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滕王阁序】第52讲:「谢家之宝树」(三)八万怎么胜百万?

2024-05-17历史

【滕王阁序】中一句「谢家之宝树」,不知道蕴含了多少 惊心动魄的背后故事 ,比如我们要讲的前秦想统一天下,与东晋爆发的淝水之战——他除了是震惊历史的以 八万胜百万的著名战役 ,也是证明 谢玄是谢家宝树 的最好证据。

那么,淝水之战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太元三年,378年,距离前秦丞相王猛去世过去了三年,朝廷上下已经没有人能劝说苻坚 不要进攻东晋王朝

为什么不攻打东晋?

无他,谯郡桓氏的桓冲和陈郡谢氏的谢安都是天下英才。

苻坚已经统一北方,南下之势如箭在弦。

于是苻坚在襄阳—— 这一华夏第一城池 小试牛刀,取得胜利,成功打开南襄夹道,直逼荆州。也就到了桓冲的防区。

谢玄奉诏发三州之兵(徐州、兖州、青州)派遣何谦游军襄淮以为形援。

长江上下,桓谢军队相互配合,彼此策应,分散前秦军事压力,对 淝水之战的胜利,产生巨大作用

为了应对东晋计谋,前秦也采用东西策应的战略:

太元四年,379年,苻坚又派彭超围攻彭城,秦晋淮南之战爆发,东晋在下游开始承受压力。

谢玄率领北府兵,四战四胜,全歼敌军。

主战场又回归到了西线:

太元六年12月,到七年9月,桓冲在荆州或守或攻,小有收获。

太元八年383年,苻坚决意南下,大臣劝他长江是天险,要三思而行。

苻坚说:

你们但凡看过历史的都知道,西晋灭吴,东中西三路并进,二十万大军势如破竹。

如今我也按照例题写答案,何况我有百万之众,投马鞭于江中,足断其流。

这就是 投鞭断流 的典故。

5月苻坚派弟弟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实际上仅30万到达战场) 大举南侵

桓冲立即发兵十万伐秦攻襄阳,以减轻下游压力。

8月,苻坚派慕容垂等率军25万, 走中线 攻寿阳(今安徽淮南市寿县)。

9月命令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长江而下 走西线 ;幽州、冀州的军队也抵达了彭城(徐州) 走东线 东西万里,水陆并进 。阳平公苻融等人的部队三十万人,先期抵达颍口(今安徽省颍上县)。

10月中线战场,慕容垂攻下郧城(湖北安陆市),急忙救援襄阳,桓冲部趁机收复郧城;符融攻下寿阳,又回头攻打郧城。

郧城之战,可以说有效牵制了苻坚的南侵大军, 极大程度减轻东线压力

再说东线。

东晋应对前秦大军,拜谢石为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等, 率八万北府兵抵抗前秦

这时慕容垂攻下郧城,符融攻下寿阳,卫将军梁成率五万兵, 驻扎不远的洛涧 ,遏制东线晋军。

苻坚认为可以速战速决,就派之前被迫投降的襄阳守将朱序劝降谢石。

谢石知道苻坚势大,本想坚守不战,等其疲惫再伺机反攻,但是朱序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秦军虽多,大多还在行进之中,一旦聚集起来,晋国危险;应趁其未能集结,集中力量攻打其前锋部队,则可一举破敌!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朱序的这句话,打下了淝水之战晋军胜利的基础!

11月,谢玄派刘牢之率五千兵开赴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

梁成等人拒山涧而战。

刘牢之趁夜色,渡水突袭,大破敌军,斩杀梁成等十余名大将及数万大军,又阻绝淮河渡口,歼灭一万五千秦军,抓获扬州刺史王显等人。

12月,晋军西行,与秦军对峙淝水,淝水之战即将开始。

驻扎在寿阳的苻坚,始终不太相信洛涧之战的结果。

他登上城头,观望一下晋军动静,只见河上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严整,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寒风吹动,皆似晋军操练,真是一支劲旅。

苻坚大惊失色。

这就是 草木皆兵 的故事。

因秦军紧逼淝水而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河寻求战机。谢玄向符融写信,请求秦军后退,让晋军渡河决战。

秦将认为 拒河而战,更有优势

苻坚认为,【孙子兵法】有云:

半渡而击之。

打算后退一些,等着晋军渡河之际,攻打晋军 。符融也深以为然。

决战之时,符融指挥秦军后退。

秦军稍稍后退,朱序等降将在秦军阵后大喊道:「前线的秦军败了!」,秦军 阵脚大乱,一退不可收拾 ,谢玄等人带兵迅速渡河投入战斗。

符融驰马巡视,要组织退逃的军队投入战斗,结果战马倒地, 被晋军杀害,秦军溃败

谢玄等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前秦军队溃败,自相践踏而死之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

逃亡的秦军风声吹过,仙鹤啼鸣,都以为晋军追到,慌忙逃窜,昼夜不歇。再加上饥寒交迫,死者十之七八。

这就是 风声鹤唳 的典故。

淝水之战以晋军全胜告终。

可是您知道吗,苻坚可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将北方统一 ,而且照搬西晋灭吴的例题,却落得个兵败国灭的下场,淝水之战,苻坚到底是怎么输的呢?

下期咱们聊聊。

关注我,一起探寻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