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明朝重臣夏原吉和刘三吾,为何能深受皇家重用?朱棣一句道出原因

2024-06-03历史

前言

明朝历史上,夏原吉和刘三吾两位重臣的名字,常常被提及为什么他们能够深受皇家重用?然而,朱棣一句话似乎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在一个全新的王朝初创之时,皇帝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亲信大臣?是出身显赫的世家子弟,还是出身卑微的草民?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选,又会给朝政带来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一同揭示夏原吉和刘三吾之所以能够受到如此重用的真正原因。

一、草民翰林

1312年,一个普通的农家在湖南茶陵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后来的著名文学家刘三吾。刘三吾一家世代为官,父亲刘平野是元朝的翰林学士,两位兄长也都有一定的仕宦经历。可惜的是,在明朝建立初期的战乱年代,他的父兄均遇难身亡,只留下刘三吾一人在家拮据度日。

穷困潦倒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扼杀刘三吾对知识的渴望。他自幼好学,日夜攻读,很快就因才学出众而被人所赏识。洪武十八年,73岁的刘三吾经人推荐,被朱元璋召见并授予左赞善和翰林学士的重要职务。

一介草民能够飞黄腾达,获此殊荣,实在来源于他过人的才华和坚韧不拔的品格。朱元璋十分器重刘三吾,将他视为"宿儿"般的重臣。

刘三吾办事认真负责,对典章制度了如指掌

凭借着渊博的学识和过硬的文采,刘三吾很快就在朝中崭露头角。当时明朝刚刚建立,典章制度一片空白,朱元璋锐意制定新的礼法制度,而刘三吾正是这方面的不二人选。

他不但主持制定了明初的重要典章制度,如科举考试法、朝野仪节等,还参与了【大诰】、【洪范注】等重要典籍的编纂。刘三吾办事认真负责,处处体现了他高超的学养和卓越的文采,深得朱元璋的赏识和信任。

朱元璋曾赞赏地说:"朕观奎壁间尝有黑气,今消矣,文运其兴乎。卿等宜有所述作,以称朕意。"可见刘三吾对于振兴文运的重要作用。

刘三吾不仅主持制定制度,参与编修典籍,更是在朝野间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当懿文太子早逝后,朱元璋一度为储君人选而烦恼,正是刘三吾建议立太孙朱允炆为储君,从而解开了朱元璋的心结。

二、世家子弟的仕宦之路

与出身卑微的刘三吾不同,夏原吉则是一名世家子弟。他的祖籍在浙江,后来迁徙到江西,再到湖南湘阴定居。夏原吉的父亲曾任湘阴教谕,家境小康。然而不幸的是,夏原吉13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一家人顿时陷入了贫困潦倒的生活。

孤儿寡母,家道中落,夏原吉的处境可谓困难重重。但他并没有被眼前的苦难所击垮,而是发奋读书,勤奋好学,终于凭借出众的成绩得到社会的资助,被举荐到京城的太学深造。

在太学期间,夏原吉的优秀表现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当时朱元璋为了充实朝廷,挑选了一批太学生到宫中抄写文件。大多数学生对这份"苦差事"都暗自冷笑,唯独夏原吉"危坐俨然",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由此获得了朱元璋的赏识,被提拔为户部主事。

从此,夏原吉就踏上了仕宦之路。在户部任职期间,他勤勉尽责,处理繁杂事务井井有条,得到上级的重视和嘉奖。建文帝时期,他被擢升为户部右侍郎,又充任采访使一职,到处视察民情,赢得了民心。

朱棣即位后,夏原吉被擢为户部左侍郎。永乐三年,他更是被重用为户部尚书,掌管了全国财政大权。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朱棣对夏原吉是何等的信任有加。

三、恢复国家财政的重任

夏原吉能够获此重用,自然是因为他在财政经济方面的卓越才能。一上任,他就提出了"裁冗食、平赋役、严盐法钱钞之禁、清仓场、广屯种、以给边苏民、且便商贾"的基本方针,为明初国家财政的恢复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一方针内容丰富,包括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严格制度等多个层面,得到了朱棣的认可并在全国推行,为明初经济的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夏原吉在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方面做出的贡献。江浙一带不但是明朝的财赋大区,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但由于战乱年代的缘故,当地的水利设施普遍破损。

夏原吉深入实地考察后,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治理方案。他不但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水利修缮,还着手解决因水患而引发的相关矛盾,如田产纠纷等,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同时,夏原吉还十分重视救济灾民的工作。永乐三年,浙西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夏原吉迅速拨付30万石粮食解决了灾民的温饱问题,并发放耕牛种子,组织他们自救。这种身先士卒、以民为本的作风,无疑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民间的声望。

