉了,结果你看现在山上还是光秃秃的,这样看来,想让他改名可就难喽!」

当火车抵达山东泰安车站时,毛主席在大家的陪同下在火车附近散步。突然间,毛主席停下脚步,仰头看着巍峨耸立的泰山。附近的山峰一座座拔地而起,冲入云霄,泰山以通天之威屹立于祖国东方,被誉为「五岳之首」,著名唐代诗人杜甫曾在这里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指着泰山,毛主席向大家介绍说:「你们知道吗?中国古代帝王登基或进行重大活动时常到泰山祭祀;而一些皇帝在太平盛世也会举行‘封禅大典’,历史上的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宋真宗都曾如此。然而,我们共产党人游览泰山的目的不同,我们是来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嘛!」

就在这时,驾驶专列的火车司机从列车上下来,向毛主席跑来问好。

毛主席微笑着与火车司机握手,关切地询问:「老师傅,你开了几年火车了呀?」

「我很早就学会开火车了,不过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安排我从事行政工作。这次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我又回到了我的老本行!」

此时,负责分管山东工业的高克亭向毛主席介绍:「这位同志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火车司机,现任济南机务段的段长。」

毛主席听后满怀喜悦地握住段长的手说:「感谢你在过去为我驾驶火车的辛劳,老同志!」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重新登上专列,继续前行往兖州。途中,毛主席以提问的方式引发话题:「大家知道曲阜这个地名的由来吗?」

山东曲阜

毛主席的问题让在场的人颇感意外。虽然关于「三孔」的来历大家还能背出一二三,但是对于曲阜的由来,却没有人能回答上来。

面对大家茫然的表情,毛主席微笑着点燃一支烟,然后详细讲述曲阜地名的历史:「据东汉著名历史学家应邵的解释,‘鲁城之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曲阜城东有一座土山叫防山,高出城内很多,就像高原一样。这应该与东汉刘熙【释名】中‘土山曰阜’的说法相符,从而解释了曲阜地名的来源。」

曲阜防山远景

停顿片刻后,毛主席又回忆起曲阜的另一段历史:「你们了解吗?曲阜曾经是六个国家的首都所在地。据说最早到曲阜的是神农氏,也就是炎帝,他是黄帝的兄长,我们所说的‘炎黄’指的就是这两位。黄帝去世后,少昊继位,将国都迁至曲阜。他继承了黄帝的遗志,使得曲阜地区迅速发展,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后来发生了什么呢?」坐在一旁的许世友迫不及待地问道。许世友对毛主席讲的历史故事一直充满热情,视之为学习进步的宝贵机会。

毛主席兴致勃勃地继续讲述:「随着商代时期的发展,这里逐渐崭露头角,被赋予了‘奄国古都’的美誉。在商代时期,奄长期担任王都的职责,然而随着盘庚将首都迁至殷地(今天的安阳地区),奄国逐渐式微。到了西周初期,由于奄国支持武庚的叛乱,遭到了周成王的剿灭,历史记载为‘灭徐践奄’。奄国覆灭后,西周为了征服东夷族,于曲阜修建了鲁城,周公旦被封到曲阜,其子伯禽接替父亲封地(因为周公旦留在京城协助周王),这一事件带来了大量西周的礼乐文献,成为鲁国的首位国君。曲阜作为鲁国王都,孕育了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尤其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毛主席与大家谈笑风生之际,专列缓缓停靠在兖州火车站。毛主席随后转乘汽车,引领大家驶向山东曲阜。

孔子玉晚年留影

在曲阜县委传达的消息中,提到了领导同志即将前往曲阜视察,对保卫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孔子玉最初并未太过在意,直到山东省公安厅派遣人员负责警卫工作,他才意识到此次领导访问的重要性。按照要求,孔子玉精心布置了保卫工作,曲阜县公安局负责孔庙和孔府的安全,县政府的党员干部则负责兖州至曲阜的公路安全。

10月28日早饭后,孔子玉接到通知,称领导准备直接访问孔府,要他立刻前往孔府东门待命。不久后,一辆黑色轿车停在孔府东门,从车上走下一位身材高大、面带红光,身着黄呢子大衣的人,原来是毛主席!孔子玉激动地伸出手握住毛主席的手:「主席您好,欢迎您来孔府参观!」

