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毛泽东:让胡宗南的士兵学一下马列主义

2024-07-21历史

前言

从1936年,红军胜利会师之后, 延安一直都是中共中央的栖息地,是共产革命的根据地与总后方,也是全国人民非常向往的"革命圣地",吸引着无数的先进青年前往。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延安成了国民党以及蒋介石的心腹大患。

国共内战爆发以来,蒋介石的全面进攻计划,功亏一篑,气死败坏的蒋介石,调集了23万的兵力,命令胡宗南进攻延安。 1947年3月,胡宗南向延安以及陕北地区发起进攻,企图一举拿下延安,摧毁在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

公然毁约,内战爆发

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不顾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立下的协定,单方面撕毁条约,对我军中原解放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率先挑起了国共内战的战火。

内战一开始,蒋介石就命令国民党的军队对全国各个解放区的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全面进攻,战场主要是在我军的各个解放区之内。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毛泽东下达指令, 解放军以运动战为主要的作战方法,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集中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之下, 人民解放军在8个月的作战时间之内,歼灭敌人70多万人, 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全面进攻的幻想。

面对军事上的失利,蒋介石调整了进攻的策略,从全面进攻,调整为重点进攻,重点进攻的方向确定为两处: 一、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解放区;二、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解放区。

陕北解放区是我党以及我军的大本营所在,大量的党政机关都集中在延安地区, 毛泽东更是在此地生活了10年有余,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就是在此地运筹帷幄,指挥全中国的抗战军事行动。

但是,延安地区的兵力却是非常薄弱的, 蒋介石正是因为这一点,这才将重点进攻的首选放到了延安这个地方。甚至在战役爆发之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国民党军队就已经在陕北解放区的周围,布置了重兵把守,随时准备发动进攻。

负责进攻陕北地区的胡宗南,更是在接到蒋介石的进攻命令之后,就立即开始了准备和部署, 企图以速战速决的方式,来一举将我军在延安的指挥中心直接捣毁。

放弃延安,轻装上阵

面对敌我力量悬殊,来势凶猛的国民党军队,毛泽东以及中共中央在对当下的形势进行细致的分析、讨论之后,决定: 放弃延安,全面撤出,留下一座空城。

对于撤出延安的这个决定,当时延安的大部分士兵以及群众都是不理解的,他们想不通,而且感情上也没有办法接受这一决定。在撤离前的延安干部大会上,毛泽东给了大家解释,主要考虑到三点原因。

1.实力悬殊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的军队发展得已经十分的成熟, 陆、海、空、特种作业部队总共加起来之后,兵力已经高达430万; 而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则 只有正规军61万人,地方部队66万余人,总共加起来也才127万余人, 双方兵力相差悬殊。

在军备方面而言,国民党的军队大量配备有美国提供的战争物资,各种新式武器一应俱全,而当时的共产党, 虽然不再是"小米加步枪"的穷日子 ,冲锋枪、轻机枪等枪支也有不少,但是与国民党相比还是非常落后的。

而且,这次进攻延安的部队,都是蒋介石的爱将, 胡宗南所统帅的国民党主力部队,总共34个旅25万多人的兵力 ,全部装备精良,坦克、装甲车、重炮等等先进的武器,应有尽有,甚至天上还有蒋介石特别派出的飞机进行支援。

而共产党所统帅的人民解放军, 在当时的延安仅仅只有正规军的一个纵队,下辖有两个旅,总共才只有3万人的兵力, 而且,当时陕北解放区的解放军武器装备还是比较短缺的,弹药补给方面也比较困难。

因此,敌我双方在军事力量上相差悬殊,不适宜与其在正面战场上开战,这才做出了撤离的决定。

2.轻装上阵

对于撤出延安的决定,很多人都是不同意的,其中包括不少的干部、战士、学生甚至于农民都不能理解,大家都表示要 "誓死保卫延安,不放弃一寸土地!"

中央书记处办公室的主任师哲就是其中之一,他还特地从几十里之外的枣园,骑马来面见毛主席, 询问保卫延安的作战计划,要如何进行备战。

毛主席却是笑着对他做了解释: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应该阻止蒋介石的军队来占领延安,人民解放军撤离延安,表面上看是赢了,但是考虑到后续的发展, 一旦蒋介石占领延安之后,就相当于输掉了一切。 "

首先,蒋介石背信弃义,公然的破坏和平的协议,恶劣的行径人尽皆知。 尽管蒋介石在占领延安之后,会给我党扣上"剿匪"的帽子,但这只是他的个人想法,并不是外界的共识。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已经10年了,这10年来,共产党在延安所取得的成绩也是众所周知的, 全世界都知道了延安,这座革命圣地的城市。

