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毛朱刘周任五大书记,还有两位候补书记,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2024-01-28历史

说起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团队,人们常常会想起那个由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组成的铁三角。这个由三位伟大领袖构成的党中央核心领导团队,自红军长征开始,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之前,经历了整整10年的风雨历程。

而这段时期,也恰是中国革命最危险、最困难,变数最大的时期。

图1显示,他们三人的协同配合,构建了一个覆盖党政军、内外统筹的强韧核心团队。他们的集体智慧和卓越领导力,带领着中国共产党和军队克服重重困难,为中国革命的最终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5年6月,抗日战争即将结束,中国革命即将翻开新的篇章。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和革命队伍的壮大,需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决策和领导力量,同时还需要建立更精细化的领导和管理分工。

经过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研究决定,正式成立中央书记处,作为中共中央的核心领导机构。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和任弼时被推举为中央书记处的成员。然而,在中央书记处班子已经成型后两个月,毛泽东突然提出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中央书记处增加候补书记。

这次增加候补书记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两位候补书记?在党内有如此多优秀人才的情况下,为何提名这两位?

1945年6月,中共中央设立了中央书记处,并选出了「毛朱周刘任」五大书记。这些决定都是经过多次集中研究才做出的,是为了适应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行重大组织和领导变革。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层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重大转变。在七届一中全会正式推选前,毛泽东领导的核心团队对中央书记处的设立和分工进行了集体研讨和科学设定,结合当时的革命发展和工作需求,明确了5位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分工。

图3中的五位领导人分工明确,毛主席负责全面工作和军事战略,朱德负责军事指挥和党内纪律管理,周总理负责统战和外交,刘少奇负责城市经济和农村土改,任弼时负责党政组织、办公和后勤内务。

两个月后,毛主席提出增补两名候补书记,这是由当时一个重要的事件引发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中国人民庆祝抗战胜利的同时,8月20日,毛主席接到了蒋介石的电报,邀请他前往重庆就国共两党的进一步合作问题进行商谈。

蒋介石提出了「国共合作」的倡议,希望能够延续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精神,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贡献。这次合作将会对国家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让我们一起期待并支持国共两党的进一步合作。

蒋介石对真正的国共合作一直持排斥态度,只在对自己有利时才会合作。毛主席对蒋介石的心理十分了解,认为在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对蒋介石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他可能会重新调转枪口。

尽管蒋介石在电报中表示愿意和谈,但毛主席对他并不信任。经过深思熟虑,毛主席决定还是要前往重庆,进行国共的和谈。

国民党公开邀请毛泽东进行合作谈判,全球媒体纷纷报道。毛泽东如果不去,可能会被误解为不配合谈判,不愿意合作。

如果去,可能存在巨大的风险。然而,毛泽东决定勇往直前,无论蒋介石的目的是什么,作为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他肯定要出席。

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成员之一,负责统战与外联事务,与国民党的合作谈判是他的重要职责之一。他的智慧和谈判能力使他成为这种最高级别的国共合作洽谈的最佳主谈人选。

此外,中央书记处的其他五名书记也一同前往。

毛主席和周总理深知,他们的重庆之行充满风险,万一出现状况,中央书记处的五位领导人将变成四人,对中央的领导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作为书记处主席的毛主席,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以防万一他和周总理无法返回。这也成为他最为关注的问题。此外,他还必须考虑到他们前往重庆进行国共合作谈判的时间可能较长,如果时间过长,书记处的工作可能会受到他和周总理缺位的影响。

因此,这方面的考虑也不可忽视。

图8:为了应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局势,以及有序进行中央领导工作,毛主席在动身前两天召开政治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亲自提名了两位候补书记,他们分别是陈云和彭真。

陈云出生于1905年,早年丧父丧母,后被外祖母抚养并过继给舅舅。然而,舅舅家的生活十分清苦,陈云因此未能完成学业,只能在印务馆当学徒。

这段学徒生活不仅使陈云通过读书看报掌握了更多知识,也让他接触了进步的革命思想,形成了救国救民的世界观。

陈云不仅参与了五四运动,还以印务馆工人的名义参加了多次罢工和上海工人起义。1925年,陈云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早期的党员之一。

陈云,从一个印务馆学徒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领导人,他的生涯丰富多彩。他在大革命时期,不仅参与了工人武装起义,还领导了农民运动,这使得他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多面手。