毛主席高兴地回应:「好,好!」毛主席一行人在孔子玉的引导下,信步走入孔庙大门。

首先,毛主席参观了东华门,欣赏了金碧辉煌的十三座御碑亭。随后,他步入著名的「杏坛」,孔子玉向毛主席介绍:「这是传说中孔子讲学的地方,根据史料记载,孔子在周游列国后回到曲阜,在这棵树下设立讲坛进行讲学,因此后来在孔庙修建了杏坛。」

毛主席面带汗珠,轻轻摘下黄呢子帽子,整理了一下被汗水浸湿的短发。他背手欣赏着孔庙宏伟的建筑群,仿佛在沉思着什么。或许他回想起1902年第一次进入南岸私塾上学时,老师教导他叩拜孔子的牌位,这一情景在他的【夜学日记】中有过记录:「整队向国旗、孔圣三鞠躬,职教、学生互相一鞠躬……」

随后,毛主席仿佛突然从回忆中清醒过来。他略显思索地来到大成殿前,环顾四周。大成殿巍然耸立,双层石栏杆上金黄色的大殿凌空而起。在大殿的正中央,悬挂着一座海蓝色的匾牌,上书三个金色大字:「大成殿」。这座大殿是孔庙的核心建筑之一,与故宫太和殿、岱庙天贶殿一起被誉为「东方三大殿」。

毛主席仔细审视这座雄伟的大成殿,然后对参观的众人说:「‘大成’一词出自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孟子曾言:‘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在这里,孟子将孔子与古代几位贤者进行比较,找出了真正的圣贤所在。由于孔子的思想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历代封建帝王都给予他很高的荣誉,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时封孔子为‘先圣’,高宗时期更封为‘文宣王’;宋代时,孔子再次被加封为‘先圣文宣王’,名号愈发冗长,一直到清代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毛主席幽默地感慨:「看来孔夫子是个年年升官、代代加封的人啊!」毛主席的风趣引得大家一阵欢笑,孔庙周围弥漫着轻松宜人的氛围。

孔庙大成殿

毛主席在游览孔庙后,继续前往孔府,向孔子玉询问:「你和孔子是同宗吗?」孔府,又名「衍圣公府」,是孔子的后代长孙所居之地,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这个私人宗室独特地融合了个人住宅和官衙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相当罕见。

一进入孔府,毛主席就被大门上高悬的金字「圣府」所吸引。门前雄伟的明代石狮子昂首挺立,显得十分气派。孔子玉解释说:「在宋仁宗时期,孔府的牌匾曾改为‘衍圣公’,这是封建社会中最特权的贵族之一。元代时,衍圣公的地位从五品官员提升至三品官员,明初更是达到和一品官员相等的地位。清朝时,‘衍圣公’更是被视为凌驾于众臣之上的虚位,封建帝王甚至允许孔府后人在紫禁城骑马、穿越皇宫御道。」

听闻此言,随行的许世友感慨地笑道:「看来孔家堪称全国第一大地主,真是千年的贵族啊!」

穿过大门后,毛主席沿着道路穿越一条狭长的庭院,来到孔府的二门附近。在二门背后,矗立着一座风格独特的屏风,古称「垂花门」,因其周围有八个倒垂的木雕花蕾而得名;明朝末年,明思宗赐牌匾「恩赐重光」,使其改称「崇光门」。毛主席穿过崇光门,在二堂欣赏了慈禧太后留下的松鹤图和九桃图后,又穿过三门观赏三堂的陈设,随后前往前上房休息。

孔府的前上房是过去孔府主人招待客人的地方。在这里,孔子玉已经为毛主席一行人准备好了茶水和桌椅,邀请大家稍事休息。毛主席坐在桌子中央,孔子玉就在他旁边。毛主席喝了口清爽的茶水,习惯性地点了一支香烟,然后仔细研究了孔府专用的扣碗,接着问孔子玉:「这么久了,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孔子玉急忙回答:「我是孔子玉。」

