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平型关大捷,日军疯狂围剿杨得志,其腹背受敌,杨勇:要死一起死

2024-02-28历史

在开国将军中,有那么三位将军,曾被周恩来总理并称为「三杨」,三人出马即为「三杨开泰」。他们正是杨得志、杨成武和杨勇。而其中杨勇与杨得志更是经历数多,有着无比深厚的战友情。所谓患难见真情,杨勇与杨得志便是能在危难中,向对方伸出援手的那一个人。

1937年9月25日,在山西平型关,杨得志带领八路军歼灭了日军的王牌部队,自此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杨得志也瞬时成为敌军的眼中钉。这让日军十分痛恨他,终于日军在一次战斗中找到了机会:谁能抓住杨得志连升三级。

一时之间,日军士气大涨,而被包围的杨得志腹背受敌,战士们逐渐体力不支,就当杨得志认为自己真要牺牲之时,只见有一波军队朝自己奔来。杨勇冲过来紧紧抱住自己,说:「老杨哥,我来了!」杨勇来得十分及时,再差一刻,杨得志部大概就要全军覆没了。

在杨得志被困时,我军基地也在商讨如何营救他们。权衡利弊之下,大家纷纷认为这次营救或将有去无回。对方为抓捕杨得志专门下了血本,兵力何其多,我方哪有那么多人能与之抗衡?救回来还好,若是救不回来那就血本无归了。

一时间,大家对于营救杨得志都不肯出面,听见这番谈话的杨勇怒火中烧,在他心中杨得志是十分出色的领导者,不管能不能救回来,至少要努把力。他站起来狠狠拍了一下桌子,说:「你们不肯去,那我去!我去救!」

说完这话的杨勇直接冲出门,集结部队冲进日军包围圈。而这边,得到支援的杨得志非常感动,万万没想到会有人愿意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来救自己,满怀感动的他对杨勇说:「兄弟,这次和以前那些战斗不一样,我们很有可能就此牺牲啊!」

杨勇回道:「杨大哥,我们是战友,只要你需要,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来帮你!我们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让我们一起战斗,冲出去!」

杨得志见杨勇态度坚决,心中的火焰疯狂上涨。二人合作默契,两支队伍也势如破竹,就这样冲出一条血路杀了出去,将日军想要捉拿杨得志的计划彻底粉碎。在解放后,杨得志时不时提起这件事,满含热泪,说:「这条命是杨勇给的,没有他肯来救我,我早就没了!」

二人到底有什么交情呢?杨勇又为何愿意拼死营救杨得志?

杨得志,1911年出生于湖南醴陵,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随后跟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在数次战斗中积累出丰富的经验,一路晋升至红军团长。在长征途中,杨得志更是带领红一军团负责前卫和先遣任务。

在突破乌江天险时,杨得志充分发挥出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组织「十八勇士」突击队强渡大渡河。冒着生命危险,顶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成功将蒋介石想把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阴谋粉碎。毛主席曾表扬说:「杨得志带领的红一团,在行动中表现得极其出色,立了大功。」且周恩来也曾说,红一团是「天下第一团」。

事实上,杨勇也是湖南人,老家在浏阳,比杨得志小两岁,1930年加入红军。长征途中,杨勇率领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团,为掩护中央领导机关安全渡过湘江,付出惨痛代价,后在兄弟部队的帮助下,终于圆满完成任务。杨勇凭借着过人的勇猛和机智,接连立下数次战功。

其实杨勇原名叫杨世峻,后来觉得这名字过于文雅,思前想后,改为杨勇,希望自己每次上战场都能英勇无比。杨勇在战场上表现优异,毛主席也曾点评过:「杨勇上将,上将杨勇!」

在长征途中,杨得志和杨勇所属的红一、红三军团时常互相配合,他们曾在同一个战场作战,也在同一条艰难险苦的长征路上前进。二人对彼此的事迹都有所耳闻,杨得志早就听说过杨勇乃红三军团中年轻又优秀的团政委之一;而杨勇早就听闻,杨得志强渡大渡河一事,对这位有勇有谋的红一团团长无比钦佩。

长征后期,多番战斗下来牺牲人员过多,因此队伍被打散重组。红一方面军改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杨得志和杨勇的部队同样被收编。但遗憾的是,二人由于工作任务不同,连面都没见过,也一直没机会认识。

