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毛主席为何能成为一代伟人?美国记者斯诺揭秘:他手握四张王牌

2024-04-24历史
1970年8月,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了中国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斯诺第三次来到中国,同时也是此生的最后一次来华。
在首都北京,斯诺又一次见到了他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毛主席,并在毛主席的热情邀请下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共同检阅部队。
对于一个外国人,尤其是一个美国人来说,这样的礼遇不仅是前无仅有的,更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对斯诺这位中共的老朋友而言,却是理所应当的。
在数个月的访问中,斯诺满怀着热忱与好奇再一次的采访了他的老朋友-毛主席,并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部记录了下来。
在他的种种记载中,人们不仅得以一窥伟大领袖的风范,更能解开一个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那就是毛主席为何能成为一代伟人。
对于这个问题,斯诺在他的记录和书籍中直言:那是因为毛主席手握四张王牌!
那么,这四张让毛主席成为一代伟人的王牌分别是什么?
1936年7月,31岁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红军领袖毛主席。
对于这次会见,斯诺后来在文章中将其形容为一场冒险,在那个红军被国民党污名化为「赤匪」的年代,作为一个外国人的斯诺在对红军毫不了解的情况下,不顾自身安危,跨越了重重封锁线来到了偏僻而贫瘠的陕甘宁边区,这不能不说是一场巨大的冒险。
然而,巨大的冒险背后也往往隐藏着巨大的收获,在陕北苏区,红军的临时首都保安,斯诺见到了传说中的红军领袖,刚刚43岁的毛主席。
斯诺后来在书籍中,是这样描绘他对毛主席的第一印象的:
「面容瘦削,个子很高,一头浓密的黑发,看起来很像一个知识分子」。
在之后的几次交往中,斯诺也多次提到了毛主席知识分子的一面,在他的笔下,毛主席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尤其对历史与哲学有着异乎寻常的深入研究。
斯诺在文章中所说的这一点,正是毛主席能够成为伟人的第一大原因,即博览群书,有着渊博的学识。
从学生时代开始,毛主席对于阅读,尤其是对文史一类书籍的阅读,有着超乎寻常的痴迷,比如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阅读了【三国】、【水浒】、【隋唐演义】这一类的文学著作。
等到成年之后,他便开始系统的阅读各朝代的历史典籍,诸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可以说是百读不厌。
除了文史书籍之外,毛主席最感兴趣的便是哲学,在哲学的学习上,毛主席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中国古代哲学,诸如【老子】、【庄子】的学习,对外国哲学,诸如康德,黑格尔,卢梭等人的著作也广泛涉猎。
深入而广泛的阅读与学习,不仅让毛主席拥有知识分子的渊博学识,也让他拥有了作为一个伟大领袖的基本素养。
「毛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斯诺在与毛主席熟识之后,毫不吝啬的赞扬道。
斯诺认为,一个伟大的领袖在军事和政治上,必须要具备常人所没有的先见之明,而这也正是毛主席能够成为伟人的第二个原因,即毛主席充分的具备这种先见之明。
在相识不久时,毛主席曾经对斯诺做出过一些政治上的预测,比如国共将会在不久后展开合作,中共也将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等等。
毛主席说这话的时间是1936年,当时,中共刚刚结束了长征,在陕北落脚。在内,刚经历了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在外,国民党中央军、晋绥军将陕北围的水泄不通,想要将中共困死在这里。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革命的火种可以说是岌岌可危,包括斯诺在内的许多人都对中共未来的命运感到不容乐观,更不要说发展壮大了。
然而,就在几个月之后,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迫同意国共合作抗日,中共也得以由此在陕甘宁边区一步步的发展壮大。
如果对于中共未来命运的推测,只是初步体现毛主席的先见之明,那么,对抗战以及未来国家局势的预言,则是向世人充分的展示了这一点。
1939年时,斯诺再次来到延安,此时,抗日战争已经进行到了最为艰苦的阶段,国内国外各种「亡国论」甚嚣尘上,就连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苏联,也与纳粹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准备对法西斯的侵略行为袖手旁观。
然而,毛主席却在这种情况下,向斯诺预言道,苏联不会成为德国的盟友,以及日本在将来会侵略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甚至是美国。
而中国尽管目前的处境艰难,但最后一定会取得胜利,不会像许多人所鼓吹的那样「亡国灭种」,而且在战后,中共将会成为亚洲东部一支主要的革命力量。
斯诺后来真诚的记录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是一件天方夜谭且很好笑的事情」。