毛主席好奇地问道:「那么你和曲阜孔姓是不是一家人呢?」

「是的。」孔子玉肯定地回答。

毛主席继续问:「不知道你们起名字是怎么算辈分的?」对中国古代姓名文化也有了解的毛主席似乎想了解一下孔府起名的特殊之处。

孔子玉回答说:「据说,在清代乾隆时期,乾隆皇帝赐予孔府三十个字作为辈分,大约有‘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这几个字,剩下的我记不太清楚了。」

毛主席饶有兴趣地从自己的口袋中取出一个白色的烟盒,将其中的白纸抽出来递给孔子玉,让他将这些字一一写下来。孔子玉认真写完后,恭敬地将烟盒上的字递给毛主席。

毛主席认真地看了一遍孔子玉写的字后微笑着将纸递给了自己的秘书,然后询问:「你怎么叫孔子玉?我看孔家辈分之中好像没有这个字啊?」

孔子玉坦诚地回答:「不瞒您说,毛主席,子玉只是我的字,不是辈分,我的原名叫孔宪彬,参加革命后才改成现在的名字。」

毛主席点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满意。「那么你是哪里人呢?」

「我家祖籍是沛县人,祖上四代以上还是在曲阜的,当时是逃荒逃到沛县的。」孔子玉对自己的家世详细地讲述着。

得知孔子玉的家世后,毛主席轻轻嗯了一声表示回应,然后又问:「那以后你们的孩子还会按辈分起名字吗?」

「按辈分也行,不按辈分也行,随便起个名字就好啦!」孔子玉憨厚地笑着回答。

在孔府休息了约20分钟后,毛主席起身准备乘车前往孔林参观。由于毛主席走得很快,孔子玉提前准备好的发言提纲也没派上用场,只好紧跟着毛主席的步伐。

在参观孔林时,毛主席忽然听到「枪声」,孔子玉心中一惊:发生了什么意外?

最后参观的「孔林」是孔子和孔氏家族的专用墓地,孔林内有十万多棵树木,其中约有两万棵古树,它们盘根错节,交错生长,形成了一座天然的森林公园。汽车驶入孔林的神道,两边的松柏苍翠参天,让毛主席不禁问孔子玉:「为什么两边的柏树都锯了头呢?」

孔子玉思索片刻,解释说:「大约在清朝初年,曲阜十二府的人出于对孔府特殊地位的嫉妒,就把孔林神道两边的柏树头都砍掉了,意思是砍掉正枝长偏枝的意思。」

带着对孔林的独特理解,毛主席和一行人结束了在曲阜的参观。

车辆驶入孔林,停在古老的洙水桥前。毛主席走下车,漫步至桥头。眼前是一条小桥悠悠流水,清幽宁静,令人感到宜人。然而,当毛主席踏上洙水桥,走到桥中央时,突然传来一声疑似枪响的「砰」声,这声音着实让孔子玉心神不宁。

毛主席却显得非常平静,他镇定地问孔子玉:「这里经常有枪声吗?」

孔子玉急忙回答:「不经常,偶尔会有。」 当孔子玉思考那声音是什么时,负责开车的同志们走过来报告:「刚才的声音是后面吉普车的轮胎爆胎了。」 大家这才松了口气,孔子玉长舒了一口气后继续向毛主席介绍:「孔子过世后,弟子们将他葬在鲁城北泗水边,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坟墓,规模并不大。直到汉代,随着孔子地位的提升,孔林逐渐变得宏伟。」

毛主席听后称赞道:「孔林是中国墓葬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这里既有春秋时期的葬地,还有秦汉时期的葬墓。研究中国古代墓葬历史,无需他处,只需来到孔林就足够了!」

在抵达孔子墓前,毛主席停下脚步,依次参观了孔子、孔鲤、孔伋的墓地,然后准备离开孔林,时已上午11点半。在返回的路上,毛主席对罗瑞卿、许世友等人感叹道:「曲阜是孔夫子的故乡,他在这里办学多年,培养了很多杰出的学子,这是众所周知的。我年少时还未接触马克思列宁的教育,学的是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理念。尽管这些内容已经过时,但对我来说仍有益处,因为我的识字能力可以说是孔子传授的。如果不是孔夫子,我可能连字都不认识!」 毛主席充分肯定了孔子对中国教育的深远影响,他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得到了同车人的一致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