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第二季)⑥丨带文字食器陶罐:消除灵魂饥渴之旅

2024-01-02历史

文物档案

主角: 带文字食器陶罐一组10件

体态: 口径、底径、通高不等

出生时间: 西汉

出生地: 运城市盐湖区董家营

藏宝地: 山西考古博物馆

带文字食器陶罐:消除灵魂饥渴之旅 ,山西文物,10分钟

2020年8月到10月,在配合运城市会展中心建设项目的联合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从保存完好的西汉中晚期墓里清理出两百多件随葬品,其中M15发现了10件墨书陶罐。

这些形态相近、大小略异的陶罐均为子母口盘式盖,盖子中央分别附有圆形、喇叭形和倒圈足形捉手,整体看上去像柿子。在陶罐肩部靠近口沿的地方,有着十分清雅飘逸的隶体书写,文字分别为「五种」「麦一器」「稻米一器」「白粱米」「食一器」「水一器」「盐豉」「将一器」「醪一器」「沐一器」。

与朱书陶罐上的镇墓文不同,这些具有账簿意味的记录在当时属于逝者死后生活里的重要部分。大多数罐内可以看到已经炭化的食物遗存,说明它们是实用明器。尽管这些文字简洁、指向单一,然而仍然留给我们机会,可以通过它们来透视过去人类的意图,以及思想。

现在,我们来解读这些文字。

写在随葬陶器上的「五种」少见,一般都写为「五谷」。汉代五谷是哪些并不固定,或者是黍、稷、菽、麦、稻,或者是黍、稷、菽、麦、麻,也有黍、稷、豆、麻、麦的说法,学者陈昱文认为大多因时因地而异。

「五谷」多出现在汉代朱书陶瓶以及朱书文字中,例如「五谷黄豆」「五谷万石」。汉墓中常见的陶仓上也多书写五谷之名。有学者认为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信仰观念,陶瓶内的五谷用来侍奉地狱鬼神,而陶仓内的五谷用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是实有的粮食,是传统「事死如生」的反映。这件墨书「五谷」陶罐有可能结合了二者,并非单纯供奉死者,因为「五谷」之外还有「麦一器」「稻米一器」的配置。

「麦一器」就是麦子一罐,「稻米一器」就是大米一罐。水稻的种植在我国有六七千年历史,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已经开始广泛种植小麦,并且留下了「豆麦不分者不能立为国君」的故事。自仰韶文化以来,河东地区就是传统农业区,土地平易肥沃,繁荣富庶,西汉时用稻麦随葬也比较普通。

在古籍中,「粱」就是粟,有黄、青、白和赤黑色四种,「白粱米」可能是粟米的一种。也有不同意见,认为「粱」可能指的是高粱。在山西地区,万荣荆村考古中发现了炭化的高粱遗存,证实至少在四千多年前,这块土地上便有了高粱种植。考古发掘者猜测,现代高粱品种有红高粱、白高粱、黄高粱等,红高粱一般用于酿酒,白高粱食用品质较好,汉代的「白粱米」有没有可能是指白高粱呢?

「食一器」就是熟食一罐。「水一器」就是用水一罐。「盐豉」是调味品,指的是用盐和豆制成的咸豆酱,就是今天的豆豉。河东地区的盐池早在西周之前便已开发,汉代时河东盐远销各地,成为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日常生活里用盐来制作菜肴和调味品,是河东百姓习以为常的事情。「将一器」即肉酱一罐,古籍中也指豆、麦等发酵后制成的调味品。根据【说文】「酱,盬也」的记载,盬字除了指代河东盐池外,也指未经炼制的颗盐,也就是粗盐。有学者结合此墓地点在河东盐池附近判断,「将一器」也不能排除是一罐粗盐。「醪一器」即浊酒一罐。「沐一器」指的是淘米汁一罐。古人常用淘米汁加热后清洗头发。

根据陈昱文先生的研究,考古材料中,用陶罐、陶壶、陶瓮盛装谷物的做法并不常见,多用来盛装「水」「盐」「豉」「酱」「酒」这些佐食之物。汉代陶仓是盛装谷物的主体随葬容器。1956年洛阳邙山南麓金谷园村汉墓出土众多陶仓,通过解读仓壁文字,得知仓内盛物为黍、豆、糜、麦、大豆、小豆、粟、大麦、小麦麻、稻、白米,以及盬、大麦麯、小麦麯等。其出土陶壶中盛有酒、羹、盬、醯等物,也有白米和黍米,但占比很小。陶仓是对现实粮仓的模拟,而陶罐则更多结合实际情况,主要考虑实用。

【汉书·食货志】里提到,「【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鱼、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田中不得有树,用妨五谷。」「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五谷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河东一郡在汉时独占丝织业、冶铁业和制盐业三处工官,手工业最为发达。此地气候温和、水量充沛,农业生产也有很高的水平。汉宣帝时期,仅河东郡与三辅、弘农、太原郡所出谷物,完全可以满足京师供应。在这样的背景下,用大量的粮食来随葬并不鲜见。

古人认为,即使脱离了肉体,灵魂也会饥饿。有了食物供养,灵魂就有了依托,可以附着在谷物等食物中。「灵魂不灭」思想影响到汉代的厚葬之风,「事死如事生」的丧葬标准从此形成。用粮食作为陪葬物这一习俗远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秦汉之际有了专门提供亡魂饮食的「五谷袋」「五谷囊」,逐渐形成「陶仓」以及具有陶仓性质的陶罐和陶瓶。马王堆一号墓的随葬物品中,食品是最重要的部分,包括10种粮食和20种不同的肉类制品。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里,仅仅其中一个耳室内,便出土装满食物的陶器五百多件。据汉代王充记载,汉元帝时傅后墓里随葬了大量食物,改葬开棺时臭气熏天,致使洛阳丞当场「闻臭而死」。

目睹这些记录了种种食物的陶器,如果抛开暗无天日的墓葬环境,确实会有一种死者与生者之间并无明确界线的感觉。静寂无声的陶器有着明确的指意,因为终日宴饮是仙人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普通生命的理想所在,因此死后的宴饮无疑就是通往仙界的路途。这些陶罐反映着农业民族以谷祭魂、以谷引魂、以谷安魂的原始观念,是结合了众生内心需要的消除灵魂饥渴之旅的切实导引。

山西考古博物馆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于2020年4月10日挂牌。新组建的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整合了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民俗博物馆等2个单位,负责全省地下文物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保护和研究工作,承担中华五千年文明实证、黄河文化、「一带一路」考古等重点课题研究,负责考古出土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等工作,构建起富有山西特色、院馆合一,考古和博物馆齐头并进的运行模式。

山西考古博物馆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保护、展示、利用考古出土文物,与社会共享考古研究成果的对外开放区域。考古博物馆馆区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原文庙,展示内容由两大主题组成:一是中轴线区域为太原文庙古建筑群及儒家文化展示区,由照壁、六角井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等明清古建筑群和大成殿【千秋孔子】展组成,院心宽广,古木参天,突出儒学经典和古韵古香。二是依托中轴线两侧东西配殿的展陈空间,依托山西丰富的出土文物和考古院已有的考古学科研团队和研究成果,举办以考古为主题的展览陈列,力求从考古学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土文物学术意义的角度,深度阐述展示山西史前及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向社会公众科学传播考古学知识,发掘出土文物所反映的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内涵,讲好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山西故事,凸显黄河文化孕育下的历史文脉精神。山西考古博物馆依托古建筑群,承袭百年文脉,现为「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撰 文丨唐 晋

海报制作丨傅宇珺

编 辑丨武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