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军第一次授衔中,一共评出了175位中将,在这175人中,排名第一的人叫徐立清,徐立清将军绝对受得起这个称号,因为他是唯一一位正兵团级中将。
徐立清是安徽金寨人,1910年出生,19岁参加红军,此后,他历任红军团政治处主任,军政治部主任等职,抗战时期,徐立清历任129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旅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徐立清历任一野第六军政委,一野第一兵团司令等职。
1955年授衔时,徐立清是妥妥的正兵团级上将资格,不过,对于这个授衔,徐立清反复思量,他决定推迟。
原因是,徐立清他是负责评衔的人,当时军委总干部部负责评衔,部长是罗荣桓,徐立清为第一副部长,他的工作,就是好好的协助罗荣桓完成评衔工作。
按照当时的评衔来说,毛主席应该被授予大元帅军衔,但是毛主席推迟了,他还建议已经在地方工作的就不再参加授衔,此事对徐立清影响很大,徐立清曾对时任成都军区副司令的黄新廷说:「新廷啊,我有个想法想给你说一下,按照条件我是该授上将军衔的,我看哪,这个上将就不要啦,要个中将如何呀。」
黄新廷说:「你历来对自己要求很严,不争名不争利,你这种思想很值得同志们学习啊,如果全军的广大干部都像你这样,就没有那么多矛盾了」
许世友得知徐立清想要上书给军委授衔,他非常感动,拉着徐立清的手说:「好样的,好样的,我支持你,你是榜样」
除此这些老战友支持外,徐立清将军的夫人党秀玉也表示了支持,这让将军很是欣慰。
不久,罗荣桓收到了徐立清请求降衔的信,罗荣桓不允许,他找来徐立清说:「这是中央军委定的,正兵团职的一般都授上将,你的名字怎么能随便划了呢?你徐立清是有贡献的,是够资格的嘛。」
徐立清此事传开后,有些人也提出了反对,一个符合上将条件的人,非得要评个中将,那么他的这种做法,会让其他上将人选怎么想呢,徐立清说:「我是总干部部的副部长嘛,是负责授衔工作的,与别人不一样,他们也会给予理解的。」
此后,徐立清又给罗荣桓,彭德怀写信,要求降衔,彭总不同意,他甚至找到了周总理,要周总理去劝告徐立清,要他接受上将军衔,不知怎么说的,周总理最后也同意了,要授予徐立清中将军衔。
周总理说:「主席说许光达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我说你徐立清也是一面镜,是难得的一位好同志嘛。」在徐立清的强烈请求下,军委最终同意,授予徐立清中将军衔。
因而在175名中将中,徐立清是唯一一位正兵团级上将。
1955年9月27日下午授衔结束后,在庆祝晚宴上,彭总找到徐立清和他说:「你两个金豆的含量可不一般埃。」
此后,徐立清历任济南军区政委,成都军区政委等职,1983年,徐立清因病去世。
邓小平亲自参加了徐立清的追悼会,并且他对将军的遗孀党秀玉说:「立清是我的老部下、老战友,他是一个好同志。」
我们都知道,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将军们,对于名利,则是看到非常轻,1955年授衔时,像是罗荣桓,许光达,叶剑英等人,都曾请求降衔,可是到最后都没有同意。
谭友林将军资格老,后来成为少将,罗荣桓元帅曾给他道歉,说评衔工作没到位,将军说:「跟这些战友比啥?和我同期参加革命的许多战友为革命早就牺牲了生命,我现在有了家,儿女满堂,当了将军,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那一代人的高风亮节,直到今天,仍让我们肃然起敬。