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我死后中国会是什么样子?邓小平回答后,毛主席:英雄所见略同

2024-01-04历史

前言

在1973年年,时值中共十大会议刚结束不久,国内政局动荡不安,主席深感需要找寻一位可靠之人来处理国家重要事务。

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选定了邓小平先生担当此任。

然而,此事关乎重大,主席仍然决定对邓小平进行一次考验,于是向邓公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请问您的看法,倘若在我辞世后,中国将会走向何方呢?」

而邓小平先生的回答,显然令主席非常满意,邓小平也因此得到了主席的高度重视与信任。

那么,究竟邓小平先生给出了怎样深入人心的答案呢?这位历史性的伟人究竟有着怎样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呢?

主席签订火葬条约,笑谈生死

早在数十年前,即1961年,毛泽东便开始深入思考自身的身后事。

当时正值1961年,毛泽东会晤了英王国陆军元帅,被誉为 「沙漠狐狸」 的蒙哥马利。

在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谈中,毛泽东针对年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他结合中国古代俗语指出,通常人们认为七十三岁与八十四岁分别是人生中的两个关键关口。

在此次对话过程中,尽管毛泽东露出欢笑声,坦然地表示 「我始终准备好迎接离世」。

毛泽东甚至对离去的原因做出了详尽易懂的分析: 有可能是敌人的暗杀,或是因乘坐飞机发生事故,或是搭乘火车遭到翻覆,也许是在游泳时不幸溺亡,亦或在遭受疾病困扰期间感染细菌病毒而故去等诸般可能。显然,毛泽东从未对离世有所恐惧。

关于他的离世如何处理,毛泽东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阐述道:追悼会将如期举行,且气氛应呈现热闹而庄重;遗体需进行火化处理,以水为媒介,以鱼类为陪伴者,让已逝身躯回归自然。

事实上,早在1956年的4月27日,毛泽东已然签署了一份倡导火葬的声明书,并得到136位同仁的积极赞同。

毛泽东勇为人先,迈出重要一步,有力印证了他对死亡话题并非避讳。

身临现场的蒙哥马利为之震惊不已: 他感到,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领袖,毛泽东何以如此轻松、幽默感十足以及勇气非凡呢?他完全毫无惧色!

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言,生死乃常理。

面临离世之际,非但不应沉痛悲伤,更当心态乐观,衣着得体,理直气壮地说道:此乃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进一步解析,若人人皆长生不死,必将导致地球人口膨胀至无法容纳的地步。

对于自身可能遭遇的离世,毛泽东从未有过畏惧之心,反倒对此欣喜若狂。

因为这恰好证明了辩证法则的完胜,彰显了自然科学的严谨求实精神! 这可谓是毛泽东卓越领导的体现。

区别于过往那些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延长寿命的领袖们,毛泽东并未对离世与否之事过度渲染,从而避免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他也没有效仿那些易受传统观念束缚、恪守封建迷信思想的老年人,他视此事为稀松平常、无可避免之事。

既然旁人均未提及,那他便主动揭晓答案吧!

可以说,毛泽东早已做好了接受厄运降临的心理准备。他毫不畏惧离世的到来,唯一的忧虑则是全心全意热爱的新中国及无数深受其恩泽的中国民众。

毛主席考问邓小平

那是一个时光如梭的日子,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尽管已然走过人生的第七个难关,迈入了古稀之年,但他依然坚守在国务院的工作岗位,带病忘我地投入紧张的工作。

长时间的辛勤付出使得总理的身体逐渐滑坡,数度面临便血的困扰。

就在第二年的五月份,不幸的消息传来,周恩来总理被确诊患有膀胱癌,这无疑雪上加霜,他的健康状况急剧下降。

然而,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正值青黄不接之际,急需能够担当大任的核心干部。

面对这种困境,周恩来总理忍受着身体的不适,咬紧牙关坚持不懈地继续工作。

在总理无私的推荐与推广之下,远赴江西休养的邓小平重新引起了中共中央领导层的关注。

于是,在1973年3月10日,周恩来总理亲手向毛主席写信,详细汇报了政治局关于请求邓小平同志重回工作岗位的全体会议结果。

在这次会议期间,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坚决支持邓小平的回归。

最终,毛主席再度拨动手中的笔,在报告上硕大的字体有力地写下了「同意」两个字。

不久之后,已年逾花甲的邓小平收到了来自中央的通知,要求他尽快返回北京投身于工作之中。

听到这个消息后,邓小平原先欢喜的心情溢于言表,几天后便携带全家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随着邓小平的回归,周恩来总理终于得到了宝贵的休息时间,他随后向中央政治局申请了半个月的医疗假期。

