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梅州夫妇收养的弃婴,后来成为美国报业大亨,一腔热血回国报恩

2024-06-08历史

一个普通的梅州夫妇,本应在平凡中度过一生,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命运。他们在一所福利院收养了一个混血孩子,用尽全力将他拉扯大,岂料这个孩子后来竟成为了在美国声名赫赫的报业巨头。这位扶摇直上的商界传奇人物,在事业有成之后,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源,他以热血的方式回馈故乡,用实际行动报答了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可是,这位梅州夫妇和他们收养的孩子之间,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这段跨越国度的有缘因果,又将如何上演?

梅州故土情谊浓

清光绪年间,梅州属于广东省东西走向狭长的边陲之地。这片山水秀美的客家侨乡,虽然物产富饶,但长期战乱阻碍了经济发展,当地百姓生活艰难。

1880年,一对新婚燕尔的梅州青年熊如淡、黄风娇为了生计,只得远离家乡,背井离乡前往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谋生。两人出身贫农,家中只有一亩多田地和几间破旧的瓦房,根本无力供养一家人温饱。不得已之下,熊如淡辞别妻儿,独自一人先行前往异国他乡。

初到印尼,熊如淡只身一人,孤苦无依。他只能靠打一些零工度日,虽然日子清贫,但仍坚持每月汇款回乡替妻儿补贴些家用。黄风娇独自在家操持农活,靠卖些农作物果腹。两人就这样朝夕相思,遥遥牵挂,整整五年。

异乡求学开启新生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20世纪初年。1911年的辛亥革命如一声惊雷,将中国从封建专制社会唤醒,但紧接着爆发的内战与外敌入侵,让国家遭受巨大创伤。广东作为革命策源地,首当其冲遭受战火蹂躏,大批民众流离失所。

熊如淡与黄风娇一家在内战硝烟中艰难度日,但依旧渴望着子女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1920年,两人终于在附近一处难民营找到一份微薄但勉强糊口的工作,并为年仅6岁的儿子熊德龙报名入读了难民营的临时学校。

虽是临时校舍简陋、师资单薄,但熊德龙自幼机警好学,加之父母孜孜不倦的教导,很快便展现出过人的天赋。这个华裔混血儿身怀异国语言天赋,不仅汉语娴熟,连印尼语和英语都信手拈来。看着儿子日益突出的成绩,父母高兴之余也感到些许忧虑,难民营的教学条件终归有限,恐难满足孩子的渴求知识的热忱。

就在这时,一个机遇终于来临。美援团体为印尼华人移民子弟办起了一所良好的小学,并颇为罕见地允许外籍学生入学。机智的熊德龙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便四处寻求资助,终于凑足了昂贵的学费。

从此,他便穿梭于印尼与美式教育之间,汲取着两种不同文化的营养,获益良多。他日渐发现,在西方教育中也蕴含着大智大勇、追求民主自由的理念,与中华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处,于是将两者融会贯通,造就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

在学校,他以出色的学习表现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也结识了不少知交好友,为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事业家开创新篇章

离开校园后,熊德龙并未止步于书斋,而是选择了投身商海。1930年,他只身前往新加坡,在一家小型印刷公司打工。虽然起步微薄,但凭借过人的语言天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很快就成为公司里最得力的员工。

三年之后,熊德龙凭着对行业的熟悉加上自己攒下的些许积蓄,终于在雅加达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印刷小作坊。生意虽小,但他待人诚恳、服务用心,赢得了不少商家青睐,日子也逐渐好转起来。到1940年,小作坊已发展成为一家规模可观的印刷公司,熊德龙也结识了不少商界精英。

就在事业稳步向前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很快笼罩了整个东南亚地区。1942年,日军占领了印度尼西亚,熊德龙的公司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然而,他并未气馁,而是暗暗下定决心,一旦战争结束就要大干一场。果然,战后的印尼百废待兴,各种商机无处不在。

凭借多年的积累,熊德龙很快就在雅加达重新开办了一家日用品公司,并迅速做大了规模。到1950年,他已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富商,地位举足轻重。此后几年,他又陆续开办了烟草、啤酒、房地产等多家公司,形成了庞大的熊氏集团。

步入中年的熊德龙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广阔的舞台。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密切关注着祖国大陆的发展,并看到了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的巨大潜力。于是,他毅然在美国创办了【国际日报】,借助媒体的力量,向全世界展示新中国的发展成就…

回馈家乡心系桑梓

事业有成后,熊德龙虽然已是美国国籍,但对祖籍国的眷恋之情从未减淡。1978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他获知这一消息后心潮澎湃,立即着手筹办访华之行。

经过几番周折,1979年2月,他终于率先一批外资企业家之先河,抵达了家乡广东梅州。一走出飞机,那熟悉的潮湿空气扑面而来,他热泪盈眶,扑通一声跪地磕头,大喊"爸妈,儿子回来了!"场面让在场者无不动容。

旅途中,熊德龙一边参观当地学校、农村和工厂,一边饱含深情地向工作人员讲述自己的家乡故事。来到父母故居所在的村落时,他久久凝望着那间破旧的瓦房,追忆起当年清贫的岁月。不远处,就是父母当年的那亩多田地,如今已荒芜难辨了…

重游故里让熊德龙倍感亲切,也让他惊叹祖国的腾飞发展。作为一个商人,他很快就嗅到了广阔的商机,遂在广州、梅州等地建立了多家外资企业,投资开发房地产、酒店、教育等多个领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但他心心念念的,还是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为家乡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于是,在广州和梅州,他分别捐资上亿元人民币兴建了中小学校舍与图书馆,并资助了大批贫困学子。在梅州乡村,也兴办了多所职业技术学校,为村民们插上脱贫致富的翅膀。

除了教育事业,熊德龙还十分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保护。他多次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呼吁保护梅州环境,并为当地政府建言献策,助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重拾田园的宁静…

桃李满天下报亲恩

时光飞逝,转瞬已是21世纪初。虽然事业成就斐然,但随着年岁渐高,熊德龙内心仍时常怀念起养育自己的养父母。他们默默无闻的一生,付出了太多太多。

为了永远铭记这份恩情,2005年,熊德龙在梅州县城修建了一座熊氏慈善基金会,并亲自操刀设计了基金会的标志——一对年迈的夫妻,脚踩田园,相互依偎着望向远方。他希望这座建筑能够永世传颂养父母的高尚品德和对他的恩德。

基金会落成那天,熊德龙特意从美国远渡重洋而来,簇拥着家人和亲朋好友,身着中式长衫,缓步走进大厅。他缓缓拂去眼角的泪花,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剪彩剪,深吸了一口气,念叨着"爸妈,你们终于有个永久的家了"。

剪彩仪式结束后,熊德龙独自一人来到户外,久久凝视着远方的青山绿水,回忆起往事的酸甜苦辣。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基金会大厅中央的一块古旧石碑上——那正是他父母故居乡间的一块老式门楣。门楣上印着一个"熊"字,笔画虽有些残缺,但熊德龙看来分外亲切。

多年前,他第一次重游故里时,曾在那间破旧的瓦房前驻足良久,最后拗下了这块门楣,视为无价之宝,今日终于为它找到了一处安身之所。

熊德龙暗自庆幸,虽然父母已双亲作古,但通过这座基金会,他们的美德和恩情将永世流传。从今往后,只要有一个孩子能因此受助获益,熊德龙就觉得报答了养育之恩。他深知,自己能有今天,都缘于这对普通而伟大的养父母,是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宽广胸怀,让自己走过了人生的重重阻隘,最终成就了非凡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