直到1936年春,在山西大胜的红军回到陕北召开团以上的干部会议,这才使杨得志、杨勇二人认识。会议期间,两人由于座位离得不远,闲谈中得知对方同为湖南人,而且老家醴陵和浏阳也为临县,一时之间倍感亲切。

杨勇给自己倒了杯茶,对杨得志说道:「老杨哥,您比我大两岁,我就这么喊您吧。我之前听过您勇渡大渡河的事迹,我十分佩服,这次我以茶代酒,敬您这个英雄!」「好好好,我也听过你的名号,你也十分不错啊,哈哈!」杨得志说道。

二人一见如故,而杨勇在以后每次见面,都会亲切地喊杨得志一句老杨哥。很快,全面抗战爆发,日军全面入侵中国,甚至扬言三个月内让中国彻底灭亡。面对敌军嚣张的态度,我方决定找时机对日军攻击。在一番策划后,特派115师担任主力部队,在平型关攻击日军21旅团,此时杨勇和杨得志都在115师任领导职务。

在战斗中,二人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个负责带部队打前锋,一个则完美断后。对二人来说,一个优秀的队友能使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这极大加深了二人的战斗友谊,也使得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平型关战役后,二人曾一度在晋东南一带战斗,在那里一起扩兵、练兵,度过了一段十分难忘的快乐时光。

杨勇曾说:「老杨哥,我要是能一直跟你打仗就好了,跟你打仗太痛快了!」「一直跟我也不行啊,你比我年轻、更强。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想要战胜日本人主要是人民大联合,万一有天我需要你的帮助呢?」杨得志开玩笑回道。

杨勇十分坚定,回答道:「老杨哥,你放心,只要你需要我,我一定会随叫随到!」说出这话的杨勇没想过,在后来竟一语成谶。

在抗日战争的形势转变下,二人也收到了新 任务 。杨得志奉命率部前往冀鲁豫边区,杨勇则率领部队前往鲁西开辟抗日根据地。虽说在不同的根据地,身负的任务也不同,但由于相隔不远,他们还是会经常配合打仗,互相支援。

1937年9月,日军开始重点进攻我军根据地,而首当其冲受到威胁的就是杨得志。杨得志的游击部队经常给日军带来麻烦,特别是在平型关大获全胜后,在杨得志手上吃败仗的日军心生恨意,一场针对杨得志和其部队的天罗地网就此展开了。

日军派出大量远超我军的兵力,就是为了在此战中击杀杨得志,双方兵力过于悬殊,一直没有等到支援的杨得志部,很快陷入敌人的包围圈中。就在杨得志以为自己今日要死在这里,打算和敌人最后拼死搏命时,杨勇带着部队冲了进来,二人强强联手冲出包围圈。

1941年,杨得志和杨勇所在的军区合并,二人的部队合编为第二纵队,分别任司令和副司令。他们终于可以一起共事,还是杨勇给杨大哥当副手,不料两人连面都没见着。4月,作为中共七大代表,杨勇受邀前往延安参加七大。由于延期等原因,决定进入军事学院、中央党校学习。等杨勇归来时,收到上级发布的命令,暂时接替杨得志冀鲁豫司令员的工作。

询问后才知,早在1月初,杨得志就奉命前往延安工作了。此后多年,二人因为各自的革命任务不同,一直没能见上面。杨勇担任冀鲁豫司令员期间,让冀鲁豫军区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东平战役中,东平作为一个重要的粮食储备地,日军在此派了大量兵力驻守,为粉碎敌军的抢粮计划,杨勇亲自上战场,带领部队出发围剿敌军。。

但由于我军策反的汉奸临时变卦,导致我军陷入困境。杨勇立刻下令强攻东平,在战士们誓死冲锋下,我方迅速攻入城内,大获全胜。而杨得志此时也在延安和敌军拼死对抗,二人都在为了各自的革命事业发光发热。

直到抗日胜利后,杨得志终于被调回冀鲁豫军区,继续担任司令员。这时,杨勇和杨得志这两位老战友才再度见面。重逢后,二人感情依旧深厚,杨勇还是会亲切喊一句「老杨哥」。他们一起交流这几年的抗战经历,作战心得,竟有无数诉不尽的衷肠。

好不容易抗战胜利,二人终于可以好好团聚,生活也开始安定起来。没想到国民党这时候搞起了小动作,试图发起内战,解放战争就此爆发。而二人也分别接到来自上级的指示,又再次各奔东西,开始南征北战。杨得志率部前往华北地区,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华北地区当下形势十分不好,当得知国民党第三军出现在清风店地区,杨得志立即决定前去围剿。