四、掌控全局的财政家

作为掌管全国财政大权的户部尚书,夏原吉自然要时刻掌握全局,精细周密地调配资源。为此,他专门制作了一些小条,将全国各地的户口、田赋、税款等数字记录在上面,随身携带,随时查阅。

这种对数字的敏锐把控,使得他能够在支出巨资的复杂形势下,做到"国用不绌"。可以说,正是有了夏原吉这样的财政家把持着国家财政大权,明朝才能在建国初期渡过重重难关。

不过,夏原吉并非只是一个精于计算的财政专家,他更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永乐十九年,朱棣决定第三次北征沙漠。夏原吉洞见此战无功而返的下场,遂力陈反对意见,希望朱棣"勿劳车驾"。

朱棣对此颇为不满,将夏原吉下狱,抄家绝产。直到仁宗朱高炽即位后,夏原吉才获释复职。这一事件充分说明,夏原吉敢于直言进谏,绝不阿谀奉承,是一位堪称"古大臣"的忠臣。

五、宦海沉浮的大儒

相比夏原吉的一帆风顺,刘三吾的仕途则可谓坎坷重重。洪武三十年,他与白信蹈等人主持会试时,出现了"南北榜"事件,导致北方考生无一录取,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朱元璋虽然另行录取了61名北方生员,但仍以徇私罪处罚了刘三吾等人。刘三吾这位90高龄的老者遭到了贬谪的厄运,直到建文初年才获释回京。

这一事件给刘三吾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并没有动摇他对明室的忠心。永乐初年,他又参与了【春秋大全】的编修工作,为明朝的文化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不过,刘三吾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他的诗文风格雄浑深沉,字词简练,吊古抒怀,情感真挚。既有对故国的怀念,又有对时事的感慨,堪称明代文坛的杰出代表。

比如他有一首诗写道:"熊耳山前虞氏居,英英公子少年儒。春风入圃时开射,新雨临轩夜读书。坐处芹香侵几席,吟余月色上阶除。感君珠玉临行赠,欲报琼瑶恐不如。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读书人恬静优雅的生活场景,但在字里行间,又隐隐透露出一种对家国的眷恋和对时局的忧虑。可见刘三吾不仅是一位大儒,更是一位怀才不遇的爱国志士。

六、宰辅无名的权力掌控者

与刘三吾的沉浮起伏相比,夏原吉的仕途就要顺遂得多。他不但在朱棣朝为户部尚书,还在仁宗、宣宗年间分别兼任了太子少保、太子少傅等重要职务,参与了诸多国家大事的决策。

尤其是在宣宗监国期间,夏原吉可谓是权力的实际掌控者。当时昭皇后命襄王监国,但"悉以军国委公",凡丧礼、即位仪式等重大事项,都由夏原吉一手操办。

可以说,虽然夏原吉没有宰辅的名头,但他实际上却扮演着宰辅的角色,掌控着朝政的大权。正如史书所评价的那样:"夏原吉虽无宰辅之名,实际上却执掌着宰辅的责任与权力。D:\MediaAssistant\未发布\文章\明朝重臣夏原吉和刘三吾,为何能深受皇家重用?朱棣一句道出原因\12.png

之所以能获此殊荣,自然是因为夏原吉具备了"古大臣风烈"的品德操守。他为官一生,从不贪图私利,生活朴素无华。就连亲弟弟前来探望时,他也"无以为赠",只能送上两石米。

可见,夏原吉是一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大臣。他处处以国事为重,识大体、顾大局,无论遇到何种矛盾争议,都能主动承担责任,缓和矛盾,维护大局。

比如迁都北京之时,朝野上下就此事争论不休,夏原吉毅然挺身而出,承担起了调解的重任,终于使迁都工作顺利进行。又如汉王叛乱时期,正是夏原吉力主朱棣亲征,并做了周密部署,很快就平定了叛乱。可以说,正是有了夏原吉这样一位识大体、顾大局的谋臣辅佐,朱棣才能在开国之初,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章节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朱棣之所以青睐刘三吾和夏原吉这两个出身平平的人物,正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专业能力、敢于进言、忠心耿耿的品质,完全符合了朱棣用人的标准。

一个是大儒遗老,主持制定了明初的重要典章制度;一个是财政专家,维护了国家财政秩序。两人虽然出身不同,但都有着远见卓识,都敢于直言进谏,都以国家利益为重,历经考验而忠心不渝。

正是这样的人物特质,让他们在朱棣的眼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王朝的栋梁之臣。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朱棣用人之明的一斑。相比门阀世家子弟,他更看重的是实际能力和品德操守,这种睿智的用人之道,对于一个新兴王朝的稳固无疑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