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9年,毛岸英跟毛主席说接贺子珍来北京,为何没能实现

2024-04-11历史

1949年,毛岸英跟毛主席说接贺子珍来北京,为何没能实现

1949年,受毛主席的授意和贺子珍的同意,李敏和毛岸青来到北京。

除了毛主席,最期待与李敏、毛岸青见面的是哥哥毛岸英。不久后,毛岸英前去看望弟弟妹妹,在见到他们后,毛岸英问道:「娇娇,贺妈妈好吗?我很想念她。」

李敏听到哥哥的询问,高兴地谈起了贺子珍,让毛岸英感到了一份安心和喜悦。

在回忆起与弟弟毛岸青和贺妈妈在苏联的4年时光时,毛岸英的思绪不由得飘回过去。

1937年年底,贺子珍独自前往苏联莫斯科,想要取出身上的弹片,并在莫斯科学习两年再回国。

不久后,贺子珍得知毛主席的孩子毛岸英、毛岸青也在莫斯科学习,于是买了些水果和食物前去看望他们。

在学校老师介绍贺子珍时,毛岸英、毛岸青开始警惕,因为他们并不熟悉贺子珍。

贺子珍将水果放在桌子上后开始整理他们的床铺和桌子,然后把脏衣服准备带回家洗。整理好后,贺子珍削好水果,递给毛岸英兄弟俩。他们则忙着为贺子珍倒了杯热茶以示关心。

当时,毛岸英和毛岸青虽然并不了解贺子珍的身份,但他们知道贺子珍对他们毫无敌意,甚至对他们展现出慈母般的关怀和爱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贺子珍都会带些食物去看望毛岸英和毛岸青。尽管贺子珍每月只有70元卢布的待遇,但她除了必要的开支外,将剩余的钱都用在了毛岸英和毛岸青身上。

渐渐地,毛岸英和毛岸青也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探望贺子珍,并且帮忙做些家务。

1938年,贺子珍在莫斯科生下了一个孩子。毛岸英和毛岸青特意前往看望贺子珍和他们的弟弟。抱起弟弟时,毛岸英高兴地对贺子珍说:「这小弟弟多像我爸爸啊!」

贺子珍笑着摸了摸毛岸英和毛岸青的头说:「因为他和你们是同一个爸爸呀!」

此后,贺子珍的小房间成了毛岸英和毛岸青的家。他们经常来家里陪弟弟,而贺子珍也会为他们做饭,讲述红军长征和毛主席的故事,也分享自己的经历。

然而,不幸降临了,贺子珍刚生下的孩子突患肺炎夭折了,这让贺子珍极度伤心。当毛岸英和毛岸青前来探望贺子珍时,他们看到贺子珍满脸泪痕,心情沉重。得知小弟弟的夭折后,他们急忙安慰贺子珍:「贺妈妈,请不要伤心了,您要保重身体。小弟弟虽然不在了,但我们还在这里,我们也是您的儿子!」

贺子珍听到毛岸英兄弟的话后,停止了哭泣,紧紧地抱住他们,不停地叫着:「我的孩子啊!」

毛岸英、毛岸青也温柔地称呼:「妈妈,妈妈!」

在两个儿子的陪伴下,贺子珍的情绪逐渐平复。

不久后,贺子珍丧子之痛传遍国内,毛主席为了缓解她的悲伤,也为了让李敏摆脱孤独,将李敏送到了她身边。

李敏的到来给贺子珍带来了极大的喜悦。回忆起与母亲相见的情景,李敏曾说:「妈妈见到我就激动地抱住我,亲吻我;问我、关心我,眼泪直流。她一遍又一遍地问我:你是谁?来干什么?‘我是李敏,来找妈妈的!’‘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叫贺子珍。’‘你给妈妈带来了什么礼物?’‘我给妈妈带来了李敏!’」

有了李敏的陪伴,贺子珍不再感到孤独,而毛岸英、毛岸青也非常高兴有了妹妹,经常和她一起玩耍。

不久之后,苏德战争爆发,食品供应极度短缺,每人的食物供应都受限,甚至连5岁的李敏也吃不饱。

为了照顾三个孩子,贺子珍不仅工作,还挤出时间开荒,种植胡萝卜、土豆和蔬菜等。有时甚至会节省口粮,留到周末,只为让毛岸英、毛岸青能吃饱一些。

许多人都问她是否感到疲惫,但她总是轻笑着说:「很累,但这样至少可以让孩子们吃饱一点。」

毛岸英和毛岸青在周末回家时的幸福时光无比愉快,他们享受着和贺妈妈以及娇娇团聚的快乐。然而,这段美好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1942年,毛岸英前往士官学校学习后,很少回家,但经常给贺子珍写信,关心家中情况。

1944年底,毛岸英参加了对德战争的大反攻,战争结束后,回到国内继续学习。贺子珍得知儿子回国,非常欣慰,知道毛主席也会很高兴。然而,毛主席对毛岸英要求严格,虽然亲情深厚,但也很严格要求毛岸英自立自强。

1947年,贺子珍带着毛岸青和李敏回国,他们一直想念毛主席和毛岸英。毛岸英常常写信给贺妈妈,表达自己的思念和关心。然而,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毛岸英主动上战场,未能完成接贺子珍来北京的计划。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年仅28岁。

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后,表达了对战争牺牲的理解,但内心仍然悲痛。中央为了让毛主席缓解悲伤,安排他到北京周边城市休息,毛主席接受了这一决定。

贺子珍虽然未能见到毛岸英最后一面,但对儿子的思念和爱意始终如一。她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痛苦地哭泣,表达了对儿子的无限怀念和遗憾。贺子珍把毛岸英视为自己的亲生儿子,这份母子之情已经超越了血缘关系,成为了一种深沉的感情。

尽管毛岸英和毛岸青未能长时间陪伴贺子珍,但他们之间的深情和亲情始终不减。这种母子之爱已经成为了贺子珍晚年回忆的温馨和充满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