但历史再一次的向他证明了毛主席的伟大,两年之后的1941年,德国撕毁了互不侵犯条约,大举进攻苏联,苏联开始了卫国战争,而日本也在同一年的年底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美国随即宣布参战。
美苏两大国的参战,一举改变了二战的战局,日本的失败此时已经注定,战败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此时中共还没有像毛主席说的那样,成为亚洲东部主要的革命力量,但斯诺此时对毛主席已经是敬佩的五体投地,毛主席一而再再而三的精准预言,让他相信毛主席拥有着许多伟大领袖所必须具备的先见之明。
同样的,他也相信中国共产党将会在毛主席这位伟大领袖的带领下,走向最终的胜利,因此,当1949年得知中共取得全国政权,建立新国家以后,斯诺并不为此感到十分意外,他认为「这是毛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所预见到的」。
具备天才般的军事和政治素养,固然是毛主席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成为一代伟人的直接原因,但这却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毛主席能够成为一代伟人的最根本原因,既不是以上所说的渊博学识,也不是具备天才般的军事素养,这些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最深层次的。
最深层,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毛主席充分的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简而言之,他是一个真正将人民群众放在心里,且真正做出实践,言行合一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的王侯将相、文人骚客,口中称赞着「人民」,然而,不管是「民为贵,君为轻」的原始民主思想也好,还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也罢,都只是停留在口头阶段。
一旦涉及到这些封建地主阶级的具体利益,那么,「以民为本」立刻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民」也就变成了「贼」或者「刁民」,成为了被牺牲、被镇压的对象。
只有毛主席,在煌煌五千年的中华历史上,第一次给予了最广大人民应有的利益和尊重,他高举着土地革命的大旗,将那些耀武扬威了上千年的封建地主们一个个打倒在地,将土地分给了穷苦的人民群众,真正做到了直面核心问题,向旧势力,旧制度作彻底的决裂。
只有像这样将实实在在的利益分给广大的人民,才算真正的以民为本,哪怕是在建国之后,毛主席也依然时刻担心「人民是否能始终当家做主」的问题,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做决策。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从不缺乏知识渊博,学贯古今的先哲,也不缺少能征善战,运筹帷幄的统帅,更不缺秦皇汉武般雄才大略的统治者,然而,能够同时具备以上三者,又能够真正以民为重,坚持不动摇的就只有毛主席。
「你把人民放心间,人民将你高高举起」。这就是毛主席能够成为一代伟人的第三个秘诀,他是一个属于人民的人。
除以上三个原因之外,斯诺提到的毛主席能成为一代伟人的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毛主席能够精准掌握中国的具体国情、注重实际。
关于这一点,斯诺是这样评价毛主席的:
「对中国大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了解,远胜于同时代的任何人」、「比任何一国的元首更了解自己的国家」。
毛主席的注重实际一是体现在文章中,早在三十年代,毛主席就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主张调查实践,反对照本宣科的教条主义,其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名言至今振聋发聩。
毛主席在文章中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少年时期开始,毛主席便热衷于到农村穷游,走家串户,帮农民做工,与农民交谈,为了穷游,甚至还行乞过。
到了土地革命时期,他更是跑遍了湖南老家的几个县城,根据亲身调查体会,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成为了后来指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文件。
当时在中共党内,有着许多知名的理论家,他们或是留苏,或是留法,然而,这些言必称「俄国革命」,口必称「外来经验」的人,却始终不能解决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甚至还因为教条主义险些将红军搞得全军覆没。
最终,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本土派」的毛主席,通过对占大多数的中国农民和中国农村的深入了解而成功领导了中国革命,可以说,这是历史的必然。
对于教条主义,毛主席曾经有一个粗俗但形象的比较:「教条主义连牛粪都不如!」
因此,在建国之后,毛主席也依然保持着调查实践的工作作风,在斯诺的笔下,整个1960年,毛主席只有4个月的时间在北京,其余时间都在全国各地视察,不是会见基层干部,就是到工厂、公社、托儿所去了解情况,力图掌握国情,并以此做出决策。
知识分子的渊博学识,天才的军事和政治素养,以人民为本的理念以及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这四点正是毛主席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王牌,也是他能成为一代伟人的秘诀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