他的领导风格既有低调内敛的一面,又有大开大合的一面,这种独特的个人魅力使他备受人们的敬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陈云更是参与了多项领导工作,他的领导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陈云被誉为党内「多面手」人物,他的领导才能和人格魅力令人敬佩。

陈云的多面手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智慧使他在共产党的领导集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的丰富经历和深度介入多个领域的实践,使他具备了「万金油」的能力,无论在城市工人、乡村农民、领军作战还是党政管理、经济事务等方面,他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挑战。

这种多才多艺的素质,使他成为共产党的领导集体中的重要力量。

当毛主席在1945年8月考虑增补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时,他需要的是一个多面手,因为与周总理的分工涵盖了全面工作、军事、统战、外宣、外联、外交等多个领域。

然而,党内当时最多的是军事领域的人才,跨领域的奥特复合型人才则相对较少。陈云,正好符合这一要求。「那就让陈云担任第一位候补书记吧。」

毛主席提议后,周总理、朱总司令、刘少奇和任弼时四位书记都一致表示赞同。

在1937年11月,陈云前往新疆支援并接管李先念率领的西路军剩余部队返回延安后,他被任命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然而,这个时期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与1945年6月设立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虽然单位和职务名称相同,但其本质却有很大的不同。

陈云担任的1937年中央书记处书记主要负责党务工作,并且没有独立工作的性质,而是需要协同和配合其他人员。

然而,1945年6月重组后的中央书记处书记则完全不同。

图13中央书记处已经升级为中央核心领导机构,涵盖了党政军所有领域的工作。每位书记都有独立且专业的分工,是特定领域的最高决策者和管理者。

当毛主席确定了名单并征求陈云的意见时,陈云最初有些犹豫,因为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胜任。然而,毛主席的微笑和肯定的话语让陈云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他明白,一旦毛主席做出了决定,就很难改变。因此,陈云接受了增补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的提议。为此,毛主席专门把彭真叫到自己的窑洞里,亲切地询问他的想法。

图14中的彭真对于这一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与他的信念"我与恩来不久将要去重庆,我们此行面临很大的危险,可能老蒋已经设下了陷阱。

为了保障革命事业和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我和恩来真的出了问题,你们两位可以立即接手。"

主席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这个决定的原因。然而,彭真表示自己无法与陈云相提并论,他不仅经验丰富,而且是个多面手。

他深知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担心不能胜任主席的重任。

彭真沉思着,眼神中充满了忧虑。他深知这个新的书记处的重要性,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明白,这个职位的级别与他以往的工作相比,提升了好几个层次,他真的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

「彭真同志,你现在可不能退缩。」毛泽东主席的笑容温暖而坚定。他看着彭真,接着说道:「大家都知道陈云是个全面的人才,你彭真也不逊色。」

彭真听到主席的赞扬,虽然感到压力山大,但也不便再推脱。他深吸一口气,决定挑战自我,接受这个重任。

历经多年革命生涯的洗礼,图16深知真正的革命者无论何处都需要挺身而出,面对压力也要勇往直前。他明白新的中央书记处的书记一职责任重大,肩上担子沉重。

但庆幸的是,他只是被增补为候补书记,这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前局势的变化。「那么,你是同意了?」从彭真的表情中,毛主席已经大致猜到了答案。

「既然主席如此器重我,我也唯有直面困难,迎接挑战。」

彭真注视着毛主席,语气中充满了敬仰:「您和周书记,为了国家和人民,连生死都不顾,只为了达成共识。我虽然在大后方,但是我接手的工作也同样重要,没有什么是我不能做的。」

毛主席听到此话,高兴地站了起来,拍了拍彭真的肩膀,微笑着说:「在1946年8月26日,我们增补了陈云与彭真两位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并进行了工作部署和交接,确保了后方的安全。

8月28日,我和周总理启程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国共合作的谈判。」

历经40多个日夜的谈判,毛主席最终于10月11日成功返回延安。在这段他与周总理离开的时间里,尽管书记处三位书记和两位候补书记的接替,中央的工作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顺利有序地推进。

陈云与彭真在随后的革命斗争与新中国建设中,始终肩负着重要的领导工作。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改革开放时期,他们更是积极拥护并贯彻小平同志的政策,为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