然而与此同时,刚刚抵达北京的邓小平肩负重任,他恢复了原来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与叶剑英元帅共同负责中央的日常工作。

到了同年3月下旬,周恩来总理身体稍有恢复,即深入交谈。就任后的邓小平正式接手周恩来总理移交给他的各项工作。

尽管离开工作岗位已有三年之久,邓公却依旧能力非凡,凭借深厚的工作经验,使他在处理中央的各类事务时熟稔自若,令周恩来总理深感安心。

毛主席对于邓公的出色表现赞不绝口。在中共十大会议结束后,毛主席亲自邀请邓小平同志进行了会面。

尽管这次看似是一场朋友之间的聚会以及上级和下属之间的工作交流,但实际上它也是毛主席对邓小平的一次重大考验。

而此时的毛主席已经步入八十高龄,他必须要为中国共产党中央下一届领导核心人选进行深入思考。

显然,邓公有幸成为毛主席心中的理想之人选。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毛主席和邓小平漫步走进了他的书房。两人谈笑风生,分享了许多革命战争时期的感人故事。

谈到正酣时,毛主席突然转变话题,询问邓小平: 「当我离世以后,中国将会呈现怎样的图景呢?」

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问题,邓公并未畏缩不前或者用其他言语作答,他迅速而直接地回应道: 「我们恐怕应该注意一下军队方面的问题。」

毛主席听后顿时粲然大笑,英雄所见略同,邓小平的回答与毛主席的设想不谋而合。

从1955年军队改革以来,各大军区几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员调动,司令员们甚至很少离开他们的驻地。

尽管这几位将领都曾立下过赫赫战功并始终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建的新中国忠诚无二,然而毛泽东主席依然深感忧虑,因为他预见到一旦自己离世,军队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掌控的局面。

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若军队长期缺乏变革,难免会滋生出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到其士气与战斗能力。

正因如此,具有远见卓识的邓小平总书记及时洞察到了这一潜在问题。

自那次重要交谈之后不久,毛泽东主席便着手认真思量起让邓小平在部队担任职务并参与党中央政治局工作的可能性。

经过近半个多月的辗转思考,毛泽东终于坚定了信心,决定任命邓小平同志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以及国务院副总理。

紧接着,毛泽东主席再次就军队问题向邓小平抛出疑问,显然是希望能够听取他的处置意见。

那么,在这段时期内,两位杰出领导人之间究竟展开了哪些深入而富有成效的对话呢?

对于令他们深深担忧的军队问题,又应如何寻求妥善解决之道呢?

军区大变动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之际,我们回顾那个非凡的年代——1973 年 12 月 18 日。

当天,我国各大军区的决策层都收到了来自首都北京的一份特别文件,这份文件的尾部明确指出: "所有文件内容必须严格保密,因此北京方面将会派遣专机进行运送。"

处理完这封特殊紧迫的文件后,我国八大军区的司令员们没有丝毫犹豫,他们积极响应领袖毛泽东的指令,迅速奔赴北京,以便顺利进行文件内容的提交与传达,此次事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八大军区的司令员在北京会面时,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决策层成员,包括政治局委员在内,亲自与各位司令员以及政委召开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内部会议。

这些八大军区的司令员都是久经战火洗礼的老兵,在革命年代,他们都是毛泽东最亲信、最紧密的战友。

毛泽东一见众位战友便开始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时光,整个会议室的氛围瞬间变得生机勃勃。

这次看起来轻松愉悦的交谈并非表面简单,实际上毛泽东有着更深远的用意。他希望通过这个机会,将各大军区的指挥官调离原有的岗位,让他们前往其他军区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一决定并非易事,它牵涉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自 1955 年中国军队改革以来,各大军区的司令员几乎从未改变过其所在地区的责任分工。

其中一部分司令员甚至已经在同一个军区内坚守数十年之久。

尽管这些军方高层在领导地方军事建设方面做出了大量贡献,然而长期在同一地区工作容易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