他带领部队包围其军队,并且全员歼灭,无一生还,一举扭转当下局势。而杨勇正在前往大别山的路上,一路上多次在危险中前行,充当开路先锋,各种黄泛区等地,使人望而却步。

杨勇则面含坚定说:「雪山、草地一路我们都能走过来,抗战数年我们也能吃苦,我就不信这几条河流能难倒我们!」杨勇一路上不畏艰险,有困难先行,有危险先上,保护领导到达大别山地区,也给之后的部队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人在战场上立下无数战功,为了心中共同的理想而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胜利。二人皆为革命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后,朝鲜战争爆发,我国领导决定抗美援朝。杨得志、杨勇和杨成武也将率兵作战。出国前,周总理特地在中南海接见杨得志等人,为他们饯行。

周总理表示:「我曾经说过,你们三人都有很优秀的指挥能力,指挥的兵团战斗力都很强,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又都姓杨,你们‘三杨’,就叫做‘三杨开泰’!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在朝鲜打出军威!打出国威!」

杨得志和杨勇不是同一时间出发,当在异国重逢时,有着说不出的激动。杨勇边喊着老杨哥,边一路小跑过来握紧杨得志的手,有说不完的话。后来,在杨得志的支持下,杨勇率部在金城反击战中给予美国沉重的打击。

抗美援朝结束后,二人先后回国。战功赫赫的两人分别被中央委以重任,可惜不在一处工作。他们一起共事的时间不长,但始终保持着当年那份战友情。

有一次,杨勇劳动期间不小心摔断了腿,去了多家部队医院都表示只能截肢。杨勇不肯接受,强烈拒绝治疗,他的腿就这么一拖再拖。杨得志得知后,立即向周总理说明此事,周恩来了解事情经过后,便立马派人将杨勇接到北京医院治疗。

手术痊愈后的杨勇暂时住在招待所,一时间不知自己能去何处。老战友曾思玉和陈锡联都纷纷致电他,要他来自己这边休养,但杨勇怕麻烦他们都婉拒了。这时,杨得志前来看望杨勇,并邀请杨勇来到他管辖的山东。

杨得志直接说:「我现在还有一席之地,请来到我这里吧。当年你都能奋死救我,如今你身陷囹圄,我怎么能退缩呢?」杨勇在杨得志的安排下,带着妻儿来到青岛,住进济南军区的辽养院。这是杨勇一生中最悠闲的时光,没有工作,环境也十分好。

在康复锻炼下,杨勇很快从拄拐变成使用手杖。周恩来也十分关心他的手术情况,多次联系杨勇,询问其身体情况。他也在身体情况转好后,重新回到岗位上。1972年,杨勇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这时他和杨得志还会时常见面,聊聊近况。

1982年,杨勇总感觉自己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身体也经常不舒服。在家人劝说下,他来到医院检查,结果令人十分痛心,确诊为肺癌,这则消息让病房一阵沉默。在精心治疗和照料下,杨勇病情渐渐好转。但他又想继续工作,杨得志经常劝他休息一段时间,杨勇执意不肯,说:「我们都是革命的幸存者,是马克思主义者,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得拼命干!」

杨勇就这样坚持参加各项活动,在他再次病危住院前几天,甚至还在会议上进行长达两个小时的发言,对全军和总参机关提出宝贵意见。杨得志几次看望他,都被杨勇念叨:「我自己的病情我了解,没那么严重,干嘛老为了我影响工作,你工作那么多,不要分散精力啊!」

随着病情越发恶化,杨勇渐渐连话都说不出,但还是吃力地告诉杨得志:「别再给我用药了,对我没什么作用。太浪费了,让他们给我停药吧,别浪费钱,留着给需要的人吧!」

1983年1月5日,杨勇病危。杨得志得知这一信息,工作时接连走神,当晚夜不能寐。次日凌晨,杨得志很想知道杨勇的手术情况如何,刚打开门就见到一路小跑来的秘书,脸色十分不好。杨得志当时感觉心跳停了一瞬,匆忙赶到医院时,好友已经没了呼吸,再也无法喊自己一句「老杨哥」,他永远离开了。

想到二人就这么生死两隔,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喊自己老杨哥,杨得志顿时泪流不止。被泪水模糊的视线中,他仿佛看见当年那个冲进包围圈救自己的好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