所以,现在的延安不仅仅是一个世界名城,它同样的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既然蒋介石想要无惧各种非议的背负他,那就索性成全他好了。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个解释,毛泽东就又举了一个通俗一点的例子,他说:如果有一个人, 背着一个满是金银财宝的包裹,路上遇到了劫匪,想要抢他的包裹, 这时他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如果他不舍得暂时扔下包裹,在争抢的过程中,他肯定会被沉重的包裹所束缚,打起来之后就会吃亏,甚至被劫匪打死,金银财宝也就自然保不住了。

但是如果,他把包裹暂时一扔,轻装上阵,那么自己的武力就不会收到影响,就可以用出全身的力气和劫匪对抗,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打跑劫匪,甚至有可能打死劫匪,自己的金银财宝自然也就保住了。

我们现在暂时放弃延安,就是把包裹让给蒋介石来背, 让我们打起仗来不会收到束缚,更加能够放手去做,我们才能够更加主动、灵活的去战斗,消灭敌人,到了合适的时候,我们再进行反攻,到时候延安自然就会回到我们的手里。

3.延安不能不保,但不是死保

面对战士们低落的情绪,毛泽东为了能够鼓舞大家的士气,说道: "俗话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主动放弃延安,是为了把青山留住,要是拿出所有的力量和胡宗南硬碰硬的打一仗,部队全打完了,将来哪里还有柴烧,怎么东山再起?"

而且,毛泽东还将自己总结的十六字方针送给了大家: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尽管只有十六个字,但是战士们却都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毛泽东见大家的士气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又接着说道: "我们虽然选择撤离延安,但并不是就这样放弃了延安,我要在陕北的大山里和胡宗南进行对抗,大家都帮百姓们推过磨、拉过碾子,都知道把粗谷子放进磨子里,磨呀磨,就会慢慢的磨成小米。 我们的策略就是这样的,要把胡宗南的大军控制在陕北的大山之中,磨磨碾碾,把他们磨割成小米就好吃了。"

在会议的最后时候,毛泽东对着全体参会干部说道: "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就要回来, 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

有序撤离延安

敌人距离延安已经越来越近了

按照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实行阻击的我方大军节节抗击,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行撤退计划。 3月17日,人民解放军已经撤到了延安外围三十里铺一带,兵临剩下,枪炮声清晰可闻。

尽管形势已经十分的严峻,但是延安城里却看不到混乱的场景,群众和各机关单位的人员正在有计划、有秩序的撤离当中,大部分地区撤离工作已经到了尾声, 延安,马上就会成为一座空城。

当时一位正在延安工作的德国医生亲眼目睹了此次撤离,感叹地说道: "我经历过希特勒进军捷克斯洛伐克时产生的混乱,延安的撤离是任何国家首都的撤离中最有秩序的。"

此时的毛泽东却没有跟随着撤离,甚至丝毫没有看出来有一丝丝要转移的意思,他依然像平常一样的在工作,看文件,批阅电报,看着地图边抽烟边思索,将自己的想法写信给前线的指挥员,就是不说什么时候要转移离开。

毛泽东之前说过,他要最后一个离开延安,看一看胡宗南的兵是什么样子的。 前线指挥战斗的彭德怀,看到毛泽东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非常的着急。18日早上,彭德怀找到警卫排的排长阎长林和参谋龙飞虎进行谈话。

在谈话中,彭德怀说到: "敌人已经很近了,中央决定撤离延安。现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关心毛主席的安全,很多同志都希望毛主席能够早过河东,可是他不愿意。 他不愿在敌人打来的时候离开陕北人民, 很有可能会留在陕北指挥作战,你们务必要做好留在陕北的准备。你们代表了所有人的意志,直接保卫毛主席的安全,一定要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

阎长林和龙飞虎知道彭老总这话的分量,同时重重的点头。彭德怀看着他们,停顿了一下,又说道: "主席一向不顾个人的安危,但是我们要顾!不要由着他的性子来 ,必要的时候抬也要把他抬走,只要安全就行!"

谈话结束之后,龙飞虎回到警卫排中,安排大家检查装备,收拾文件,该带的都要带走,其余全部烧掉,收拾完毕之后,随时准备撤离。

"我要最后一个撤离"

经过一天的战斗,敌人已经推进到了延安城外的十里铺一带,城外的枪声连成了一片。 此刻的毛泽东依然稳如泰山,正在房间和周恩来以及刚刚来到延安的二纵队司令员王震谈话。

院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跟着彭德怀就已经急匆匆地来到了院内。彭老总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冲着警务员喊道: "怎么主席还不走?快走快走, 一分钟也不要呆了。 "

看着彭德怀焦急的样子,龙飞虎也意识到情况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程度,来不及喊报告,直接就冲进了房内: "主席,彭老总发脾气了,请你立刻出发。"

此时,王震也赶忙说道: "主席,今天就谈到这里吧,你必须赶紧撤离。" 周恩来也在一旁附和着说道: "敌人已经很近了,该走了。"

毛泽东侧耳听了一下,知道彭德怀已经离开了院落,显然已经走远了。毛泽东稳稳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问道: "机关都撤完了么?"