随着1973 年 12 月 22 日会议的圆满落幕,中国国务院总理邓小平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发布了关于调整八大军区司令员职务的重要命令,并立即实施相关措施。

虽然这道命令原文仅寥寥几行,但是各大军区的军官都必须严格履行。于是不久,各地域间的对调工作便顺利地完成。

八个军区司令的对调

在这份调动命令的首要条款中,所提及的姓名分别为韩先楚和皮定均。韩先楚乃是福建军区的上级领导,同样,皮定均亦是兰州军区的指挥官。

这两位高级将领职位互换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皮定均即已担当过福州军区的最高统帅,而韩先楚入主福建军区则相对较晚。

针对福州军区的重要性,邓小平决策将熟悉此地情况的皮定均调任至此地。

在调动命令的次要部分,所涉及的人员分别为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及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

众所周知,找到一名能胜任许世友职务的调派人员并非易事。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上将许世友自新中国创建伊始,即任命至南京军区参与工作。

从个人资历来看,他在所有司令员之间无疑居于领先地位。

然而,鉴于许世友个性坦荡豪爽,不拘小节,邓小平特意为其安排了秉性相似的丁盛,从而确保他们在交换岗位过程中的协调顺畅,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事实也充分印证了邓小平的周密考量,许世友和丁盛在职位调整过程中配合无间,未出现任何摩擦。

根据许世友亲自表述,在广州军区或南京军区工作,对他来说并未产生显著差异。

处理完许世友的调动事宜后,接下来便是与他地位相当的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协同工作。

如同许世友一样,杨得志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济南军区供职。

不过,寻找杨得志的替任者还是较为轻松,邓小平在第一时间便想到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

作为杨得志将军曾经的下属,曾思玉与杨得志之间有着深厚的联系,在过去的十余年里,他们依然保持频繁的往来。相信他们两人的角色互换应该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这份调动命令的结尾部分,介绍了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和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的职务变动。

作为名单上最后两位需要调整职位的领导,此次调动正巧非常适宜。

一方面,他们二人既是多年共事的战友;另一方面,考虑到沈阳军区和北京军区在战略上的独特性质,他们作为相邻两个区域的队伍,自然最为适宜。

在调动令宣读完毕后,成都军区司令秦基伟略显疑惑地问道:「我呢?我不需要调动吗?」

在一旁的云南省军区总司令王必成以及新疆自治区军区总司令杨勇,也纷纷表达观点,认为这份名单里并未收录他们二人,这到底是为何呢?

对此问题,邓小平给予回应,表示:「实际上,我和主席针对这个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是因为:你们三个人所在的军区相较于其他军区有着独特性,因为它们所处的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所以在没有必须进行调整的特殊情况下,尽量维持现状,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葛和疑虑。」

三个军区总司令听完邓小平解释后,心中不禁豁然开朗,这次调动命令的规划工作也因此得到了他们的理解,于是也就不再继续询问这次调动命令的具体细节。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调动命令的拟定非常成功,而在各大军区总司令的职务调整过程中,并未出现任何预料之外的波折。

总计八大军区的司令员职位调整工作,在会议结束后的短短十日内就全部顺利且有序地完成了。

在毛主席再度前往地方进行视察之时,此前曾发生过的命令无法有效传达落实的情况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各个军队之间的权威领导权力,再一次被党中央牢牢掌握在手中。

此次邓小平在安排调动工作的拟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的政治智慧,赢得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许,从此以后,毛主席开始逐步将自己的权力逐一移交给邓小平。

这次军区总司令职位调动事宜,充分彰显了邓小平与毛主席两位领导人在处理国家事务方面的卓越洞察力。

正因如此,当周恩来总理与毛主席相继离世,新中国处于危机之中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才能肩负起重任,重新承担起支撑新中国发展的重担,带领着全国民众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

总结

毛泽东同志于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针对邓小平和王震两位卓越人士的突然提问,并非一时兴起之举,实为深思熟虑之后的严肃询问。

我们伟大的邓小平同志,这位历经沧桑、阅历丰富、风雨兼程的老革命家,始终秉持着「先国家大事而忧,后天下福祉而乐」的高尚情怀。

他曾经多次投身于基层实践活动,深入基层、贴近民众,这些实际工作经验使其能够以谦虚务实的心态,坚定地把握住历史进程的正确方向。

因此,毛主席与邓公的观点不谋而合,被誉为「英雄所见略同」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