"早撤完了。" 警卫人员们抢着回答道。

"群众呢?"

"最后一批群众,两个小时之前就走了。"

毛泽东满意的点头"嗯"了一声,之后竟然说道: "好吧,吃饭!"

外边的枪声越来越密集,手榴弹的爆炸声也早已经清晰可闻,甚至连战士们的喊杀声也能听见了。 因为情况非常的紧急,警卫们早已经将饭菜全部装进了饭盒之中,准备在撤离的路上吃。这时候听到毛主席要吃饭,只好又一个一个地拿了出来。

毛泽东平时吃饭都很快,总是狼吞虎咽的,谁知,今天却开始磨蹭了起来。 只因为,他之前说过,要亲眼看一看,胡宗南的兵是个什么样子的。

周恩来一见此景之后,没有办法,只要出去又把彭德怀请了回来。着急的彭老总还没有进门,就已经开始吼了起来: "主席怎么还不走?龟儿子的兵有什么好看的!走走走,部队代你看了。 你一分钟也不要呆了,快走快走。"

毛泽东看着焦急的彭德怀,没有说话。彭德怀只好冲着旁边的警卫战士喊道: "还愣着干什么?快把东西都搬出去!"

毛泽东的秘书开始急忙地清理起了办公室,院落里早已准备好的汽车,也已经发动,就等着出发了。

毛泽东没有办法,皱了皱眉头之后,只好任由彭德怀来安排。毛泽东对着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 "把房子打扫一下,文件不要丢失。 带不了的书籍可以留下来,摆整齐了,让胡宗南的兵读一点马列主义也有好处。"

说完之后,毛泽东站起了身子,深深地看了一圈生活许久的窑洞之后,默默地走出了房间。警卫排的战士早已等候在汽车的旁边,列队完毕,毛泽东看着每一个人,眼神中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情感。

太阳已经全部落下山去,暮色渐浓,在落日的余晖之中,大山的轮廓也已经更加地清晰起来了。站在汽车旁的毛泽东,看着远处延河边上的宝塔,凝望着生活了10年的延安城,动情地问身边的战士们: "你们愿意走吗?"

一句话之后,战士们的眼眶都湿润了起来。毛泽东转过身之后,对站在身边的周恩来说道: "我实在是不愿意走。我本来要在这里看看胡宗南的兵是个什么样子,可是彭老总不答应,他让部队代看。我惹不起他,那就这么办吧。"

说完之后,毛泽东转过身来对着战士说道: "同志们,上车, 我们还会回来的! "

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汽车缓缓地开动了起来。毛泽东和周恩来还有王震同坐一台车,剩下的同志坐另一台车,后边还有一辆大卡车,上边拉着电台和警卫战士。

在车上,毛泽东和周恩来谈笑风生,谈话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从天文聊到地理,从天上聊到地下,甚至还有古今中外的一些东西。 身后的枪炮声轰鸣,仿佛是在奏响一首送别曲,为车上的两位伟人,送行!

车辆渐行渐远,拐过一处山坡之后,路上开始出现有从延安撤离出来的群众。 大家都是背着自家的行李,肩上挑着锅碗瓢盆,一边还赶着自己家的猪羊,手里牵着毛驴,有的妇女怀里抱着自家的小孩,老太太的怀里抱着自己家的老母鸡,在队伍的边缘则是民兵们手拿着武器保持警戒。

撤离出来的群众队伍绵延了很长的一段距离,大家谁也不说话,都在赶路。 毛泽东看着队伍,沉默着不说话,时不时地探出头去看看窗外,脸上流露出难过的表情。

"蘑菇战术"

撤离延安之后,人民解放军即进入陕北的大山之后, 利用地形和群众基础的优势,利用敌人急功近利的心理,化整为零,小股部队和敌人进行周旋,对其进行"折磨",直至敌人筋疲力尽之后,再集合主力部分对其进行歼灭,毛泽东更是将其称之为"蘑菇战术"。

解放军依靠"蘑菇战术",在陕北大山里, 与自己多10倍的敌军进行周旋,打出了三战三胜的战绩, 让敌人企图摧毁中共中央的计划直接宣告失败。

仅仅一年之后,解放军就收复了延安,毛泽东也成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